家庭教育需要穩定「三角」

如果把家庭看成一個三角形,每條邊分別代表著父親、母親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正常、健康的家庭應該是「夫妻關係」「母子關係」和「父子關係」構成的穩定三角形。其中,夫妻位序第一,夫妻關係比親子關係更重要。夫妻關係和睦,能給孩子良好的家庭環境,孩子會感到安全與愛;父母雙方能給孩子比較均衡的愛,孩子就能從父母那裡同時學習到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這對孩子未來成長非常重要。

正常的家庭應該是一個「等邊三角形」,每個家庭成員在情感上互相支持、在心理上互相依賴、在物質上共同享受,家庭成為每個家庭成員的避風港與保護地。對於身心尚未健全的少年兒童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正常家庭中的三種關係導出的「親職教育」「子職教育」和「配偶(夫妻)教育」,就是家庭教育「新三角關係理論」的核心。

「親職教育」——學會如何做父母

「親職教育」由英文Parentseducation翻譯而來,在德國稱為「雙親」教育,美國稱之為父母教育,俄羅斯稱之為「家長教育」或「家長的教育」,我國台灣學者譯為「親職教育」,是教家長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稱職的好家長的專門化教育,是立足於親子關係基礎上、使為人父母者明了如何盡父母職責與職分的教育。

「親職教育」認為家庭教育是相互影響的過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在實現自我教育、自我成長。心理學家提出家庭教育「先要改變父母」,即家教先要教家長,因為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他不僅相貌像你,學習習慣、思想性格、為人處世也像你。

研究顯示,「親職教育」與家庭教育水平成正相關。「親職教育」被稱為家庭教育的主導教育,涵蓋了父母的自身教育、父母對子女教育兩大範疇的教育內容,與「親子教育」有所區別。「親子教育」更強調父母在與孩子「親子互動」過程中了解孩子成長的秘密,認識兒童不同於成年人的身心發展規律,掌握孩子所特有的言行、思維、情感方式,獲得與孩子相處的特殊技能、技巧,有效地對孩子的健康、幸福產生影響。「親子教育」僅是「親職教育」在策略方法上的具體應用,是階段性的,親職教育卻是「終身制」的。

在家庭每一階段,親子關係面臨的挑戰不同,「親職教育」水平要求亦不同。社會發展加速度,家庭教育常處於焦慮與矛盾之中。許多家庭教育的困惑迫切需要推行「親職教育」,真正從根本上提升家長的教育素質,這也是當前我國推行素質教育一個重要課題。

「親職教育」包括三個方面:指導現代父母扮演稱職的父母角色,使他們明確如何盡到父母的職責;為父母提供調整親子關係的具體策略,改善父母教育過程中不當態度與行為;喚醒或指導未婚男女,提早做好為人父母的準備。內容涉及優生學、生理學、衛生學、營養學、心理學、教育學、人才學、倫理學、社會學等,稱得上是初為父母者的「啟蒙」教育。

「子職教育」——學會如何做子女

每個人一出生,就意味著脫離母體成為獨立的人,成為有「別」於父母的人。孩子的成長,最終要依靠自己的基本素質。最貼切的比喻就是教子如種樹,家長要在孩子的「根」上下功夫,而不要整天想著孩子應該開什麼花、結什麼果。

心理學家發現,孩子10歲之前是對父母的崇拜期,10—20歲是對父母的輕視期,20—30歲又變為對父母的理解期,30—40歲則是對父母的深愛期,直到40—50歲他們才真正了解自己的父母。可見,10歲到20歲是代際衝突最為激烈的時期,最重要的心理現象是「自我意識」強化。他們渴望獨立,又屢屢失敗,常以苛刻甚至挑釁的目光審視父母和社會。造成父母與孩子代際隔閡的原因,一是兩代人心理發展水平的差距,二是兩代人的知識、生活經驗以及對新技術適應能力的差距。

「子職教育」就是探討子女作為孩子應盡的職責與義務,讓孩子了解、學習他們作為孩子應盡的職責:第一是學會獨立自主,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對自己的學業、言語和行為負責,不讓父母擔心;第二是學會孝敬父母,包括生活協助、情感支持、傳訊安心等方面。

不同的族群文化會使用不同的價值標準來規範子女應扮演的角色,中國社會與子女職責相似的概念是孝道。要教孩子平時主動幫助父母做家務;父母身體不適時,陪伴父母,協助照顧看護;提醒父母保持有規律的飲食起居。主動與父母溝通;問候父母,關心父母身體健康,增進父母彼此的感情,讓父母開心,當父母心情不好時,學會安慰父母;主動關心父母的生活狀況,讓父母感受到他們對自己的重要性。外出後,應與父母保持聯絡,讓父母安心,讓父母知道自己的聯絡方式;讓父母知道自己的交友狀況;外出時不因從事危險的活動而讓父母擔心;若晚歸時,應主動打電話向父母報平安;若有重大事件要主動告訴父母,並與父母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讓父母能夠清楚了解自己的狀況,不至於擔憂。

「子職教育」可通過對兒童進行「愛父母的教育」來實施,讓兒童體驗父母在教養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所付出的愛與辛苦,並心懷感激;讓兒童感知父母身上的優秀品質和對社會的貢獻,並為此感到自豪,願意模仿;讓兒童知道父母也是需要愛、關心與幫助的,相信自己有能力給父母以愛、關心和幫助;讓兒童學習關注、感知父母的需求,學習主動幫助父母,並從關愛父母的行動中得到鼓勵和成功。總而言之,子職教育首先應進行「愛父母的教育」,然後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配偶教育」——學會如何做夫妻

夫妻關係決定家庭氛圍的好壞,對成長中的兒童至關重要。正常的家庭中理應「夫妻關係」第一,其次才是親子關係。正常的家庭關係中,媽媽是情感的代表,爸爸是理性的代表,孩子靠情感來滋養內在的生命,靠理性來發展外在的世界,兩者必須是同步的,這樣的序位才能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感受到被重視。

「配偶教育」更多發生於新生命誕生之後。新生嬰兒給小家庭增添了快樂,同時也讓小夫妻遭遇許多困擾和羈絆。夫妻生活從此以寶寶為重心,生活作息從此不同。不少小家庭迎接新生嬰兒的喜悅很快轉變為無止境的爭吵,備受期待的寶寶往往變成爭議的焦點。

初為父母者因教育孩子引發的衝突,往往是兩種家庭文化能否在孩子身上延續的較量。每個人都在一個特定的家庭中長大,家庭文化的基因會通過分離、配對、重組,植根於夫妻雙方各自的意識深層,影響著雙方的內在感覺和價值判斷。

婚姻中的根本問題是關係,父母的關係越融洽、越穩定,越有利於孩子的成長;父母的關係越糟糕,越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配偶教育」的第一要點是重新尋求不同標杆,兩人世界變成三人世界,夫妻從單純的配偶關係轉為雙親關係,夫妻角色需要重新定位。孩子的誕生是一項嚴峻的考驗,這一方面沒有特效藥,夫妻需要花很多時間來進行溝通,傾聽對方的意見,重新思考、重新調整彼此的互動關係。

有些家庭有了孩子後,妻子全心全意投入照顧孩子中,忙碌得筋疲力盡,無暇多花一點心力在夫妻關係上,丈夫的角色地位無形中降低了一級,丈夫覺得似乎被排擠,忌妒心因此產生。其實,夫妻感情的維繫乃是維護家庭的基礎,做妻子的不能一味把自己沉浸在小寶寶的世界裡,小兩口偶爾也可以把寶寶交給可信賴的人照顧,相約到外頭透透氣,像初戀時一樣下下館子,重新尋求生活的重心和平衡點。

教養孩子有了矛盾如何破解?關鍵是要明確夫妻就像一個小團隊,彼此之間不是競爭對手而是合作夥伴。要使小團隊發展良好,就要通過不斷溝通、不斷協調、不斷整合。一旦發生爭執,就應該面對面將事情攤開來討論,尋求雙方都認同的最佳教育方式。雙親角色需要共同經營、互相扶持,伴隨孩子成長而來的教養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作者繫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推薦閱讀:

怕讓孩子做家務賺錢太「資本主義」,美國媽媽巧用三份零花錢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一夜之間長褲變短褲? | 溝通與理解訓練
早教是必須的(三)
彭華勇:如何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
了解越多越有定見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 家庭 | 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