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9.25】80年前的今天,八路軍打了一場伏擊戰

這是饅頭說第 186 篇文章

初中歷史教科書上,就有這場伏擊戰

但今天還是想拿出來說一說


【今日主打】

1937年9月25日

平型關伏擊戰打響

1

1937年的秋天,閻錫山的頭很痛。

自從7月7日日本全面侵華以來,僅一個月時間,北平和天津就相繼告失,整個華北淪陷。在上海,蔣介石投入最精銳的嫡系中央軍率先動手,卻沒有達成戰略目標,與不斷增兵的日軍在遠東第一大都市陷入血戰。

最關鍵的是,在這一年的秋天,日軍最精銳的師團之一——板垣征四郎率領的第五師團和東條英機率領的關東軍察哈爾兵團,開始進逼山西。

那是閻錫山苦心經營多年的自己的「獨立王國」。

左為東條英機,右為板垣征四郎

作為第二戰區司令長官的閻錫山,必須開始認真考慮「抗日」這個問題了——儘管在此之前,他一直自比為「在三個雞蛋上跳舞」。

第一個雞蛋,自然是日本人。閻錫山一直是中國地方軍閥中和日本關係最好的一個,他的部隊,有很多武器裝備都是購買自日本,日本也一直對他禮遇有加。但是,當日本人提出讓閻錫山擔任「華北五省自治」的主席時,他斷然拒絕——民族大義,他還是懂的。

第二個雞蛋,是蔣介石的中央軍。閻錫山用盡各種辦法,在山西省境內趕走中央軍的勢力,對於蔣介石重金收買的晉軍將領,閻錫山曾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派人暗殺。

第三個雞蛋,就是共產黨了。閻錫山一直是積極的反共者,但在外敵大兵壓境,已經要進逼他的老巢太原的時候,毫無疑問,要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

「山西王」閻錫山

1937年9月,整個晉西北的戰場形勢已經危在旦夕:日軍第五師團和察哈爾兵團齊頭並進,閻錫山的晉綏軍雖然也有頑強抵抗,但還是一路敗退,一直退到了平型關一線。

平型關,是明代修築的內長城的一個關口,位於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與忻州市繁峙縣的分界線平型嶺上,是一道天險。

而閻錫山最新的作戰計劃,就是依託平型關與和它平行的團城口一線死守,相機反擊,夾擊另一個戰場雁門關的敵軍。

9月23日,日軍第五師團第二十一旅團,兵臨平型關城下。

已經動用了預備隊的閻錫山,在這一天發了一封電報:

「我決殲滅平型關之敵,增加八個團的兵力,明拂曉可到,希電林師夾擊敵之側背。」

收報人,是第十八集團軍的總指揮朱德。

電文中的「林師」,指的就是林彪指揮的八路軍第115師。

八路軍,將第一次以正規部隊的名義,踏上抗日戰場。

2

1937年9月初的一個午夜,楊得志帶著部隊抵達了太原城。

彼時楊得志的身份,是八路軍第115師343旅685團團長。午夜時分,太原城早已靜悄悄,楊得志只找到了一個骨瘦如柴的老人拉的黃包車。

楊得志本不好意思讓老人拉車,但老人知道楊得志是八路軍要去打鬼子,不但要拉,還堅決不肯收車錢。最後,楊得志硬是把錢塞給了老人,說只是請老人吃頓飯。

當時的八路軍,就是帶著老百姓這樣的期待,從陝北出發的。

1955年授勛,楊得志被授予上將軍銜,1994年逝世。

1937年8月22日,根據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頒布的改編命令,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根據戰鬥序列改稱第十八集團軍),總指揮為朱德,副總指揮為彭德懷,下轄115五、120和129三個師,師長分別是林彪、賀龍和劉伯承。

當時很多紅軍戰士對於摘下五角星,換上一直與之戰鬥的青天白日帽徽感到很不理解,但經過各個層面的講解和疏導,「是中國人就一起打鬼子」的信念被迅速建立起來。

八路軍的《八路軍出師抗日誓詞》是這樣寫的:

「日本帝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死敵,它要亡我國家,滅我種族,殺害我們的父母兄弟,姦淫我們的母妻姐妹,燒我們的莊稼房屋,毀我們的耕具牲口。為了民族,為了國家,為了同胞,為了子孫,我們只有抗戰到底。」

八路軍誓師出發後,所經沿途大道,老百姓自發擺上茶壺茶水,還有乾糧雞蛋,目送自己的子弟兵踏上晉西北的抗日主戰場。

對於紅軍改編後參戰,最受觸動的,其實是日本人。

1936年,日本駐北平特務機關長松室孝良在發回國的秘密報告中曾這樣寫到:

「以共產軍之實質,實為皇軍之大敵。世界各國軍旅,無不需要大批薪餉、大批物質之分配與補充,換言之,無錢則有動搖之虞,無物質更有不堪設想之危。

共產軍則不然,彼等能以簡單的生活,窳敗之武器,不充足之彈藥,用共產政策,游擊戰術,窮乏手段,適切的宣傳,機敏的組織,思想的訓練,獲得被壓迫者的同情,實施大團結共干硬幹的精神,再接再厲的努力,較在滿的紅軍尤為精銳。」

就是這樣的一支由經歷長征後不久的紅軍改編而來的八路軍,準備在山西戰場上,和日本人硬碰硬幹一場。

「干一場」,也是楊得志那天晚上到了太原城一個晉軍招待所見到師長林彪後,得到的最新指示。

因為林彪得到了由當時第七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和第六集團軍總司令楊愛源聯合下達的最新作戰計劃:

由國軍第17軍第84師死守平型關正面,待日軍進入平型關地區後,由林彪的1115師和郭宗汾的71師兩面夾擊,將進入險要地段的日軍全殲。

9月23日,115師召開連以上幹部戰前總動員,已經兩次去現場勘查過地形的林彪分析了戰局,副師長聶榮臻做了思想動員。

9月24日,第三次去現場詳細勘查地形的林彪最終決定,在平型關東北方向的關溝到東河南村之間一段長達13公里的公路兩邊設伏,力爭全殲進入包圍圈的日軍。

午夜,傾盆大雨,115師官兵全員出動,按照各自任務奔向設伏地點。

在115師奔向設伏地點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負責正面防禦的國軍第84師因為得不到增援,在日軍強大的攻擊面前,已經擅自放棄了陣地。

25日拂曉前,115五師第685、第686和第687團全部進入埋伏陣地。

無論如何,八路軍還是要準時出擊。

3

9月25日清晨7點,平型關的喬溝山道,響起了日軍卡車的馬達聲。

那是日軍第五師團第21旅團第42聯隊的一個大隊,外加一個騎兵小隊和兩個運送輜重的中隊,一共1000多人,加上運兵和運送輜重的卡車和馬車,一共有300多輛,排成一字長蛇,大搖大擺地通過平型關地區狹長的山道——由於之前在中國戰場勢如破竹,他們甚至連尖兵和兩側搜索隊都沒安排,因為他們不相信有中國軍隊敢在大白天襲擊大日本皇軍。

在埋伏地點淋了一夜雨,趴在冰冷地面上全身發抖的八路軍戰士,第一次正面看見頭戴鋼盔,身穿黃呢子軍大衣的日軍,以及那面刺眼的膏藥旗。

還沒等八路軍仔細端詳對手,發動進攻的信號彈就升起了。

率先開火的,是按任務截擊日軍頭部的楊得志685團。

忽然從兩邊高處射來的子彈和從天而降的手榴彈,讓日軍的汽車和馬車頓時亂做一團。領頭的幾輛卡車先被炸毀,堵住了前進的方向,後面的卡車都撞在了一起。

115師戰士在平型關伏擊戰中(為宣傳抗日事迹,這張照片為事後在五台山縣,由國民黨媒體記者擺拍)

戰鬥一打響,八路軍就發現,眼前的日軍確實和他們以前遭遇的對手完全不同。

經歷過短暫的慌亂之後,日軍軍官率先舉起指揮刀穩定住了士兵的情緒,隨後,日軍士兵馬上三人一組形成戰鬥小組,開始向公路兩邊的高地衝去。

八路軍的衝鋒號隨即吹響,685團開始向山下撲去。

一場白刃戰隨即展開。

115師的裝備,在當時八路軍三個師里已經是最好的了,但還是不能做到人手一把槍(鳥槍也算上),至於子彈更是少得可憐。

所以,貼身肉搏,是他們必須選擇的方式。

第一批侵華日軍確實是戰鬥力最強悍的,更何況第五師團是甲種師團。115師是紅軍經歷過長征的精銳部隊,也可以說是八路軍的王牌師,但論起單兵作戰素質,包括拼刺刀,在被伏擊的日軍面前,還是占不到什麼優勢。

685團二營和三營的陣地戰鬥最激烈。二營五連連長曾賢生沖在全連隊最前面,率領全連隊在20分鐘內用手榴彈炸毀日軍20多輛卡車,然後陷入白刃戰。在砍翻數名日軍之後,面對五六個包圍上來的日軍士兵,曾賢生拉響了身邊最後一顆手榴彈。

685團的三個營衝下高地進入肉搏後,傷亡開始直線上升,但第一次和日軍面對面硬抗的八路軍也是殺紅了眼,連長犧牲,排長頂上,排長犧牲,班長頂上,班長犧牲,戰士自發接上指揮,雖然自身傷亡也很慘重,但685團將日軍牢牢按在山溝公路上。

平型關伏擊戰的油畫

這時候,開始從最初慌亂中恢復過來的日軍發現了一處關鍵的高地,搶佔那塊高地,就能贏得整場戰鬥的主動權。

那處高地叫老爺廟,應該是686團的陣地。

4

686團領到的任務,是伏擊日軍陣列的中部。

因為進入預設陣地時碰到了山洪暴發,686團的戰士個個滿身泥漿,嘴唇凍得發紫,但個個殺敵心切——他們每人被分配到了100多發子彈和兩顆手榴彈,這已是因為要打大仗而得到的「奢侈」待遇了。

戰鬥打響後,686團團長李天佑很快就接到了林彪的指示——不惜一切代價,立刻搶佔老爺廟高地。

沒有預先搶佔老爺廟,是林彪後來檢討平型關伏擊戰遺憾的一個重點。

李天佑立刻派出三營去搶佔老爺廟高地。

但那個時候,老辣的日軍已經佔據了老爺廟高地,三營立刻由搶佔高地變為強攻高地。

強攻戰開始沒多久,李天佑就接到了三營打來的電話:三營長已經負傷,負責主攻的九連損失嚴重,幹部已經全部打光——那都是經歷過長征的身經百戰的老戰士。

李天佑只回答了一句話:堅決衝上去!不要怕傷亡!

三營之後就再也沒有打電話來報告過傷亡。

經歷整整兩個小時的血戰,三營最終重新佔領了老爺廟,架起機槍,開始向山下掃射日軍。

孤注一擲的日軍組織集團式衝鋒,集合了5、600人強攻老爺廟。這時,收到被伏擊消息的日軍也已經派來了飛機,開始轟炸老爺廟高地。

三營傷亡很大,但死頂不退——失去了老爺廟高地,就等於開了一個口子,這場伏擊就等於白打了。團長李天佑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堅持到底,直至最後一支槍,最後一顆子彈。

打到下午1點左右的關鍵時刻,老爺廟側面槍聲大作。

115師687團頂上來了。

5

687團領到的伏擊任務,是攻擊日軍隊列的尾部。

日軍的尾部主要都是輜重部隊,687團戰鬥的壓力相對要小一些,在攻擊得手後,他們不斷向前壓縮,最終幫上了686團。

此時的平型關伏擊戰,已經從清晨打到了傍晚。

115師楊成武的獨立團在腰站死死頂住了前來增援的日軍,而林彪把手裡最後一張牌——作為預備隊的688團也派上了平型關,終於將山溝公路里的日軍全部合圍。

平型關伏擊戰示意圖,紅色為八路軍115師

日本在1973年出版的《濱田聯隊史》記錄下了當時平型關戰場的景象:

「……行進中的汽車聯隊已遭到突襲全部被殲滅,100餘輛汽車慘遭燒毀,每隔約20米,就倒著一輛汽車殘骸。公路上有新莊中佐等無數陣亡者,及被燒焦躺在駕駛室里的屍體,一片慘狀,目不忍睹。」

這場在光天化日之下進行的伏擊戰,給板垣征四郎,乃至整個日本軍部造成了極大的震撼——由於一開始消息傳遞有誤,東京本部以為板垣征四郎在伏擊戰中身亡。

但同樣被震撼的,還有八路軍。

在伏擊戰結束,清理戰場開始後,八路軍的年輕戰士們,再一次認識了他們前所未見的敵人:

看到有日本兵趴在車底下,有八路軍戰士讓他們爬出來,說「繳槍不殺」,結果直接被對方射來的子彈擊中;看到有受傷的日本士兵倒在地上,八路軍的衛生員本能地上前為對方包紮,但對方卻直接拿起刺刀刺進了衛生員的胸膛……

早在戰鬥前,林彪已經計劃好要抓一批日軍的俘虜。

但直到戰鬥完全結束,林彪得到的報告是:沒有一個日本兵肯繳械,只能全部擊斃。

一個俘虜也沒抓到。

6

八路軍一戰成名。

朱德一天收到的各路賀電,就有100多封,其中也包括9月28日蔣介石發來的嘉獎電:

陽曲。朱總司令、彭副總司令勛鑒:

寢寅電悉。

有日一戰,殲寇如麻,足證官兵用命,指揮得宜。捷報南來,良深嘉慰。尚希益勵所部繼續努力,是為至盼。

中。儉(二十八日)。侍參。京。

這封電報里提到了一句話:「殲敵如麻」。

平型關到底殲滅了多少日軍,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按照日軍當時自己的記錄,一共傷亡輜重部隊60人——即便考慮到侵華戰爭期間日軍一直有故意瞞報傷亡數字的「光榮傳統」,這個數字也實在太離譜了。

在平型關一戰中,日軍斃命2個中佐(其中一個叫橋本的是被視為日本軍界的「明日之星」),中佐在日軍序列里已經屬於中高級軍官了,60個人的輜重部隊里派兩個中佐,日本人自己都不信。更何況,一百多輛被炸毀的汽車趴在那裡,60個人怎麼開?其中還有數十輛卡車是滿載士兵的。

中方的戰報,一開始有「殲敵萬人」的說法,這個說法也是比較水,可以考慮到是鼓舞士氣的目的。另有一種說法是殲敵三千人,但這個數字還是有些多。

綜合各方面的史料,包括日本方面以及八路軍將領後期的回憶錄,平型關伏擊戰,大約殲滅1000多名日軍,是一個比較可信的數字。

平型關伏擊戰繳獲的戰利品

那麼八路軍自身傷亡多少?比較可信的數字,是600多人。

這也是林彪等八路軍將領在那一戰後,始終在檢討反思的:

以數倍於敵人的兵力,佔據優勢地形,伏擊敵人的二線部隊,最終還造成自身如此大的傷亡(尤其是犧牲的很多是長征過來的骨幹),可見日軍戰鬥力,以及八路軍自身的不足。

但平型關伏擊戰依舊還是得到了全國的高度讚揚。時任115師686團組織處股長的歐陽文後來回憶:「平型關一戰後我們到晉南招兵。我們團的招兵處和國民黨的緊挨著,他們那邊根本沒人去,我們用了一個星期就招了3000多人。」

為什麼?

因為在平型關伏擊戰之前,雖然在中日雙方的戰役中,日軍傷亡人數超過1000人的戰鬥不勝枚舉(中國士兵付出的代價更慘重),但平型關伏擊戰是一場典型的包圍殲滅戰,從戰術角度上說,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勝利。

這是八路軍首次登上抗日戰場,用簡陋的裝備和有限的人數,打的第一場戰鬥,也是日軍侵華以來,第一次被完整包圍全殲1000人以上。

在抗戰全面爆發的第一年,雖然很多國人心中都有必勝的信念,但面對勢如破竹的日軍,大家都需要一個證明。

平型關伏擊戰確實很小,但恰恰就給了國人這樣一個證明:

皇軍不可戰勝?扯淡!

【饅頭說】

在北京的讀者分享會上,一位讀者曾問我這樣一個問題:

你的抗日故事我看了都很感動,但為什麼大部分都是國民黨抗日的故事,很少看見共產黨的?

我當時的回答是:共產黨抗日的故事,其實大家在教科書上都已經很熟悉了,所以我會寫大家不太熟悉的故事多一些。

這確實是我的真實想法。

長期以來,因為各種原因,國民黨在抗日正面戰場上的作用相對被敘述不多,所以其實在寫「饅頭說」之前,我就會有意無意多說些這方面的故事。

這幾年,情況已經有了很大改變,但另一種極端風氣忽然又冒了出來: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作用被一些人說成可以忽略不計。

甚至在微博上流傳過一個帖子,說整個抗日戰爭,共產黨軍隊殲滅的日本鬼子只有幾百個,那個數字被精確到了個位數——我實在想像不出怎樣的人才會去相信這樣的帖子。

所以,這也是我願意再寫一遍大家教科書上已經很熟悉的「平型關伏擊戰」的原因。

以這場小小的伏擊戰為例,其實還是可以看出一些東西。

首先,平型關伏擊戰並非輕而易舉獲勝的,是八路軍115師幾乎以命相搏換來的勝利。

其次,國民黨軍隊確實是正面戰場的主要抗戰力量,這是毋庸置疑的,但這也是因為國民黨是當時的執政黨,掌握著全國的財政、軍隊和資源,這是他理所應當肩負起的責任。

第三,共產黨的軍隊當時確實很弱小,可能一場小小的平型關伏擊戰,就是他們當時能發揮出的極限了(最好的師長指揮最好的師參戰)。但後來發展壯大後,共產黨的軍隊也確實承擔了廣大敵後戰場的主要抗戰任務,不然你無法解釋日軍要先後出動數十萬軍隊對華北敵後戰場進行大掃蕩,以及日本投降後,蔣介石會下令華北日軍不準向共產黨投降,要用飛機空運部隊搶著去受降。

第四,平型關伏擊戰確實不大,而且確實打的是日軍第五師團以輜重部隊為主的部隊。但這並不是一件值得嘲笑的事,因為這就是當時整個抗日戰場中國軍隊所面臨的殘酷現實:我們的一線部隊打人家的二線部隊,佔據絕對優勢依舊占不到便宜。這些客觀的歷史事實,對於現在的一些抗日神劇而言尤其有借鑒意義——你每拍一次「手撕鬼子」,就是對中國抗日先烈的一次褻瀆。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被逼到懸崖邊的一次絕地反擊,確實是「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的一場大苦戰。在這場長達十四年的苦戰中,過分貶低任何一方的作用和忽視任何一方的貢獻,都是不客觀的。

而平型關伏擊戰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就是八路軍作為第二戰區國軍的一個戰鬥序列,兩大對頭第一次肩並肩出現在了抗日戰場上。

最後,用一個記錄在《八路軍——回憶史料1》(解放軍出版社)中的小故事作為結尾。

楊得志的685團在向平型關方向行軍的時候,閻錫山不惜成本派來一個美式卡車團去運送他們。楊得志坐在一輛卡車的駕駛室里,發現那個國民黨的中年司機始終對他非常客氣,楊就問他原因。

一問才知道,這個國民黨老兵,以前「剿共」時也運送過國民黨兵去打紅軍,但他心底里是很不願意的,如今運送八路軍打鬼子,他就非常開心,他說:

「這回好了!共產黨和國民黨不打仗了,大家一塊打日本鬼子,打完日本鬼子我就可以回家了。」

……

中國人嘛,還能讓個小東洋欺負著?」


·本文主要參考書目:《抗日戰爭》第一冊(王樹增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6月第一版)


推薦閱讀:

人生都從今天開始
新男友竟然是翻版樂嘉,蕭亞軒你也有今天!
二十一 今天事奉的路
【實拍】9.22—日本右翼團體今天舉行反華遊行
今天帶你們走進他圓珠筆下的花花世界,簡直太美了!

TAG:八路軍 | 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