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釵》——秦淮河畔的玉墨

《金陵十三釵》——秦淮河畔的玉墨

第一眼看到那個叫玉墨的女人,我想到的是柳如是,蘇小小,李師師,陳圓圓,同樣是出自青樓的女子,同樣是風月場所的花魁人物,但這個叫玉墨的女子,卻別具一格。「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玉墨說「我們乾脆去做一件頂天立地的事,來改一改這千古以來的罵名。」其實這罵名從四大名妓伊始,就已經逐漸地微弱下去了。

柳如是,明末清初,秦淮河畔一朵奇葩,天生麗質,性格孤傲,才氣過人。當時她聲名在外,有許多富家子弟希望與她喜結連理,但她最後卻嫁給了年過半百滿腹學識的錢謙益。清兵入關之時,她勸錢謙益自盡殉明,謙益不從,她亦自盡未遂。後來她與錢謙益一起參加了鄭成功等人的復明行動,她將自己的財寶對義軍傾囊相報,以自家為地下聯絡地點,幫義軍通風報信,義軍起事前夕,她親赴舟山慰問。這樣一位奇女子,沒有被盛讚為巾幗不讓鬚眉,只是因美貌被後人在四大名妓中強加一筆,實有遺憾。

蘇小小,生於東晉,祖輩曾在官場權極一時,後來家道落沒,淪為詩妓。關於蘇小小的記載在歷史上並不多見,只知道她是歷史上記載過的第一名妓女,因為她的初戀情人是史上有名的放蕩文人文人阮郁。她曾有詩云:「梅花雖傲骨,怎敢敵春寒?若更分紅白,還須青眼看!」生平事迹無從知曉,但詩中字句足以見其一身傲氣。

李師師,北宋時期,開封人。傳聞曾被冊封為李明妃、瀛國夫人,宋徽宗視三千佳麗為糞土,三千寵愛集其一身(但王國維指出李師師從未進過宮,正史野史,無從考證)。宋徽宗宣和七年冬,金人牧馬南寇,四郊多壘,邊圉孔棘,李師師慷慨解囊,將宋徽宗前後所賜金錢悉數捐入官府,以助朝廷招兵買馬,保家衛國,勢抗金兵,並棄家為女道士。金兵攻破開封的時候,跟宋徽宗點明,要擄走李師師,送給金太宗,李師師聽聞這件事之後,不從,「乃脫金簪自刺其喉,不死,折而吞之,乃死。」曾有文人做詩概括李師師的一生:芳跡依稀記汴梁,當年韻事久傳揚;紫宮有道通香窟,紅粉多情戀上皇。孰料胡兒驅鐵馬,竟教佳麗死紅羊;靖康奇恥誰為雪,黃河滔滔萬古殤。從《水滸傳》中與燕青的野史,也可以看出,這是位極重感情極有主見的女子。

陳圓圓,明末清初,江蘇秦淮河畔。這位留名於歷史的原因大概就顯而易見了,因為提到陳圓圓,就不得不提到吳三桂,以及另一些知名的歷史人物,甚至皇親國戚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陳圓圓初為田畹歌妓,曾被田畹獻給崇禎皇帝,後吳三桂納為妾。吳三桂出鎮山海關,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克北京,陳圓圓曾被俘。吳三桂降清,清軍攻陷北京,陳圓圓又回到了吳三桂的身邊,從至雲南。晚年為女道士,因病而終。民間傳說稱吳三桂降清是為了她,正如吳梅村在《圓圓曲》中所曰:「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史書對她的評價就是,以極高的個人魅力影響著別人並改變著歷史。

玉墨,女作家嚴歌苓在《金陵十三釵》中塑造的人物,不過這個名字真正的為廣大群眾所知曉,還要感謝張藝謀的同名電影,雖說藝謀老師近年來爛片不斷,既沒有小清新的文藝,也沒有千謀萬略的史詩場面,但老謀子在電影界的巨大影響力還是在的,稍一折騰,就來了一部世界級的史詩電影,說實話,我對這部噱頭很大的電影不太感冒,但對玉墨這樣一位色彩鮮明的女子,我有話可說。

金陵代之南京,我更傾向於南京的秦淮。先容我來推斷一下她的身世。她的小時候家境不錯,應該算得上書香門第,她在教會學校上過六年學,天資聰穎,勤奮好學,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不過總遭到同學的嫉妒和嘲笑,被諷刺為英國女皇,在那個時候,洋人是遭到絕對仇恨的,精通外語的國人也連帶著遭殃。他的父親應該是英年早逝,也許是死於戰爭,也許是死於疾病,總之,在那樣一個戰亂紛紛的年代,死亡是一件極難預料的事。從此之後,她的家道也就逐漸沒落。後來他的母親給他找了一個繼父,但這個男人喜怒無常,粗暴慵懶,沒過多久,她的母親也撒手人寰。禍不單行,十三歲的時候,他禽獸不如的的繼父強姦了她。由於錢的緣故,大約十四五歲的時候,她被迫接了第一個客人,從此她無可奈何的接受了這個不乾不淨,不三不四的職業。但我想玉墨跟那些風塵女子畢竟是有所不同的,因為她身上的傲氣,也許是因為她讀過書,所以身上總會散發出知性成熟的味道,孤傲的味道,這一點倒是像極了同在秦淮河畔的柳如是。電影的主要情節就是,以玉墨為首的妓女們將自己打扮成女學生,救下了不甘受到日軍凌辱,準備集體自殺的女學生,玉墨的名族主義,大局觀,視死如歸在影片的最後展露的淋漓盡致。遺憾的是,電影故意採用了很隱晦的表達方式,無從看出開頭,也無法推斷出結局,我有沒有時間去細讀原著,能推斷出的也就這麼多了,但從這些事里,也可以對一個人的性格略窺一二。

玉墨是個堅強的女人,童年的不幸造就了她的早熟,巨大的落差讓她的承受力經歷了超乎想像的考驗,過早的經歷磨難讓她更早的懂得了生活的艱辛,她的沉著冷靜讓她總能在周圍的人中脫穎而出,讓她在極盡妖嬈美艷的同時,還能展露出一顆俠義之心,在充分自信的外表下散發出大家閨秀的書卷之氣。她說要改掉對秦淮女子千百年的罵名,她不是為了國家為了民族,風塵女子再怎麼偉大,也不可能找個這麼崇高的理想。電影里的漢奸說了句很現實的台詞:「我既救不了國家,也就不了人民,我只能救自己。」玉墨對這句話給到了有力的回應,她救不了千瘡百孔的國家,救不了身在水深火熱的人民,但她選擇了犧牲自己讓更多的人獲得更好。

記住了玉墨,不止因為美貌,不只因為才氣,而是因為傲氣,因為姿態的優雅。雖然這個女人只是個虛構的人物,但這樣的性格真實得就像在歷史上存在過很長時間,就像是柳如是,蘇小小,李師師,陳圓圓的重現。四大名妓,秦淮八艷,金陵十四,其實沒有人有意罵她們,她們只不過都是些身不由己的柔弱女子,只不過比那些後宮的妃嬪們少了些名頭,一不小心就會成為追名逐利的棋子,一不小心就被那些所謂的史官寫做了亡國的導火索。

秦淮河畔的秦淮曲依舊在迴響著,伴著秦淮河的汩汩流淌著。電影的最後沒有給出結局,也許是老謀子提醒觀眾做好最壞的打算。據說原著中,十三釵中只有玉墨一個人活了下來,她後來站在法庭之上指責那些南京大屠殺中慘絕人寰的日軍士兵,讓所有在戰爭中死去的人們能夠真正的安心長眠於地下。

玉墨,這個本不適合秦淮,亦不適合南京的名字,卻在錯的時間錯的地點,在中國電影人物里划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推薦閱讀: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我夢中的秦淮河
【合作作者】關於淮河的三個問題
與佩弦偕游秦淮河記⑴
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TAG:淮河 | 秦淮河 | 金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