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解釋同性戀
心理學解釋同性戀
對同性戀最早的印象是很多年前堂姐一臉興奮的對我說:"你知道嗎?同性戀是遺傳造成的。" 當時的我們只是將同性戀看做是怪胎。同學們喜歡聚在一起嘲笑那個總是和女生混在一起玩的男孩,"他是同性戀"。我們不在乎他們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不在乎他們今後的生活會不會有困難,只是覺得有趣。但現在,我們自己的身邊也有不少朋友陸續出櫃,我們才意識到原來同性戀是這麼大的一個群體。
重慶琳心
寫到這裡,我回頭問了下我的室友,"你身邊的同性戀多嗎?就認識的。" "多啊。" 她隨口回答。"他們有沒有什麼共同點?" "嗯,不好說……要說的話,就是他們都很文藝。" 她在"很文藝"那裡著重強調了一下。"就是很潮,是不是?」"嗯,就是他們都會很注意自己的形象……"
琳心諮詢
同性戀會格外注意自己的儀錶,這幾乎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了。而且,這一點在心理學的研究中也已被證實了。發表在《心理科學進展》上的一篇研究《男同性戀的身體意象:特點與理論分析》[1](張春雨 、韋嘉等,2012)中就有指出:男同性戀相比異性戀在身體不滿意度和身體監管等方面得分顯著偏高。當他們在評價他們自己或其他男性時,也更傾向於關注表面和外部表現。當然,這並不能說明格外關注自己外表的人是有同性戀傾向的。
重慶心理諮詢
同性戀的成因非常複雜,大眾普遍接受的解釋是,同性戀就是遺傳的,天生的,沒法改變的。之所以這樣的解釋這麼被認可,我想可能是因為這樣的解釋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不同性取向的人群之間的衝突。對同性戀者來說,他們能更好的接受自己 —— 這是天生的,不是我的錯,這是不能改變的,所以我不用做任何改變。對其他人,他們也能更好的接受同性戀,因為同性戀不再是一種病態,而只是如不同膚色一樣的不同類型的人。
重慶情感諮詢
然而,心理學卻對同性戀的成因給出了很多不同的解釋,然後這些解釋並沒有一個能夠完全的解釋清楚這個現象,但這些不同的解釋加在一起卻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看清這個現象的成因。這些解釋在現在看來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方面,精神分析、行為主義、神經生理。
重慶婚姻家庭諮詢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弗洛伊德認為同性戀是性心理發展階段固著的表現。3-5歲是人類性心理發展過程中的關鍵期,在此階段,幼兒會對異性家長產生本能的性慾渴求,同時對同性家長產生敵對感。如果能夠順利度過這一時期,那麼個體的性取向就能正常發展,否則個體將可能產生性慾倒錯。這個理論會讓人聯想到一些事例,如某些和母親關係格外親密的男性,最後找到一個類似於父親角色的同性做自己的伴侶。
琳心心理諮詢
從行為主義的角度,同性戀的形成更多的是一種適應和學習的過程,主要通過獎勵和懲罰的方式來塑造。例如,有的個體在異性戀經歷中遭遇了挫折而在同性戀的經歷中得到的滿足,那麼他/她就有可能發展成為同性戀。又或者,如果一個個體的第一次性行為是由同性引發的,並有一定強度的亢奮,(註:或者由於環境的限制,身邊都是同性,如男校、女校、軍隊,一旦與同性發生關係並體驗到強烈的快感),那麼他/她就有可能在性與同性之間建立起聯接,從而發展成為同性戀。這個理論可以很好的解釋一些人突然發生性取向轉變的現象。
從神經生理的角度,一些雙生子的研究顯示,同卵雙生子同性戀共發率顯著高於異卵雙生子。Robinson等(2000)對男同性戀的食指和中指的比例進行的研究顯示,男同性戀的食指和中指的比例顯著小於男異性戀。而之前已有研究表明食指和中指的比例與產前雄性激素的水平呈負相關,與雌激素的水平呈正相關。從而間接的表明了產前高水平的雄性激素容易導致同性戀。
同性戀是個有趣的話題,一直都是。中國也好西方也好,自古就存在著這樣的一類人。從四千年前的古埃及、古代的美索不達米亞開始,同性戀現象就已進入史實記載。當代人類學研究還發現,在很多原始部落中,同性戀被極力推崇,甚至在20世紀已有三分之二的社會默認了同性戀及其活動。但是,從進化的角度來說,他們這類人是沒有繁殖能力的,或者說繁殖後代的可能性很小。如果一個基因不能有助於這個種族的繁衍,甚至是危害種族的繁衍,那麼它應該是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消失在人類的進化史上才對。但同性戀的現象為什麼會一直存在呢?接下來,我簡單介紹一下目前在同性戀的進化心理學研究中存在的幾個假說。
雜合優勢理論
該理論從基因視角來解釋同性戀進化的潛在機制,它認為同性戀作為一種隱性基因獲得遺傳是因為它伴隨著高適應性的第二特徵。該假設最早是由 Hutchinson 於20世紀50年代末期提出。他認為,在隱性基因存在的情況下,雜合性等位基因比純合性等位基因在適應性上更具優勢。一項關於鐮刀細胞貧血症的研究支持了該理論。該研究結果顯示鐮刀細胞在基因雜合的情況下,隱性的貧血癥狀基因不僅很少得到表達,而且它還能夠提高該基因攜帶體對瘧疾的免疫力,這便是雜合優勢。
提倡同性戀基因進化機制的研究者認為,同性戀雖然沒有生殖上的意義,但是其基因本身卻攜帶著其他高適應性的特徵。McKnight 根據這一機制對男性同性戀者的某些特質進行了研究,並提出了女性控制著同性戀基因的外顯率這一假設。女性更易被攜帶有同性戀基因的異性戀男性所吸引,因為這種雜合性異性戀男性較敏感、有創造性、交際技巧良好。但是當面對那些外顯性非常明顯的同性戀男性(註:過於娘們)時,女性一般都會比較謹慎,並拒絕把他們作為自己的伴侶,這是因為他們會降低後代的繁殖適應性(Kirby,2003)。這一點可以解釋為什麼同性戀基因持續存在,同樣也可以解釋在進化過程中異性戀基因始終佔據上風這一現象。
不過,該理論也受到了許多學者的質疑,首先就是同性戀基因到底存不存在的問題,並且,該理論也沒有進一步指出同性戀基因所伴隨的第二特徵具體有哪些。
女性多產理論
女性多產理論認為男性同性戀的同胞姐妹由於攜帶了同性戀基因,因此生殖能力比一般水平更強,而她們的高生殖成功率正好彌補了男性同性戀個體的生殖缺損。
Trivers 和 Rice 認為同性戀基因附著於X性染色體上,而攜帶有該基因的女性生殖力更強。X染色體存在於女性體內的概率是它存在於男性體內的兩倍,雖然對抗性等位基因可能會降低某一性別的適應性,但它卻可以提高另一性別的適應性,因此一個性別等位基因如果能夠有助於女性的生殖能力,那麼它即使對男性的生殖能力有兩倍的損害,也仍然能夠留存下來。另外Camperio-Ciani(2004)發現,與男異性戀相比,男同性戀的姐妹具有更多後代。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同性戀基因的存在形式顯然有利於女性的生殖成功,卻不利於男性的基因傳遞。King(2005)等的研究發現男同性戀的其他親屬也有更多的家庭成員。
同雜合優勢理論一樣,這一理論也存在同性戀基因是否存在的問題。儘管在對一些動物的行為觀察中,確實發現了該機制的存在,然而目前尚無充足證據支持同性戀男性的姐妹比異性戀男性的姐妹生殖力更高。再者,假如該理論可以很好的解釋男性同性戀的發生,那麼對於女性同性戀的存在似乎難有說服力(註:也許是女同性戀的兄弟具有更多後代:P)。
超突變理論
該理論認為,同性戀性吸引與基因有關,同性戀特殊的基因結構具有超突變性,它使得同性戀儘管不符合進化的基本假設,但依然能夠在進化的過程中保存下來。
親族選擇理論
Weinrich 和 Wilson (1975)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 親族選擇理論模型 來解釋同性戀的進化機制。該理論模型認為,在進化過程中同性戀基因能保存下來,是因為同性戀者對親族成員有更多地投入從而補償了他們放棄繁殖所帶來的損失,而這些親族的後代就可能攜帶同性戀基因(註:應該可以這麼理解,如果小熊的舅舅是個gay,沒有孩子的他就會更關注家裡的後輩——比如小熊,那麼小熊的後代就可能攜帶同性戀基因)。
親族選擇理論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Ruse(1982)發現,具有權勢或者特殊職位的同性戀者(如牧師和薩滿)會擁有可增值的價值資源,這些能使他們更傾向於幫助親屬。
同盟形成假說
Muscarella 於2000年系統地提出了同盟形成假說。該理論認為,同性性行為有助於同性之間形成一種長期互相支持的同盟關係,同輩之間的幫助以及擁有具有高社會地位的同伴能增加個體對資源獲得的可能性;同時當其他個體入侵時同盟也能起到幫助抵禦的作用。所以同性戀行為更多的是一種個體的生存策略。
父母操縱理論
20世紀80年代早期,Ruse 認為父母操縱可能是同性傾向進化的一個關鍵性因素。從進化角度而言,父母十分關注後代對自己基因遺傳的作用,但哪個孩子傳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基因得到最大限度遺傳。因此,父母可能會減少某個後代的生育機會,將其培養成同性取向,作為家族內撫養孩子的助手,並盡量把有限的資源分配給在他們看來生殖力更強的子女身上以實現基因遺傳的最大化。
該理論模型的證據主要來自有關出生順序對同性戀的影響的研究。Blanchard 等發現,男同性戀比起女同性戀和男異性戀擁有更多哥哥,並且比男異性戀的出生順序顯著靠後。一項統計數據表明,有14.8%到15.2%的同性戀者性取向可能是由於出生順序效應而導致的。每多一個哥哥,那麼弟弟是同性戀的概率就可能增加33%,並且,如果哥哥占的比例越高,這些男同性戀的女性特質更加明顯。
可以看出對同性戀的解釋可以說的包羅萬象,有的是從基因遺傳來解釋,有的是從潛意識來解釋,有的是從社會文化的角度來解釋。這些人是因什麼原因而成為同性戀的也許並不重要,存在即是合理的。可能是發生了性倒錯,也可能是發現了真實的自己。隨著社會的越來越包容和開放,我想任何類型的人都是可以在這個社會裡幸福快樂的生活的。
推薦閱讀:
※《當睡時》李鍾碩X裴秀智,夢境中的未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你是過度自信的治療師嗎?
※《親愛的翻譯官》有什麼特點?
※《穆赫蘭大道》夢的解析
※2018年5月5日奇葩大會,關於樊登,關於讀書,心理諮詢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