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沒有解藥的毒藥

旅行是沒有解藥的毒藥

(2011-08-24 18:49:09)

很多旅行者可能都有同樣的感覺,每一次長途旅行回家,都有一種疲憊感,這種疲憊不是體力上的消耗,而是心理上的茫然,不想做事,不想上班,甚至自己平時最喜歡的活動都不想參加了。時常還伴有一種失落感,沉浸在旅行的回憶中,也不知道為何失落,這種不應期持續很久,才能恢復到正常,很多人至今不明白是為什麼?

很多人痴迷旅行,像著了魔似的,日常中計劃著旅行,期盼著旅行,每當一個旅行結束之後,又期待著下一次的出發。在空無一人的山頂,在荒野的無人區,偶爾想想這個困惑,旅行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我們為什麼對旅行如痴如醉?每次開車離開我們居住的城市,每一次背起背包離開家,我們像放飛的小鳥一樣自由自在。在旅途中,我們完全忘記了自己是貧窮還是富有,忘記了那些讓我們刻骨銘心的愛和痛,似乎要忘記世間所有的煩惱。

在西藏寺廟裡、雲南麗江的街頭酒吧茶館,在尼泊爾的古城小巷,我們會發現許多的的背包客像迷途的羔羊,流連於這些旅行區,甚至異國他鄉。如其說是旅行,到不如說是無所事事,曬著太陽,看著大街發獃,雖然吃的很簡單,住得也很艱苦,但是大家並不在意,很簡單也很單純,人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不想回家。時光如水,瞬間即逝,一個月,兩個月,甚至半年的假期轉眼就過去了,如果不是意識到必須回去繼續工作掙錢,倘若不是必須承擔那一份家庭的責任,我想誰也不願踏上回家的路。

有很多朋友,反覆地想回到自己喜歡的旅行地,放棄了城市的優越環境,選擇留在旅行地生活,有些人甚至不顧一切,拋下了家庭,跟著嚮導、司機私奔他鄉,但是結局並不都是幸福的,其中的苦樂只有自知。有的結局令人心碎,有一個朋友到西藏旅行之後,就不想回到自己的城市,一直留在拉薩,靠在客棧打工維持生存,過了很久之後,才回到自己居住的城市,不久便得到了一個可怕的消息,我們無法相信,也無法理解像他那樣一個健壯的漢子,一個很善良的人,為何會選擇拋棄了一切,離開了這個世界。

在旅行中,沒有了家庭的羈絆,沒有了利益之爭,沒有了社會諸多規則的制約,我們可以放鬆自己的心,可以不用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家庭責任。每到一處,都能遇見新的朋友,看見美麗的景色,增長了見識,帶給我們的,只有愉悅和快樂,沒有負擔,所以我們感到幸福。也許正是這些,旅行似乎成為我們生活中的靈丹妙藥,每當遇到工作上的壓力,就會選擇旅行去緩解,如果遇到生活中的壓力,也會選擇旅行去釋放,當遭遇情感的挫折的時候,會選擇旅行去療傷,當理想破滅的時候,會選擇旅行去逃避……。

記得我剛到尼泊爾加德滿都的時候,當地的人給我的印象是很懶惰,每天四點鐘,很多地方都下班了,人們更願意早日回到家中,而不願意辛苦地工作賺錢,在巴德岡古城的街頭,到處可見曬著太陽懶散的居民,那份悠閑讓人羨慕。在塔斯馬尼亞的那些小鎮,到了下午,鎮上就空無一人,除了僅有的幾家咖啡館和超市開著門,偶爾能看到幾個人,如果是周末,整個小鎮猶如一座空城。作為一個局外人,走在空空的街頭,有時候確實無法理解。無論是貧富與否,有些現象卻是共同的,輕鬆的工作才能不會將旅行當壓力的做唯一的解藥。

在塔斯馬尼亞的奧特蘭斯鎮,當我們走到一處野外的河邊去拍風景,突然發現成排的房車停在那裡,人們坐在摺疊桌邊的椅子上,喝著啤酒、咖啡,聊著天,或者對著遠處發獃。那一刻,我終於知道了為何街頭看不到一個人,頓時覺得比起他們,自己的差距是多麼的巨大,明白了生存和生活的區別。如果說,這就是富裕國家的特點,那麼,並不富裕的尼泊爾人的幸福指數卻也是很高的,他們很滿足於現狀,沒有我們的那麼多的慾望,當然也就少了更多的壓力。如果說尼泊爾這種休閑的狀況是一種長久以來的傳統與習慣,那麼,很多發達的國家卻用法律來「強制」人們改變一些固有的習慣,讓他們生活得更加休閑。

記得在2008年,加拿大多倫多市政廳就「允許商店在法定假日內營業」一案展開討論,最終,這一提案被否決,不過這是在議員羅布·福特(RobFord)一段發言卻引發一場巨大的爭議。羅布·福特說:「這些東方人像狗一樣工作,為了工作,他們嘔心瀝血,不停的工作,連睡覺都在機器旁邊。這就是他們成功的原因。我去過韓國的首爾,台灣的台北,日本的東京。這就是為什麼這些人如此賣力工作的原因。我現在告訴你們,這些東方人,他們會慢慢地取代(我們)。」很多亞裔人認為這段話是帶有侮辱性的,但是也有很多人認為確實如此,我們沒有必要活得那麼累。

我們的經濟開放也導致了本土的文化的演變,「道法自然」等儒家文化逐漸被「狼性文化」所取代,孩子們從小被培養需要競爭的意識,灌輸適者生存的法則,從上學考試到工作,無一不帶著沉重的負擔,最終,努力工作成為我們生活的唯一目標,而四處旅遊則被認為是玩物喪志之舉。可是,當我們慢慢富裕,旅行的意義開始為人們所接納的時候,一切卻是顯得有些矯枉過正。人們對於旅行寄予了過高的希望,將它當做拯救我們生活的靈丹妙藥,卻不知社會認知層面沒有徹底的改變,社會生存環境沒有極大地改善,旅行,只能成為人們自我放逐的一種方式,成為逃避壓力的止痛藥,越吃越上癮,卻無法醫治內心的痛苦,無法改變我們的生活,以至於旅行也成為一劑沒有解藥的毒藥。

旅行在我們生活中到底應該是什麼,無法一概而論,不過大家都知道漁夫與富翁的故事吧,我們不妨重溫這個故事,再來感悟一次其中的哲理吧。傳說,一位富翁去釣魚,看到一位貧窮的漁夫每天都在河水邊釣魚,於是發生一段富翁與漁夫的對話。富翁:您整天釣這麼點魚覺得生活有意義嗎?漁夫:那您覺得自己有意義嗎?富翁:當然有意義啊,我從小就很刻苦,然後通過努力賺到了很多錢。我的生活充滿了刺激與新鮮,我的生活是充實的是豐富多彩的。漁夫:您努力的奮鬥是為了什麼?富翁:呵呵,當然是為了實現理想,讓自己生活幸福。我有房子,有錢,沒有風險,衣食無憂。呵呵,您呢?漁夫:您有了錢,有了您所需要的,那麼您希望的是這些嗎?富翁:我希望能悠閑的享受人生,接近自然,比如我到您這裡來就是為了放鬆自己,釣魚,游泳享受人生。漁夫:那麼我現在不是在釣魚嗎先生?


推薦閱讀:

周星馳:說我很難搞的人,難道你搞過我?丨毒藥精選
警惕!這些人喝牛奶等於在喝毒藥!
六種豬抗病毒藥物的聯合使用方法
身體各內髒的「專屬」排毒藥膳
毒藥來了

TAG:旅行 | 毒藥 | 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