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波 : 解析中國印度俄羅斯三角關係

近日有報道稱,印度將在中印邊界附近部署俄印兩國聯合生產的「布拉莫斯」新式巡航導彈,俄媒稱這可能成為潛在中印衝突的制約因素。俄式武器,印度配備,暗御中國,這樣的消息並不新奇,在「冷戰」時期更可說是司空見慣,因為俄羅斯和印度本來就是半個多世紀風雨無阻的的盟友,而且在本次烏克蘭危機之後有進一步走近的趨向。

(圖:俄羅斯總統普京對中國和印度表示感謝。)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在3月18日宣示俄羅斯正式合併克里米亞的演講中,專門挑出了中國和印度兩國,就其對克里米亞問題的態度表示感謝。雖然世界上不少國家抱著幸災樂禍的心理看待西方在烏克蘭陷入的尷尬,但可以讓俄羅斯正式表示感謝的國家並不多。正式支持俄羅斯的只有委內瑞拉、敘利亞等少數國家,都有各自的理由。委內瑞拉政府在國內面臨著與亞努科維奇時期烏克蘭動亂相似的局面——反對派在西方支持下舉行反政府的抗議活動。而俄羅斯是敘利亞的長期庇護者,也是此次內戰期間巴沙爾·阿薩德政權的主要支持者。相比而言,印度默默支持俄羅斯的原因則很微妙。

在克里米亞事件剛發生時,印度總理辛格的國家安全顧問梅農(Shivshankar Menon)在接受採訪時就直言,俄羅斯在烏克蘭擁有一定的「合法利益」,這是非常接近俄羅斯官方立場的。在合併克里米亞之後,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很快給辛格打了電話。後來印度政府發布的官方立場是支持各方通過對話和平解決危機,但這種「和稀泥」式的中立其實是傾向俄羅斯的,因為俄羅斯在這個問題上是違反國際法和挑戰歐洲既定秩序的一方,不公開指責就暗示著某種偏袒,何況印度官方聲明也特意提到,應該保護該地區「各個國家」的合法利益,相當於重申了梅農的說法。印度在3月19日又正式表示,不支持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理由是印度從來不支持任何「單邊舉措」。

印度對俄羅斯合併克里米亞的暗中同情,反映了兩國長期的友誼。早在獨立之初,印度「國父」尼赫魯就曾是蘇聯經濟模式的熱烈崇拜者,受其影響,印度外交至今帶有某種「尼赫魯主義」的「反帝」與親俄色彩。「冷戰」時期,在蘇聯的鼎力支持下,印度方才在重工業、航天、軍工、核能等領域打下不俗的基礎。

「冷戰」時期的關鍵事件是,印度在1971年印巴戰爭前夕與蘇聯簽訂具有軍事性質的《和平友好合作條約》,從而有了底氣來冒著美國和中國反對的風險支持東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獨立,在當時呈現出蘇聯、印度聯手對抗美國、中國、巴基斯坦的格局。在印巴克什米爾衝突中,蘇聯還支持印度對其「查謨-克什米爾邦」的主權。印度的軍備進口至今在很大比例上依賴俄羅斯。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一度奉行親西方政策,對俄印關係有所忽視,但普京上台後又重新強調俄羅斯在亞洲的傳統影響力。在聯合國改革問題上,俄羅斯明確支持印度取得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在後9·11時代,兩國都聲稱受到伊斯蘭極端主義的威脅,明確支持對方的「反恐」。

地緣政治態勢決定了俄羅斯和印度兩國互為天然盟友。俄印關係歷經20世紀中葉至今的風風雨雨而始終保持穩固,可以說是久經考驗,而印度對俄羅斯也比較信任,覺得它不像美國那樣,與巴基斯坦走得很近,對印政策在遏制與拉攏之間搖擺不定。而印度雖然和俄羅斯保持親密關係,但形式上仍堅持不結盟立場,這保證了它在取得外交利益的同時,不至於被攪入西方與俄羅斯的大衝突之中。

通過在俄羅斯與西方之間左右逢源,與西方保持一定的距離,而不像日本等國那樣在外交上依附於美國,這也符合印度精英階層對其在未來取得「超級大國」地位的戰略構想。印俄關係的的一塊短板是經貿紐帶仍不夠緊密,2012年剛剛超過110億美元,甚至遠不如中印貿易,但政治與軍事原因已足以構成兩國接近的充足理由。

印度這一次以默認的方式支持俄羅斯的舉動,並不會多麼開罪西方,因為無論印度還是西方,都從來沒有認為印度牢固地位於西方的陣營之中,西方即使因此而對印度不滿,也將是非常有限的。去年底印度女外交官在美國被捕事件也大大損害了美印關係,甚至讓印度感到受到美國的輕視。而面對西方的制裁威脅,普京必須發展「東向」的外交關係來制衡西方,所以印度這個「遠水」的確在緊急時刻解了俄羅斯的「近渴」。這兩個迫切需要彼此的國家實現了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印度正在舉行全國議會選舉,並將在5月形成新政府,但即使這一次人民黨上台,對外政策也不會有大的改變。

印俄走近也讓人想起所謂的「中俄印三角」概念。這一概念由俄羅斯前總理普里馬科夫提出,並曾得到西方媒體熱炒。然而「中俄印三角」現在只是一個看起來很美的遙遠構想。中俄印三國除了地理上接壤外,和與西方關係相比,相互之間的經濟文化紐帶極為鬆散。而且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個三角形中,俄印關係是最親密、潛在衝突最少的一邊,從未在歷史上為敵或交戰過的俄印兩國,在文化上的相互認同程度也很高。而中印、中俄則分別存在公開或潛在的領土爭端,彼此猜忌甚深,在爭取未來國際秩序中的地位方面也存在競爭關係。這就可能使中國在這個三角中成為某種「陪客」。當前俄羅斯和中國在中亞也存在著某種競爭關係,而俄羅斯可借拉攏印度來達到制衡中國的作用,在「冷戰」時期蘇聯恰好就這麼做過。

《經濟學人》雜誌在去年4月曾發表文章,勸說印度在國際戰略方面應該「有所作為」,放棄「過時的不結盟戰略」,正式表明態度加入西方的陣營,只有這樣它才能成為強國。然而,西方其實似乎並沒有資格在戰略方面做印度的老師。印度作為國際核俱樂部的挑戰者,卻被美國和蘇聯兩個最先研製出核武器的國家默認為有核國家,並在民用核技術上展開合作,這本身就是很成功的。而印度繼續維持不結盟的官方政策,這種「積極的曖昧」其實有助於它收穫更多的外交果實。

自立國以來,印度外交一直試圖達到三個目的:成為世界性大國,成為「第三世界」的盟主,在南亞直至印度洋享有主導地位。相比中國而言,印度的國際安全環境要好得多,如果不是紛繁複雜的國內問題牽絆了它的腳步,它本應取得比今天更高的國際地位。

這一次的克里米亞危機,揭開了20多年來蒙在大國關係頭上的那層溫情脈脈的面紗,各國開始更加坦率無忌地聲索國家利益,印度也不失時機地向俄羅斯示好。有些諷刺的是,克里米亞危機開拓了印度外交的戰略空間,卻給了美國另一個攻擊中國的武器,即宣稱中國有可能效法俄羅斯來以武力在周邊奪取領土,從而藉此強化與日本、菲律賓等國的同盟,遏制中國在東亞影響力的升漲。

近一周來,美國官員的發言已表露了這個明顯方向。或許,過早地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並不是什麼好事,它會給一個國家帶來太大的壓力,並有可能遭到圍堵,而低調卻有低調的樂趣與實利。

本文原標題:《印俄走近:舊盟友的新生》

推薦閱讀:

中國不與俄羅斯結盟的七大理由
北歐四國、俄羅斯浪漫之旅!
克里米亞公投:96.6%選民贊成加入俄羅斯
普京稱若美國制裁俄羅斯將放棄使用美元不償還貸款
如何看當年俄羅斯「收復」克里米亞,是對國際基本法則的踐踏嗎?

TAG:中國 | 印度 | 俄羅斯 | 關係 | 解析 | 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