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系列開示 42
《金剛經》系列開示 42
上常下福法師金剛經系列開示
人相如何頓破?人相無非是從取捨裡面出來的,有取有舍有得有失就變成人相了,這個好我就喜歡,那個不好我就不喜歡了,就叫人相;都是你眾生心中的取捨得失對立而已;並不是對方有人相,完全在於你自己的對立及取捨;你取捨的體叫做人相;如果你了知無住,則取捨皆空,人相頓破。佛教中有個三輪體空的說法:不能住有我,不能住能,不能住有眾生。有我有人,有取有舍三輪皆不能體空;你觀察他全部是無住之體立即空掉,取捨的本體是空的,你就沒有取捨了;對方本來就是空的,無住之體不是你要空,是本來空故;對面體性上是個空的,你自己不住了也就空掉了;依不住你自己空掉了,我空、法空、人空,皆已經空,空空相應;實在沒有般若可得,沒法可得,沒人可得,沒我可得,一切不可得故,一切空。
中道者不取二邊只取中間是嗎?如何三輪體空?如何空掉壽者相?可以使你的身心在現量上周遍法界嗎?無住之體是什麼樣子的?什麼情況下在此世界你可以現量感受到極樂世界的金光閃閃的境界?
中道思想是沒有二邊的,也沒有中間的;任何東西分成二邊,二邊空,中間就空了,二邊立了,中間就立;般若之法就是中間,等你心空了,不住了,法本來的體相應了,這個時候書也當下沒有了,如果叫你有個我執在那個地方,眾生也出來了,常福也出來了,四相全部具足了。所以不了人相,就是不了三輪體空故;不了三輪體空的原因,因為妄執;有妄執的原因不了知生滅是無住之體;隨著分別有了我見,隨著我見有了對立,對立就變成了法見,有了法就有了取和舍,有了取捨,眾緣和合;眾緣和合了之後,我們在一塊的時候,很久的事情你都忘記不了,就變成相續而這種相續叫壽者。壽者見就是計量,我們有件小小的事情吵架,我們來講道理,這個事情是對的,這個事情是錯的,講半天,就是壽者了。為什麼呢?這中間有計量,有計量壽命就出來了,你意識中就產生相續的的這種思考,這種思考叫壽。這種思考,我要辯過你你要辯過我,互相辯論。世間上都是空的體,你要辯什麼呢?緣起性空。我們現在坐在一塊都是計量裡面出來的,如果我們迷了,我們就是過去計量來的過去的因果而來,到現在都是在壽命裡面,這個壽命都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所以我們在這裡雖然是善的,但是還是沒有出離生死。我們住在一塊,那你們心中有一個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壽者,所以我們大家都在壽者裡面。大家想一想,這個壽者的體是有是無呢?是空的體。比如來講,走了一個人,再走一個人,最後就空掉了,你身上也不少什麼東西啊,但是壽者是一個計量體,是一個現在過去未來的計量體。這個計量本來是空的,你善惡里計量的時候,繼續在六道輪迴啊。如果你真正的大家一走就空掉了,那你到外面去也沒有人了。我們大家在這裡坐在一塊,是壽者裡面出來的,就是計量出來的。如果你真的走空掉了,就是證量到空性了,你出了門以後沒有眾生,真的沒有一個眾生。因為沒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就沒有眾生,沒有壽者見眾生就空掉了。眾生空了,你到外面去就沒有眾生了。所以你走在大街上沒有一個眾生可度。根本沒有一個眾生,都是你本來的自性,都是你的無住之體,都是你的無住之心,都是你的無住之相,所以清靜無住的體都在你的當下。如果你聽到這個法以後,你現在懂得這個道理,進入無住之相,你走出門去,然後你在大街上走路的時候,都是無住之體。無住之體就是你的身心,你的身遍法界故,你的心遍法界,所以大家都穿著一條褲子,都在一個光明之下,都在一條褲子裡面,我們大家共在一個生滅無住之體,哪個眾生不在無住體裡面呢?無住體是什麼樣的呢?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沒有我沒有眾生沒有壽者。所以這裡面小之又小,小之又小,小到一根針也插不下去了,就是說你根本沒有我了。沒有我了,那你現在坐在那裡是什麼?無住之體。生滅相就是無住體,無住體就是化身就是報身就是法身啊。化身就是我們覺悟的那一念,沒有我了徹底的超越這個身體的那個叫化身即覺念,就是你已經佛性出來了。這個身體是無住體它又是什麼呢?是報身它又是報身莊嚴。身體是報身,我們意才是化身,意轉為智的時候叫化身,又化身必定來自於報身。報身就是生滅無住之時的無生滅之體,那生滅就是報身。如果有一天你證悟了就知道了。有一天走走走,猛然整個世界平靜了,沒有一個眾生了,這個時候你發現這個世界金光閃閃的,獲得一種清靜。極樂世界講什麼金子、銀子啊,事實上是一個方便而已,事實上就是如幻如化,清靜的體,慈悲的體,智慧的體,大願之體,你本來之德之體,在眾生中在這個此娑婆世界所安住著。因為此世界是娑婆世界,所以我們好像是這個樣子,如果你換了一個世界,又是一個樣子,因為你是佛,隨時可化身。
娑婆世界的相與極樂世界的相有何區別?什麼情形下,你的肉身值得供養?
為什麼我還是個肉身呢?在娑婆世界就是這個樣子的,但是呢,你這個娑婆世界的相和極樂世界的相是沒有區別的,沒有任何的區別。你在此娑婆世界是這個樣子的,你到東方世界又是一個樣子,你到南方世界又是一個樣子,你到西方世界又是一個樣子,隨時變化,因為這個身體是生滅無住之體,是法性的本身的一個慈悲來救度我的體。我們現的是人現這個相,現在這個無住之體就是現這個相,因為我們從這裡面得度的。如果你有一天到天上去,你的屍體掉在這個地方,你成佛了以後,你就會用鮮花供養。你就知道,你這個肉身雖然是生滅的,但是你因為這個身而進入到無生體,這個肉身是值得你去供養的,你可以用鮮花鋪蓋,這個肉身是無比的珍貴的。為什麼呢?它是無住之體啊,不可思議的功德啊。你悟到無住之時,你不看這個肉身。
我們的無住之相與佛陀的32相80隨形好有何關係?何謂看相而識無相?何謂無相之不可思議功德?
我們老是有一個僥倖,為什麼我不能像佛一樣變化呢?你不知道佛陀之相是無住之相,無住之體,就是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和我們現前的無住是一個相,不是兩個相。釋迦牟尼佛的法身就是我們無住的身心,釋迦牟尼佛的報身就是我們生滅的體相,釋迦牟尼佛的化身就是意就是我們的一念覺,他的意是無相的,他的報身還是無相的,他的法身還是無相的,我們老是執著於相干什麼呢?他的化身也在我們這個一剎那時間,難道你的覺跟佛的覺不一樣嗎?你的生滅無住和釋迦牟尼佛的生滅無住難道有差別嗎?你無住之心的這個法性,這個法身難道和佛陀的法身有區別嗎?你一旦悟到這個體,經典上面講,或顯不顯,或住不住,或有或無,皆當現前啊。菩薩戒裡面講,我受菩薩戒,禮請十方諸佛,或顯不顯,或顯就是釋迦牟尼佛再來,或不顯就是我們無住之體啊。我們現在不顯的和釋迦牟尼佛顯的都是一個體。所以我們注重相,不知道無相的功德,注重相反而變成妄見了,看相而識無相才是大智慧者。為什麼後面講,如果只看釋迦牟尼佛的觀三十二相,而不了解他的無住之體,此相大梵天王也是佛啊。證明能了此相知無住者,那相才是真相。所以三十二相即是無住,這個只是一個顯或不顯的體,所以你說哪個珍貴?我們現在要悟的是那個心啊。你要了解這個道理的話,你就不會認為說我跟釋迦牟尼佛有什麼區別。看到釋迦牟尼佛那麼自在,那些凡夫都發願要成佛,阿羅漢也發願要像佛一樣,但是他丟不下那個我執,凡夫說,哎呀成佛難,他那麼莊嚴,那麼自在,那麼清靜,凡夫就生退心啊,害怕啊。但是他們的心發出來了啊,我要成佛啊,我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要跟佛一樣啊,心已經發出來了,但是他畏懼害怕啊,他說我證不到啊。阿羅漢也在發這個大願啊,他說我要度眾生,我要像佛陀要自利利他,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要利益一切眾生,但是他看到佛陀平時的那種自在,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麼多的菩薩跟隨,利益眾生沒有障礙,阿羅漢看到以後覺得眾生太多了,好難度,佛好難成,他就住在這個地方不走了,他會生起這樣的心出來。
須菩提問的時候,他的目的就是,眾生的菩提心都發出來了,但是他現在又驚恐,怕做不到,所以釋迦牟尼佛才講金剛般若經,講金剛般若經是幹什麼呢?就是安慰眾生,不要怕不要怕,我皆當令你做佛啊。我皆當令你們做佛,就告訴我們這個無相,就是眾生聞到這部經典他不是一佛二佛出世,是無量劫前在佛面前種諸善根。了知無相的道理,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了解這個體的話,如來就實知實見了,這個就跟佛心相應合一啊,所以呢這個心是不可思議的。
這一段就是解眾生的迷,反正都是菩薩,大菩薩也好小菩薩也好都叫菩薩。眾生有這種迷惑,佛陀已經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我們這些人還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怎麼辦呢?不了解自己妄體啊,所以才在三界妄的體裡面,因為眾生不知道妄體無住,他感到成佛很困難。
為什麼金剛經專對發大心者說,這個發大心與修金剛心有何現量關係?你是發大心者嗎?你過去世肯定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嗎?你對自己一直以來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具足無限的信心嗎?
這部經典並不是對某一個人說的,這部經典是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說的。就是你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部經典就一定會跟你相應。如果你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那就沒辦法。也就是說為大乘者說,為最上乘者說,也就是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說。什麼樣的人能聞這部經典呢?若人持戒修福就能聞到這部經典。如是信者不是一佛二佛出世,是無量劫前在佛前種諸善根,才能夠發起這種心出來,可看出聞這部經典的重要性。
眾生的生滅如何與你能沒有障礙?如何將眾生的生滅變成你的無住?如何是依無生體起觀照而修六度萬行?現代人「聞而不觀」的成因及危害?現代人為何老是身處局外:佛經上講的法師所述的跟自己並不是直接相應關係,直接入局關係;而永遠是二張皮;現代人為什麼要不當裁判要不當觀眾,就是不能直接入局演出呢?「聞而後觀」「觀而後入」「深入其境」能否解決這個問題呢?
為什麼說菩薩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是前面的一段觀照。如果沒有前面的一段話,這句話也不會出來。前面一段話無非是講生滅無生生不生的道理,如果你知道生滅的體就是無生,我們依這個無生體起觀照而修六度萬行,依這個果即眾生生滅的體,起無住之心,這叫果,然後在這裡面修六度萬行,就是說我要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就是無住之體。你不能說我無住,但是我不發起利益眾生的心,可不可以呢?那你變成偏執了。我現在無住,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遍於一切情及非有情,裡面利益眾生的心,六度萬行這些體,都是利益眾生的體啊。如果你不發起利益眾生的心,比如來講我現在無住體不跟你講法,可不可以?那就變成阿羅漢了,還有一個我執在那個地方,不能夠進入眾生的生滅體裡面去了,要把眾生的生滅變成共一相的話才行,眾生的生滅跟你已經沒有障礙了,如果你要是度眾生覺得有障礙,證明你無住體沒有得。我要修六度萬行,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跟般若,所以一定要到眾生心中去。只有修六度萬行,與你無住體互互相應,才能夠進入般若。如果你到眾生心中就生煩惱了,那你就不善於觀照啊。所以我們以果位而修度,就要覺照心,你應該把眾生的生和滅變成無住,並不是我在無住,那個妄見在那個地方,不能入心故,把眾生入到心裏面去,你必須要到眾生心裏面去,到眾生裡面無住之體,大街上走路啊都是眾生的心。不斷的訓練自己的那個無住之體。布施、持戒、忍辱,不離般若,當體即佛,這個很重要。以因觀取四相故,就是說我們以果修六度萬行,這叫因果同時,理事圓融。如果你理跟事不圓融,就等於法報化產生脫離。法身是自解脫,報身是他解脫,法不離報報不離化,也就是化身不離報身,報身不離法身,法身就在報身,報身就在化身裡面。法身為理叫體,報身為相,化身為用,叫體相用。你看,這手這個肉叫體,手叫相,手能動叫用。你不能拆開啊,你不能說這個用不要了,變成死手了,你不能說相不要,你還能看到我手嗎。這個體相用是不可以分開的。用就在我們化裡面,像釋迦牟尼佛,相就是報身,有報身才有化身、法身,它是一體的。法報化不可以離開,也就是說,事跟理互相是圓融的,我們以這個理而漸次去修,修又不能離無所住,在你修六度萬行的時候常常不住。六度萬行和你這個理互相交融,中間就是無所得。在這裡面說沒有吧,天天在修六度萬行,修又念念知道本體是無住,依因觀四相具無。我們依這個因地觀察覺照啊,我們依無住四相皆無,也就是說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麼一個體。但是我們現在很多人的修行,就出現這樣的一個問題,認為觀照可以入魔啊,理上也不要去觀照,是跟聞性相應了,如果聞而不觀的話,你就變成思了變成假了。聞而觀,觀而見實相。如果你聞裡面沒有觀,那個理事不能交融,你理上面跟事上面不能相應,除非你是佛啊。只要你不是佛,都有觀,為什麼?心經裡面還照見五蘊皆空呢。
如何觀自在?如何照見五蘊皆空?如何令五蘊不能現前?
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觀是代表眾生的因,自在是代表佛,觀自在就是觀到無生之體。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行般若,般若為首。以般若波羅蜜就是以無住之心,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內照無住之體心清靜故,外不離相,離相怎麼觀呢?你想一想,你離相就觀不了了。你觀什麼呢?觀果不能徹因,觀因不能熟果,你互相產生脫離,互相互攝的。你觀因的時候果不現前,觀果的時候因不現前,因果脫離了,那你就不存在叫觀自在菩薩了。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是事是煩惱,是妄見才能把五蘊照空掉,不住它就空,你常常不住常常不住,它五蘊就不能現前了就空掉了。如果你把五蘊舍掉另外去觀,觀什麼呢?那就變成一個獨立的我存在了,那就麻煩了。所以觀是代表眾生的心裡的因,自在是代表佛,所以這個叫做菩薩。
如何能在一剎那間:文字、觀照、實相全部現前?如何得諸佛現前三昧?
我們現在講金剛經,金剛經是果是佛說啊。佛陀他絕對是無住,他不要觀的,因為他證量上面他已經是佛了。我們眾生在聞到以後不經過觀,又怎麼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呢?所以一切菩薩皆以此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般若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觀到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一切都是妄體,若不住則一切相不生,哪有眼耳鼻舌身意呢,自然就會空掉了。一切菩薩以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一法不立,無有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燃燈佛給釋迦牟尼佛授記,無有法可得,是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給我授記,你將來得佛叫釋迦牟尼佛。我們想一想,我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有法可得,什麼叫無有法可得呢?一切法本來沒有住,無住故就無生。我們一定要了解金剛經它是無住為體,無念為宗,通過觀照見到實相。如果你觀照了實相安住了,那個體里安住了,就像禪宗裡面參念佛是誰,那一剎那其實文字、觀照、實相全部現前。什麼叫文字呢?念佛是誰,這個就是文字。什麼叫觀照呢,一切相破,無住故,連我都不知道我是誰了。一剎那時間,噫,我在哪裡?我沒有體的時候,剎那就寂靜了,一切相不住。它觀照實相是同時剎那時間所建立的。我們念阿彌陀佛也如是。這一聲南無阿彌陀佛的體裡面全部是我的全部體。這一聲念下去,說文字就是南無阿彌陀佛,沒有我體就是觀照具空,然後實相現前,全部是一個阿彌陀佛,徹底的言辭道斷了,你沒有心了,全部是一個阿彌陀佛顯現出來,實相現前,那個念出來是不可思議的。如果你真正的會念阿彌陀佛,實相現前,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大阿彌陀佛,整個世界變成諸佛現前三昧。到八地菩薩就會現前了。不管現前不現前,證與不證無有差別。如果你明了悟了,和你證悟無有差別。如果你信了這個茶杯子就是黃金,這個金子是叫無住之體,這個茶杯是無住之體,無住即金,金即無住,拿到這個茶杯子就是體,證與不證已經無關緊要了。為什麼呢?當體即佛,你不證即證,證即不證。有證為聖,無證為凡,聖凡皆不可得故,那就是佛。佛沒有聖凡,有證就有聖的概念,無證即凡。有證有不證,那個還是有妄見,如果你生起證和不證,又生出一個妄見。我也不住凡,也不住聖,我就是無住,此體上會於諸佛,下會於眾生,這裡面沒有聖凡可得,這叫般若。你有聖凡可得,還不叫般若,還有妄見。在你沒有證到之前,千萬不要想證,證那個體裡面還是無證,就是你證到佛還是無住,有住就不叫佛。
「念佛是誰」中的文字般若實相各作何解?「南無阿彌陀佛」中的名言、觀照、實相又作何解?聖凡之見邊在何處外在何方?降伏其心中如何達到不降而伏的狀態?降伏的體是什麼?
所以你從始到終都是無住之體,一心下去,在後面得到什麼東西一概不管,就是有也是無住,無住是法身啊。有住是報身,報身是生滅體會變化啊,你可以做人也可以,做天也可以,做菩薩也可以,只要無住體安住就是佛,在這個境界裡面怎麼變那是它的事情。比如來講,我站在頂上面,有多大的力就做多大的事,但是這一切都現成,只要你安住在這個體上面,什麼東西都現成的,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只要你有住你就麻煩,你想上也上不了。如果你無住,你站在那個地方一切自得。所以禪宗里為什麼不立文字呢?其實它「念佛是誰」也是文字,它文字裡面道出無文字的體,實相、般若都顯現出來了。它的這個無住的體,就像一個人如如不動,美女來誘惑你啊,唱歌啊來誘導你啊,如果你住在無住裡面,它自然降伏了。如果你跑去我要降伏你,我要降伏他,你有住了,還能降伏嗎?你想一想,你不需要去降伏,只要你無住,自然降伏,但是你降伏的時候沒有一個降伏的體很重要啊。在聖道裡面講,我把你降伏了,這叫聖道。我沒有降伏,叫凡夫。有降伏沒有降伏,都是邊外之見。因為無住為根本,無住裡面沒有聖凡之差別,沒有聖沒有凡才是真正的究竟,有聖有凡都是凡夫。只要你如如不動,金剛經里不是講嗎,什麼樣的為人說法,如如不動。所以不管人家,我降伏了沒降伏了,不管,降伏叫聖,沒降伏叫凡,聖跟凡都是邊外之談。
為什麼不需要跟別人講?
你不需要跟別人講,有人得到一點東西拚命跟別人講,我得到什麼我得到什麼,告訴別人,那就變成聖人之見了。有人說自己開悟了,得了法幢了,這是聖之見。有人說自己好可憐沒有開悟啊,這是凡之見,有聖有凡都是邊外之談,你如如不動就對了。所以人家給你就給,不給就算了無所謂。你說我證也是那樣,反正我是無住之體。就像那個馬祖,師父告訴他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後來師父要看看他是不是真的開悟了,讓徒弟告訴他,非心非佛,他說師父非心非佛,我還是是心是佛。永不再變!如果你要是明了了,這個東西不再變了。如果要變的話,證明有生滅,是錯誤的。所以真正明了的人,是永遠不再變。外面相在變,體是不變的,相上有種種方便都一樣,我今天做個寺廟,明天可能再做個寺廟都有可能,今天一批人,明天一批人,都在變,但是我這個體不會變。如果這個體變掉了,那就麻煩了,徹底的變成凡夫,或者變成聖道,人家可以把你捧到天上去,但是也可以把你拉進地獄,都是因為你有聖凡體,所以你被別人把握住,就被別人控制住了。如果你沒有聖凡之見的話,那你就沒有一個炫耀的東西,也沒有一個貶低自己的東西,你沒有我了嘛。一切眾生是我,哪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呢?
所以我們修行啊,千萬不要偏執。現在的人修行啊,像凈空法師念阿彌陀佛就可以了,三藏十二部留給別人悟,我們只要念一聲阿彌陀佛連聞法都不要了,凈空法師第一了。我們這些人都沒辦法進去了。每個房間都放一個電視機,凡是進去的人都是聽他的法。那我們要去講法,那是根本站不進去的,那很可怕的。這是台灣的慣性啊,獨立山頭什麼都是他的。現在…不也在搞嗎?大德法師的東西擺在那個地方,蘇州…智群法師的東西,中國也在搞獨立山頭啊。常福還算好了,沒有這樣的弄,所以現在獨立山頭非常厲害啊,現在小廟不都是這樣的嗎,我收的徒弟只能跟我走,不能跟別人走,守得死死的,生怕自己的徒弟跟別人家多講一句話,現在這個末法時代就有這樣的現象出現。我們一定要通過聞法,觀照,不可以用凡情測度,不以佛心,用你個人的心來測度,所以我們講話的時候一定要小心翼翼,我們不在意就用凡心來測度別人的心,不是以聞法的角度上面來講。我現在跟你們講法,你是不是真的入到心裏面去,以這種佛心來跟別人講話,常常講話的時候要注意一下,你自己講話會不會跟法不相應,一定要內心中思考一下,不能夠敞口就隨便的說出來。你看我們講話,我都會小心翼翼的,生怕講錯了,我怕我跟佛心不相應,我把我的東西交給大家了,把我的知見交給大家,那就麻煩了。我不管是講無量壽經還是金剛經,都是把佛陀的本義從這個經典裡面翻譯出來,有深到淺的說,每一堂課希望大家能得到很大的利益。南摩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做一個正常的修行人——2010金剛薩垛共修最新開示 日增嘎瓦仁波切 持明佛網——著作傳教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十頁)
※嶺南「四大金剛」之首,傷寒大家陳伯壇二三事
※武則天修持金剛經到什麼境界?《金剛經》解讀一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十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