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土人情——天津

中國風土人情——天津

津門曲藝--單弦  單弦,清乾隆年間起源於北京,因演唱時用八角鼓擊節,又名八角鼓。流行北京、天津和東北各地。單弦為聯曲體,早期常在岔曲頭和岔曲尾之間夾以數唱和若干曲牌,現通常結構為岔曲頭和若干曲牌。早期單弦演員來自北京。建國前,三大流派的創始人榮劍塵、常澍田、謝芮芝常年活躍在天津的曲藝舞台上。40年代,天津單弦演員石慧儒集前人之大成,形成了自己具有獨特風格的演唱藝術。

鹽商文化與天津民俗

  清代詩人張船山(問陶)稱譽天津「十里魚鹽新澤國。二分煙月小揚州」。前人多看重天津的水鄉景色,即漁(次要的)鹽(主要的)之利帶來的風月繁華。這一點,天津與揚州也很相似。行銷淮鹽的商人與行銷蘆鹽的商人,所創造的文化扭轉與意蘊,在當時是頗為接近的。   天津鹽商文化對天津民風民情的改變,有積極影響,也有負面疚,從天津民俗整體看,都很明顯。  天津屯本為軍事建制。因此,民風剽悍,造成遇事講打講鬧的社會風氣。而鹽商如順治時張霖、康雍間的查日乾(天行)、安歧(儀周),起造園林,延攬名士,換名話說,在天津,「引進文化」,成為一時風氣。安歧「無聲爭之好,惟涉古今書畫名跡」,「收藏之富,甲于海內」,不能不說是一個天津文化的建設者,范寬〈雪景寒林圖〉,孫過庭〈書譜〉都是字氏家中物。鹽商收   藏名跡的風尚,在晚清「八大家」中李善人身上遺風猶存。李家珍藏宋元明珍本圖籍多種,是旬清大藏書家之一。  天津儒學始於明正統間。在明、清兩代,不但有文學、武學,還有商學。商學的生員即來自商、灶(鹽灶)兩稽查,主要來自鹽商,早期也由鹽商承擔經費。鹽商積極興學,既因本身富於財力,又因商、灶兩稽查子弟可人科場,步入仕途。天津第一所學校(康熙五十八年)「三取書院」,早期經費全由長蘆鹽商支會。第二所「問津書院」。則由鹽商查為義獻產而設。天津河東鹽索一帶,從不講讀書習文,乾隆舉人楊一昆(無怪)在此設「起鳳樓書社」,使民風民情大為改觀。而楊家即是鹽商。天津一地,民風民俗由尚武而崇文,不能不承認鹽商文化是具有促進作用的。  就天津情況講,有一條顯而易見的規律:正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鹽。遂閑堂張家行鹽有了錢,兒孫都步籬仕途;無錫華氏(南華)北遷後,祖先業鹽,後世出了內閣中丞華世奎。李叔同(弘一)之父李世珍(小樓),為同治進士,致仕後因辦鹽務成了巨富;楊一昆及其子楊恆占(進士)也是先仕而鹽發家的。無論如何,科場功名,總是對文化的一種啟動力。  但鹽商文化的一大特點,就是用錢堆起來的,無論起造園林,收藏名跡,延攬名士,縱情詩酒,沒有錢是辦不到的。風月繁華的基石是白銀。這說又影響天津的社會風氣「俗尚奢華」。「八大家」中的鹽商振德黃、長源楊、益德王、益照臨張(海張五)、李善人,無不以揮霍性開支而聞名津沽。天津鼓樓東姚家也是鹽商,而且姚豐年、姚承豐父子兩世進士,財力不下「八大家」,但家風清正,生活簡約,就不屬八大家。從這一點看,鹽商文化對天津風俗糜爛又有大關係。聘閨女講究:「過嫁妝」,娶媳婦講究「亮轎」,死人講究「出大殯」,辦會講究「設擺」,把家中珍貴文物擺出去,實際是「擺闊」。由於金錢悖入悖出,因此天津又有「寶貴無三輩,清官不到頭」的說法。楊一昆在〈天津論〉里說:「第一是走鹽商,走久接(結)地方。一派綱總(鹽商公會頭目)更氣象:水晶頂,海龍裳,大轎玻璃窗兒亮,跑如飛蝗,把運司(鹽官)衙門上。店役八九個,圍繞在轎旁,黑羔馬褂是尋常。他(鹽商)的來頭可想。」這就是鹽商的日常面貌和文化形象。  鹽商辦文化事業並不單純出於傾心文化藝術,主要還是附庸風雅。張霖、查蓮坡皆能詩,但有幾首為人傳誦的天津詩人還是「獨有清韻在梅花」,屬於那家族累世清芬、佳仕途蹭蹬的梅成棟祖孫。清代天津也沒有出現大書法家、大畫家,更沒有「金陵八家」、「吳門四子」畫派。鹽商中人對於藝術總是浮皮蹭癢、水過地皮濕,點到而已(鹽商後裔另論)。這種創作風氣,影響甚深。

楊柳青年畫

  中國北方流傳於民間的木版年畫。因在天津市西南楊柳青鎮生產而得名。楊柳青年畫(木刻年畫)創始於明朝崇禎年間,盛於清朝雍正、乾隆至光緒初年。最早開業的畫鋪為崇禎年代(1628----1644)的戴家(戴廉增)、齊健隆兩家,後又有惠隆、美麗、憲章等字型大小。初期年畫保存下的很少,現在多見的是明末到清代嘉慶、道光年間的優秀作品。   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是中國著名的傳統年畫之一,不僅歷史悠久(約公元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而且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深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其取材內容極為廣泛,諸如歷史故事、神話傳奇、戲曲人物、世俗風情以及山水花鳥等,特別是那些與人民生活密切關聯的題材,例如《莊稼忙》、《慶賞元宵》、《秋江晚渡》、《攜壹南村訪舊識》、《新年多吉慶,合家樂安然》、《漁婦》,以及帶有時事新聞性質的《女子求學》、《文明娶親》、《搶當鋪》等,不僅富有藝術欣賞性,而且具有珍貴的史料研究價值。以這些優秀作品為代表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優良傳統,形成楊柳青年畫藝術的主流,一直延續發展至今。   楊柳青年畫的藝術特點是多方面的,形成其藝術特點的條件也是多方面的,三言兩語很難說得明白。其中較為顯明突出的則是表現在製作上。楊柳青年畫的製作程序大致是:創稿、分版、刻版、套印、彩繪、裝裱。前期工序與其他木版年畫大致相同。都是依據畫稿刻版套印;而楊柳青年畫的後期製作,卻是花費較多的工序於手工彩繪,把版畫的刀法版味與繪畫的筆觸色調,巧妙地融為一體,使兩種藝術相得益彰。而且還由於彩繪藝人的表現手法不同,同樣一幅楊柳青年畫坯子(未經彩繪處理的墨線或套版的半成品)。可以分別畫成精描細繪的「細活」,和豪放粗獷的「粗活」,藝術風格迥然不同,各俱獨自的藝術價值。  新中國建立以後,人民政府極為重視古老民間藝術的繼承與發展,不僅搜集和研究傳統作品,而且鼓勵創新。許多有志於楊柳青年畫事業的美術工作者,認真學習傳統,積極深入生活,努力藝術實踐,創作出不少反映時代面貌和現實生活題材的新作品,通過出版和展覽,同樣受到國內外讀者的歡迎。

漢沽版畫

  漢沽版畫多以漢沽地區鹽場、化工、農業、漁業的勞動和生活為題材,吸收了中國民間傳統藝術及西方藝術的創作手法,運用新材料、新技巧、新手法、採用木刻、紙版、綜合版、絲漏版和油印、水印等表現形式,注重版畫語言方面的探索,作品令人耳目一新。漢沽版畫創作隊伍主要由工人、教師、美術幹部組成。這個群體創作的版畫作品已達700餘件,其中有34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部分作品被國內外一些博物館、展覽館及國際友人收藏,數百件件品在國內及國外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展出、發表獲獎。

西城板

  西城板是天津土生土長的曲種,其吐自發音完全是天津話,不論說與唱都極富鄉土氣息。西城板唱腔慷慨悲壯激昂,唱法和曲調接近語言,內容較鮮明地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生活感情,因此深受津沽民眾喜愛。當年在茶樓 演出時,常座無虛席。民國初年,天津城北門臉有寶和軒茶社和海銳茶社,是專演西城板的地方。現在這個曲種已基本無人會唱,近於失傳,殊為可惜。

天津的歲時節俗

  天津的歲時節俗與漢族的傳統大致相同,但其中也有不少帶有城市商業生活特點的習俗,而且天津歲時節俗的特殊性多體現在飲食方面。   正月初一:舊時天津人這天不出去拜年,而家居自娛。  初二:敬財神,給小兒壓歲錢,開始互相拜年,挑水人給用戶送水送柴,取「進財進水」口采。  初三:烙羊肉餡合子,天津有俗語「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於往家轉(賺)」。  初五:俗稱「破五」,家家吃餃子,俗稱「捏小人」。  十五:商號懸燈結綵,各家皆吃元宵  十六:婦女皆往親戚家串門,俗稱「走百病」。  正月二十五:在屋內或院中畫囤形,中放一包米或錢,稱為「填倉」   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家家吃烙餅,煎悶子,炒雞蛋、綠豆菜,婦女不動針線,怕刺傷龍眼。  清明節:前十天後十天掃墓添墳。  二月二十三:天后生日,市民和四鄉農民赴天后宮進香,出皇會。  四月初八;城隍廟演戲,晚間出「鬼會」,市民到西門外白骨塔處行祭「赦孤」。  端午節:門旁插艾枝,小兒穿黃衣褲,身掛老虎墜,家家吃江米小棗粽子。  七月十五:鬼節,為亡靈焚化紙錢。  八月十五:中秋節,舊時婦女焚香拜月,親友互贈月餅。  九月初九:重陽節,黎明時登高遠望,食品多為糕類。如切糕、年糕等,取「高」音。   九月十七:財神生日,商號皆以香燭供奉之,並張燈結綵,大肆慶祝。  立冬:開始「數九」,並記「九九消寒圖」。此日食餛飩。  臘月初八:用各種米豆,小棗,栗子熬「臘八粥」,包素餃子,並開始用醋泡大蒜,稱「臘八醋」,以備春節時食用。  臘月二十三:祭灶日,俗謂本日灶王上天述職,故將舊神象燒化,等到除夕夜再換新神像,祭品為糖瓜,粘糕等。  臘月三十:掃除,貼對聯吊錢,全家團圓,吃團圓餃子,守歲,午夜燃放鞭炮。

打囤與填倉

  舊曆正月二十四打囤,是源於河北省農村的習俗。早晨或傍晚,用木棍敲打用葦席圈成的盛糧食的容器,象徵著糧倉已清整好,準備著糧食源源不斷地入囤。打囤的習俗表現了經飢餓煎熬的農民對吃飽肚子的企盼。天津人大都到糧店買糧,盛糧的容器改為布口袋或陶瓷盆罐,本無囤可打,但由於居民的組成成份大部分來自河北省、山東、山西等地的農村,仍長時間保持著打囤的習俗,只是內容有了變化。晚飯後,用白色的粉筆在院中或街中心的地上,畫一個圓圈,比作糧倉;然後把春節期間門窗上懸掛的"掉錢兒"撕下幾個"錢兒"包好,或者包些米、豆等,擱放在所畫圓圈的中心,用磚塊壓好,謂之已打囤。相傳這一天也是老鼠會親的日子,人們須早睡覺,免得打擾老鼠們的好事。否則老鼠就會報復,咬壞衣物和食品。  舊曆正月二十五的填倉同打囤一樣都是農村的習俗。糧食入倉,滿滿當當,豐衣足食,家丁興旺,同樣表現出一種美好的願望。填倉日,家家喝魚湯,取其年年有餘的意思。婦女切忌做針線活,扎了倉官的眼睛,無神靈保護糧倉,那還了得。隨著都市經濟的發展和現代文明的提高,人們再不需為吃飽肚子而發愁了。所以打囤、填倉的舊習俗漸漸地被遺忘。在這二天,偶爾也會傳來稀稀落落的鞭炮聲,似乎告訴人們該打囤、填倉了。然而,很少有人再去迎合。

天津時調

  是天津獨有的曲種,它產生於清末明初,1900年時已有專業藝人演唱。這個曲種唱腔包括靠山調、鴛鴦調、膠皮調等民間小調。靠山調據傳原系修鞋匠人休息時,背靠山牆自娛自樂的小調;鴛鴦調是男女相戀的情歌;膠皮調則是人力車夫(天津稱人力車為"膠皮" )等座時唱的小調。這些來自民間的小調充 滿鄉土氣息,強調高亢,詞句通俗,韻味醇厚,很適合天津人的口味,因此舊時街頭巷尾,工余飯後,經常能聽到人們自彈自唱這些小調。專業藝人出現後,對這些民間小調進行了加工改造和創新,使之成為反映時代風貌、社會生活,並深受人們喜愛的一個曲種,定名為天津時調。天津時調著名藝人有趙寶翠、周翠芝、譚俊英等人,其中佼佼者有秦翠紅(綽號"棒子麵" )、高五姑、趙小福等。50年代以來,有王毓寶異軍突起,演唱反映新時代的新曲目,其嗓音洪亮、高亢,無有能望其項背者。以後又有後起之秀,使這一曲種得以繼承流傳下去。

天津人過年禮品

  從50年代到前幾年,天津人在春節時對親戚朋友大都送點必(糕點)。大年初二,姑爺送媳婦娘家,那時因無「的」可打,幾乎人人的自行車後衣架上,都是點心盒子。這才發生「點心盒子大旅行」現象,親友間以致發生「禮品還家」的趣聞。這兩年變成了西點,但仍不出糕占的範圍。可是,從前天津人送年禮卻不只集中於點心、鮮貨。  天津人送禮一貫講究應時到節,新鮮可心。既是新春到來,就要有春天氣息,因此就有送鮮花的舉動。那年頭兒,不重西洋禮節,沒有送折枝(剪枝)鮮花的,而是送整盆的臘梅、迎春海棠。每盆都要捆紮成「型」,迎春用自身枝條編成扁圓的嬌黃花盤,似有蜜蜂徘徊飛翔;臘梅、海棠則紮成大圓球形,團團似火,春意盎然。這種禮品高雅且有人情味兒,送盆花,沒有買的,大都是租的,花匠到落花時來取老根兒。  這年時寒風凜冽,天津冬季「三珍」正當其時,因此,送銀魚、紫蟹、鐵雀做禮品也成風氣。花錢不多,卻是時鮮,顯出送禮人的拳拳之心。再有,是送暖窖的韭黃(應該叫做黃韭菜)。彼時,冬天除去大白菜外,能吃到這種鮮嫩細菜,也會令受禮人動情。此外,也可送茶葉 (天津人講究喝茉莉花茶)  一想到瑞雪豐年,外面是灰黑的天空,家家戶戶貼滿猩紅的春聯、吊錢,屋內鮮花怒放,時鮮清香,這種年味兒真令人神往。

天津方言俚語

  天津話的地區範圍是一個三角形的方言島。這個方言島的底邊距舊城北約l公里,尖端距舊城南約22公里。方言島以北的居民,語言接近北京話,東北接近唐山方言,西南和東南接近靜海一帶方營。據專家考查推測,這個方言島中的天津話來源於江蘇和安徽北部的方言。這與《天津衛志》說的天津"永樂初始辟而居之,雜以閩越吳楚齊梁之民"有關。  天津方言與普通話不同之處主要在語音和聲調上。從語音的聲母看,天津話一是把普通話的舌尖後音zh、ch、sh讀為舌尖前音z、c、s,所謂齒音字多。如把"事shi"讀成"似si"。二是把普通話沒有聲母的開口呼字在前面加上聲母n,如把"愛ai"讀成"耐nai"。三是把普通話中r模成i,如把"肉rou的"讀成"右you"。同時又把普通話中帶i介音的無聲字母改讀成r聲母。如"永y6ng"讀成"冗r6ng"。從韻母看,天津話一是把普通話的合口呼的字讀成開口呼,即把韻母中的韻頭u丟掉。主要發生在以n、l、h、r等作聲母的字中,如把"落1uo讀成"樂le。二是把普通話中以n、1為聲母的撮口呼字,讀成合口呼,並增加韻尾i,即把u變成ui,如"女nu;"讀成nui。  從聲調上看,天津話把普通話的一聲高音、高平調(5-5)讀成低音、低平調(2-1),即起音低,落音比起音還低。如"天tian"讀似"添tian"。有的把普通話三聲字音讀成二聲字音,如"筆bi讀成"鼻bi"。有的把二聲字讀成一聲字,如"菊ju"讀成"居ju"。  天津方言的辭彙也有特殊之處。例如:"大爺"是父之兄。"伯伯",父之弟。"大伯",夫兄。"小叔",夫弟。"就地"是地上。"嘛",什麼。"倍兒哏兒",特別有趣。"各(ge)色",與眾不同。"麻利點",快點。"頭摸兒",頭一回。"趕碌",太忙。"搭擱",閑聊。"得啵",絮叨。"白唬",敘說(貶意)。"念三音",說人閑話。"咕棒槌",說人壞話。"屁屁",說瞎話。"離奚"、"離機",說話沒正文。精神恍惚、失常。"打鑔",開玩笑。"糟改",耍笑人。"廣起來了",打起來了。"掉臉",變臉。"翻疵",發火,翻臉。"各扭兒",不團結,有矛盾。"鬥悶子",鬥氣。"芻巴",不痛快。"拐骨",處事待人不合常情。"撞科",頂撞人。"扣索",吝嗇。"揚氣",傲慢,炫耀。"沒啼聽",不理會。"不亮梢",不能作出明智的反應。"沒正型",舉止不受尊重。"膩味",不喜歡,無聊。"滋咪",衣冠楚楚。"溜乎",巴結。"蹲了""白等了。"打八叉",沒固定職業。"吃掛落(1ao)",受連累。"沒輒",沒辦法。"沒拆細",沒有考慮餘地,沒辦法。"耍活兒",幹活不踏實。"沒門兒",不可能。"有戲",有希望。"自歪",不服氣而有所表示。"不覺悶",不自覺。"說走界(輕讀)了",說走樣了。"打住",停住。凡此種種方言土語,舉不勝舉。  天津方言辭彙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如"摞摞缸",用缸碼得高,不穩定的形象表示麻煩的事。"抹抹丟丟",用貼著牆角徘徊不前的形象表現尷尬的神態。"拿捏"用捏著東西不肯撤手的樣子,表示矜重,不輕易給人。"有根","沒根"用樹根扎在地里表示事物言行的可靠與否。"有過結(節)兒",以心中有疙瘩不解,表示有矛盾。"沉沉"、"沉會兒",用水渾了稍等一會兒就清了的意思,表示要等片刻。"歪(崴)泥",用漿稠的泥巴難鏟表示事情難辦,"事辦砸了","砸鍋了",表示事情失敗。如此等等方言辭彙;都很富於生活氣息。 天津口音、土語是由於歷史上地區隔絕、封閉造成的。隨著社會經濟的開放,文化教育的發展,人口的流動、廣播影視的傳送,天津話的語音、聲調已在明顯地向普通話靠攏,而那些方言埋語的準確、生動形象的部分則會匯入普通話之中。

天津民風三變

  天津地處九河下梢,水陸交通暢達,自古就是軍事屯兵和角逐的戰場。戰國時期,燕、趙、齊等諸侯國逐鹿中原,屢屢挑起戰爭。唐朝經常對北方用兵,漁陽(薊縣)成為軍事重鎮。宋遼兩國以海河為界隔水對峙。金設直沾寨,明建天津"三衛",都作為屯兵防禦的軍事要地。相傳,天津設寨時,居民才有七姓。至明代燕王率兵掃北,大批的隨軍家屬和移民到天津落戶,"築城設池定為今名",天津始成為繁華的城鎮。燕王與其父朱洪武揭竿舉旗發端於蘇北,皖南,自然隨之而來的以這一帶人居多。天津民間舊時曾流行著:"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的說法。從飲食習俗看,天津人以麵食為主,特別是麵條與餃子和喜慶聚散有關係,這同山西人以麵食為主的習俗是一樣的。而天津的節今時俗又源於河北、河南、山東的農村。由此可見,天津眾多的居民是由退役的軍人和來自四面八方的移民拼湊組合的。軍人粗獷驃悍的性格和移民火爆一團的習性對後來天津民風的形成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天津歷來就有著分幫結夥的特點。如漕運的山西幫、廣東幫、寧波幫等等。就是在同行業問,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抵禦外部或外地勢力的侵入,也自發組成團伙,出現了腳行、魚行、糧行、油行等組織。  幫會和團伙內部重義氣,守信用,互助互利。早年有所謂"鍋伙",合夥吃飯,平分工錢,是原始的互助互濟形式。幫會與團伙之間互不相讓,爭利奪勢。甚至武力火併。李鴻章在《續天津縣誌》序中寫道:"顧其人情風俗輕生赴斗,猶有漁陽上谷之逸……蓋斯民之富者,多好倡為善義行;其貧者,就死不悔……親上死長,勇於赴難而不屈,亦多忠義才傑之倫。"這是講了好的一面。而其副作用也尤為突出,以土產"混混兒"出名。所謂"混混兒"皆地痞無賴亡命之徒。"混混兒"之間為了搶佔地盤,除經常打架械鬥外,往往還採用"自戕"的特殊方式來鬥狠。如有"刺破頭"自造傷殘嫁禍於人的;有熬打"賣味兒"滾刀肉的;也有爬釘板;跳油鍋的。當然,"混混兒"僅是個別的,隨著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早已絕跡,但它畢竟是移民特定時期幫會團伙習氣的產物,其行為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清代,由於政治的相對穩定,天津逐漸失去軍事要塞的地理位置。駐軍執行屯田制,穿渠引水,開荒種田,以保證計養的來源,漸漸由"軍"轉"農"。當政者因勢利導,改軍事管理為行政管理,興辦學校,提倡儒家教育,頗有成效,民風也隨之一改。地方志上有著"貴德恥爭,民淳訟簡":"文風日盛,家弦戶誦,以氣節相高,無論貧富,見義必為,饒有古遺風"等記載,貴德恥爭、樂善好施一時成為時尚。一人有難,眾人相幫的好民風一直流傳至今。敢於直言公理,樂於幫助弱者的事情總是屢見不鮮;而欺弱凌下常常會引起公憤。比如,觀看球類比賽,天津人從來都是為暫時失利的一方搖旗吶喊。排隊購物,小夥子"加塞"會引起眾人的齊聲反對,而老年人偶爾不排隊人們是能夠容忍的。天津人說話辦事很講究:外場",得過別人的好處;總要以某種方式回報。初次辦事總是把話說得十分周全,讓人心裡熱呼呼的。事後還要說::用得著說一聲","有事找我去"。一但別人有事相求,不管能否辦成滿口應允,極力去促成,有些難處也自我承擔,從不對外宣揚。天津人以"失約"、"食言"為恥,稱這樣的人為"大梨"、"庇庇";以"管閑事"為樂。社會上歷來有民間自行排解糾紛的風氣,稱排解糾紛者為"大了"。"大了"往往是德高望重極善言談,他們了事一般不糾纏細節,盡量使問題簡單化,要求在大方面雙方都過得去,常說:"看我的面子完啦"。所謂了結,不是評理,而是使雙方找回一點"面子"。  清末,天津被闢為通商口岸後,經濟地位日益突出,一躍成為華北地區的商貨中心--大商埠。外來事物不斷湧進,新生事物層出不窮。電燈、電話、高樓大廈、租界,日新月異。天津人幾乎每天都在接受新東西,見多識廣,轉化成自我驕傲、誇耀的資本。滋生一種城市人心理上的優越感。天津人動不動就把外鄉人稱為"老呔兒"、"傻冒",特別愛在外地人面前宣揚自己的所見所聞,目空一切,居高臨下。天津人交往時一般不休陣,有自信心,善於處理各種複雜的局面。天津人講話直爽、簡潔、潑辣,不兜彎子,喜歡直來直去。但是,有時不免虛張聲勢,強詞奪理,出言不遜。因此"京油子、衛嘴子"的流行說法也帶有貶意。  天津衛的民風是隨著地理位置的變遷、經濟發展而產生變化的。天津人的性格也是多元的。"由兵轉農","由農漸商"是沿用了天津民風三變的傳統說法。

天津快板

  天津快板是50年代出現的一個新曲種,是由群眾自發創造並發展起來的。這種快板完全以天津方言來表演,在形式上採用了數來寶的數唱方式及快板書所用的節子板,同時配以天津時調中「數子」的曲調,用三弦伴奏,別具一格。天津快板風格粗纊、爽朗、明快、幽默,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和地方風味。深受天津人的喜愛,也為其他省市群眾所喜愛。

泥人張彩塑

  位於南開區古文化街宮北97號的泥人張工藝品經營部,以經營泥人張彩塑出名。  早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天津泥人便已有很大的聲譽;而使得天津泥塑大放異彩的,是"泥人張"的彩塑。"泥人張"的開創者為張明山,他自幼跟父親學藝,把傳統的捏泥人技藝提高到圓塑藝術的水平,又裝飾以色彩、道具,形成獨特的風格。  泥人張代代都有新的發展,其第二代傳人張玉亭,傾向現實主義的創作道路,豐富了表現技巧,擴展了作品的題材範圍。到了第三代的張景祜,第四代的張銘、張鉞,他們在繼承的基礎上,吸取了國畫色彩和壁畫圖案的長處,注意掌握人體比例使之合乎透視原理,從而加強了構圖的完整性,創作的題材也更加廣泛,使泥人張的彩塑藝術更加充實和提高。  1959年,天津成立了泥人張彩塑工作室,由張銘主持,至今已先後培養了80餘名彩塑專業人員,從事"泥人張"藝術的繼承、研究和發展工作。  泥人張的作品享譽國內外,作品多次參加國際性展覽,屢獲殊榮。有些國家還將其作品註明"中國之特產"作藏品陳列。中國美術館收藏泥人張的作品達九件之多,居民間藝術品之首,成為國寶之一。  現在,泥人張的第五代傳人張乃英正繼承和發展著"泥人張"的藝術傳統,頗受歡迎;而在古文化街的泥人張工藝品店,也總是顧客盈門。

魏記風箏

  對風箏製作技藝做出重大貢獻的,是已故風箏藝人魏元泰。他從事風箏製作70餘年,先後研製了平拍類、圖型立體類和軟翅風箏,還創造了摺疊風箏,他的作品在1914年巴拿馬世界博覽會獲得了金牌。  魏記風箏,造型逼真,色彩典雅,做工精細。在選料上十分講究,箏面大多用綢絹,輕而結實,骨架選用質地細密、節長、彈性大的毛竹。  魏記風箏在繼承傳統製作技藝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發展,造型更加美觀、逼真,彩繪聲繪更加精美、鮮明,放飛晴空令人賞心悅目,擺放室內桑中供欣賞,成為民間藝術珍品。

楊柳青年畫

  楊柳青年畫是中國著名的三大民間年畫之一,產生於17世紀初葉的天津西郊楊柳青鎮,故得名。  楊柳青年畫採取木版刻印和人工彩噴相結合的方法製作,即先用木版印出線紋,後用彩筆填色而成,形成一種既有灧勁功力的木版韻味,又有民族繪畫風貌的獨特格調。楊柳青年畫採用寓意,寫實等各種手法,內容取材於現實生活,民間風俗和歷史故事,是一種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

聞名遐邇的「皇會」

下載 (9.67 KB) 2007-10-19 11:17   古文化街的「皇會」,也是一個聞名遐邇的傳統活動。「皇會」最初叫「娘娘會」。相傳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是「天后宮」海神娘娘的生日。清代康熙年間,有人倡儀,在海神娘娘誕辰之前出會4天,即農曆三月十六日送駕:將海神娘娘和眼光、子孫、斑疹、送生娘娘的頭像,送到閩粵會館天后殿供奉;十八日接駕:將這5位娘娘的木像接回;二十日和二十二日「出外散福」:抬著5位娘娘的木像沿街遊行,接受人們的香火。這就是最初「娘娘會」的活動。每逢此時,民間的法鼓會、大樂會、鶴齡會、重閣會、中幡會、高蹺會等,沿街表演各種技藝,呈現一番盛況。

下載 (6.81 KB) 2007-10-19 11:17

  到了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乘船下江南路過天津,一時高興,提出要看「娘娘會」。當時,乾隆皇帝的船停泊在三岔口。各會從船前經過,儘力表演,各顯其能,精彩紛呈,博得乾隆皇帝的賞識。其中,鄉祠挎鼓表演出色,乾隆皇帝賞給4名鼓手各一件黃馬褂;鶴齡會唱得最好,乾隆皇帝賞給4名鶴童各1個金項圈。乾隆皇帝還「娘娘會」的組織安排大加稱讚,賞給2面龍旗。從此以後「娘娘會」身價倍增,易名為「皇會」。   乾隆、嘉慶年間以來,「皇會」越辦越紅火,聲勢越來越大,各會依次出遊:凈街會,負責將街道打掃乾淨;門幡會,將「天后宮」海神娘娘的歷代封號寫在大幡上,組成儀仗隊簇擁;太獅會:仿?quot;「天后宮」大殿前兩個石獅的樣子,做成兩個木頭獅子,抬著保駕;挎鼓會,由十三、四歲的鼓手表演歌舞,此外,還有花鼓、高蹺、身歌、捷獸(獅子舞)、重閣、中幡、萃韻音樂等歌舞、雜技表演。最後,才是載著5位娘娘木像的寶輦;每個寶輦前面都有法鼓會,後面有8個人騎著8匹大馬、打著8桿大黃旗,進行護駕。每逢出「皇會」,沿街人山人海,人聲喧鬧,人情激奮,盛況空前。

下載 (5.35 KB) 2007-10-19 11:17

  在後來的歲月里,「皇會」不再是年年都舉辦。最後的幾次「皇會」,分別在清代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民國4年(公元1915年)、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差不多是10年左右1次。   古文化街修復以後,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又恢復了「皇會」。在這一天,以龍燈、高蹺、旱船、秧歌、法鼓、中幡、獅子舞和武術等表演為主,街頭熙熙攘攘,熱鬧異常,成為豐富市民文化生活的盛舉。這個富有天津地方特色的民間娛樂活動,又出現了一片生機。

天津媽祖歷史

  天后宮俗稱「娘娘宮」,始建於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繫世界三大天后宮(福建湄州祖廟、天津天后宮、台灣北港朝天宮)之一。初建時僅為船夫、商賈祈求海神天后娘娘保佑航海安全,後擴展成百姓求福祈順、消災滅疫之所,並以此為中心成為天津最早的居民聚落點,是天津城市形成和發展的搖籃。1954年、1982年先後兩次被天津市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后宮坐西朝東,佔地5360平方米,從東至西由戲樓、幡桿、山門、牌坊、前殿、正殿、鳳尾殿、藏經閣、啟聖祠以及鐘鼓樓、張仙閣和四座配殿組成,是天津市現存最早的一處古建築群體。

  1985年,天后宮以其天津民俗文化發祥地之地位成為天津民俗博物館的所在地。天津民俗博物館除保留天后宮復原陳列外,還陸續開闢了以展示天津民俗民風為基礎內容的陳列展覽,比較系統地介紹了漕運、婚育、商業、民間生活、民間藝術及民間信仰等習俗內容,興建了69米的天后碑廊,描繪出一幅幅極具個性的地域文化的歷史風俗畫卷,成為中外人士觀光遊覽的勝地。

  天后宮坐西朝東,面對海河,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現存山門、牌樓、鐘鼓樓、前殿、正殿、藏經閣、啟聖殿等。正殿內「娘娘」塑像高2.7米,身披霞披,頭戴鳳冠,四侍女捧印、抱瓶、打扇恭立兩旁,殿內兩側還陳列鑾駕一套。山門前有兩棵幡桿高26米(南桿實高26.2米,北桿實高25.94米),為明清遺存文物,分別綉著:「津門藝萃百肆迎春,溟波裕日濟運通航」。

  天后宮最初為船工祭祀海神天妃,舉行酬神演出及聚會娛樂的場所,宮前有廣場和戲樓,兩側街道形成商業集市和年貨市場。舊時每月初一、十五,逢年過節,這裡香火旺盛;每逢天妃誕辰(農曆三月二十三日),還舉行「皇會」,表演龍燈、高蹺、旱船等,百戲雲集,萬人空巷。當時天后宮的繁華景象,有詩文記載:「旗?s危培集萬艘,碧溟漕運溯元朝,天妃廟貌依稀在,金鼎香煙繞綉袍」。  現在的天后宮內設有天津民俗博物館,在廟內兩側廂房陳列,介紹天津城、天后宮及皇會的興起和變遷,陳列明代天津城磚、清代漕運模型及各種民俗造型(婚禮儀仗、服飾等)、清代水機等文物。

推薦閱讀:

柬埔寨三日游:體味吳哥窟風土人情
澳大利亞 風土人情 行政區劃 主要城市 重點大學
老淮安風土人情

TAG:中國 | 天津 | 風土人情 | 中國風 | 國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