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宇宙滅亡時,我們往哪裡逃

宇宙滅亡時,我們往哪裡逃(2011-03-23 14:57:35)

轉載

標籤: 羅素 太陽系 仙女座星系 銀河系 太陽大氣層 雜談 分類: 轉載

zhh809 於 2011-3-23 12:22:30 發布在 凱迪社區 > 貓眼看人宇宙滅亡時,我們往哪裡逃幾乎所有研究宇宙死亡的科學家,從羅素到現在的宇宙學家,都認為智慧生命在面對無法逃避的、痛苦的宇宙之死時幾乎毫無希望。羅素在20世紀初就曾寫道:「人的出生、成長、希望和恐懼、愛以及信仰,都不過是原子偶然聚集的結果,火、英雄主義、強烈的思想或感情都不能永生不死;這個時代所的勞動,所有專心,所有靈感,人類智慧在最輝煌時刻的光芒,人類成就的整個殿堂,將不可避免埋在宇宙瓦礫的廢墟之下。人類的歸宿真是這樣令人絕望嗎?這是一個哲學問題,同時也是一個科學問題。太陽之死我們的太陽是一顆正屆中年的恆星,它大約有50億歲了,並可能保持為黃色恆星再達50年之久。然而,當我們的太陽耗盡了它的氫燃料後,它將燃燒氦,並極大地膨脹成一顆紅巨星。它的大氣岐將會迅速向外膨脹,越過水星、金星、地球,最終擴展到火星軌道,地球軌道將完全處在太陽大氣層中,因此地球將被太陽極高的溫度點燃,成為太陽大氣層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我們在這段長達凡十億年的時間裡倖存下來,那麼我們人燈遠遠逃離太陽系是非常有可能的。屆時,我們的文明已展到開始利用引力,掌握了通過蟲洞的方法,具備了到達鄰近星系的能力。我們的宇宙飛船突破了由光速設置的極限,並由物質和反物質的碰撞來提供能量。也許,在太陽遠未死亡之前,我們早已逃離太陽系。銀河系之死在百億年的時間尺度上,我們必須面對我們棲居其中的銀河系將會死亡的事實。離我們最近的近鄰星系仙女座星系,它比我們自己的星系大2到3倍,離銀河系約有200萬光年。目前,這兩個星系正以每秒125千米的速度相對疾駛,極有可能在100億年左右的時間裡相撞,屆時,我們的銀河系將會被摧毀。計算機對碰撞星系的模擬表明,較大星系的引力拉曳將會緩慢壓倒羅小星系的引力場,在旋轉數周之後,較小的星系將被吞噬掉。也就是說,銀河系終將會被仙女座星系慢慢地吸收掉。但是仍然不必驚慌,那時我們的文明已經進化到更高層次,我們已經控制數十億個恆星系統的能量,甚至能夠隨意操縱時空,因此我們可以很輕鬆地逃往河外星系,宇宙大著呢!銀河只不過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宇宙之死然而令人絕望的是,宇宙自身必將滅亡。現代科學理論表明,宇宙將死於「冰」中或者死於「火」中,前者對應於開放宇宙學說,後者對應於封閉宇宙學說。如果宇宙平均密度大小,它就會無止盡地膨脹下去,恆星將會一個接一個停止發光,宇宙將會變黑。經過長遠得令人難以置信的10100(一個古戈爾)年之後,宇宙溫度將接近絕對零度。在這凄涼的未來,也話只有黑洞可能成為「生命維護者」,因為只有它們還有點殘餘能量。智慧生命將像發抖的無家可歸者擠在一堆火勢越來越小的火堆旁那樣聚居在黑洞附近苘延殘喘,直至最後與黑洞一起沉寂。如果宇宙平均密度太大,宇宙中就有足夠強大的引力拉曳使得膨脹停止,然後宇宙開始緩慢地重新坍縮,恆星相互靠攏,溫度將不斷上升,直至開文學的極限,把所有的物質都蒸發成氣體。大坍縮將毀滅一切,列一特倖免。難道智慧生命最終只能是宇宙死亡的被動犧牲品?現在,最前沿的物理學家們發現一個匪夷所思的世界,並能得出了一個令人鼓舞的結論:智慧生命,在經過數百億年的進化後,將在我們宇宙的最後時刻扮演主動的角色。有一種逃跑是可能的有一種逃跑是可能的,這就是通過高維向超空間逃跑。超空間理論是一場新的秒學革命,這介理論認為:有超越於人們普遍接受的四維時空的維度存在,宇宙可能確實存在於高維的超空間中。按照這種理論,經過數百億年後,智慧生命最終將能掌握高維空間的秘密,在宇宙末日來臨之前的最後時刻,他們可能會通過隧道進入高維空間,在高維空間的庇護中親眼目睹自己的宇宙家園在一場劇烈的大災變中死亡。目前對於世界的認識,最牢固的觀念可能就是:世界是三維的。不言而喻,長、寬和高已經足以描述我們可見宇宙中的所有物體。如果我們把時間作為另一維包含進來,那麼四維足以記靈宇宙中的所有事件。不管我們的儀器探測到哪裡,袋子人原子內部直到最遙遠的星系團,我們所發現的都是這四維的蹤跡。然而這種牢固的常識性觀念卻可能是錯誤的。囿於日常經驗,我們甚至對高維的想像都非常困難(想一想愛因斯坦的對相論是怎樣的令人難以理解吧),雖然在實驗室中去證明越空間理論基本不可能,但超空間理論卻正在科學界引發一場偉大的革命。
推薦閱讀:

你如何看待約翰·提托(聲稱來自2036年時空穿越者)?
人類的起源:科學發現宇宙與我們體內的微觀世界竟然高度相似!
如果平行世界存在,按照量子力學的解釋,是不是意味著每時每刻都會產生無數個宇宙?
那些衛星都死哪裡去了?〡輕芒
如果黑洞存在,我們已知的宇宙結構就不一定是真實的宇宙結構吧?

TAG:宇宙 | 轉載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