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米格戰機家譜

米高揚飛機設計局:成就二十世紀的輝煌1905年,米高揚出生在阿爾明尼亞的一個貧苦農民家裡,童年時代當過放羊娃,青少年時代,他曾在第比利斯和頓河羅斯托夫求學。1925年,米高揚進入莫斯科「迪納莫」工廠當車工,不久應徵入伍。【查看詳情】米格風云:帶你走進米格的世界冷戰時期,西方常把蘇聯集團的戰鬥機統稱為米格。在20世紀的後50年里,米格戰鬥機和西方戰鬥機在世界各地的天空追逐,有過輝煌,也有過黯淡。但在任何時刻,米格的歷史都是世界航空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章。【查看詳情】

米格-3 米格-15/17米格-19 米格-21米格-23 米格-25米格-29 米格-31

米格-1——開創歷史的先河米格家族的第一個成員是米格-1戰鬥機,1938年開始研製。當時蘇聯空軍根據需要提出研製一種新型高速戰鬥機,著名設計師波里卡爾波夫提出的方案贏得了廣泛支持,隨後該機被賦予了I-200的研製代號。該機安裝了米庫林設計局的AM-35A型發動機,設計指標為7000米高度最大飛行速度670公里/時,但是由於波里卡爾波夫本人當時正在全力進行I-180戰鬥機的研製,所以該機的研製一直進展緩慢。【查看詳情】

米格-3——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航天英雄」米格-3戰鬥機是蘇聯在二戰中使用的一種單座活塞式戰鬥機。該機由當時從屬於第一國家飛機工廠的米高揚-格列維奇實驗設計局設計,但最初的設計思想則來自波利卡爾波夫設計局的K型機。在戰爭中,後期,當搶奪制空權變得更重要時,米格機開始建功立業,它特別適於5000米以上的空戰,因此米格機通常進入國土防空軍(PVO)服役,被用來攔截高空來犯的轟炸機和偵察機。【查看詳情】

米格-9——美國的F-84「雷電」米格-9(Mig-9)是蘇聯戰後研製的首批噴氣式戰鬥機之一,由米高揚設計局研發,採用仿製的德國BMW003噴氣式發動機(蘇聯編號RD-20,每台靜推力800公斤)。MiG-9的氣動布局類似老式活塞飛機,噴氣發動機放在前機身下部,前三點起落架,機翼為平直中單翼,頭部裝三門機炮,炮管伸在機身外。1946年3月原型機出廠,4月24日首飛成功,成為蘇聯最早的噴氣式戰鬥機。【查看詳情】

米格-15——朝鮮戰爭的「柴捆」米格-15是蘇聯米高揚設計局制的高亞音速單座殲擊機、也是蘇聯第一代實用的噴氣式戰鬥機。米格-15於1946年開始設計,1948年3月投入批量生產,年底開交付空軍使用。米格-15主要有兩種改型:米格-15比斯和雙座教練型烏米格-15。該機不僅在蘇聯使用,波蘭和捷克還曾進行仿製,中國在建國初也購買了米格-15飛機。米格-15飛機1954年停產,各型生產數量超過16000架。【查看詳情】

米格-17——改版後的「壁畫」米格-17是單座高亞音速殲擊機,是在米格-15比斯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北約所起外號「壁畫」。1948年設計,1949年12月開始試飛,1952年進入前蘇聯空軍服役。米格-17約有5~6個型號,主要型別是米格-17C型和米格-17D型,C型是晝間戰鬥型,D型具備一定的全天候作戰能力。除前蘇聯生產外,波蘭和捷克等國進行仿製。米格-17生產量大,據估計各型總共生產約9,000架。【查看詳情】

米格-19 ——超音速的「農夫」米格-19是前蘇聯米格設計局研製的最後一種傳統後掠翼布局的戰鬥機,也是世界上第一種進入批量生產的超音速戰鬥機。它爬升快,加速性和機動性好,火力強,能全天候作戰,主要用於空戰,爭奪制空權,也可實施對地攻擊。飛機長14.64米,機高3.89米,翼展9米,最大起飛重量8830千克,飛行高度18.5千米,最大航程2160千米。機載主要設備有通信電台、測距機、敵我識別器和雷達等。【查看詳情】

米格-21——蘇聯的「魚窩」米格-21是前蘇聯50年代初期研製的一種單座單發輕型超音速戰鬥機。1953年開始設計,1955年原型機試飛,1956年6月24日前蘇聯航空節時參加莫斯科土希諾機場的飛行表演,1958年開始裝備部隊,北約組織稱它為「魚窩」(Fishbed)。米格-21是根據朝鮮戰爭中噴氣戰鬥機空戰經驗研製的,要求輕巧、靈活、爬升快、跨音速和超音速操縱性好,火力強。【查看詳情】

米格-23——可怕的「鞭笞者」米格-23戰鬥機,北約稱之為「鞭撻者」。是前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變後掠翼單座單發超音速戰鬥機,是前蘇聯第一種重型戰鬥機,也是米高揚一生中最後一個親自挂帥的項目。1963年開始研製,1966年首次試飛,1970年投入生產並裝備前蘇聯空軍,1973年開始大量生產,1986年停產,生產總數逾4000架。【查看詳情】

米格-25——神秘的「狐蝠」米格-25(MiG-25)是前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高空高速截擊殲擊機。是世界上第一種速度超過3馬赫的戰鬥機。北約組織給予的綽號為「狐蝠」(Foxbat)。五十年代末開始設計,原型機於1964年首次試飛,1969年開始裝備部隊。總產量約1200架左右,其中60%是偵察型,30%是截擊型,10%是雙座教練型。除在前蘇聯空軍中服役外,還向利比亞、敘利亞、阿爾及利亞、印度、伊拉克等國出口。【查看詳情】

米格-27——非單純的「複製品」米格-27是米高揚設計局在米格-23C基礎上研製的變後掠翼戰鬥轟炸機。原稱米格-23Б,後改稱米格-27。1969年完成設計,1970年8月20日首飛,1971年開始批生產,至80年代後期停產時共生產了1000多架。米格-27採用液壓助力機械式操縱系統,座航兩側裝有防彈鋼板,可以執行對地攻擊的空戰兩種任務。該機曾經出口華約多個國家,印度也於1980年代進口了一定數量的米格-27,併購買了生產許可。【查看詳情】

米格-29——當之無愧的「支點」米格-29(MИГ-29,英文寫成MiG-29)是前蘇聯米高揚-格列維奇實驗設計局研製的單座雙發高機動性戰鬥機。預生產型飛機於1979年10月首飛,1982年投產,1983年開始裝備部隊。米格-29戰鬥機的基本作戰任務是,能在任意氣象條件下和苛刻的電子干擾環境中、在全高度範圍和以各種飛行剖面摧毀距其200m~60km範圍內的空中目標。所以它最適合於空中優勢和近距機動空戰;其後期的一些型號也可以進行空對地攻擊和進行近距空中支援,對付地面上的活動或固定目標。【查看詳情】

米格-31——神出鬼沒的「捕狐犬」米格-31高空高速重型截擊機,是蘇聯米格和莫斯科飛機聯合生產企業(MAPO-Mig)在米格-25MP型飛機基礎上,研製的雙座雙發全天候截擊機。1975年原型機首飛,79年投產,82年形成戰鬥力。米格-31戰鬥機採用二元進氣道兩側進氣、懸臂式後掠上單翼、雙垂尾正常式布局,全金屬機身,整機的50%採用合金鋼,16%是鈦合金,33%的輕質合金,其餘為複合材料。【查看詳情】

米格-33——構想中的「超級支點」米格-33實為米格-29M,是在米格-29基礎上經全面現代化改進而成的新型多用途殲擊機。按照俄羅斯的戰鬥機劃代標準該機被視為從第四代向第五代過渡的「四代半戰鬥機」。而按照國際通行的戰鬥機劃代標準,則應劃為第三代戰鬥機。米格-33的氣動外形與米格-29相比變化不大,但作戰效能有大幅度提高。米格-33的首架原型機米格-29M於1986年4月25日首飛,但由於資金困難未能批量生產。【查看詳情】

米格-35——「放大」的米格-29?米格-35(Mig-35)是在米格-29M/M2和米格-29k/kub技術基礎上的發展機型,在俄羅斯的分級中,被列為4.5代戰鬥機,目前唯一的原型機是利用原先供應米格-29M2的驗證機機身經過三次改進而成。米格-35的最大起飛重量較米格-29M2增加了30%,因此被列為中等重量的戰鬥機,超過了原先的分類標準。俄羅斯正在為該機尋找海外市場,印度和阿爾及利亞為最大的潛在客戶,該機預計2009年開始量產。【查看詳情】

米格-AT——全能飛行員的搖籃米格-AT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種使用了數字化飛行控制系統的噴氣式教練機。它的問世將會極大地提高訓練飛行員的水平。該機採用了西方標準的航電系統,經過相應的培訓之後,其既可用於訓練飛行員掌握米格-29、蘇-27,也可用於培養「幻影」2000、「颱風」、F-15、F-16、F-18和F-22等西方戰鬥機的駕駛員。考慮到今後教練機的潛在銷量將達到550-600架,預計向第三國出口利潤約為80-90億美元。【查看詳情】


推薦閱讀:

日本22DDH戰艦可搭載固定翼戰機壓縮潛艇活動空間
孫興傑:土耳其拉下臉擊落俄戰機膽子從何而來
俄戰機在敘土邊境被土戰機擊落事件
普京強硬表態:不能容忍戰機被擊落這樣的罪行
俄軍方:土戰機進入敘利亞領空 擊落俄戰機(圖)

TAG:家譜 | 戰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