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三分天下」並非諸葛亮原創
2011-04-04 07:06:37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717b04140100qrdd [查看原文]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中原。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年),無尺寸之功、亦無可托之地的劉備三訪諸葛亮於襄陽,後者縱論天下大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謀中原,復興「漢室」,統一天下的戰略方針。它就是被廣為稱頌的《隆中對》。這一對策,開啟了諸葛亮「鞠躬盡瘁」的輔政生涯,更開啟了三分天下的割據時代。 後世對《隆中對》評價很高,因為它成功預測了天下三分,並成就了劉備以一個政治基礎極弱的割據政權,最終實現與曹魏、孫吳分庭抗禮的建國神話。滾滾歷史長河之中不乏以數言定天下,影響時代走向的政治家,《隆中對》也由此成為諸葛亮智慧的代名詞。但若以三分天下的故事都出自於諸葛亮的「奇策泉誦,智謀縱橫」,這顯然只是小說家的思路。事實上,《隆中對》所論諸方略,遠近都有所本,談不上諸葛亮的「原創」。 據蜀早有先鑒 ——蕭何、韓信版「隆中對」 早在秦末亂時,蕭何、韓信就向劉邦建言過「隆中對」。項羽與劉邦鴻門相會後,分封諸侯,立劉邦為漢王。劉邦沒有當上關中王,十分惱怒,欲與項羽一決勝負。周勃、灌嬰、樊噲一般武將也極力贊成劉邦起兵與項羽決戰。具有政治遠見和戰略眼光的蕭何,清楚地了解楚漢力量相差甚為懸殊,所以極力反對立即決戰,主張劉邦先經營巴蜀,待力量強大之後,再奪回關中,進而與項羽爭奪天下。(《漢書·蕭何傳》:臣願大王王漢中,養其民以致賢人,收用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 再看《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也曾向劉邦指出:項羽所封的三秦王章邯、董翳、司馬欣率幾十萬秦子弟兵降楚,大部被殺亡,此三人反而封王關中,關中百姓對之早已恨之入骨,秦人不會再擁護他們。而漢王入武關,進關中,秋毫無犯,約法三章,深得百姓敬仰。關中父老無不以劉邦未封關中王而義憤,早已翹首而望漢軍再至關中。因此,只要漢軍舉兵東進,三秦可「傳檄而定」。這之後,劉邦完全採納了蕭、韓的意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最後讓項羽飲恨烏江,建立漢朝。
《隆中對》中言「高祖因之以成帝業」,而諸葛亮以後制定的伐魏策略,也幾乎拷貝劉邦出川的路線。但三國時期的中原和楚漢爭霸的中原已經完全不同。東漢以來一直以洛陽作為都城,而曹操挾天子以許昌為都城近半個世紀後,諸葛亮才出祁山。諸葛亮制定《隆中對》時,許昌作為曹操的都城已經一段時間了,加上劉備還要奪荊州、益州、漢中三地,到北伐時中原的政治中心早就轉移到許昌。這樣即使蜀漢出漢中攻下長安,對曹魏也不會有致命的打擊。這些恐怕是後來諸葛亮數出祁山,有心無力、無功而返的原因所在。 誠然,諸葛亮一意北伐的理論前提,在《隆中對》也有所申明,那就是「跨有荊益」,百餘年前公孫述據益出荊的歷史,很大程度上是這一決策的參照。 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至十二年(25-36年),公孫述在成都建號立國,史稱其時「蜀土清宴」,當時與諸葛亮身份類似的謀士李熊,就曾給公孫述提出「跨有荊益」以期進一步圖謀的設想。(《後漢書·公孫述傳》:李熊曰:蜀地北據漢中,杜褒斜之險;東守巴郡,拒扞關之口。……東下漢水以窺秦地,南順江流以震荊揚。)李熊所設想的割據境界,含荊州西境,與《隆中對》立論大體相當。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對此也有所記述,可知公孫述後來接受了這一戰略方針。(《華陽國志·公孫述志》:不東出荊門,北陵關隴,與之進取,則王業不全,子孫不久安也。……乃出軍荊門、陳倉,欲震蕩秦、楚。) 劉邦以漢王定鼎天下的歷史早就流傳,而公孫述和劉備兩者的割據形式極其相似,則更可能是諸葛亮《隆中對》的重要認識來源。公孫述北上秦川之議以及所謂不進取則「王業不全」之語,《隆中對》與之高度雷同,以後諸葛亮連年北伐之事也與之符合,說明二者有著某種思想認識上的關聯。 諸葛亮無法走出時代的局限,也無法改變蜀漢政權在他死後無力回天的現實,更不用說創造比肩漢高祖的偉業。在諸葛亮去世28年後,蜀主劉禪自縛請降,比之公孫述寧死不降劉秀,劉禪在史書上留下笑柄,這更是諸葛亮無法預見和不能接受的了。 英雄所見略同 ——魯肅、甘寧版「隆中對」 在漢末動亂紛紜的年代,除了諸葛亮以外,其他有識之士也在觀察時局,探尋出路。在《隆中對》之前,東吳的魯肅已對時局作過類似的分析,向孫權提出過相似的策略建議。
魯肅在早於「三顧茅廬」的建安五年(200年)初見孫權時,就曾密謂孫權類似「隆中對」的策略。他認為現在曹操已經掌握了先機,因漢室天子在他之手,且曹氏在北方的勢力又已得到鞏固,而孫權的發展餘地只能是南方,從而建議孫權分步以圖進取。第一步,鼎足江東,穩固根本;第二步,據揚取荊,窺探上游;第三步,並益州而盡長江所極,形成南北對峙;第四步,徐圖天下以成帝業。(《三國志·魯肅傳》: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以魯肅之議與《隆中對》比較,雖有差別,基本構思卻是相同。此外,曹軍南下前夕,東吳名將甘寧也曾勸孫權取江夏黃祖,進圖劉表、劉璋,他也認為須先滅江夏黃祖,再向西佔據楚關,並逐漸并吞巴蜀。(《三國志·甘寧傳》:今日漢祚日微,曹操彌憍,終為篡盜。南荊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誠是國之西勢也。……至尊當早規之,不可後操。圖之之計,宜先取黃祖。……一破祖軍,鼓行而西,西據楚關,大勢彌廣,即可漸規巴、蜀。)魯肅和甘寧、諸葛亮三人的見解都比較準確地認清了形勢,具有十分高明的戰略眼光,但由於後世給諸葛亮抹上了過重的油彩,《隆中對》成了他一個人的靈光乍現。 劉備入蜀雖然是諸葛亮《隆中對》的重要應驗,但入蜀本身卻不是諸葛亮的功績。歷史地分析這個問題,「入蜀」本是劉備在困境中求生存的唯一出路,赤壁戰後,劉備對入蜀仍猶豫不決,主要在於他沒有必勝的把握,倒不是《三國演義》中念及劉璋為同宗的顧慮。這也說明至少在此時,劉備似乎仍未將《隆中對》作為立國戰略。此後,他在法正、龐統等人的勸說或策應下(《三國志·龐統傳》注引《九州春秋》: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志。今益州國富民強,……可權藉以定大事。),方才建立起巴蜀的偏霸之業。在這個決策過程中,諸葛亮本人沒有起任何作用,因此,可視法、龐等人和諸葛亮「英雄所見略同」。 歷史只給了諸葛亮一個小國寡民的政治舞台。他的《隆中對》雖可稱睿智非凡,但也只是歷史和時局的產物。不論個人的素質與才能如何,諸葛亮能起的作用必然要受到歷史條件的限制。荊州失守後,兩路北伐之夢破滅,諸葛亮只有兵發秦川一策,已然無法完成統一大業了。
鏈接部分:《隆中對》原文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三國志·諸葛亮傳』
【本文來源:中國歷史網www.lishichunqiu.com 】
標籤:諸葛亮 曹操 隆中對 劉備 三國志 文化
推薦閱讀:
※諸葛亮臨死的一個計謀,竟然騙了後人2000年,至今無人能解
※劉伯溫自認智勝諸葛亮,怒挖其墳墓,看到碑文五個字當場跪拜
※六旬老漢研讀古籍自製「諸葛連弩」 可三箭排射(圖)
※諸葛亮接班人臨死前,留下北伐新方略,千年後蒙古軍用它滅大金國
※「七星燈」真能續命?諸葛亮沒有成功,而有一人卻成功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