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時代 — 瀾滄江,孟人,蒲甘王朝,湄南河平原,素可泰王國
中南半島所有國家,都在湄公河流域擁有領土,但從地緣層面看,只有領土範圍幾乎全在湄公河流域的柬埔寨(除沿海部分)、寮國才算是真正的「湄公河國家」。我們知道,湄公河一般只是中南半島國家的叫法,在中國被稱之為「瀾滄江」。這條大河發源中國的青海,再經由中國西南的橫斷山脈流入中南半島。
由於瀾滄江流域深切於高山縱谷之中,它本身所滋養的人口數量其實是非常有限的。換句話說,這條亞洲第三大河流,在中國乃至西南的地緣政治史中影響力並不算大。不過橫斷山脈所收集的巨量降水,如果能夠被控制起來,顯然將對下游的湄公河國家造成影響。雖然在技術有限的古代,這一地緣影響力可以忽略不計,但在工業化之後情況則大有不同了(技術影響地緣關係的典型)。最近的一個例子是2016年3月,湄公河流域因厄爾尼諾現象導致嚴重的旱災。中國主動開閘放水兩周,以緩解湄公河平原的災情。
除了水量的分配、調節以外,一條能夠通航的河流,還能夠在人流、物流兩方面,正面影響相關國家的關係。以偵破7名中國船員遇害的「湄公河慘案」為契機,中國與中南半島相關國家大力推進的「瀾湄合作」機制,目的就是依託湄公河航運,在地區經濟、安全兩方面,進一步拉近相關國家的地緣關係。剛才所說的放水之舉,便是中國積極推進這一合作機制的努力之一。當然,「水可載舟即可覆舟」,瀾滄江之水在能帶來合作雙贏前景的背後,所隱藏的戰略威懾力也是不言而喻的。從這兩方面來說,寮國、柬埔寨兩個完全的湄公河國家,如果跟中國在戰略層面走的更近,並不會讓人感到奇怪。
相比之下,雖然在湄公河流域也擁有大量領土(呵叻盆地)泰國,對湄公河的地緣依賴性就沒那麼大了。因為泰國的崛起及核心之地並不在湄公河,而是在與之相鄰的湄南河。與中南半島其它主要河流,如:越南的紅河、緬甸的伊諾瓦底江、薩爾溫江(怒江)的境外發源不同,發源於泰北山地的湄南河,是一條完完全全的泰國河流。這一地理特點,決定了泰國在地緣政治上的選擇,將擁有更多的自主空間。
然而泰人卻非最早入主湄南河平原的民族。在泰人還困居於北部山林之中時,參與湄南河平原爭奪的,主要是高棉人和它的親緣民族——孟人。在語言上,孟人和高棉人被歸類為「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單從這個名稱表述,大家也能感受到二者的親緣關係了。一般認為,孟-高棉民族的祖先是在公元前從雲南方向擴散入中南半島的。與兩族同源的,還有中國境內的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
由於在印度東部發現一些與孟-高棉民族語言同源的部族,因此也有觀點認為孟高棉民族可能是發源於印度「泰盧固」地區的北部(海德拉巴一帶),然後再向東擴散至中南半島,以及中國的西南部,以至於孟-高棉語族所屬的語系被稱之為「南亞語系」。另一個似乎可以佐證此觀點的證據,與更加純粹的達羅毗荼人「泰米爾人」相比,泰盧固人的基因里除了混入了雅利安人的高加索成分外,還有明顯的蒙古基因存在。當然,實際的遷徙路徑更有可能是反向的。就像印度東北部當年建立阿薩姆王國的泰人,是從東部擴張而來一樣。
今天主要生活在緬甸的孟族,早已經成為了一個人口僅100多萬的邊緣少數民族(不到緬甸總人口的2%)。不過在歷史上,孟族卻是與高棉人聯手,創建中南半島文明的民族。在高棉人經營湄公河下游平原時,緬甸核心區——伊諾瓦底江平原南部(下緬甸平原)也崛起了不少孟人國家。受印度文明影響,孟人甚至在公元3世紀就已在梵文基礎上,創立了屬於自己文字,這一時間比與印度距離更遠的高棉人要更早一些。不過孟人內部並沒有能夠像高棉人整合成一個強大帝國。孟人最後的衰弱與緬人的南遷有著直接關係。公元9世紀中,同樣從中國境內沿伊諾瓦底江南遷的緬人(漢藏語系),開始崛起於伊諾瓦底江平原北部(上緬甸平原),並以今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西南部的「蒲甘」城為中心建立王朝。這個緬人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也因此被稱之為「蒲甘王朝」。
公元11世紀中,蒲甘王朝沿江向南,征服了下緬甸的諸孟人政權,同時臣服了邊緣高地(如撣邦)諸族,第一次完成了緬甸的統一。孟人先發的文明優勢(比如佛教信仰、文字),遂就此成為了緬人進入文明序列的肩膀。可以說,今天在緬甸占統治地位的緬族,無論是文化還是血統上,都融入了大量的孟族基因。以至於你從外貌、服飾上,幾乎無法分清兩族。
在泰國的歷史中,來自緬甸的緬人王朝,是最大的壓力來源。歷史上,曾經多次入侵泰國。不過這一壓力,在緬甸完成第一次統一之時,還不會體現出來。一方面因為,緬人還要花許多時間,還整合下緬甸的孟人,以及防備其它高地民族南下;另一方面則因為自信能夠將帝國範圍延伸到任何一片陸地的蒙古人,在攻滅大理國之後,不久便對安南、占城等中南半島國家發動了全面進攻。
除占城、安南以外,之前因為有雲貴高原獨立政權緩衝(南詔/大理),而從未進入中原王朝視線的緬甸,也首次遇到了來自北方帝國的入侵。儘管戰爭的結果,並沒有影響緬甸的獨立(只是建立了朝貢關係),但遭遇攻擊緬甸第一王朝卻因此陷入大分裂。並導致很長一段時間,上緬甸為來自撣邦的泰人政權所控制,孟人也在下緬甸紛紛復國(公元1531年,緬人「東吁王朝」重新統一緬甸,建立第二王朝)。
史前的那些民族遷徙史,與後來歷史的關係也不大了。我們只需知道,在緬人、泰人這些後來民族南下之前,從伊諾瓦底江平原到湄南河平原,再到湄公河平原的這片沿海低地帶,都是「孟高棉民族」的天下就可以了。這兩個將中南半島帶入文明序列的「土著民族」,一個以伊諾瓦底江平原為中心,一個以湄公河下游平原為核心,今屬泰國的湄南河平原則是雙方爭奪的緩衝區。
最先在湄南河平原滲透成功的是孟人,公元3世紀,湄南河平原便出現了孟人建立的小國。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公元6世紀時,統一了湄南河平原南部的 「墮羅缽王國」(11世紀後被中國史書稱為「羅斛國」)。不過高棉人的優勢在於,他們幾度完成了內部整合。因此湄南河平原的孟人國家,在很多時候不得不臣服於東側的高棉帝國。
高棉帝國的極盛期出現在公元12世紀。已經立國300餘年的吳哥王朝,向東西兩個方向擴張成功。不僅以及向西征服孟人的「羅斛國」(成為吳哥王朝的屬國)、還一度向東攻取了占婆王國(占城)的都城。吳哥窟便是在這一階段作為帝國興盛的標誌,修建並成為高棉人都城的。不過一如孟人此前遭遇到來自北方的緬人入侵,而由盛轉衰一樣,高棉人很快也要接受來自北方的挑戰了。
從位置上看,後來侵佔湄公河三角洲的越南將是高棉人的主要壓力源。不過剛剛在公元10世紀初才結束「北屬時期」的安南,除了會不時騷擾吳哥王朝以外,主力擴張方向還是越南中部的「占城」。值得一提的是,占城也並不僅僅是一個悲慘的夾縫國家,相比其它中南半島民族,占城人的海上優勢十分明顯。12世紀末,在與越南通過談判取得暫時和平手,占城人曾沿著湄河河-洞里薩湖而上,攻入過吳哥王朝的都城。不過地緣實力佔優的高棉人不僅很快將佔城軍隊趕出吳哥,還反過來入侵佔城成功。只是隔著長山山脈,高棉人同樣也很難消化掉占城。不久占城人便復國成功(1220年)。
真正成為高棉帝國終結者的是來自西北方向的「泰人」。關於泰人是什麼時候遷入中南半島及湄南河流域的,並沒有定論。基於各自的政治目的,相關各國的觀點的觀點也不盡相同。比如泰國人更願意相信,他們與不僅與中國境內的傣族同族,更與人口更多的壯族同源(壯泰同源)。公元8世紀-13世紀中,先後在雲貴高原建立的南詔、大理兩政權也是為泰人政權。甚至認為泰人的大規模南遷,源起於蒙古人對大理國的征服,;中國方面則認為,最早出現在中國歷史記錄的泰人先民政權,應該是曾經歸附漢朝的「哀牢國」(今雲南保山一帶),並很早就擴張至中南半島了。至於南詔、大理兩國,則應該是由彝、白兩族所建立的。
用現在的民族劃分標準,來解決古代的部族關係,本來就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好在這些並不是我們所關心的。純粹從民族遷徙角度說,有兩點倒是大體可以確定的,一是泰民族最初是在怒江-瀾滄江流域形成,再沿江向中南半島擴散的;二是泰人遷入中南半島的時間要晚於高棉人。那些從中國境內南遷的泰人先民,順瀾滄江、怒江(撣邦的薩爾溫江)南下,沿途擴散入寮國境內的上寮高原(及至越南西北部山地)、湄公河中游的呵叻盆地,以及緬甸境內的撣邦高原。部分則在南下途中接入湄南河,並最終擴散至現在的泰國灣。
早期遷徙至中南半島的泰人先民,都是以村寨的形式散佈於叢林之間,並沒有形成強大統一的王國,也因此少有記錄留傳下來。這種情況直到公元13世紀中,湄南河平原北端崛起起第一個泰人政權——「素可泰王國」(今位於泰國素可泰府),才出現改觀。
素可泰的位置正處在湄南河平原與泰北山地的相接處,此類山地與平原相接之地,也是大多數民族走向文明的起點。由於素可泰王國建國的時間,與蒙古攻滅大理國的時間相近,因此很多泰人認為,素可泰王國的建立,與受此影響而大批南逃的泰人先民有關。不過實際上,素可泰王國立國的時間,要略早於蒙古攻滅大理。從位置上看,「引領」泰人進入文明序列的,是與之相鄰的孟人和高棉人。
在素可泰王國崛起之後,一方面與泰北山地的同族結盟(一如當年周人與諸羌的關係),另一方面則向原先受吳哥王朝控制的湄南河平原下游,以及相鄰的呵叻盆地擴張。與此同時,之前順湄公河而下的泰人(今天的寮國人),也已從上寮高原滲透至了湄公河中游平原。在這兩個方向的包夾之下,高棉人的勢力退出呵叻盆地幾乎是必然。不過此時的湄公河中游平原,還只是一個比較次要的板塊,基本還處在叢林密布未開發狀態。包括湄南河下游平原在內的沿海平原,才是中南半島文明的核心之地,也是各方爭奪的焦點。
推薦閱讀:
※船舶在航行中所排出的油污是如何處理的?
※大航海時代 — 湄公河,金三角,高棉帝國,呵叻盆地,吳哥窟
※第十二站:塞席爾[Botany]
※如果 15 世紀不是歐洲人而是中國人發現了新大陸,歷史將會如何發展?
※學習帆船駕駛的 RYA Competent Crew 課程是怎樣一個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