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悟的楞嚴-----《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圓瑛大師)(D005)
首楞嚴者,大定之總名也。圓含妙奢摩他、三摩、禪那三種別名,而成一定全體,迥不同於常途,工夫引起之定,亦不同於起心對境之定,此自性定耳。《涅槃經》佛自釋首楞嚴為『一切事究竟堅固』。而古德即明其為徹法底源,無動無壞。經中自顯見起,至四卷半,圓彰藏性止,極明一切事,究竟堅固之理;會四科即性常住,融七大,即性周遍,即所謂徹法底源,無動無壞也。
今釋此定,二義料揀:一、此是圓定:不但獨取自心不動,乃統萬法,悉皆本來不動,為一定體。即所謂『日月經天而不動,江河競注而不流』,故稱為圓。經云:『常住妙明,不動周圓。』不然,何以為一切事,究競堅固之定哉!據此凡不兼萬有,獨制一心者,皆非圓定也。二、此是妙定:正以性本自具,大然不動,不假修成,縱在迷位,其體如故,即所謂『長安雖鬧,我國安然。』故稱為妙。經中飛光親驗,雙離動靜,不然,何以為徹法底源,無動無壞之定哉!據此凡不即性,而別取工夫者,皆非妙定也。
合此圓妙二義,故為首楞嚴王三昧。自發解起行,直至歷位成佛,從始洎終,中間永無諸委曲相,亦無出退,非常途之定,有入、住、出。入之則有,出之則無,在定縱經多劫,必以靜而礙動;出定略涉須臾,必以動而礙靜,皆非圓妙大定也。此經前自請定,後至結名,乃為正說。經中前半全談藏性,所以開發圓通;後半全說圓通,所以修證藏性,始終不出一定耳。當知三定,不出三因佛性。奢摩他,全收四卷半前,所顯正因佛性,略兼了因為定體;了因慧心開發,當機承教解悟,朗然照體現前,即此照體,為了因佛性,名著摩他微密觀照。然解從性發,乃即定之慧也。三摩,亦取所顯正因佛性,略兼緣因為定體;緣因善心開發,選根直入,從聞、思、修人三摩地,乃為出世善法,即緣因佛性,然行依解起,乃即慧之定也。
推薦閱讀:
※開悟具備的七條件
※參禪難開悟十大原因 出處:中國佛教文化網 錄入: 管理員 上傳時間:2012-04-28 點擊次數: 3012 一、疑情難起,妄念難息。參禪不起疑情,即無開悟之日,應抱定一則透不
※用「八卦干支開悟圖」看相
※真假開悟7.......... 平實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