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身法八要]新解
|
|||
「身法八要」最早見於成書在1853年~1880年之間的《廉讓堂太極拳譜》,是武禹襄1852年師從陳清平後,又經反覆演練及數十年的體驗和積累總結出的太極拳經典理論之一。武禹襄傳李亦畲之後,李家編撰成書得以流傳,一百多年來一直是太極拳修鍊的行功準繩。但由於每位太極拳界對「身法八要」的解釋也不盡相同。筆者幸得吳、武二派太極拳的真傳,對「身法八要」的發展脈絡略知一二,又經十多年的修鍊研究才對「身法八要」內涵稍有領悟。 一、前「身法八要」 前「身法八要」被李亦畲編創成一段七言四名詩歌,原文如下:「提頂、吊襠心中懸,松肩、沉肘氣丹田;裹襠、護肫須下勢,含胸、拔背落自然。」武式傳人對於「提頂」的詮釋,郝少如先生言:「頭勁正直,不低不昂,神貫於頂,提挈全身,謂之提頂。」吳文翰先生言:「將頭勁骨豎起,頭頂百會處若有一線上提,則可領起整個身體如懸空中。」閻志高宗師的弟子劉常春先生言:「稍微用意,神貫於頂,使頭勁正直,不能誤解為頭向上挺拔,勁項伸長。」吳式傳人多將「提頂」稱之為「頂頭懸」。吳英華先生說:「頂頭懸」在練拳中有三個要求,即「頭部要正直,但不能用力;頦部向內收縮,但不能僵硬;頸部要正直,但不能用力;頦部向內收縮,但不能僵硬;頸部要正直,但不能用力;頦部向內收縮,但不能僵硬;頸部要靈活。但不能晃動。」楊禹庭宗師的弟子王輝璞認為:「將」尾骶骨與鼻尖上下對成一直線「即可做到」頂頭懸」。 筆者系武式閻志高宗師一派的傳人,又是王輝璞先生的弟子。輝璞先生授拳時說:下頦一收,頂就自然提起來了,但陳明潔先生卻不說「提頂」,而反覆強調「提神」。近日劉常春先生向我傳授閻志高先師的內功心法時也再三說,打太極拳一定要提神。神為何物?神是不可觸摸的形而上的另類,只有以形而下的有形之物為基礎才可讓人理解信服。筆者經十多年的修鍊體悟,認為:將「提頂」後移到「身法八要」的最後一項比較合適,因為只有將身體松沉到腳跟和腳掌上,把肩井穴沉落到湧泉穴上。你才能感覺到腳下有一股無形之力貫通周身,這時下頦自然會收,頸項自然會順,頂也就自然會提起,氣往下走,神往上領,虛領頂勁,實非有意去拔頸和提頂,而是太極拳的松沉之力作用的結果。否則難八虛靈之境。 至於「吊襠」一說,多解釋為「脊骨根朝前運動托起小腹,小腹有上翻之勢」(郝少如),或對「吊襠」的要求是:「會陰穴虛虛上提」(顧留馨),而閻志高先師在「後身法八要」中對「吊襠」的練法進行了修改。沈壽先生對「心中懸」的詮釋是:「提頂、吊襠就像一條無形的線,通過人體中心垂直地懸著」,從字面上解釋,這種說法沒有問題。但太極拳修鍊講究的是體悟,竊以為:「心中懸」至少有二層內涵;一是太極拳以心行氣,要求不偏不倚,身和心均求正。二講「中氣」不可下陷和上浮,修鍊太極拳時如中氣下陷人易消瘦,而「中氣」上浮則易肥胖,看似紅光滿面,但卻潛伏著糖尿病和高血壓的危機。「松肩」最忌壓肩,松肩要順著兩側45°斜下松落,將肩井穴張開,降氣於湧泉穴中。肘尖在沉落的同時,要有內收之意,使兩臂成外綳之勢。氣沉落的同時,要有內收之意,使兩臂成外綳之勢。氣沉丹田是內外兩家拳學的行功要則,戴家心意拳第四代嫡系傳人戴魁先生晚年曾對心意拳的身法概括為:「提頂、抱肩、虛心、實腹。」氣沉丹田既是虛心實腹的有效方法,又是修鍊丹田內功的門徑,丹田內功的深淺便成了很多門派的拳家們衡量功夫高低的標準。太極拳的各個門派都編創有丹田功法,武式太極拳的李派傳人霍夢魁先師曾將丹田氣擬為一副磨盤,左右腰子為兩扇石磨,相對研磨旋轉修鍊丹田氣。近年來有李派傳人挺著小腹左晃右晃地行功走架,自詡為正宗練法。其實各門各派修鍊丹田功方法各異均無可厚非,獨太極拳不可。先不說近代那些大腹便便的太極名家的功夫和壽祿,讀一讀王宗岳先哲的拳論可知:「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氣,在氣則滯,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因為氣沉丹田,旋轉成球,即使修鍊有成,也不過是後天之氣,非太極拳所求。太極拳之氣非有意沉氣可得,須身心松凈,神入虛靈之境後,有先天之氣或出現於湧泉、或命門、或夾脊、或印堂,均因人而論,無法先覺,如張三丰所言:無中生有。將神與先天之報融合後,可斂氣入骨,得骨陽後方能轉形換質,功臻大成。 閻志高先師於20世紀50年代在瀋陽授徒時,學員高雲武先生不解「裹襠護肫」的練法,便在飯莊設宴請教閻先生,不意閻先師知其企圖後卻拂袖而去。此事一直在奉天武林界流傳,這就更增添了太極拳學者對「裹襠護肫」的渴知。其實閻志高先師傳授的方法大同小異:如嬰兒之三角巾從臀部向上裹起,再與溜臀相結合,臀部的肌肉就會向下向左右兩側分掙將襠和大腿裹住,使兩胯不得散亂,襠勁撐圓,與《內功四經》中的「貼臀」相似。「護肫」還需獨武式太極傳人專練,而其他各派不取。肫乃胃也。郝少如的解釋是:「兩脅微斂,取下收前合之勢,謂之護肫。」閻志高先師在傳授的「後身法八要」中對「護肫」一說也有改動,竊以為「護肫」不可刻意求之,能松肩、裹襠,即有護肫之功效。 目前很多武式太極拳的傳人行功走架都不練「下勢」,而郝月如和郝少如二位前輩的拳照也是站著打拳。如果只求健身祛病,站著練拳無可非議,但要想練出真正的太極功夫,不「下勢」苦練絕難有成。楊跟楊少侯學拳時,是在八仙桌下走架。有人說「下勢」不利於放鬆,而太極拳求的就是一個松靜自然。須把自己約束在一個難松難順的條件下求順求松,最後才能練成遂順自然的太極功夫。有所謂武式太極拳家嫡傳者說:武禹襄、李亦畲及郝為真三代宗師教拳時都不講究下勢,所以「裹襠護肫下勢」不必強求。古人多穿長袍馬褂,授徒時不方便蹲身坐胯,但你不能說他們自己閉門練拳時也不下勢。從郝為真傳閻志高的太極樁功看,武式嫡傳對「下勢」的要求還是很嚴的,以劉常春先生這麼一位年愈77歲的老,現今演示時也要做到「胯與膝平」。「下勢」的高低是檢驗太極拳習練者功夫深淺的得重要標準。 近年來有李雅軒先生的傳人認為「含胸拔背」源於後人太極門的形意拳傳人,他們將形意拳的身法引進了太極拳中。其實不然,「含胸拔背落自然」這句歌訣出於廉讓堂的《太極拳譜》,沒有任何資料能證明李亦畲曾接觸過形意拳。戴家拳講究「身如石瓦、背如背鍋」,束身時要束胯抱肩、縮胸弓背,傳至李洛能的弟子們,山西和河北的形意拳家才有所改進,提出了「含胸拔背」的練法,各種內家拳的修鍊都是還是略有不同。太極拳的「含胸拔背」與形意拳的練法還是略有不同。太極拳的「含胸拔背」必須與「頂頭懸」相結合才能練得順遂:先將下頦微收,膻中穴就會向下空洞的,自然會貼在背上,於是後背的雙肩之間自然鼓起有外綳之意,這就是所謂的「含胸拔背」。這項身法如修鍊得法可達到內家拳的「虛心實腹」和郝少如先生所說的「斂氣入骨」等功效。「落自然」這三個字應該是太極拳行功走架的最高境界,以松靜求自然,乃太極拳所追求之一貫大道。 二、後「身法八要」 2001年遼寧人民出版了閻志高先師的弟子劉常春先生所著的《武派太極拳》一書,這是首次向武學界比較系統地介紹20世紀初名震華夏的內家拳大師的太極拳法和劍術,使人們見識到與目前流行的武式太極拳迥然不同的拳架和練法。劉常春先生的專著中披露了部分鮮為人知的本門不傳之密,如太極樁法和五行功及行功走架的一些獨特的方法,對「身法八要」也有與眾不同的詮釋,根據閻志高先師的手抄本拳譜《永年縣郝為真師太極拳行功歌》提出了「後身法八要」的理念。閻先師的手抄本原文如下:「提頂掉襠心中懸,松肩沉肘氣丹田。裹襠護臀須下勢,含胸拔背落自然。」後「身法八要」與前「身法八要」的不同之處是「護臀」與「掉襠」,閻先師傳授的「護臀」是指「臀部松沉自然的前合內斂。」與當代太極拳技術中的「收臀」很相似,而對於「掉襠」則提出了與「吊襠」沒有任何相通之處的內涵:「掉襠必須是以腰為宰,以脊柱為軸心,以身帶動四肢而轉換掉轉方向。」筆者以自身的修鍊體悟認為,鑒於閻志高先師不主張「襠部上提,二陰內收」,而「提肛和二陰內收是意識過強所致,這種做法脫離了『道法自然,而順其自然』的太極拳練功要求」。因此「掉襠」還應該有另外一層練法,即襠部松沉,以求虛圓,與提頂相系,一線貫通,將中脈抻直。而將「會陰」鬆開則有利於打通會陰穴,從而奇經八脈均能達到修道的要求。 閻志高先師(1882年~1961年)17歲拜入郝為真的門下,後畢業於保定武備學堂,其文化修養、武學根基和社會地位在郝先生的門徒中堪稱翹楚。1928年以前他一直游戈於京津武林界,經常回永年向恩師請益,因此後「身法八要」並非是閻先師的個人臆想,應該有郝為真宗師對太極拳學的發展和創新的結晶,現輯二則以助眾學:(一)「松字解:精神 內斂,肌肉放鬆,由松人靜,積柔成剛,內剛外柔,剛柔相濟。」(二)「太極拳力與氣:脫體力,生神力,非為無力;除濁氣,換清氣,非為無氣。」 三、體悟的層次 修鍊「身法八要」應遵循「知規矩、守規矩、破規矩」的程序進行。先將周身松沉下來,再把腳與地面打通,能體會到腳下之力後,再按「身法八要」的要求將周身貫通。「身法八要」是一個完整的功法,不可顧此失彼,求一而廢其他,更不能用意過度造成周身僵硬,用意要在有意與無意之間,吳式太極拳門內有關於「身法八要」修鍊的明訓是正確的,即所謂「先實丹田氣,次領頂頭懸」。習拳者可依法實修。但修鍊者不可輕求「丹田氣」,因為先天一氣並非是能求到的,雖然先賢將兩胯比喻成兩片合在一起的石磨,相對研磨旋轉可得氤氳二氣,但也必須是在意定神閑的狀態下自然得道,千萬不可用意追求。有關這一點,閻志高先師的遺訓早有手書明示:「修鍊順序:以力生血,以血化精,以精化氣,以氣歸神,此中不祗有甘苦可言,直有生死之險矣。學者可於力上求,無輕向氣上覓,一人歧路戕生堪虞。古人之不輕傳人,匪吝也。不忍以愛人之術而殺人耳。無明師真訣,切不可盲從冒險。」望學者慎重。 溫縣陳家溝武術學院 2004年9月6日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