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卓越教師和平庸教師的分水嶺

寫作:卓越教師和平庸教師的分水嶺

徐飛撰寫,為《教師第一課》中的一章。

寫作,是一項偉大的能力。一個人的寫作能力幾乎決定或表明了他的全方面能力或水平。

余秋雨先生說:「一個不被挖掘、不被表述的靈魂是深刻不了、開闊不了的。不被表述的靈魂無法不斷地獲得重組。不斷的表述實際上就是在不斷地組建自己的靈魂。」對於教師而言,我們的靈魂同樣需要通過表述來組建或重組。寫作,是走向卓越的奠基石。李鎮西老師曾這樣真誠地談起自己的寫作:

20多年的教育成長經歷告訴我,教師的寫作,對於教師成長實在是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也許許多老師是因為《愛心與教育》而記住了我的名字,我也因這本書而贏得了許多讀者的尊敬,並漸漸被人稱作「教育專家」。但其實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並不比千千萬萬的一些普通老師高明多少。常常在外面向同行們作彙報時,我總是說:「其實,我和大家是一樣的——對學生的愛是一樣的,對教育執著是一樣,所遇到的困難是一樣,所感受到的幸福也是一樣,甚至包括許多教育教學方法或者說技巧都是一樣的!如果硬要說我和大家有什麼不一樣的話,那就是我對體現教育的愛、執著、困惑、幸福、方法、技巧的故事進行了些思考,並把它們一點一滴地記載下來,還寫成了書,僅此而已!」

寫作,就是思考生活、積澱經驗、重塑自我的過程。高萬祥先生反覆宣揚這樣的理念:「寫作,是平庸教師與卓越教師的分水嶺!一個不能寫一手好文章的商人,只能算是一台賺錢的機器。而不能寫一手好文章的教師呢,只能是一個教書匠,一個從事教育的簡單勞動力。」當然,生活中也有一些優秀的老師不常寫作,同樣成果斐然,但如果他也能拿起筆來,相信他一定能取得更為卓越的成績。

一、日常記錄:像寫情書那樣真誠地記錄生活

商業上有一則經典案例:美國沃爾瑪超市的貨架上,尿片和啤酒赫然放在一起出售。這兩件毫不相干的商品為什麼會擺在一起出售?原來,沃爾瑪的工作人員在統計產品的銷售信息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每逢周末,連鎖超市裡的尿片和啤酒的銷量總是很大。他們派出工作人員進行調查。觀察、走訪中了解到,周末,美國有孩子的家庭中,太太經常囑咐丈夫下班後為孩子買尿片,丈夫買好尿片,順手帶回自己愛喝的啤酒。因此,尿片和啤酒的銷量一起增長。據此,沃爾瑪超市打破常規,將尿片和啤酒擺在一起。結果,尿片和啤酒的銷量雙雙激增。

如果沒有銷售的記錄,就不可能發現「尿片和啤酒」的銷售奧秘,也就不會有沃爾瑪的銷售創舉。商家要做好銷售,需要記錄;教師要搞好教育,同樣也需要記錄。

這「記錄」,不是寫正規的文章,而是隨意的、隨機的記載生活中發生的點滴。記錄,講求及時與真實。因為思想和靈感往往轉瞬即逝,如果不能及時被記錄下來,很可能會縱入茫然。

(一)教育日記:所有的文字都將成為歲月的饋贈

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幾十年如十日,每天早晨從5點到8點寫教育手記,點滴積累加上長期的堅持不懈,便有了他等身的傳世著作。蘇霍姆林斯基在《我怎樣寫教育日記》中寫道:「凡是引起你的注意的,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個事實,你都把它記入記事簿里。積累事實,善於從具體事物中看出共性的東西——這是一種智力基礎,有了這個基礎,就必然會有那麼一個時刻,你會頓然醒悟,那長久躲閃著你的真理和實質,會突然在你面前打開。」

人稱「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的李鎮西,能成就非同一般的事業,也和他長期勤奮寫作教育日記分不開。而且李鎮西最敬仰的正是蘇霍姆林斯基。「蘇霍姆林斯基幾十年如一日每天早上五點鐘就起床寫《教育日記》的精神和做法,也深深影響了我。從那以後直到現在,我也一直堅持寫教育日記、教育手記和教育隨筆。」這是李鎮西在他的處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愛心與教育》引言中的一段話。

多年來,李鎮西寫作出版了大量著作,如《愛心與教育·素質教育探索手記》、《走進心靈·民主教育手記》、《從批判走向建設·語文教育手記》、《風中蘆葦在思索·李鎮西隨筆選》、《民主與教育·一個中學教師對民主教育的思考》、《心靈寫詩·李鎮西班主任日記》等等,從這些書名就能看出李鎮西寫作的最大一個特點便是堅持寫日記隨筆。李鎮西能成為當代中國教育類圖書的暢銷書作者和最有影響力的教育家之一,堅持寫教育日記也許是他最寶貴和最重要的成功之道。李鎮西老師在《心靈寫詩》一書的序言中將寫作教育日記帶來的樂趣作過生動的表白:

曾有網友問我:「天天寫這麼長的日記,你是如何堅持下來的?我真佩服你的毅力!」是的,在旁人看來,我似乎是很有「毅力」的:堅持讀我日記的網友們可以作證,每一篇日記我幾乎都是當天完成——當然,也不止一次是在午夜才寫完,上傳到網上已經是次日凌晨。但我不覺得需要什麼「毅力」,因為這是我本身的「需要」,而這種「需要」已經變成了習慣,就像每天再忙也要洗臉刷牙一樣——難道每天堅持洗臉刷牙還需要毅力嗎?寫這樣的日記,並不像有的老師想像的那麼「累」,那麼「苦」,那麼「堅忍不拔」,因為用文字記錄自己每天和學生的成長,實在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你想想,夜深人靜的時候,我一邊回憶著當天發生的事,一邊在鍵盤上一個字一個字地敲下來,清脆的鍵盤聲宛如生命時鐘的秒針在「滴答滴答」地舞蹈,同時我也就深切地感受著生命原來是這樣有韻有味有聲有色地流過!我記錄的也是學生成長的過程,因此寫作時我的確是在真切地聆聽著「花開的聲音」。我和學生那「逝者如斯」的生命之水連同無數朵晶瑩的生活浪花,便因為我的日記而永遠地凝固了下來。若干年後,我們共同翻開這些文字,便會回到那一個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學生會因此而青春永駐,我會因此而生命不老。這,難道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嗎?

朱永新先生的「成功保險公司」是2003年在「教育在線」網站創辦之初開張的。保險條例上註明,所有參保者只要堅持每日「三醒自身,寫千字文一篇」,十年後若未能躋身成功者之列,公司將以一賠十。朱永新的良苦用心,其實是想倡導教師堅持每日寫教育日記。對普通教師來說,最初的寫作就是自己記錄自己的教育足跡、思想歷程,是自己和自己的對話,而不一定非要為發表才寫作。寫紀錄的過程,是自己重新經歷、體驗的過程,也是自我反思、省悟的過程。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可以通過文字,將稍縱即逝的生活轉化成永恆的物質存在。而所有的記錄文字,最後都將成為歲月饋贈給你的珍貴財富!

(二)個案記錄:一個學生就是一個世界

日常記錄中有一塊重要內容,就是個案記錄。我這裡所說的個案記錄,包括個別案例的特別記錄和針對個體學生的追蹤記錄。蘇州市區的一些中小學校,在這方面有比較好的實踐,學校要求班主任在每期的品德評語中,選四五個學生寫千字評語,每學期至少寫一份學生個案報告。

個案記錄,應選擇有代表性的對象。在不可能給所有學生寫個案的情況下,學會選擇尤顯重要。個案記錄,一般涉及到心理和個性、家庭和父母、學校和社區、人際交往和社會影響等內容。這些內容都是對學生成長影響最大的因素。關注並記錄這些內容,個案記錄才會有從個別到一般、從特別到普遍、從現象到本質的科研意義。

一個學生,就是一個豐富的世界。如果你能長期追蹤記錄某位學生的成長,將會有意外的驚喜。與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

2002年,在崑山市玉峰實驗學校工作的吳櫻花老師受到朱永新「成功保險公司」的感召,堅持寫教育日記,並發在「教育在線」網站上。一段時間下來,發現經常提出「宋小迪」這個名字。不少網友建議專門將這個孩子的故事記錄出來,於是,吳老師便開始了長達三年的個案記錄。

宋小迪,被同學們稱為「天地間第一惡人」。為了懲罰隔壁班的同學,他能把牙刷沾上糞便洗乾淨後再讓人家刷牙,能把自己喜歡的女生的名字用刀片刻在自己的胳膊上,能為了打籃球強烈要求退學進NBA……三年時間,他幾乎每天都要給吳老師製造麻煩。而吳老師堅信,每一個孩子身上都有閃光的東西,老師應努力從他們經歷的種種事情中提取出教育的積極意義。於是細心觀察之後吳老師發現,宋小迪也有集體主義觀念,班級提水拖地的任務他常常獨自承擔;他也有熱心善良的一面,他為學習遇到困難的同學細心講解,為養活一隻流浪狗他情願自己不喝牛奶;他思維積極主動,上課總能看到他高高舉起的手;他的作文立意新穎,語言生動,無論是寫給女生的情書,還是抒發自己對韓寒的認同,他的文字都能顯示著深刻的思想,流淌著真實的情感……

吳老師堅持將這一切都記錄下來。三年時間,吳老師為他一個人寫了15萬字的成長日記,每年一本裝訂成冊送給他。

2005年中考結束,宋小迪主動要求留在教室,一個人默默地把教室打掃得窗明几淨,桌凳擺放得整整齊齊,最後把賣廢紙的80元錢壓在吳老師的辦公桌上,留言捐給班級資助的一名雲南小學生。中考成績揭曉了,宋小迪竟然奇蹟般地以660分名列崑山市第一名。在他拿分數單的那一天,在全班同學面前,他雙手接過分數條,恭恭敬敬地向吳櫻花老師鞠了一躬,久久不願起身……

三年,為一個學生寫了15萬字的記錄!而這個當初的「天地間第一惡人」竟成了市中考狀元!吳櫻花老師,理所當然地成為媒體的焦點。從國務院新聞辦、央視新聞調查到省、市地方電視台以及《中國日報》《新民周刊》《江南時報》及網路等眾多媒體都對吳老師的事迹進行了報道。

看似偶然的成功,實則蘊含了必然的規律。吳老師用15萬字的記錄,進行了一場愛心長跑,既喚回了一顆迷失的心靈,也完成了一次自我修鍊與提升。可以想見,在一次次的記錄中,她嘴角上揚,愛意涌動,思路逐漸清晰,眼神慢慢清澈,信心逐漸強大……15萬字,字字句句,全是愛和期望啊!

(三)教學實錄:從自己的課堂里獲得最快的進步

一位特級教師曾說,年輕教師要想快速提高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帶支錄音筆進課堂,下課後再放給自己聽。他提醒我們,向名家學習固然能提高自身,但我們更應通過回顧自己的課堂,反思不足,完善自身。老師們應該都能體會到公開課對自身成長的重要意義,但是,上公開課的機會畢竟很少。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把每一堂「家常課」上成給自己聽的「公開課」,精心備課,投入上課,課後再根據錄音整理實錄。

當然,我們不可能把每堂課都整理成教學實錄,但是,每位老師都應該都應有著一種自覺追求:每學期至少整理兩篇課堂實錄。一堂好課,既能通過視頻的形式保存,也可以通過文字的形式留存,而後者更應該成為一種常態。教學實錄,是教學作品的一種。許多名師,正是通過這種形式的教學作品,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在通向卓越教師的路途上,教學實錄的整理不可或缺。

我在平常教學中整理了若干實錄,其中有一些已在核心期刊發表,如發表於《中學語文教學》2011年第12期上的《靜聽花開》,見下(已作刪減)——

靜聽花開

早上第一課,走進教室打開多媒體平台,學生習慣地拿出了測驗本。

我輕輕一笑,隨即放起孫儷的《愛如空氣》,當輕柔的歌聲響起,學生一陣吹呼,隨即靜靜地欣賞。精心設計的PPT里緩緩地播放著荼蘼的圖片。那潔白嬌嫩的花瓣、那曼柔清純的歌聲,教室里似乎瀰漫著淡淡的香氣。

一曲緩緩終了,我問,可有人能說出花名?

眾生默然。我緩緩出示《愛如空氣》的第一句歌詞「幸福就像花期開到荼蘼」,學生大悟。我問:「『開到荼蘼』什麼意思?」學生又沉默了。在《愛如空氣》的背景音樂中,我講述了荼蘼的有關知識:

……

荼蘼花解讀得差不多了,我便出示了百合花的圖片,這次有不少學生很快認出。接著我用PPT出示了林清玄的《心田上的百合花開》(文章略)。

估計同學們讀完了全文,我問:「作者如何能寫出這樣的美文?」

有同學說:「構思巧妙。」

「如何才會有這樣巧妙的構思呢?」

「看到花產生了想像和聯想。」

「為什麼他看到花能有這樣的想像和聯想呢?」

同學們一時語塞。

「同學們讀文章,很容易注意的是寫作的方法和技巧。其實,比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對生活的感悟。作者能寫出《心田上的百合花開》這樣的美文,是因為作者走進了百合的心中,聽懂了百合心中的花語。當你能走進一草一木的心中,必然能寫出感人的文字來。」

文章最後一句——「不管別人怎麼欣賞,滿山的百合花都牢記著第一株百合的教導:『我們要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引起了許多同學的共鳴,我讓同學們談了自己的理解,然後告訴同學們林清玄是一個特別會解花的人,是一個善於讀懂花心的人,寫下了很多表現花的文章。我用PPT出示以下資料:

……

同學們誦讀了這些優美的文字後,我說:「相信林清玄和花的對話、對花的解讀、寫花的文字,會對大家有所啟發。相信同學們平時對某種花也會有自己的解讀。現在請大家進行交流。」

……

課堂上靜靜的,同學們默默地聽,輕輕地說,淺淺地笑。

我彷彿聽到一朵朵美麗的花在課堂上綻放。

整理這篇實錄,完全是「一時興起」。記得那天一下課,我非常興奮,對剛上的課比較滿意。於是,趕緊趁熱打鐵,將課堂轉化成文字。當然,也做了適當的加工和完善。

在我看來,整理教學實錄有三大好處:一、可以藉此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推敲教學環節,錘鍊課堂語言,提高課堂駕馭能力,加速自己的教學風格;二、積累教學作品,將逝去的精彩課堂通過文字形式保存下來;三、教學實錄折射出教學理念,留下成長軌跡,可以成為教學研究的一手資料。

傾聽自己的課堂,把它整理成實錄,這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最快途徑。

俄國作家康·帕烏斯托夫斯基《金薔薇》中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善良的退伍兵夏米,相貌醜陋,以清理作坊垃圾為生。一天,他遇見了早年照料過的一位姑娘蘇珊娜。蘇珊娜因為失戀,正準備從橋上跳下去。夏米伸出援手,將蘇珊娜接到自己的家裡。蘇珊娜修復了情感裂痕後被她的男友接走,而夏米卻被一種溫柔的情感折磨著,他自卑、怯懦、羞愧……他暗暗祈願姑娘能遇到真愛,並冒出一念頭——送一朵傳說中能帶來幸福的「金薔薇」給她。從此,每天夜裡,夏米都背著一個巨大的垃圾袋回家,裡面裝著從首飾作坊里掃來的塵土,他不停地揚著塵土,一直要見到隱約的金粉……金粉日積月累,終於鑄成了一塊金錠,夏米請一位老工匠將它打成了一朵金薔薇。當然,故事的結局有點憂傷。當薔薇花終於打成的時候,夏米才得知蘇珊娜已在一年前去了異國,且沒有留下任何地址。夏米在憂傷和孤獨中去世。

這個帶有隱喻性的故事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一直認為我們老師堅持寫日常記錄,正如同善良的老兵一樣在不斷地積聚珍貴的塵土,終有一天,一朵金薔薇會從塵土中誕生!

二、教育隨筆:讓寫作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什麼是隨筆?我們來看一本詞典的釋義:「是散文的一種,沒有華麗的辭藻,嚴密的結構。形式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也可以對同類進行綜合議論。」我認為,隨筆不必有卻「可以有」華麗的辭藻,不必有卻「可以有」看似隨意實則嚴密的結構。隨筆之「隨」,正在於它的隨意、隨性,本不該有過多的拘束與限制。

特級教師馮衛東給「教育隨筆」下了一個定義:「用散文的形式表達作者對教育之經歷、理解、情懷、胸襟、抱負等的一種文體。」他並且指出寫「教育隨筆」之於教師的作用和意義:

教師寫教育隨筆,是在煉眼——錘鍊自身發現問題的能力,煉筆——錘鍊自身表達思想的能力,也是在煉意——錘鍊與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情操、教育抱負。很難想像,一個經常寫作教育隨筆的人,卻對教育本身絕無理想、了無感情和毫無識見。也可以肯定,在其他條件大致相同的情況下,寫或不寫教育隨筆,個人的「教育境界」一定會有較大的差異。

(一)事理隨筆:從一塊石頭裡看到駿馬

事理隨筆,是馮衛東老師提出的一個概念,是指由某一個(些)教育事實生髮開去,進行適度理性抽象、概括、提煉和升華,具有較強論理色彩或有一定理論價值的隨筆。事理隨筆與日常記錄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在日常記錄中,事件、事實是主體內容;而在事理隨筆中,事件、事實只是誘因,是論理的基礎。

有個雕刻家正在全神貫注地工作,他用手中的刻刀一刀一刀地雕刻著一塊尚未成型的大理石,一個小男孩在一旁好奇地看著他。漸漸地,石頭中顯示出了馬的形狀:高昂的馬頭、矯健的四蹄、飛揚的尾巴……最後,一匹駿馬呼之欲出。小男孩萬分驚訝地問雕刻家:「你怎麼知道這石頭裡藏著一匹馬?」雕刻家哈哈大笑,他認真地對小男孩說:「石頭裡什麼也沒有,但我心裡有馬,就把它雕刻了出來。」

打個比方,日常記錄好比是畫家照樣畫出這塊石頭,而事理隨筆卻是要將這塊石頭雕刻成一匹馬。當然,前提是得從這塊石頭裡看到藏著的馬。

我以發表在《語文教學通訊》2008年第2期上的一篇事理隨筆為例來談談這種文體的寫作。

那次收交作文後,一女生匆匆跟出,拿隨筆本遞給我,說:「老師,您布置的題目我實在寫不出,就寫了這篇隨筆,不知算不算?」我順手接來,回到辦公室,翻開隨筆本,不禁暗自叫好,隨即把這篇隨筆輸入電腦,題為《愛上一條街》:「喜歡,從來就沒有理由,就好像,我喜歡上一條街,毫無理由地。……隨意地走在街上,腳步踏著風的節拍,淡淡地看著那一片、一片的樹葉頹廢地滑落,又頹廢地飄卷。葉子婆娑,像極了舊日歌手低沉而略帶沙啞的嗓音,質感粗糙,卻讓人只想閉上眼睛,享受,甚至頹廢下去……」

在敲打鍵盤的時候,我時有欣喜,這是位寫作水平一般的學生,但這篇隨筆卻以其樸素、自然地敘述,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找她來交流,她告訴我,前天走在十全街上,看到又一片淡黃的梧桐葉滑落,有一種感覺從心底幽幽划過,她覺得要把這種感覺寫下來,回家後一直寫到十一點,她說不寫不完就睡不著。

我從這一件事想到一類現象:一邊是自由創作的綠意盎然、生機勃勃,一邊是應試作文的面容枯槁、荒蕪衰落。多少詩意被我們放逐,多少感動被我們流放,多少真實被我們冷淡。進一步思考,我發現是由寫作主體的缺失導致作文的失真。個體應有的獨特體驗讓位於大眾化的情感,本應是私人的寫作卻變為公眾的言說。而從高考命題者,到一線的高三語文老師,再到高考閱卷者,都參與了這場悲劇的製作。作為一線教師,該如何擔負起自己的職責?我認為,應該回到作文原點,培元固本,尊重寫作者的主體地位,加大自由作文的比重,培養學生的觀察意識、自省精神、想像能力、深思習慣……我越想越興奮,於是,連夜趕出一篇事理隨筆《真我迷失:高考作文的難言之痛》。

現在看來,文筆和思考還略顯稚嫩,但當時內心洶湧的情感還能於字裡行間隱約感受一二。事理隨筆,非但不排斥「情」字,反而更期待情感的參與。當然,寫作時要注意「紓氣」,即努力地用舒緩的語氣或行文來表達內心的情感與思想。理直何須氣壯,更不必劍走偏鋒,說一些過頭話、一頭話。

事理隨筆要緣事析理,事要靠發現和精選,理需分析與提純。因此,老師們在平常的教學中應加強記錄意識和研究意識。一般而言,一件事可以生髮出很多理來,而這需要我們做好多中選優的萃取提煉的工作。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及時寫出來。孫紹振先生說,能寫出來才是最高水平。寫作,不僅是為了成果的呈現,寫作本身就是提升自我的過程,能使思維更加精確,使眼力更加敏銳,使靈感更加豐富。

「螺螄殼裡做道場」,好的事理隨筆,應該即小見大、由表入里,而這需要下一番沉潛涵詠的功夫。視野決定思維,寬度影響高度,要能使思維之鑽探到「地核」深處,老師本身需要擁有豐厚的學養、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要從一粒沙里看到天堂,從一塊石頭裡發現駿馬。

(二)教學札記:讓思考成為一種習慣

札記,是指讀書時摘記的要點和心得。教學札記,則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教育教學現象中的值得研究的、焦點的、或需要總結的、以及困惑的不能及時解決的等問題的一種反思記錄或有關教育學理論的學習摘記。

教學札記內容廣泛,可以寫教學中的疏漏或遺憾,可以寫教學中的一個閃光點,可以寫對教材的重新發現,可以寫參加研討會的心得體會,可以寫閱讀教育教學類文章的思考體悟……內容多樣,形式自由,可以三言兩語,也可以是一篇文章。

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在教學《珍珠鳥》一文前,想到電影《金剛》中的大猩猩金剛,比人類強大卻遭遇了人類釀造的悲劇,而課文《珍珠鳥》中的珍珠鳥,比人類弱小,卻因成了人的籠中鳥的故事引發了「信賴往往創造美好的境界」。這是不是悲劇?這是關係到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甚至人與整個世界的多元複雜的問題。地球不只屬於我們人類,該怎樣和眾生彼此信賴,互相尊重,共同分享甚至達成「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至高境界?……竇桂梅老師情不自已,把所想的付諸文字,而據自己所說,「寫到這裡,教學《珍珠鳥》的想法更強烈了」。

雖然這樣的文字可能永遠不能發表,但寫下這些,不僅對自己把握文本的精神高度進行了觸摸和挑戰,使精神儲備更加強大,而且講課會更加遊刃有餘。不僅如此,竇老師還寫了對《珍珠鳥》的文本解讀,對為什麼這麼教學進行了思考:

……圍繞主題「信賴」我打算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味,體會作者如何「不動聲色」、小珍珠鳥如何「神氣十足」——這兩個截然不同的表現,來感受一個共同的美好境界:信賴。第二課時,我從文中大鳥們的表現進行「解構」。從大鳥的「生氣地叫」與「再三呼喚」入手,理解原本自由的它們,因為不能忘懷的恐懼(它們知道人類的殘忍,身在籠中剝奪了它們對再度擁有自由的期待),告訴小鳥,自己的今天就是小鳥的明天……(選自《深入決定深度》)

在寫作中,她的一些模糊的想法逐漸變得清晰,明確的思路變得深刻,甚至能夠獲得新的發現。而在教完《珍珠鳥》後,竇老師還做了如下反思:

人該不該放鳥?鳥會不會飛走?這是我教學後的困惑,也是學生思考的困惑。在知識和真理髮生衝突的時候,教育該如何選擇?課堂結束時,我把這「結」拋給了學生……有教師說這個命題拋給學生真是太妙了,有老師聽課後認為,前面所有的深入是畫龍,最後的思考是點睛,突破了單純的技術思考,已將其提升到哲學命題的高度,於是擺在學生面前的問題就不是放不放這麼輕鬆和簡單。「放還是不放?」這也許就像討論「娜拉出走後會怎樣」一樣,令我們繼續產生更「頭疼」的思考。(選自《將「信賴」進行到底》)

當我們在讚歎竇老師深透的文本解讀、高超的教學藝術時,有沒有掂過竇老師在課前、課後所記下的若干文字的重量?葉瀾教授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寫教學札記,最重要的意義是逼著自己成為日常教學的旁觀者、思考者。當你寫下一篇篇教學札記時,你就實現了教學的自主與自省,你就能日常瑣碎的教學中抽身而出,進行形而上的思考,從而超越平庸教學的重複與枯燥。

有位老教研員曾說,有些老師教了幾十年書,其實只教了幾年;而有些老師雖然才教了幾年,但已教了幾十年。我想其中的區別在於老師是否養成對日常教學思考的習慣。周國平說:「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我想借用一下,未經省察的教學生活沒有價值。寫教學札記,可以幫助我們過上有意義的幸福人生。

(三)書信小簡:直抵心靈深處的力量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電子郵件、手機簡訊等早就取代了傳統的書信。寫信,這種古老的方式,已逐漸為人們所遺忘。但不可否認的是,書信仍然有著電子產品不可替代的功能。寫信,不失為最為有效的溝通方式之一。

寫信,可以自由、便捷地表達自我,抒發情感,提出建議。古今中外留下了多少經典的書信啊!諸葛亮的《誡子書》語重心長,曾國藩、梁啟超的家書蘊含智慧,《傅雷家書》學養深厚,而蘇霍姆林斯基給兒女的信更是溫暖親切。我最近在讀鄭傑的《邊走邊嘆》,這本書收錄了這位「另類」校長寫給女兒的52封信,內容豐富,觀點鮮銳,情感深沉,值得我們老師一讀。我們老師不僅可以給自己的親友寫信,還可以給學生寫信。

我很喜歡寫給全班學生的公開信,開學時寫,運動後寫,元旦時寫,放假前寫……我跟他們分享我的人生感悟:

「何謂成功?何謂幸福?在我看來,腰纏萬貫不是成功,功名顯赫不是成功,成功是一個人的自我實現,能成為什麼你就成為什麼,用李開復的話來說——「做最好的自己」。而幸福即是由這種成功所帶來的體驗,幸福的人對平凡的事物不覺厭煩,對日常生活永感新鮮,有可以交心的三兩知己,有深深愛著的親人。他有著堅強的內心和獨立自主的性格,他悠閑而高貴,他同情那些為蠅頭小利擠得頭破血流的人但不會鄙視他們,他能看到生活中的陰暗面但更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因而他的臉上始終洋溢著微笑,他能包容和自己意見相左的人,他看上去很鈍感實則很智慧……幸福,就是欣賞別人,悅納自己!」

在信中,我欣賞著他們的進步,也提出了我的願望:

「我此刻正面帶微笑,充滿幸福地給你們寫信。想起你們,我常常充滿幸福。我有時會看軍訓時你們的照片,雖然才半年,你們的變化可真大啊,褪去了剛進校時的羞澀,眼神變得深邃或堅定。我想起第一次班級活動時同學們的多才多藝,向洪磊的磨方、504的鬼故事……我想起運動會時我們狂攬120多分勇奪年級第一的豪情,迎面接力跑的扣人心弦……我更想起為了今晚的節目,你們的付出,沈奇斌趕劇本至凌晨兩點,孟玥擠出了她的課餘時間一心撲在PPT的製作上,還有李斕端秀的字、朱一帆熱望的淚、幾位主角穿著單衣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苦練……

剛才去看你們精彩的《海倫之衣》,我在下面真為你們自豪,我特別激動,我好想說:高一(1)班,你們真的真的很棒!我會永遠記住你們的《海倫之衣》。

當然我也知道我們高一(1)班並不是十全十美,但我更希望你們和我一樣喜歡葉芝的一首詩:「多少人曾愛慕你青春嫵媚的身影,愛你的美貌出自假意或者情真,而唯獨一人愛你那朝聖者的心,愛你日漸蒼老的容顏。」一種蝕骨的愛戀,是愛她一切,甚至包容她的缺點,因為愛,有時是瘋狂的啊!我多想你們能有這樣的愛,愛我們的高一(1)!像我一樣!」

不僅給學生寫公開信,我還給家長寫公開信,分析其子女現階段特點,給他們提供建議:

「高中階段孩子的獨立性不斷增強,做家長的必須改變以往的教育、管理觀念,由扶到放逐漸放手。龍應台在《目送》中有一段話值得品味:『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管得過細,勢必會造成兩代之間的隔膜甚至對立。……」

不僅寫公開信,有時我還會根據學生個體特點跟他們個別通信。記得以前班上有位孤僻、封閉的女生夏某,她基本不與同學交往,在班上形單影隻,有著輕度強迫症。我發現她很喜歡漫畫,便送她幾米的一本漫畫《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並在書中夾了一封我寫給她的信,談我眼中的她,把她所有的優點幾乎全部道出。第二天,她回信了,很長,將她的有關經歷告訴給我。心扉,終於開啟。我很高興,又接連給她寫了好幾封信,她都一一回復。我發現,她的微笑逐漸多了……

我不僅給學生寫信,而且要求家長也能給子女寫信。記得一位中年得子的家長很苦惱地訴說與孩子的隔閡,責怪他孩子的頂撞與叛逆。我靜靜聽,最後給他一個建議,要他回去後不要再對孩子空洞地說教,而是給孩子寫封信,真誠地談談一個父親的苦惱與期望。他照辦了。過些天,他興奮地打電話給我,說孩子這些天明顯變了,還能主動將心裡話跟他說。

書信的魔力在於,用靈魂寫下的文字有著直抵心靈深處的力量。

三、教學論文:藉助思考研究抗拒平庸

論文寫作是許多老師視為畏途、備感頭疼的事。我們先來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英國青年科萊特,考入美國哈佛大學,有一個常和他坐在一起聽課的青年,叫比爾·蓋茨。一天,蓋茨找科萊特商議一起退學去開發32Bit財務軟體。科萊特摸了摸比爾的額頭,說:「你沒發燒吧,開發Bit財務軟體,不學完大學的全部課程,那怎麼可能?」

十年後,科萊特成為Bit領域的博士,比爾·蓋茨則進入了《福布斯》雜誌億萬富豪排行榜。又過了幾年,科萊特成為博士後,比爾·蓋茨成為美國第二富豪。幾年又過去了,科萊特認為自己能夠開發32Bit財務軟體了,比爾·蓋茨已經繞過Bit軟體,開發出Eip財務軟體,速度比Bit快1500倍,兩周內佔領了全球市場,比爾·蓋茨成了全球首富。

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是想告訴大家:對一件事,如果等所有的條件都成熟才去行動,那麼他也許得永遠等下去。不少老師對於論文寫作或許正抱著我現在還不具備寫好論文的條件,等條件成熟了再寫吧。其實,如果你不動手去寫,你永遠不可能等條件成熟的那一天。

(一)問題意識:有困擾才會有發現

寫論文最重要的是,選好合適的論題。不少教師寫論文的苦惱正在於,找不到合適的論題來寫。愛因斯坦曾說:「發現問題常常比解決問題更具有實質意義,因為解決問題不過是數學或實驗的技巧罷了。」發現新的問題、新的可能,從新穎的角度思考舊的問題,對於人類進步的意義是巨大的。教師寫不出論文,歸根結底,還是發現不了問題。因此,我提倡老師們在日常教學中增強問題意識,每個階段都要找些問題來困擾自己,有困擾才會發現。

1.在閱讀中思考

讀書,往往會激發自己對某些問題的思考。教師的閱讀視野應當開闊一些,不要僅限於閱讀本學科、本專業方面的文章。不同學科、不同專業儘管討論的問題不同,但在思維方法上卻很多相通之處。我們要學會「移用」,將另一門學科、另一個領域的研究成果移植過來。

比如,我下面一篇論文就是在閱讀梁啟超的《趣味教育與教育趣味》一文後受到啟示寫成的。我在研讀梁啟超的「趣味教育」時發現,梁啟超提倡的「趣味教育」,不僅將趣味當手段,還將趣味當目的。他認為趣味既是「生活的原動力」,也是一種審美能力,認為教育應培養學生的高等趣味。於是,我以此來觀照當前的作文教學,發現趣味之於作文教學的療救意義至少有三:

1.作為自由創造欲的趣味對於寫作具有動力意義;

2.作為美感本質的趣味對於確定作文教學內容的指導意義;

3.作為立人樂生的趣味對於作文教學的前瞻性意義。

在此思考的基礎上,進而提出「趣味」作文的療救策略:

1.抽走「小木塊」:激發學生的寫作趣味

2.「無所為而為」:養護審美趣味的自生長

3.相擊乃生靈光:作文教學趣味化的自覺追求

2.在實踐中反思

每位老師都應該有自己在教學上甚為得意的成功招數和難以忘卻的失敗體驗,但或許因為惰于思考、疏於整理,就未能將其提升為具有普遍意義的教學智慧。成功之道與失敗之誡,應成為我們思考的常態問題。歌德說,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常青。一線教師具有豐富的寶藏,這些實踐是理論研究者們所缺乏的。我們要有善於反思成敗,總結得失,提煉教育智慧。

我的作文教學頗有優勢,在指導學生競賽獲獎、發表習作或應付考試方面,均取得不俗的成績。於是我總結出其中的一條成功經驗,就是班報的編辦。具體做法如下:

每次周末,我的學生只有一份固定作業:一篇隨筆。周一上交後,我會以最快的速度瀏覽,從每班各挑出8—10篇有發表潛力的隨筆,將隨筆本發還給他們,並寫上修改建議。這些同學在周三放學前將修改後的習作交給我,最終再由我確定發表的篇目,讓學生利用周末時間輸入電腦,下周一交電子稿。我負責將電子稿里的文檔彙集在一個文檔里,排版,在學生校對後送印。每周三,《聯合周報》與兩個班學生見面。我再根據每期文章特點,相機點評。

《聯合周報》的製作可以簡單歸結為六個步驟:「一挑,二改,三定,四錄,五印,六評」。這樣會不會增加教師的負擔?我的體會是:不會。教師從之前的逐篇批閱,到現在的瀏覽全部、詳批數篇,時間並未多花。而且,排版時的粘貼、分欄,也不太費時。

我發現這一做法契合了一些理念:

第一, 養護學生的言語生命本性,讓每一個內在生命健康生長。

第二, 關注學生的言語生命動力系統,幫助學生自我實現。

第三, 互勵共生,激蕩起每個生命的言說慾望。

於是,將自己的成功經驗結合思考寫成論文《指向原點的作文教學》,發表於《語文教學通訊》2011年第6期。

3.在教材中漫溯

論文寫作還有一塊可以大有作為的領域,那就是教材。對教材文本的細讀,對教材處理的構想,甚至是對教材的質疑批判,都可以寫成很有價值的論文。我們提倡對教材進行微觀形態的研析。孫紹振先生說,不論在自然科學還是在經濟科學,乃至於管理科學,微觀分析都絕不是「小兒科」,而是「大學問」。他以美國的一些名牌院校為例,如哈佛大學、西北大學,說這些學校就是以個案分析為主的,甚至連畢業論文都可以省略。孫紹振先生的《孫紹振如是解讀作品》、《名作細讀:微觀分析個案研究》、《月迷津渡:古典詩詞微觀分析個案研究》等著作,正是這一理念的生動詮釋。

我們發現,優秀教師往往對教材有著獨到而深刻的理解,積累了很多篇教材分析方面的文章。郭初陽、蔡朝陽、呂棟三人合著的《救救孩子:小學語文教材批判》,就是一線語文教師對教材分析的優秀代表。當然,我們不一定要寫成論著,但應增強分析教材的意識,在充分思考和積累的基礎上,寫成見解獨到的論文。

(二)資料搜集:觀點重組和深化的過程

1.資料搜集的意義

對於論文寫作而言,資料的搜集是不可缺少的。資料搜集的過程,其實也是觀點重組與深化的過程。論文寫作的程序可以簡要提煉如下:「觀點1的形成——搜集資料——觀點2的形成——梳理成文」。這裡的關鍵是從「觀點1」到「觀點2」的過程。觀點1是一個「雛形」,觀點2是一個「成形」,而資料搜集就在這兩者之間,起著一個把「觀點1」變成「觀點2」的作用。

搜集資料並不是一個一次性完成的工作,實際上它貫穿整個研究過程。李海林先生曾指出搜集資料的大致程序:

——確定一個研究論題(即觀點雛形);

——然後圍繞這個觀點雛形搜集一些基本的資料;

——然後是對這些基本資料的研讀,在這種研讀中,提煉和產生出成形的觀點、具體的觀點;

——這個成形的觀點、具體的觀點還需要進一步充實,使之完全成立,於是再反過去搜集更重要的、前沿的資料;

——在完成對這些新搜集到的資料的研讀之後,才開始寫作過程;

——在寫作過程中,會發現一些小的環節上,還有需要落實的、需要補充的地方,還需要再找一些資料加以補充、落實。

這就是一個完整的研究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資料工作貫穿始終,我們會隨時停止我們的研究,回過頭來搜集資料。

2.資料的類型

搜集資料可以分成兩類:一是專題搜集,就是準備寫某一個問題的文章了,再來圍繞這個專題來找資料。一是平時的資料搜集,就是並不是為了一個什麼具體的研究論題來搜集資料,而是平時在讀書的過程中,看到什麼新鮮的、有啟發意義的材料,隨手搜集下來保存。這兩者都重要,但第二類常常會為某些老師所忽視,他們常常是等到寫一篇具體的文章,才會想到找點資料。其實,平日里做個「有心人」,逐日積累,積少成多,需要用的時候,信手拈來。

可以搜集典型的資料。典型的資料,包括經典著作、經典案例和在歷史上有過影響的言論。典型資料,能有效增強論證的說服力。

可以搜集最新的資料。因為最新的資料里,很可能包含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觀點和思想,但由於時間或其他原因,這些價值尚未被完全開發出來。挖掘時新資料的價值,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

可以搜集上位的資料。我們在研究論題時,不要忘記研究這個論題的關鍵詞的上位概念。上位的資料,往往能幫助我們拓展思路。

還可以搜集反面的資料。這一類資料常常容易被老師們忽視,而其實它能為我們的提供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3.資料搜集的常用方式

摘記卡片,是一種常用方式。也許會有老師反對,認為摘記卡片已經落伍了。但摘記卡片並未過時,有著其他方式所沒有的效果。它不僅經濟、方便,可以隨時摘記,而且便於組合使用,將同一主題的卡片集中在一起,按邏輯順分好,往往就是一篇文章的框架。

文獻複印。平日里讀書,看到重要的文章,立刻複印下來,逐日積累,然後分類存放。它的特點是完整、快捷。

維普資訊。網路查詢資料,是當前最普遍、最便捷的一種方式,但要注意網路上的資料不可盡信。對我們教師而言,最權威、最典型的當屬維普資訊網(網址:http://oldweb.cqvip.com/)。比如你要寫關於《葡萄月令》的論文,可以上維普網搜索一下已有的研究成果,結果發現在重要期刊上已發表如下文章:

《葡萄月令》教學實錄,趙艷秋,發表於《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1年第9期。

《葡萄月令》教學實錄,黃厚江,發表於《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1年第8期。

從《葡萄月令》看汪曾祺的語體風格,顧樂遠,發表於《語文月刊》2011年第6期。

備課本上的《葡萄月令》教學故事,曹勇軍,《語文學習》2011年第5期。

汪曾祺的語調——細讀《葡萄月令》,汪政,發表於《新語文學習》2011年第3期。

淺談《葡萄月令》語言的「孩子氣」,劉希樂,發表於《新語文學習》2011年第3期。

先給「品嘗葡萄」找個支點——汪曾祺《葡萄月令》教學難點突破,王守明,發表於《語文學習》2011年第1期。

在你寫作論文之前,先瀏覽這些在重要期刊上發表的文章,了解當前的研究狀況,而後再另闢蹊徑,構思行文。

(三)梳理成文:形式的要素不容小覷

1.題目:最攝人心魄的眼睛

我們常說,題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眼睛是最打動人的地方,同樣,文章的題目也是最吸引讀者眼球的地方。要使文章獲得讀者的青睞與喜歡,題目是一個需要格外用心的地方。

題目應當講求新意。拿一本雜誌,我們往往是先瀏覽一下目錄,標題有新意的,我們往往會翻開閱讀。怎樣使題目富有新意呢?我們來看下面三個題目:

(1)把素質教育落實到語文教學課堂上

(2)結合學科特點,培養道德情操

(3)重視誦讀教學,提高語文素養

這三個題目簡直可以作標語懸掛起來。這種標語式的題目是寫論文的大忌,因為都是套話、空話、大話,甚至假話。這樣的題目不會激發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我們可以在不改文章內容的前提下,將這些題目改一改:

(1)「在場」的課堂教學與「不在場」的素質教育

(2)語言倫理學對語文教學的啟示

(3)誦讀教學應該成為一道「功夫茶」

改後的三個題目就有了新意。題目(1)、(2)用了「陌生化」策略,借用了「在場」、「語言倫理學」等術語。題目(3)採用了形象化的表述,同樣能起到吸引讀者閱讀的效果。

題目應該切口小巧。魯迅說,角度要小,開掘要深。這一點在文章的題目上就應該體現出來。比如「論語文閱讀教學與生命教育的融合」這個題目就顯得大而無當,什麼叫生命教育,語文閱讀教學的問題又何其複雜,還有,這兩者的結合又涉及到多少方面……如果將題目改成「生命意識:語文教材的一種新的分析視角」,切口變小,也就容易把握了。

2.結構:追求周密謹嚴之美

在結構的編排中,一般情況下有兩種:一種是並列式結構,一種是層進式結構。比較而言,並列式結構更易體現文章的清晰層次,層進式結構更能體現思維的謹嚴之美。

並列式結構是比較常見的,我們討論一個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我們有三點認識,文章的結構就體現這三點認識。如汪雪梅老師的《文學教學的一個誤區:以理性分析代替直覺領悟》(《中學語文教與學》2003年第6期)是主張文學教育不能用理性分析代替直覺領悟的,該文就是解釋這個主張的理由,理由有三點,於是文章就由三部分組成:

1.直覺思維的整體性要求文學教學不能理性肢解

2.直覺思維的潛意識性要求文學教學不能是完全的理性顯現

3.直覺思維的非邏輯性要求文學教學不能理性武斷

層進式結構更利於展現思維的推進過程。如焦名海老師的《語文生命課堂的構建》(《中學語文語學》2003年第7期)是一種層進式結構模式,文章分三部分:

1. 從「傳統課堂」到「生命課堂」:課堂重構的趨勢

2. 「生命課堂」的特點

3. 構建語文「生命」課堂的途徑

第一點其實就是說語文課堂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忽視「生命」;第二點就是對這個問題的分析,「生命課堂的價值、意義以及表現」;第三點就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這其實運用的就是議論文寫作的基本模式:「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語言: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

很多教師對自己的語言沒有自信,總擔心寫出來的東西過於通俗會顯得幼稚、水平低,於是總要參考一些「專家」的理論性較強的文章,盡量去模仿借鑒,引用上一些精深的段落或新鮮的術語。這類文章因為語言風格不一,銜接生硬,「穿別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走起路來自然是極不自在。

清末詩人黃遵憲說:「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意思是,我所寫的是我所要說的,那些過時的陳規舊矩又哪能限制住我呢?後來,「我手寫我口」被人們改為「我手寫我心」,意思是為文要真誠,發乎內心。寫論文也是這樣,以手寫心,才能有生命力。

一線教師的論文一般不會講多麼高深的理論,往往說的是自己在教學行走的過程中的實踐與感悟,所闡述的理論往往是「實踐性理論」,不宜忽視乃至拋棄應有的實踐性品質和樸素清淡的風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應該成為我們一線教師論文寫作的基本追求。當然,這並不是說要諱言理論——恰恰相反,感性與理性兼具的文章是很受歡迎的,而是說,每位老師應該儘快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

四、文學作品:生活中不能缺少詩意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布羅茨基說:「既然我們無以寄託對美好世界的希望,既然其他道路全都行不通,那麼讓我們相信,文學是社會的唯一道德保險。」文學,將註定成為人類最後的避難所!

教師在寫教育隨筆、教學論文的同時,也不要忘了到文學的園地里舒展一下筋骨。文學與教育理應攜手共進,李鎮西老師對此有過一段精彩的論述:

文學如教育一樣,著眼於人的靈魂,追求心靈的感動與激蕩;教育如文學一樣,充滿激情、浪漫、意趣。

文學如教育一樣,力求把人引向真善美,引向偉大、深刻與崇高;教育如文學一樣,震撼人心,催人淚下,蕩氣迴腸,餘韻悠長。

如玉一般的赤子之心,如水一般的純凈靈魂,如山一般的英雄夢想,如海一般的浩渺胸襟……文學都具備。

詩歌一般的激情燃燒,戲劇一般的跌宕起伏,小說一般的驚心動魄,散文一般的從容優雅……教育均擁有。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似乎可以說,一個優秀的作家,一定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反之亦然。

我還可以非常肯定地說,作家與教師是以不同的方式表達著對生命的理解,並影響著生命的質量——

作家以自己的作品影響無數的讀者,讓自己的思想與情感通過文字進入讀者的精神世界;教師將每一個孩子當做自己的作品,在每個孩子身上傾注熱情,揮灑生命,幫助他們把人生變成一首雋永的詩或一篇厚重的小說。

純真,激情,妙趣,敏銳,深刻,浪漫,智慧,責任……這是教育的要義,也是文學的要素。

(一)詩歌散文:讓心靈變得更精緻

英國散文家和文學評論家赫茲里特在《時代精神》一書中說:「詩是構成生活的一種東西。」「生活中一切值得記憶的東西,都是生活中的詩。」「詩是我們生活中的精細部分,它擴展、凈化、提煉我們的心靈,它提高整個人生。」我始終認為,每一個健全完整的生命,都應該與詩結緣,正如余光中說,「一個人可以不當詩人,但生活中一定要有詩意!」

張麗鈞老師也是一位左手文學、右手教學的名師。作為《讀者》簽約作家,出版《畏懼美麗》《依偎那座雪峰》《看見陽光就微笑》《孩子施捨的天堂》《花海銘香》等多部散文集。《畏懼美麗》《捐贈天堂》,《還有人活著么》等被選入中小學語文教材,多篇文章被選作中考閱讀文本。評論家白燁評論她的文章特點是:「善於捕捉人們習焉不察的平凡事件,錦心獨得,秀筆獨運,連綴成立意超拔、啟人心智的妙文,使人在會心一笑的同時,得到靈魂的洗滌與精神的升華。」張麗鈞的很多文章其實就是學校生活的記錄與感悟,比如《孩子,其實你不必這樣》。

文章寫了一個學生程海的故事。程海並不是張老師班上的學生,是一位成績十分優異的「特困生」,張老師一直在留意他。當張老師知道長得又瘦又小的程海每頓只吃二兩飯、半份素菜的時候,心疼不已。於是,張老師特意到初三的售飯區等候程海,看到程海的飯卡里只剩下60元。張老師和他邊聊邊走,趁無人注意時把自己的飯卡遞給程海,稱自己要減肥,想跟程海交換一下飯卡,並要求到中考那天雙方都把飯卡里的錢用完。張老師的飯卡里存有200元錢,足夠他這20天用了。中考結束後,程海將飯卡還給張老師,並真誠地道謝。而讓張老師意想不到的是,程海只用了張老師卡里的60元。

張老師捏著那張飯卡,突然有一種想流淚的感覺,驚問自己:是不是,在無意中傷害了這個十分要強的孩子?文章最後這樣寫:

孩子,窮,本不是你的錯,不要用自己羸弱的身體去給「窮」這東西殉難,它不值得。如果一個人,表示願意和你並肩迎擊困難,你自然可以分析他的用心是否真純;而當你明白的知曉他原是惴惴地揣了一顆善心,並希望用這顆善心給你溫暖的時候,你就應當賜給他一個機緣。要知道,有人會把你欣然領會一份善意看成是對他的至高獎賞。他期待著你幸福地體察到他的良苦用心,他也期待你日後同樣成為慷慨地贈予他人溫暖的人。

讀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張麗鈞老師的大愛情懷、慈柔心腸和真誠的體貼打動了。文學就是人學,有怎樣的情懷就有怎樣的文字。作為唐山市開灤一中校長,張麗鈞女士並沒有讓自己的生活淹沒於瑣碎的日常事務中,而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懷揣「初心」,以「只如初見」的赤子之心,發現生活中細微之處的美好,借細節的水珠折射出陽光的美色。

當然,像張麗鈞這樣才華橫溢的老師畢竟是鳳毛麟角,但我們從他們的教育與文學寫作的關係中應該獲得某種啟示。創作詩歌、散文、戲劇、小說等文學作品,能使我們的心靈更加柔軟,使眼神更加純澈,使情懷更加真摯。也許有老師會認為,寫詩歌散文,這應該是語文老師的專利。其實不然,只要你對生活充滿熱情和新鮮感,你就可以用文字創作出屬於自己的「文學作品」。也許最初的文字是稚嫩和寒磣的,但你只管寫下去。一直寫下去,你的靈感會越來越多,你的筆也會越來越靈活。文學寫作,就是心靈的漫長修行!

(二)書影評論:業餘並不代表淺薄

生命的成長是件複雜而奇妙的事,著名學者崔衛平曾感嘆「要多少好東西才能成就一個人」。生命的成長,是一個將多方面的養料吸收、消化的過程。理想的生命狀態,永遠處於不斷吸納和完善中。老師的生命也需要不斷地更新、重建,而其主要手段是閱讀。但同樣是閱讀,差異很大,周國平曾說:「讀書猶如採金。有的人是沙裡淘金,讀破萬卷,小康而已。有的人是點石成金,隨手翻翻,便成巨富。」周國平所指出的現象在我們身邊普遍存在。每位老師都應該成為讀書人,但讀書人還可分為兩類,一類不善讀書,一類善於讀書。前者死讀書、讀死書,後者能將書讀活,將書與生命打通。而要達到後者境界,寫書評往往不可迴避。

以我寫書評為例來談。華師大出版社「大夏書系」出版了高萬祥先生與我合著的《優秀教師的30本案頭書》,該書收錄了我們寫的30篇書評。為了寫好一篇書評,我常常要將該書反覆閱讀,上維普網下載相關資料,去圖書館查閱有關文獻。常作印老師的一段話深契我心:

我大致測算了一下,寫作1000字的文章,常常要閱讀兩萬字以上的相關材料。如果說閱讀與寫作分別是輸入和輸出的話,那麼至少20份的輸入才能換得一份的輸出。朱光潛先生曾談到他寫作《西方美學史》時,一邊學習一邊寫作,到底讀了多少書,記了多少筆記,連他自己也記不清了。

我發現,真正的寫作愛好者,往往也是閱讀愛好者。他們總是沉迷於書香之巢,總是睜大思考的眼睛,總是審視身邊的事與物,凝集點滴心靈的感悟,直至最後匯成思想的洪流。

我大約就是以這二十比一的讀寫比例進行書評寫作。在這樣的深度閱讀中,我獲得了以前淺閱讀所沒有的體驗、認識,比如我上大學時瀏覽過弗洛姆《愛的藝術》,但未能留下太深的印象,而這次為了寫作書評,我將《愛的藝術》認真讀了兩遍,並找來弗洛姆及該書的相關資料反覆研讀,終於寫成《愛,是一門可以學習的藝術》一文,有關片段見下——

愛,普遍被人們認為是一種由意願所控制的情感,但弗洛姆認為,愛並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可以輕而易舉得到的感情。弗洛姆指出,在愛的問題上人們易犯的錯誤有:第一,把自己置於愛的被動地位,首先問「我被對方愛了嗎?」而根本不去問自己是否有能力愛對方;第二,認為應該有愛的對象然後才會有愛,從而否認了愛的能力因素,亦即認為「愛本身並不難,難的是找到愛的對象」。

這兩種愛的誤區在我們老師身上也存在著。幾乎所有老師都會在乎「我被學生愛了嗎?」而很少去反思自身是否具備愛學生的能力。而有些老師誤將對優秀學生的愛,當作對全體學生的愛。他們認為,不能愛上所有學生,是因為總有些學生「讓人愛不了」。其實,愛優秀學生不足為奇,愛所有學生、愛那些發展有障礙的學生,才是一種偉大的師愛。因此,我們老師不能將愛的希翼寄托在優秀學生的閃亮登場上,而忽視自身愛的能力的提高。因為,愛是一種能力,與對象無關。讓我們記住弗洛姆的論述:「愛並非是與某一個人的關係,而更多的是一種能力,性格上的一種傾向。」「如果一個人只愛他的對象,而對其他的人無動於衷,他的愛就不是愛,而是一種更高意義上的自私。」「如果我確實愛一個人,那麼我也愛其他的人,我就會愛世界,愛生活。」

書評,可以分成學術性較強的專業化書評和主觀性較強的體悟式書評,限於專業水平和學識修養,我的書評多屬於後者,更注重與生活打通、與自我打通。或許會在專家面前被嗤之為淺薄,但我堅信,由真實生命感發的文字有著不朽的魅力。經歷過這段書評寫作,我對閱讀有了重新的認識,深深反思此前閱讀的低效與蒼白。我甚至有了一種較為偏執的想法,讀到一本好書,如果不用文字將你的閱讀心得記錄下來,這本好書並沒有被你真正擁有。

同樣,觀影也是如此。當我們看到一部好電影時,一定要將我們的感觸及時轉化為文字。我們的影評自然不能和專業影評人如崔衛平等相比,但是,業餘並不代表淺薄,真誠的文字自然有著動人的力量。讀李鎮西老師新書《我的書影漫談》里的書評、影評,你絕對不會因為非專業而輕視,相反,你會對李老師厚重而真誠的表達滿懷敬意。

(三)教育雜文:讓你的愛帶上「血性」

我認為,一個有理想、有思想、有激情的成熟教師還應該會寫一種特殊文體——教育雜文。教育雜文,顧名思義,是關於教育方面的雜文。在功利浮躁的當下,我們需要雜文來揭示社會病灶,也需要教育雜文來洞察教育亂象。寫教育雜文,需要鞭辟入裡的智慧犀利、無所顧惜的決絕勇敢和捨我其誰的社會擔當。讓我們一起來看張麗鈞老師的一段自述:

我把自己的創作劃分為三個階段:寫詩的階段,寫散文的階段,寫雜文的階段。做學生的時候,滿腦子旖旎夢想,就覺得非用詩歌的語言不足以表達自己的浪漫情懷;後來,我開始用禮讚的眼光看世界,不知怎麼就看出了許多溫情,便改寫散文,用有溫度、有色彩的句子來表達自己對這世界的愛;再後來,我彷彿漸漸摒棄了那溫柔,筆下的句子生出了稜角,發表出來時,居然從經常佔據的散文欄目挪到了雜文欄目。……光陰斂走了春之繁麗,卻將有分量的果實留在了枝頭。

我想強調的是,我對世界的愛沒有流失,我只是改換了一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我的言辭有時顯得有些冷酷、有些刻薄,但是,在這冷酷和刻薄後面是我超越了「歌德」境界的一種真愛。因為愛之深,所以責之切。我在前面說過優秀教師的愛是用道德、理性、激情、智慧編織而成的,其實,雜文家的愛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教師的愛是有硬度的愛,雜文家的愛是有深度的愛。

「教師的愛是有硬度的愛,雜文家的愛是有深度的愛。」這話說得多好!我們不需要成為雜文家,但我們的愛不能缺少硬度和血性。很多時候,我們的愛是有毒的,如果缺少批判質疑的思維、清醒理性的判斷,我們往往會在無意中製造漢娜·阿倫特所說的「平庸的惡」。寫教育雜文,能讓我們保持對現實一份清醒的認識和審慎的距離。當今,教師中寫雜文最好的要算王棟生老師了。他以「吳非」的筆名在雜文界掀起了一陣風暴。老師們,一定要去讀《不跪著教書》《前方是什麼》這兩本書。我們可以從這兩本書中學到寫教育雜文的技巧、境界與情懷。吳非在《不跪著教書》的自序中這樣寫道——

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是什麼樣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確有過放棄的念頭,然而一想到中國人有千百年下跪的歷史,想到文革給中國人帶來的恥辱,想到下一代人還可能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下跪,就覺得我們中國首先得有鐵骨教師,教育的辭典中才能有「鑄造」這樣的詞條。

教育雜文怎樣寫?

首先,應培養敏銳的眼光,關注並思考身邊的教育現象,做生活的有心人。吳非的教育雜文大都取材於日常見聞,比如母校校慶、上課鈴響後學生狂奔、教師節收禮物、家長偷看子女日記……這些事就發生在你我身邊,但我們似乎總是熟視無睹。我們要讓觸角變得敏銳,關注生活,思考生活。

其次,要有豐厚的學識修養,積累經典材料和典型形象。雜文沒有固定體式,但要能吸引住讀者的眼球,追求形象、生動。讀吳非的雜文,你會為他廣博的積累而驚嘆,古今中外、文史哲藝、寓言神話、軼事舊聞,無所不及。

最後,應講求情感控制的藝術。雖然雜文是「匕首」、「投槍」,挾著情感的浪潮,但在表達時不可太直白,而應注意節制,講求蘊藉。如吳非在《被難倒的蜈蚣》一文中,抨擊的是學校管理者的無知與落後,卻在文末講了一則有關蜈蚣的寓言,收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寫作的偉大,在於它能幫助寫作者認識世界、認識自身。加拿大學者馬克斯·范梅南在《生活體驗研究》一書中有著非常精彩的論述:「寫作是某種自我製造或自我塑造。寫作是為了檢驗事物的深度,也是為了了解自身的深度。」老師們,就讓寫作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在寫作中走向深刻,回歸自我,守望幸福。


推薦閱讀:

朋友無用?復旦麻辣女教師的話直擊心靈(附三次講課視頻)
北大清華丟失了一群好學生,鄉村卻迎來了一批好老師
老師是否應該從EdTech公司獲得報酬?
教師的使命
中國幼兒教師網--[分享]幼兒喜歡做的手指兒歌

TAG:教師 | 寫作 | 平庸 | 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