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世界遺產秀】【十二】明清皇家陵寢

評價:

明清皇家陵寢依照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將數量眾多的建築物巧妙地安置於地下。它是人類改變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築和裝飾思想,闡釋了封建中國持續五百餘年的世界觀與權力觀。

明孝陵

明孝陵,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謚「孝慈」,故名孝陵。坐落在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茅山西側,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明孝陵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翌年馬皇后去世,葬入此陵。因馬皇后謚「孝慈」,故陵名稱「孝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啟用地宮與馬皇后合葬。

明孝陵的「前朝後寢」和前後三進院落的陵寢制,反映的是禮制,但突出的是皇權和政治。明孝陵是現存建築規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其陵寢制度既繼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為陵」的制度,又通過改方墳為圜丘,開創了陵寢建築「前方後圓」的基本格局。明孝陵的帝陵建設規制,一直規範著明清兩代500餘年20多座帝陵的建築格局,在中國帝陵發展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

明孝陵的神道石刻是中國帝王陵中唯一不呈直線,而是環繞建有三國時代孫權墓的梅花山形成一個彎曲的形狀,形似北斗七星。

明孝陵在清代曾受到過多次重創,尤其清代咸豐年間的戰火幾乎讓明孝陵地表建築毀於一旦,康熙手書的御碑甚至倒地破碎。一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曾國藩奉詔祭陵,才著手修復明孝陵。當時,曾國藩派員勘估,明孝陵維修實際需白銀20萬兩,但是清朝財政拮据,結果最後只用了740兩銀子做了一些小維修,那塊「治隆唐宋」御碑也被扶起粘合,至今碑身上還看得到一道補過的裂痕。

陵園內亭閣相接;享殿中煙霧繚繞,松濤林海,養長生鹿千頭。鹿鳴其間,氣勢非凡。因屢遭兵火,現僅存神烈山碑,下馬牌坊,大金門,四方城及神功對德碑,神道石獸獅,獬豸,駱駝象,麒麟,馬和象六種24隻,神道石柱二,文臣武將各四。

康熙在6次南巡中,5次拜謁明孝陵。此碑由曹雪芹的祖父、當時的「江寧織造」郎中曹寅刻立。在「治隆唐宋」碑左右還有清朝乾隆皇帝詩碑各一塊,東西有卧碑兩塊,東邊一塊刻載康熙帝第一次謁陵紀事,西邊一塊刻記康熙帝第三次謁陵情形。 「治隆唐宋」四個金字,是清康熙帝第三次南巡時親筆題書。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這裡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一位太監。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於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鐘山之陽稱「明孝陵」。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難」(為皇帝解除危難之意)為名發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有人說出家當了和尚,總之是下落不明(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懸案),所以沒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鈺,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後英宗被放回,在心腹黨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場「奪門之變」,英宗復辟,又坐了皇帝。

朱祁鈺被害死,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將其在天壽山區域內修建的陵墓也給搗毀了。而以「王」的身份將他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這樣,明朝十六帝有兩位葬在別處,一位下落不明,其餘十三位都葬在天壽山,所以稱「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既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陵又自成一個獨立的單位,陵墓規格大同小異。每座陵墓分別建於一座山前。陵與陵之間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

追求形同"天造地設"的完美境界,用以體現"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

明十三陵里崇禎皇帝思陵的門外有一座太監陵,埋葬的是崇禎皇帝的秉筆太監王承恩。(做太監做到這份上,也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早上,崇禎帝朱由檢由太監王承恩陪伴登上煤山(景山),弔死在山腰壽皇亭附近的歪斜的老槐樹上。王承恩也弔死於旁邊的海棠樹上。清第一個皇帝順治在為崇禎皇帝發喪的同時為王承恩修墓立碑。並將他葬在崇禎皇帝思陵門外,讓他「守護」皇陵。 (貞臣為主,捐軀以從)

明顯陵

明顯陵為明睿宗獻皇帝朱祐杬和獻皇后的合葬墓。朱祐杬是明憲宗朱見深的第四子、明孝宗朱祐樘的異母弟、明武宗朱厚燳的叔父。(嘉靖皇帝的爹,死後顯靈)

1521年(正德十六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無嗣崩殂,根據太祖朱元障「兄終弟及」的遺訓,襲封為興王不久的朱厚熜被迎往北京入繼大統,是為明世宗。朱厚熜即帝位後,自立統嗣體系,不顧朝臣反對,追尊生父朱祐杬為皇帝。1521年(正德十六年十月)推尊朱祐杬為「興獻帝」;1523年(嘉靖二年) 「命興獻帝家廟享祀樂用八佾」;1524年(嘉靖三年三月)又加尊為「獻皇帝」。(大禮儀之爭)

朱祐杬被追尊為皇帝後,原有興獻王墳也相應按帝陵規制升級改建。1523年(嘉靖二年四月),興獻王墳原覆黑瓦換為黃琉璃瓦,並修築神路橋等。

明末,顯陵遭到破壞,據談遷《國榷》記載1642年(祟禎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至承天。……攻顯陵,焚享殿」,地面建築木構部分毀壞。

清東陵——乾隆帝陵

清東陵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最後一個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築,共建有皇陵五座—順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豐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東(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後陵四座、妃園五座、公主陵一座,計埋葬14個皇后和136個妃嬪。

清東陵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北有昌瑞山做後靠如錦屏翠帳,南有金星山做朝如持芴朝揖,中間有影壁山做書案可憑可依,東有鷹飛倒仰山如青龍盤卧,西有黃花山似白虎雄踞,東西兩條大河環繞夾流似兩條玉帶。

總體布局為"前朝後寢"。「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審美思想貫穿於每一座陵寢建築中,使各單體建築在空間組合上達到了近乎完美的空間組合。

清東陵是一部用磚、木、瓦、石寫就的清王朝盛衰的歷史。孝陵的建築反映出清朝定鼎中原初期財力不足,但是雄健古拙,規模龐大的石像生則反映出八旗子弟以武力征服中原,靠弓馬開創天下的雄姿。景陵、裕陵則反映出「康乾盛世」天下太平的時代特徵,定陵和惠陵則是清王朝一步步走向衰亡的寫照;慈禧陵則是權力的象徵,反映出慈禧兩度「垂簾聽政」的那段特殊的歷史。

清東陵的15座陵寢是按照「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設計排列的。清東陵大部分建築物為磚木結構,具有易糟朽、易燃燒的特點。一些磚石結構的建築、設施和藝術品長期處在野外,遭受風剝雨蝕,極易風化,因此具有相對的脆弱性。

裕陵內葬高宗乾隆皇帝,孝賢、孝儀二皇后,慧賢、哲憫、淑嘉三位皇貴妃。孝賢皇后是弘曆的嫡皇后。孝儀皇后是嘉慶皇帝的生母。

慈安陵

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的定東陵是清王朝營建的最後兩座皇后陵,其規制基本參照了孝東陵。

孫殿英盜陵:

乾隆和慈禧都是清史上的顯赫人物,不言而喻,兩墓中的隨葬珠寶一定是車載斗量。慈禧生前在地宮中安放的寶物,計有金花扁鐲、紅碧瑤豆、金鑲執壺、金佛、珊瑚佛頭塔等150餘件(各件寶物上的正珠、東珠、米珠絡纓達數千顆)。 慈禧墓的隨葬品之巨,價值之連城。

寓居天津張園的末代皇帝溥儀聞訊後痛哭,即在張園設靈祭奠。

之後孫殿英還想盜掘順治的孝陵,因聽人說順治帝於生前在五台山為僧,該陵里的棺系空棺,便沒有下手。遂擬掘康熙的景陵,正欲動手,不料石下溝中流出黃水,後暢流如瀑布,頃刻地上已積水二尺余,故又未動手。

清西陵

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時起四位皇帝的陵寢之地,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慶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緒的崇陵。此外還有3座後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園寢。位於河北省易縣城西15公里處永寧山下,離北京120多公里。周界約100公里,面積達800餘平方公里。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選此為陵址。雍正的陵址本來是選在清東陵九鳳朝陽山,但他認為「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實不可用」,因而將原址廢掉,命另選「萬年吉地」。選陵址者奏稱,易縣永寧山下是「乾坤聚秀之區,陰陽匯合之所,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咸備。」

有華北地區最大的人工古松林。從建陵開始,清王朝就在永寧山下、易水河畔、陵寢內外,栽植了數以萬計的松樹,現在這裡有古松1.5萬株,青松幼柏20餘萬株,陵區內松柏蔥鬱,山清水秀,14座陵寢掩映在松林之中,若隱若現,儼然一幅絢麗的山水畫。

泰陵

雍正的泰陵,居於陵區的中心位置,是西陵中建築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其餘各陵分布在東西兩側。泰陵是清西陵的首陵,埋葬著雍正及他的皇后孝敬、皇貴妃敦肅。始建於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泰陵是西陵的主體建築,規模大,體系完整。西陵以泰陵為中心,其餘各陵分布在它的東西兩側,規制與清東陵基本相同。

棱恩殿

皇帝生前有什麼,死後也要有什麼。他生前在故宮裡辦公,所以去世後他就在棱恩殿裡面辦公。

棱恩殿模仿的是皇宮裡的奉天殿,也就是俗稱的金鑾殿。帝在祭祀儀式舉行之前,他要先讀一個文稿,寫在一個黃綢緞上的,大意寫著:我是第幾朝第幾代的皇帝,我到這裡來幹什麼等等,這個叫檄文。這個檄文在祭祀儀式之前要先念,念完之後,在兩旁的爐子里焚毀,這個爐子叫神帛爐,在這裡焚毀之後,上天就會知道了。皇帝所有的祭祀儀式,包括跪叩、焚香,都在這個棱恩殿里舉行。」

推薦閱讀:

李雪濤 | 湯若望筆下的明清之變
新刊 | 漢唐明清大內總管的四種角色 · 清
享受明清傢具的生命與靈氣
批評:{張宏傑:從春秋到明清——國民性的「大退步「}
明清傢具話禪椅

TAG:世界 | 遺產 | 明清 | 世界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