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虛烏有的明末李自成與張獻忠「谷城會」
「雙雄會」資料圖片
在福(州)銀(川)高速(編號G70)(武)漢十(堰)段谷城出口處,豎有高達上十米的李自成與張獻忠「雙雄」雕塑,再現明末李自成和張獻忠聚首谷城商討共舉義旗的歷史。然而歷史上卻不曾發生的李自成隻身到谷城去與張獻忠談判的所謂「雙雄會」。史載崇禎十年(1637年),崇禎皇帝任命熊文燦為陝、楚、晉、豫、蜀五省軍務總理大臣,並增派禁軍1200人,組織圍剿農民起義軍。在明軍的強大攻勢下,李自成於次年(1638年)在潼關南原被明三邊總督洪承疇與陝西巡撫孫傳庭設伏擊潰,導致起義軍幾乎全軍覆滅,僅李自成、劉宗敏、田見秀、李過(李自成侄)、李成(李自成弟)、高一功(李自成妻弟)、王虎、張世傑、張能、谷可成、李雙喜(李自成養子)、張鼐、劉文魁、俞彬、白廣恩、高傑、顧君恩17人潛往商雒山(即商洛山,今陝西商州東南)蟄伏。與此同時,張獻忠在鄖西(今屬湖北)與明總兵左良玉軍激戰失利,亦負傷退往谷城(今屬湖北)石花一帶。於是,熊文燦遂改「圍剿」為「招撫」,結果起義軍劉國能、張天琳、張獻忠、羅汝才等部先後降明或就撫,其中張獻忠在谷城受「招撫」後,拒絕接受改編和調遣,並把四萬人的部隊分布在谷城周邊,分四營,各設一員大將率領。期間,集草屯糧,招兵買馬,訓練士卒,等待時機東山再起。同年九月,清軍兩路入邊,朝廷調洪承疇、孫傳庭入遼東防範,使得李自成、張獻忠得以喘息。崇禎十二年(1639年)6月9日,張獻忠因對官府索賄、刁難不滿在谷城重舉反明大旗,所部很快打垮守備谷城官軍,殺死縣令阮之鈿和巡按御史林銘球。與此同時,羅汝才在房縣起兵響應,攻陷房縣縣城,知縣郝景春戰死。熊文燦得知後,命左良玉率軍進剿。張獻忠與羅汝才合兵一處。同年七月,張獻忠、羅汝才在房縣羅喉山(或羅貘山)大敗左良玉部。羅喉山一役導致左良玉「總兵關防大印」遺失(1988年在房縣門古寺鎮獅子岩村被發現),朝廷震怒,將熊文燦革職,湖北督撫張任學遣回原籍,撤銷鄖陽知府戴東旻之職,並派兵部尚書、內閣大學士(宰相)楊嗣昌親臨湖廣進剿。此時,潛伏在商雒山中的李自成也重整旗鼓,經湖北鄖陽、均州進入河南。農民起義的烽火,再次在中原大地上熊熊燃燒起來。及至崇禎十三年(1640年)底,又形成了以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為首幾支大的農民軍。尤其崇禎十四年(1641年)二月間,張獻忠一日夜馳300里出四川奇襲破襄陽,殺襄王朱翊銘,導致楊嗣昌憂懼交加,病故於沙市(今湖北荊州),明末農民起義進入高潮。
據說張獻忠在谷城受「招撫」後,李自成曾從陝西商雒山秘密來谷城石花與張獻忠相會(《谷城縣誌》有載),並約定翌年端陽節同時重舉義旗之事。為此,姚雪垠在小說《李自成》中演繹出了驚心動魄的「雙雄會」傳奇。而1984年北京電影製片廠以此為藍本拍攝的《雙雄會》更使這一事件廣為流傳。事實上姚雪垠在1975年2月21日《致胡繩同志》信中云:「李自成曾去鄂西北房縣、竹山中找過張獻忠,發覺張獻忠想殺他而趕快逃走。這在明清之際人們所寫的野史著作中是一致的,大概可信。至於李自成去谷城找張獻忠,是個不可靠的傳說,見於吳偉業所著的《綏寇紀略》小注中。」(見關於《李自成》的書簡)可見姚雪垠寫李自成谷城之行,乃小說家言。
推薦閱讀:
※你根本想不到李自成是這樣被殺的?...
※亡國之君崇禎皇帝值得同情嗎?
※李自成兵敗後去向之謎 闖王寶藏現在何處
※假如沒有李自成搗亂,明朝是否能夠戰勝滿清?
※陝西米脂李自成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