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大講堂】印度佛教史:阿育王的功德事迹

印度佛教史【第四章】阿育王與大天 第一節 阿育王的事功

  佛教分裂與阿育王

  佛教經過第二次結集之後,在對律的態度上,雖已分成上座及大眾兩部,在教團的義理上,尚未有顯著的對立現象。但到阿育王的時代,則已從律制的爭執發展為義理的辯論,而且進步自由的大眾部,已在中印度取得了優勢,根據上座部說一切有部的《大毘婆沙論》卷九九(《大正藏》二七· 五一一頁下)的記載,把阿育王牽了進去,說阿育王黨同賊住比丘大天的一派,把上座長老們的意見忽視了,所以逼使上座們進入西北印的迦濕彌羅,與中印的進步派分疆教化。

  這雖是上座有部的一面之詞,但從深一層考察,摩揭陀地方始終是自由思想的溫床,保守派的不受多數人歡迎,當是可能的,進步派因合於時流為眾所歸,並受到國王的取決多數派而保護之,也是情理之常。

  印度的王統

  阿育王即是阿輸迦王(Asoka),他是孔雀王朝(Maurya Dynasty) 的第三位君主。印度是個文明悠久的古國,印度之有信實的年代可考,卻在阿育王的孔雀王朝開始。

  因此,在未介紹阿育王以前,先略介印度的歷代王統,以觀印度史事演變的梗概。

  (一)摩訶三摩多王統:這是最早的王朝,散見於《四分律》、《有部律破僧事》、《佛本行集經》、《眾許摩訶帝經》、《起世經》、《長阿含經》、《彰所知論》等九種經律中,各傳王名不一,且亦沒有時間的記載。

  (二)月統王統(Candravam. ′sa):見於印度神話辭書。

  (三)日統王統(Su-ryavam.sa):見於印度神話辭書。

  (四)蘇修那迦王統(Saiga Dynasty):這是孔雀王朝以前的摩揭陀國,也可以算是正史啟蒙時期,相當於西元前六、七百年或四、五百年頃。見於佛經中的十六大國,即在這個時代;但其每一王的年代,仍然不易清理。

  (五)孔雀王統(Maurya Dynasty):約在西元前四世紀至二世紀頃。此期間佛教大盛。

  (六)熏迦王統(Sun.ga Dynasty):約在西元前一百八十年頃至八十年頃。第四王補砂密多羅初年,中印有法難,南北印的佛教轉盛。

  (七)迦納婆王統(Kan.va Dynasty 又作康瓦王統、迦恩婆王統):僅四十多年。

  (八)案達羅王統(Andhrabhr.itya Dynasty):西元前二十七年至西元二三六年。

  (九)貴霜王統(Kusam. Dynasty):此時印度的南方為案達羅,北方為貴霜,這是大月氏的一族,其有最著名的統治者便是迦膩色迦王。馬鳴、龍樹、提婆、達摩多羅、訶梨跋摩、彌勒等名德,均出此時代。為西元前數十年至第三世紀之末。

  (一○)笈多王統(Gupta Dynasty):西元四世紀初至六世紀初的時代,無著、世親、羅什、戒賢、堅慧、覺音等均為此時期人。並有那爛陀寺的創建,密教亦開始漸盛。中國的法顯此時赴印,安慧、陳那、清辨、護法等,也在這一階段出現。

  (一一)戒日王統(Vardhana Dynasty 音譯伐彈那):約當西元第六世紀初至第七世紀中葉。此時有龍智盛化密教,月稱在中印大弘空宗,玄奘西遊,法稱再興因明。

  (一二)波羅王統(Pala Dynasty):這個王朝並非直接繼承戒日王朝而來,然亦 頗信佛教,此時密教特盛。

  以上王統,多依摩揭陀為中心而予以介紹的。因為印度王統太繁雜,只能舉其大要。

  戒日王朝以後,印度王邦林立,王朝迭起,到了西元十二世紀,回教入侵而王朝覆滅,佛教亦因而在印度絕滅!這已到了中國南宋寧宗的時代。佛教起於印度,垂一千六、七百年而亡,原因何在?到本書第十二章中再說。

  阿育王其人

  孔雀王朝的先世系統不明,但其不是純粹的雅利安人則無疑,有人說阿育王的祖母是賤民階級出身。在西元前三二三年,阿育王的祖父旃陀羅掘多王(Candrogupta)創立王業,經第二代賓頭沙羅王(Bindusa-ra),到第三代阿育王即位,是西元前二六八年,這是根據南傳《善見律》、《島史》、《大史》、緬甸傳說的記載,惟迄目前,阿育王即位之年代,尚有學者在努力考訂中。(參見本書三二、三三頁)

  據傳說,阿育王生得很醜,性格頑劣,很不得父王的歡心,適巧北印度的德叉屍羅(Takkasila)地方發生變亂,賓頭沙羅王即派他去平亂;這是有意送他去死的,所以軍隊的武器裝備都很差。想不到智勇兼長的阿育王,竟然達成了這個任務,做了那裡的總督。因此深受朝臣的擁護,等待父王一崩,他就殺了很多的兄弟,自己掌握政權。大概是因基礎未穩,故到四年之後,在他二十五歲時,始行灌頂即位的大典。依傳說他有一百零一個兄弟,被他殺了九十九個兄弟,只留一個帝須未殺。但從當時所刻的敕文中,尚有述及他與各弟兄間的情形,可見傳說之不足全信。

  據傳記所載,他的父王是受他脅迫而死,掌權後大殺昆仲,又置地獄之刑以處置人民,同時征伐南方的羯陵伽國(Kalinga)即今之阿里沙省(Or1-ssa),屠殺無數,所以他有一個「暴惡阿育王」的臭名。

  據研究,阿育王皈依佛教,可能是在征伐羯陵伽的前一年;當他見了征伐殺戮的慘狀之後,便大生悔心,回來後即親近僧伽,修持佛法,並以輪王政治的理想自許,以和平的正法來建設繁榮安樂的社會,近代由大磨崖法敕第十三章中,也發現阿育王曾有:「依法勝,是為最勝」的誥諭。

  阿育王與佛教

  從此之後,阿育王的-言行,均與佛教有關,研究阿育王的資料,除了梵文的《阿育王譬喻》(Asokavada-na)、漢譯的《阿育王經》及傳等之外,近代學者所注重的尚有:1.大磨崖法敕七處,分為甲篇十四章、乙篇二章。2. 石柱法敕六處,甲六章、乙一章、丙二章。3.小石柱法敕四處,四種。4.小磨崖法敕,甲七處三種、乙一處一種、丙一處一種。5.石板。

  此等古物是於西元一三五六年以後即被逐漸發現,到了西元一八三七年以後,始由甫林切補氏(J. Prinsep)陸續發現,而根據語源學並得到梵語學者的協助,譯成了英文。

  根據大磨崖法敕第一至四章、十一章,及石柱法敕第五章、七章等的記載,阿育王在即位後曾特赦囚犯二十五次,每年開無遮大會一次,此外,禁殺生、行布施、植樹、修道路、鑿井、造佛寺,並建佛塔,遍及全國。又設立正法大官(Dharma Ma-hamarowas),巡迴各地以宣揚正法,廣施仁政,愛護萬民。阿育王曾親自巡禮佛跡,到處豎立石柱,刻敕紀念。此等石柱現尚有部分殘存,已被印度當作古文物的珍寶,收藏保護。阿育王愛護動物的遺風,在印度迄今不衰。

  又從敕令的刻文中證實,阿育王曾派遣正法大官至外國弘化,見於法敕中的有希臘五王國:敘利亞、埃及、馬其頓、克萊奈、愛毘勞斯。此一地域是後來耶回二教的發祥地,佛教給他們的影響,可以想見。向東方則派到柬埔寨。根據佛教教義,以宣揚和平的重要,增進國際的親善。

  因此,史家每以羅馬的君士坦丁大帝之擁護基督教,來比擬阿育王之擁護佛教。實則頗為不當,君士坦丁不容忍異教,且其目的是一種政治的手段;阿育王卻在石刻的敕令中告諭人民,不得誹嗤鄰人的信仰,印度教有名的《摩那法典》,也即在此時成立;宗教的容忍乃被視為當然;其弘揚佛法,乃純出於敬信佛教而奉行仁民愛物的正法。

  當時印度的版圖之大,堪稱世無其匹,東部邊界到達孟加拉灣,北方的尼泊爾及喀什米爾兩個王邦,亦入其統轄範圍,南部疆界擴展至波娜河(Panna River)即今之海德拉巴省以南的吉斯特那河,西達阿拉伯海,西北則抵達今日阿富汗境內的一部分。

  據《善見律》卷二(《大正藏》二四·六八四頁中)說,阿育王即位第十七年,請目犍連子帝須為上座,於華氏城召集長老一千人,從事第三次結集,費時九個月。又據說南方巴利藏的《論事》(Katha-vatthu),即是此次華氏城結集的具體成果。

  結集之後,阿育王即派遣了大批的傳教師,分赴各地弘傳佛法。據《善見律》卷二(《大正藏》二四·六八四頁下-六八五頁上)所載,他們的領導者及其所到的地方如下:

  (一)末闡提(Majjha-ntika),派至罽賓、犍陀羅(Kara-Gandha-ra),即今北印之喀什米爾等地。

  (二)摩訶提婆(Maha-deva 即大天),派至摩醯婆末陀羅(Mahisakamanda-la), 即今南印之賣索爾等地。

  (三)勒棄多(Rakkhita),派至婆那婆私(Vanava-si),今地未詳,或雲在南印。

  (四)曇無德(Yonaka-Dhammarakkhita),派至阿波蘭多迦(Aparantaka),即今西印之蘇庫爾以北。

  (五)摩訶曇無德(Maha-dhammarkkhita),派至摩訶刺陀國(Maha-rat.t.ha),即今南印之孟買。

  (六)摩訶勒棄多(Maha-rakkhita),派至臾那世界(Yonakaloka),即今阿富汗以西。

  (七)末示摩(Majjhima)、迦葉波(Ka-syapa 又作迦葉惟)派至雪山邊(Himavantapadesa),即今尼泊爾一帶。

  (八)須那迦(Sonaka)、郁多羅(Uttara),派至金地(Suvan.n.abhu-mi),即今之緬甸。

  (九)摩哂陀(Mahinda)等,派至師子國(Tambapan.n.id1-pa),即今之錫蘭。

  由此可見,佛教在阿育王時代,即已成了世界性的宗教。他以佛教的教化,溝通了亞洲、非洲乃至達於歐洲的邊緣,負起了洲際的和平使命。

  甚至有人以為,《歷代三寶紀》(《大正藏》四九·二三頁下)所說,秦始皇時代到達中國的西域沙門釋利防等十八人,雖其傳說無征,卻與阿育王的時代相當,或即也是受阿育王派遣的一支傳教師罷。(印順法師《印度之佛教》第五章第三節九五頁)

  阿育王對於佛教的功勞極大,對於印度歷史的貢獻至鉅,所以有了一個「正法阿育王」(Dharma-A′soka)的美稱。但他所建的偉大寺院,現均無一倖存。其所建窣堵波,玄奘所見不下五百,現所發現者,只有二處:一為桑佉(San~chi)之一聚,一為婆爾呼特(Bharhu-t)之塔。其所建石柱或石幢,玄奘見有十六處,現只有九處了。

  兩個阿育王

  據南方所傳,佛滅百年,毘舍離七百結集,是在迦羅阿育王(Kala′soka)時,從此分為大眾上座二部。第三結集則在佛滅二百二十年頃的正法阿育王時,是為賊住比丘起諍而行結集,從此以後,即由大眾部分出東山等六部。

  但以北傳所記,佛滅百年有毘舍離七百結集,國王為誰則不明,佛滅百一十六年後(《十八部論》,《大正藏》四九·一八頁上,謂百一十六年),《善見律》卷一(《大正藏》二四·六七八頁中)謂佛滅百一十八年後阿育王統領閻浮利地,因大天五事之諍而分為大眾及上座兩部,乃為阿育王時;佛滅二百年滿,因大天五事之諍,嗣後大眾部分出東山等三部。

  因此,南傳有兩個阿育王,北傳只一個阿育王。南傳的第一個迦羅阿育王的年代,則相當於北傳的《十八部論》等所說的阿育王。南傳的第二個阿育王是第三結集的中心人物,第三結集也是出於南傳的記載,他卻比北傳的阿育王晚了一百多年。北傳《大毘婆沙論》卷九九(《大正藏》二七·五一一頁下),也明白地說:時國王阿輸迦(即阿育王),黨於大天,欲悉殺上座部之聖僧,故彼等去而往迦濕彌羅國。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三(《大正藏》五一·八八六頁中),也有類似的記載。此兩說均謂在佛滅後第一百年的事。故此實為佛教史上最難清理的問題。

  若細加考察,阿育王時的論諍是有的,但也未必就偏於大天一派的進步思想,依《善見律》(《大正藏》二四·六八三頁中)的記載,阿育王請目犍連子帝須為上座,選擇了一千位夠資格的比丘,評議論諍的誰是誰非,帝須被迎自阿烋河山中,他是波利東系 -- 上座部分支的人物,即是以上座部的立場而同情大眾部思想的分別說系,他之不為極端上座部所滿意,乃是可能的。他對大眾部的思想,做有分際的認可,也必是事實。此次之稱為結集,並且費了九個月,想必是從教義上做了廣泛的討論。但這年代,絕不如南傳所說的,在佛滅二百二十年頃。何以有此記載,則可能與北傳在二百年滿時的僧團為五事諍論有關。

  至於南傳將阿育王分為兩個,迦羅阿育王,義為黑阿育王,「黑」在佛教多用作惡的意思,例如白業黑業,即與善業惡業同義。所以,南傳用迦羅阿育王代表未信佛前的暴惡阿育王(此在北傳《阿育王經》,稱為旃陀阿育王),又用達摩阿育王代表實踐了佛化的正法阿育王。若此說可信,則百年之隔的兩位阿育王之謎,便可揭開了。

  此一見解,亦為日人荻原雲來氏,以及我國的印順法師所採取,其可信的程度如何,則尚可做進一步的研考。


推薦閱讀:

我好像成了佛油子?
佛經讀錯了有過失嗎?
瑜伽師地論 菩薩地(1)
從佛教角度電車難題如何回答?
怎樣拯救迷信的母親?

TAG:印度 | 佛教 | 佛學 | 佛教史 | 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