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詩歌的誤讀

關於詩歌的誤讀

古今中外的歷時的或現時的詩,都是允許讀者誤讀的。誤讀二字是說讀者或評論家對詩人的詩理解可以與詩人不一致,而且也根本不可能完全一致,當然這種不一致是有一定幅度和範圍的。比如這種誤讀就是不可以的:陶淵明有兩句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你理解為:哦,陶淵明是邪眼,因為他在東邊採菊卻看到了南山。這就不可以,太離譜了,說相聲可以,讀詩是斷然不行的。詩的可以誤讀一是詩歌本身的要求,因為詩的語言與其它文體是不一樣的,它是可以超脫於一般文體的語法邏輯之上的,是隨詩人幅度極大的跳躍的意境而展開的,可以忽左忽右、忽東忽西、忽天忽地、忽冰忽火的。其實這就是現代所說的文學如小說散文中的意識流,他們那意識流不是什麼樣新鮮玩意,只不過詩人都大度得很,屈原、荷馬沒有一個想來根他們爭知識產權罷了。正因為詩的這一特點,讀者按照一般的語言、語法邏輯和思維邏輯去解詩就不大可能了。二是惟其可以誤讀,詩才最具魅力,才會被評論家評得豐富多彩。毛澤東在世時,他的詩詞被郭沫若、臧克家、田間、賀敬之……一大串名人名士解讀過,百家爭鳴、各顯神通、花樣翻新,有時就一個典故用法、出處,吵了個不亦樂乎。毛澤東沒有出來說一句話,因為這樣才有意思,因為這樣才豐富多彩,因為有許多解讀毛澤東自己也是沒有想到的。

——摘自龔立人撰寫的詩評:《楊明通的詩之我見》

反正詩人詩中的話當不得真的,經不起考古學家的考究。詩中的語言只能去品評它的意境,體味它的美。以上的幾個或許只是讀者的誤讀,說明已被詩人的詩所陶醉,讀了進去。

——摘自龔立人撰寫的詩評:<讀《夜有點醉了》我真醉了>

這是一首極易被誤讀的詩。可以被誤讀也正是詩歌魅力所在的原因之一。……詩中的男人是誰?有N個解,可以是詩人的兄或弟,可以是詩人的父或子,可以是詩人的正熱戀著的一個被女人拋棄的男人……他被「女人踢開」,「你懷裡的孩子 眼睛朝外」,為什麼會是眼睛朝外呢?孩子眼巴巴地看著母親離去,傷心欲絕,以至「孩子不會哭泣」了。孩子的「眼睛朝外」是詩眼,讀到這不由得你不心頭一顫。妙哉也!

——摘自龔立人撰寫的詩評:《幾首短詩幾多深情——我讀葉的沉思的詩》

推薦閱讀:

如何讀懂古典詩歌
七歲的孩子寫出的詩歌,可惜很多人一輩子都沒看透
你聽見了嗎?荷葉在呼吸!

TAG:詩歌 | 關於 | 誤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