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毛澤東《矛盾論》 認識中華大智慧
看毛澤東《矛盾論》認識中華大智慧作者:李還木 從哲學成就上面來看,毛主席在辨證法領域達到了很高的境界,足可以出入「自由王國」來指導現實的革命了。時下非議毛澤東的人很多,但多停留在人身攻擊方面,但是如果通讀過毛主席的書,則能明了他的偉大性。我不在此評論其人,只說句題外話,小人們看人的坐標就是他自己,井蛙看天的參照不會比井口大。 如果說辯證法本身自老子時期方興,到黑格爾成熟,則到毛澤東可以算是巔峰了。由於現代西方哲學的進步,辯證法已經顯得力不從心了,但是哲學本身就建立在大量的合理性假設之上才不斷發展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毛澤東在學問上面是結合了中國的老子和馬克思辯證法的,也是當時登峰的,學好毛澤東的辯證法思路(不是階級鬥爭論:辯證法是源,階級鬥爭是一個時代局限性很強的推論)的確有很強的實際意義,就像牛頓力學依然在慣性低速坐標系裡最方便一樣。
《矛盾論》是多源頭的,我認為主要有3個第一是來自中國古代先秦時期的雜家思想。矛盾論中間的矛盾轉化說得如此簡單透徹,看起來是不是很象《道德經》中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呢?你可以說這是恩格斯的運動論觀點,但是毛澤東一定是先知道老子,才知道恩格斯的。此外,毛愛用比喻,這也是先秦時期的文章特點。 第二,馬列主義是另外一個重要源泉。《矛盾論》中間多次引用列寧的話,這在毛澤東的後期著作中很少見了。為什麼要引用,而且這麼多?這些不同於時下哲學小朋友們為了裝點門面大引vonHayek或者m.Poper的原文,來支撐「民主運動」的大旗,更不類似6/4自由女神兼中國預備總統柴玲小姐在美國人面前的聲淚俱下或者在香港電視上的慷慨激昂(我在法國都看不起她。她六四早就不在天安門了,「天安門死了三四千人」就是她講出來的,雖然當時就在天安門靜坐的一位來自台灣的某某歌星都對美國人說天安門廣場以內沒有死一名學生。美國人的紀錄片顯示少數死者都在一些「別有用心煽動下」攻擊和阻擋作戰部隊的時候)。《矛盾論》使用馬列結論多是作為定理來使用的,而且對馬列的觀點的一些不足之處基本都作了提升。 第三,《矛盾論》的理論結構是比較清晰的:定理給明出處,結論給以推理。不過,不知道大家看出來一個隱含的公理沒有,就是因果律。因果律是毛澤東在論證矛盾轉化中最重要的隱含思想。大家可以在原文中明顯地發現這一點。《矛盾論》最重要的貢獻,是它極其簡明深刻的闡述了唯物主義辯證法老子的辯證法太玄,黑格爾的辯證法太繁,毛澤東的辯證法就是矛盾。歸納起來2句話:1抓住主要矛盾,看準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這是一個剖面的靜態圖像。2因為矛盾可以通過某種方式轉化(毛澤東稱作「鬥爭」),所以為了達到目標就要鬥爭,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兩個思想並不是僅僅在《矛盾論》裡面,它們成功地指導了中國的抗日和解放戰爭。以往我們愛靜態的看問題,就像物理中的3坐標;我個人認為毛澤東是第一個自覺使用四維坐標的(帶時間軸),舉個例子(請參閱《論持久戰》「我國為什麼能勝利,為什麼不會滅亡。」)主要矛盾是,日本軍事經濟政治組織強,我方弱小速決必敗;日方地小物少需要速戰。這是每個人都能看到的。但是矛盾怎麼轉化,可以朝中國成功的方向轉化么,就沒有人能夠象毛主席那麼清楚了。且看他的論證節選: [「(三二)敵強我弱,敵是優勢而我是劣勢,這種情況,雖因我之堅持抗戰和堅持統一戰線的努力而有所變化,但是還沒有產生基本的變化。所以,在戰爭的一定階段上,敵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勝利,我則將遭到一定程度的失敗。然而敵我都只限於這一定階段內一定程度上的勝或敗,不能超過而至於全勝或全敗,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一則敵強我弱之原來狀況就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二則由於我之堅持抗戰和堅持統一戰線的努力,更加造成這種相對的形勢。拿原來狀況來說,敵雖強,但敵之強已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減殺,不過此時還沒有減殺到足以破壞敵之優勢的必要的程度;我雖弱,但我之弱已為其他有利的因素所補充,不過此時還沒有補充到足以改變我之劣勢的必要的程度。於是形成敵是相對的強,我是相對的弱;敵是相對的優勢,我是相對的劣勢。雙方的強弱優劣原來都不是絕對的,加以戰爭過程中我之堅持抗戰和堅持統一戰線的努力,更加變化了敵我原來強弱優劣的形勢,因而敵我只限於一定階段內的一定程度上的勝或敗,造成了持久戰的局面。 (三三)然而情況是繼續變化的。戰爭過程中,只要我能運用正確的軍事的和政治的策略,不犯原則的錯誤,竭盡最善的努力,敵之不利因素和我之有利因素均將隨戰爭之延長而發展,必能繼續改變著敵我強弱的原來程度,繼續變化著敵我的優劣形勢。到了新的一定階段時,就將發生強弱程度上和優劣形勢上的大變化,而達到敵敗我勝的結果。 (三四)目前敵尚能勉強利用其強的因素,我之抗戰尚未給他以基本的削弱。其人力、物力不足的因素尚不足以阻止其進攻,反之,尚足以維持其進攻到一定的程度。其足以加劇本國階級對立和中國民族反抗的因素,即戰爭之退步性和野蠻性一因素,亦尚未造成足以根本妨礙其進攻的情況。敵人的國際孤立的因素也方在變化發展之中,還沒有達到完全的孤立。許多表示助我的國家的軍火資本家和戰爭原料資本家,尚在唯利是圖地供給日本以大量的戰爭物資⒂,他們的政府⒃亦尚不願和蘇聯一道用實際方法制裁日本。這一切,規定了我之抗戰不能速勝,而只能是持久戰。中國方面,弱的因素表現在軍事、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的,雖在十個月抗戰中有了某種程度的進步,但距離足以阻止敵之進攻及準備我之反攻的必要的程度,還遠得很。且在量的方面,又不得不有所減弱。其各種有利因素,雖然都在起積極作用,但達到足以停止敵之進攻及準備我之反攻的程度則尚有待於巨大的努力。在國內,克服腐敗現象,增加進步速度;在國外,克服助日勢力,增加反日勢力,尚非目前的現實。這一切,又規定了戰爭不能速勝,而只能是持久戰。」 最後,需要說明一點,辯證法並非萬能的。在現代西方哲學上已經有一些更加優勢的替代理論了。辯證法的最大缺點就是轉化過程是藝術性的而非科學性的,難以把握。這也是毛澤東之所以在「階級鬥爭擴大化」(官方語)上面犯錯的根本原因。已經有人從資訊理論的角度推翻了辯證法。當然在poper體系下,整個矛盾論就會被推翻,然而我曾經遇到國內學poper的研究生連大量的西方哲學基礎書目都沒有看完就拿著「證偽主義」來批判馬列了。這是極其不嚴肅的事情。比起poper,我更加欣賞雅斯貝爾斯的存在主義。用此觀點來看毛澤東的《矛盾論》,則是大廈千仞,何患於一斑;智者千慮,名不毀一失。
推薦閱讀:
※《易經》筆記4:認識八卦、卦辭、爻辭
※第五期:認識宮位
※[原創]經營人脈系列之五——你能認識誰
※一個非穆對伊斯蘭的一點認識
※從當代中國重新認識梁啟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