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向古人學教育

這幾年我的教育理想堅持得很不易,前後迫於現實壓力放棄了兩次實踐的機會。10年末,我在放棄了一所幼兒園後,進了家人安排的單位。所幸工作很清閑,這兩年多來讀了不少古代教育文獻,從中獲益良多。雖然現實很殘酷,但我仍不會放棄理想。《論語》中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在左右不了外在的情況下,我只能不斷自我修養。

教育目的

談論教育,首先要說到教育的目的。

現行教育是為經濟和政治服務,學校以學生就業率為目標,家庭也是以謀一份好飯碗為期待。雖然不堪,但也無可厚非。清代學者陸世儀說:「家庭之教,又必原於朝廷之教。朝廷之教以道德則家庭之教亦以道德;朝廷之教以名利,則家庭之教以名利」,在社會的大背景下,教育很難出淤泥而不染。但是,在古人看來這樣的教育只是小人之教,「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君子謀道不謀食」(《論語》)。

古人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大人」,倡導「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大學》)的大學之教。「大人」是內聖外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是「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是「民胞物與」「天人合一」(張載)。朱熹在《白鹿洞書院學規》中說:「熹竊觀古昔聖賢,所以教人為學之意,莫非使之講明義理以修其身,然後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務記覽,為詞章,以釣名聲,取利祿而已」。古人求學立志為先,成聖成賢是一以貫之的教育目的。從小學的「洒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朱熹《大學章句?序》)起,便是為成就「大人之學」,「古者小學教人以洒掃應對進退之節,愛親敬長隆師親友之道,皆所以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本」(朱熹《小學?原序》)。

雖然在今天不能不考慮到嚴峻的就業問題,但是人生的內涵畢竟不僅僅只是穿衣吃飯,教育是需要有超越的眼光和終極的價值。韓愈說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我們可以也應該給學生授謀生之業,但也要注重傳「大學之道」,解紛繁人生之惑。「生命」,不僅要「生」存,更要知天「命」。《中庸》中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教育就是讓人生與天命合一,使人「顧諟天之明命」(《尚書》)。

教育內容

我們常說「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進行全面素質教育。但事實是智育壓倒一切,教育的最高成果是造就一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錢理群)。只會追逐分數與利益的人,是談不上有智慧的。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12字是古代教育的核心。古人無論是學習六藝、六經、或是諸子百家、經史子集,乃至技藝方術等等,根都是在「道德仁」上。如果僅僅是掌握一些技藝本領,那隻算 「術」,充其量也只能做一個匠人。孔子說:「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不紮根「道德仁」,是為人所鄙棄的「小人」。《老子》中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在今天我們即使達不到那麼高的境界,也至少需要學習「禮」,「禮者何也?即事之治也」(《禮記》),懂得為人處事的基本道理規矩。

我國歷史悠遠,沒有先人的智慧又何以讓文明綿延至今?而且幾千年來文明一直領先於世界。無論是「易」的「絜靜精微」(《禮記?經解》),「道」的「玄之又玄」(《道德經》),還是先秦「諸子」的百家爭鳴,古人在千年前的智慧就令後人嘆為觀止。正是從古人的智慧土壤中,才開出了燦爛悠遠的中華文明之花。

「禮樂射御書數」是古人的六藝之學,其中「射」「御」中可窺見古代體育的風貌。孔子本人即是勇武有力之士,並非文弱書生。古代體育不僅有身育,更有心育的內涵。《禮記》中說:「射者,仁之道也」「以立德行者,莫若射」。古人有春秋行「鄉射禮」之風,「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論語》),此種深蘊禮樂精神的體育又豈是今天的體育可比?

美育,廣義上講就是「藝術教育」。今天的學校,美育是指一周幾節音樂美術課,而古人的美育是貫穿生活、化進心靈的。古人說:「君子無故不撤琴瑟」,《史記》上也說:「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便是藝術化教育的大家。孔子的教育情趣橫生,《論語》中就記載著這樣一個場景:一天孔子和四個弟子圍坐一起交流,而曾皙在一旁悠然自得地彈琴。《禮記?王制》中說:「樂正崇四術,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宋代程頤說:「古自八歲入小學,十五入大學,有文采以養其目,聲音以養其耳,威儀以養其四體,歌舞以養其血氣,義理以養其心」,可見古人的教育充滿藝術之美。

今天的學生在勞育方面尤為欠缺,而古人非常注重「習勞」。童蒙初學就要學習洒掃,朱熹的《童蒙須知》中就列有「洒掃涓潔」一章。無論是貧民百姓,還是貴族子弟,習勞是古人強調的必備品德。曾國藩就曾在家書中說:「若農夫織婦終歲勤動,以成數石之粟數尺之布,而富貴之家終歲逸樂,不營一業,而食必珍羞,衣必錦繡,酣豢高眠,一呼百諾,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許也,其能久乎?古之聖君賢相,蓋無時不以勤勞自勵」。

古人之教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與「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六藝」包含著古人的全面素質教育,「六經」則是古人的經典教育。「六藝」可以隨時代的不同而進行調整,「六經」卻是需要歷代傳承的經典。就教育內容來講,今天的教育輕視經典,不注重文化的傳承,教材不斷地改換,連教材內的文章都可以隨意刪改,而古人卻強調學習先王之教,孔子更是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教育不僅只是狹隘的為自我實現,同時負有傳承文化、整理文化、創新文化的社會責任。「六經」是我們民族的聖經,我們民族精神的源泉,馬一浮說「國學者,六藝之學也」(此處六藝即指六經),不學習「六經」的教育不能算中國教育。

古代教育,除了「四教」(詩書禮樂)、「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外,《論語》中還記載有「孔子四教」(文行忠信)。從中可以看出古人注重人文教育,這點也是今天學校教育所欠缺的。無論是個人的實現,還是人類文明的進程,人文精神才是發展的動力核心,客觀的自然與社會知識以及人的機械理性並不能改造現實,只有精神的文明、心靈的覺醒能引領未來。

這裡還想特別提到一點,今天的教育者應重視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一個民族的集體表達,凝聚著深沉的民族生命經驗,關於天地人、關於生死與信仰。過去,這樣的傳統就是我們的生活,今天我們已經和傳統漸行漸遠。今天我們應該把傳統節日儘可能還原,而這樣極其生活化的節日文化又特別適合兒童,在無形中是兒童最好的一次文化洗禮。

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要得當,需要了解教育內容和教育對象的特點與規律。

《大學》中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人凡事講究本末次第,在教育上以生活和道德教育為本,而學文次之。小學教育中的「洒掃應對進退」中就包含了生活及道德教育,大學教育更是強調「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大學》)。而在道德教育中,又以「孝弟」為本,《論語》中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次第,是以「六經」為本,宋之後形成了《四書》《五經》的系統。由《四書》《五經》來立好根本,再學習諸子百家和其他經史子集。《三字經》中就說:「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

朱熹在《答陳師德書》中說:「讀書之法,當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學習要講究循序漸進,同時也要「熟讀精思」(《朱子讀書法》)。讀一本書、學習一門課程都要深入,不能浮光掠影般淺嘗而止。而今天學校教育中課程安排得太細太密,不利於達成這樣的效果,古人的教育卻有集中教育和綜合教育的特點。清代陳芳生的《訓蒙條例》說:「量資授讀,期於精熟明透。約而抉其要,賢於荒泛什百」。《詩經》便是綜合教育的代表,它既是語文教育又是美育德育智育。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中庸》中說「博學之, 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古人為學重「博學」,還重「一門深入」。「博學」是奠定基礎,「一門深入」則是修學的造詣,並且在深入中才能「虛心涵泳」(《朱子讀書法》)窺見「玄之又玄」的大道,從而一通百通。

尤其需注意的是,漢字有不同於英語的特殊性。漢字是象形文字,教學方式應和英語不同。古人教「六書」(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我們現在至少可以用清代學者王筠在《教童子法》中的方法,把小篆和楷書(正體)同時讓學生了解。小篆在漢字發展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可以從中感受到早期圖畫文字中的文化內涵。漢字不僅僅是文字元號,同時也是中華文化的活化石和命脈,在教育中要凸顯出文化價值。而且漢字的圖畫性特點適合於幼兒,不必拘泥於幼兒不宜學識字的說法。此外漢字有「音義形」三部分,聽說讀寫的順序也應和英語不同。古人是先聽說、然後讀、寫,識字和寫字也不同步,識字有「三百千」作教材,寫字常按照「上大人孔已己化三千七十士爾小生 八九子……」這樣的順序。總之,漢字教學要建立在對漢字特點的研究認識上。

教育對象,按年齡有教育的次第。童蒙主要進行生活、道德教育及識字、聲韻、常識教育,教材通常是「三百千」及《聲律啟蒙》《笠翁對韻》和其他韻語類蒙學讀物;小學主要是訓詁句讀和用吟誦的方式熟記經典,用故事和禮樂陶冶身心,稍後要學習屬對和作詩作文,此外還學習六藝和洒掃應對進退;小學時簡單講說經典,大學時正式開講經典的義理,學習「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道;書院教育中,師生在萬卷書中坐而論道,亦師亦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讀萬卷書之後,要行萬里路,遊學參訪,廣結志士,「博學無方」(《禮記》);「四十始仕」(《禮記》),「上致君,下澤民」(《三字經》)。清代崔學古在其《幼訓》中說:「昔謂教子弟,不必躐等,當知循序,不必性急於一時,而在操功於悠久」。

對同樣年齡層的學生,講究「因材施教」。不僅是教學內容上對不同學生有不同側重,而且在教學進度上也不要求統一。古代私塾常採取小班混領模式,每個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學習不同的經典,學習進度也根據每個人掌握情況來安排,而且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帶教。

根據性別不同,古代教育也有不同。雖然正統教育是男子的天下,但古人對女子的教育也自成系統。清代李新庵在《重訂訓學良規》中說:「有女弟子從學者,識字讀《弟子規》,與男子同。更讀《小學》一部,《女四書》一部,看呂式《閨範》一部,勤以講說,使明大義」。古人認為「男主外女主內」,女子教育的目的是「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妻也者,親之主也」(《禮記》),因此在粗通文字後要學習女子「四德」和祭祀的禮儀。雖然女子主內,但並不意味著這樣的教育是對女性的歧視,而是順應尊重女性的角色。在今天,不可能要求每個女性都做家庭主婦,但可以在孩子最初的三年陪伴其成長,而女性也需要學習一些基本的婦功。

師生情誼

《尚書》中說:「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清代唐彪說:「人之為學,第一在得明師」。清代《訓蒙輯要》中更是明白地說:「蓋人家一代之興替,全關子弟;而子弟終身之成敗,繫於師長。西席一位,並於天地君親之列,其責任之重為何如哉?」在古代教育中,教師是教育得失的關鍵。所以古人重師道尊嚴,「天地君親師」並列。老師,古人又稱「西席」,古人尚西,從這個稱謂就可見老師在古人心中的地位。清代學者所撰《稱謂錄》一書中說:「漢明帝尊桓榮以師禮,上幸太常府,令榮坐東面,設幾。故師曰西席」。《禮記?學記》說:「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雖然說師道尊嚴,但古代師生之間也是情誼篤深。俗語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古代老師過世時學生要心喪三年。如孔子和他的學生,孔子在世時和學生們情同父子,過世後學生們紛紛守喪三年,子貢更是在墓前結廬守喪六年。清代李新庵說:「再三之義,父師並重,自問此心能與教子無異,則可謂良師矣」「實心教人者,當不僅以塾中為塞責也」,老師同樣也要把學生視為己出,不僅在學習,也在生活各方面給予關注和愛護。教育不只是傳授學問,更是道的傳承,而道的傳承不能只靠文字言語,需要在師生相處的語默動靜間默默陶化。

清代李新庵的《重訂訓學良規》中說:「善教者,嚴氣正性,使弟子畏。待如子侄,又使弟子愛至。能使弟子愛,則其益無方矣」。雖然得到學生的敬愛有益進學,但這也得自於老師自身的修養。清代崔學古在《幼訓》中指出:「願為父師者,教子弟,只費自己口舌之煩,講貫之詳,督課之勤,兼以自己持身之庄,出語之正,子弟見之,自然知悚,斷不在恐嚇責撲間也」。又清代石天基的《訓蒙輯要》中說:「為師者,弟子之所效法」,為師者又豈能輕縱放怠,當「言為世則,行為師範」。

為師要「嚴氣正性」,但師生相處仍是和樂融融。在《論語》中「樂」的字眼就出現得非常頻繁,開篇即是一片洋洋之樂,「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孔子的弟子曾點描繪過這樣一副畫面:「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王陽明在《訓蒙大意》中提到:「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譬之時雨春風,霑被卉木,莫不萌動發越,自然日長月化;若冰霜剝落,則生意蕭索,日就枯槁矣。」清代王筠的《教童子法中》也說:「觀其弟子歡欣鼓舞,侈談學問者,即知是良師也」。

家庭教育

清代陸世儀《論小學》中說:「教小兒不但是出自外傅謂之教,凡家庭之教最急。」

學校教育雖然重要,但同時需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清代崔學古說:「師傅嚴於館,而父兄狎於家,亦為曝函相間」。今天的家庭教育非常缺乏,往往父母的行為是在和學校教育拔河。家庭教育以身教為先,是生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最佳場所。父母要修身進德,給孩子最好的身教。清代的《變通小學義塾章程》中說:「近世有力之家,不惜金帛聘請名師,期教程其子弟,而子弟終未見其日有進益者,非必師不善教,實為父兄者,不知積德以培植也」。

古人重家教,書香門第和官宦之家大多都有家范,家譜上也首先記載祖先的家訓。有些世家大族每天清晨會在家廟中集合大眾,然後擊鼓宣讀家訓家規。《千字文》中說「外受傅訓,入奉母儀」,家庭教育又以母教為根本。《詩經》開篇即是講「后妃之德」,周朝八百年基業是和「太姜、太任和太姒」這三個女性分不開的。在漢代劉向的《古烈女傳》中就記載有周文王之母「太任」注重胎教的事迹。

談到家庭教育,《弟子規》是很多家庭的選擇。《弟子規》也是我所喜愛並踐行的,但我以為它對於小小孩並不適合直接教授,而更應由父母來踐行,用身教來教化。在兒童人情略懂、知識漸開後,可以用故事和禮樂來配合《弟子規》教學。關於家庭教育的書,我推薦民國郭家珍所著的《教子要言》。

《教子要言》中說:「對兒童施教,非由家庭擔任不為功。而家庭中,尤以兒童之父若母地位最為接近,精神情感最為親切,責任最為重大,感應功效亦最為深而迅速」。

人們常說古代教育封建、落後,但在我的閱讀經驗中收穫的卻是勃勃生機。然而並非說這裡所寫的就是古代教育的真相,這只是我心中的古代教育而已。我熱愛傳統文化,對傳統文化懷有一分「溫情與敬意」(錢穆),我願意回首向先人學習與致敬。本文所寫,也僅僅只是古代教育的一小部分,主要是針對當前學校教育的缺失而作的粗淺梳理。

教育始終是我的理想,不管遇到任何阻力,無論是沉默還是行動,我知道我一直在堅持。

我希望有一天,能真正地在實踐中探索華德福教育和中國文化的結合。復興中國傳統教育,再造新一代中國人。2013.3.11-15


推薦閱讀:

覺得數學課教的內容太簡單,但老師太凶又不敢不聽怎麼辦?
如何評價浙江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聯合學院(ZJU-UIUC Institute)?
一所大學是否要對自己進行招生和治學時許下的承諾負責?
讀《愛的教育》有感之勇氣篇
青春叛逆期竟是孩子留給家長最後的機會!

TAG:教育 | 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