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交友困難?這事你還千萬別教

新東方家庭教育微評

人際交往是孩子社會化學習的重要一步,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助於孩子建立積極的自我認知,提升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最初的交換式友誼,到興趣相投的玩伴,再到有規則的團體合作,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人際交往模式也不同。了解兒童人際交往的發展規律,就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為,對孩子在人際中出現的種種問題予以恰當回應,從而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

文/丹媽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經典圖畫書」(ID:jingdiantuhuashu)

我常常在後台收到姐妹們諮詢孩子人際交往的問題,看似單純無邪的小寶貝們,和夥伴掐起來,也經常能掐出一場大戲,讓我們做家長的在一旁左右為難。

幼兒園打打小架,鬧鬧脾氣還好說,這要是上了小學初中,在班上孤僻自卑,三天兩頭的為和同學的小摩擦鬧情緒,還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我們生活在關係中,各種問題就是關係導致」。

今天丹媽就從人際交往的敏感期來給大家說說兒童的人際交往到底是怎麼發展的,我們家長在一旁到底能做些什麼,這篇文章是按年齡段來劃分的,如果覺得文章長,也可以直接拉到你想看的年齡段。

01

第一階段(2—4歲)

以 「物」 為中心的一對一交往

孩子大概在兩歲左右產生自我意識,伴隨而來的就是物權意識——「這是我的,你不能碰!」,這並不是孩子自私(自私是在利益衝突時選擇滿足自己犧牲他人),而是兒童通過佔有屬於自己的東西來區分「自我」與「他人」,當這個東西完全屬於他時,他才感受到了「我」的存在,這是兒童自我的誕生標誌。

而人際關係從哪來,就從「一對一的交換食物與玩具」開始,通過交換與贈予與其他孩子建立關係,這時我們可能會觀察到孩子總想把家裡的吃的玩的帶去幼兒園或者小區,樂此不疲的擺起地攤,和人換這換那。

爸媽做點啥:

1.不強迫孩子分享

「分享」確實是中華傳統美德,但這並不適合5歲以下的兒童,我們可以在生活中以身作則,讓孩子耳濡目染,但不可強迫,因為此時孩子正處於「我的」佔有敏感期,強制分享等於是在教他,你也可以強行得到別人的東西,孩子在被強迫的過程中並不能學會分享的真諦,反而是感到恐慌和保護不了自己東西的無奈與痛苦。

很多家長說不分享就是沒愛心的表現啊,當一個人的內心是匱乏、緊張、恐慌,他不可能給別人愛,因為他自己更缺愛,更加不可能出於愛去分享,頂多是因為怕你才去分享,這樣的分享是你想要的嗎?

另外說到愛心,如果當別人有需要就給他,這是愛心,那麼此時你的孩子就需要這個東西,並且還是他自己的東西,你都不給他,那他會很困惑,為啥我媽對我就這麼沒愛心,還非要我對別人有愛心。

如果真的覺得自己的小孩很沒愛心,是否應該先反思下平時有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孩子是否常常處於物質匱乏,不分享就一定是沒愛心嗎?

古人都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當一個孩子體驗到「這個餅乾是我的」的感覺時,即我可以決定它到底給不給別人,給誰不給誰,當他感到對這塊餅乾可以全權做主了,他才體驗到「擁有」,「擁有」之後才是「分享」。

因此,5歲前的孩子在交換中更需要學到的是「別人的東西不能動」「我可以決定我的東西怎麼處理」「我給的東西別人可以不接受」,就夠了。

另外,有時候孩子不願意分享食物,只是他現在真的餓哦,生理需求最大。

2.別在意孩子在「交換」中吃虧或「佔便宜」

可能你會發現孩子換回來的東西是虧本或者佔了別人便宜的,你可千萬別戳破,這會影響孩子交換的積極性。

孩子眼中並沒有價值之分,只有她愛還是不愛,她高興就好,最後換啊換,也許她最初換出去的東西又回來了呢。

如果孩子真覺得不公平,那需要教的則是「當對方要你做你不喜歡的事情時,你可以拒絕」,而允許孩子交不同類型的朋友。

在吃虧中練習「拒絕」對孩子的未來是非常有益的經驗,「弱勢姿態」與對方是否強勢其實沒關係,關鍵在於孩子自身的自信程度,如果孩子不夠自信,我們可能要思考的事平時對孩子肯定和關注夠不夠的問題。

3.給孩子準備點啥讓他去換

家裡準備點小零食、小玩具,給孩子創造贈送和交換的條件,就是對孩子這個階段最大的支持啦。

02

02

第二階段(4—5歲)

以 「人」 為中心

志趣相投的在一塊玩

當孩子在交換的過程中進行交流互動,發現和某些孩子特別玩的來、聊的來,即使沒有東西交換也特愛和他玩的時候,兒童的人際交往便進入了新階段。

對「物」感興趣的孩子常常因某個共同愛好的事物而聚在一起,發展出友誼,比如車、樂高,這種狀態類似我們成人的攝影俱樂部、網球俱樂部等。

對「人」感興趣的孩子,則是著迷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他喜歡我,我喜歡他」,但最早期時卻常常表現為控制與被控制的關係。

《捕捉兒童敏感期》里有個很經典的例子:女孩到男孩家玩,兩人為了誰當遊戲里的獅子王吵了起來,大人就過來協調「男孩當獅子王,女孩當娜娜」,女孩卻怒了「憑什麼女孩就不能當獅子王」。

也許後來他倆就不歡而散,或者態度強硬的一方向另一方妥協——一個孩子被另外一個控制住了,被控制的一方依附、迎合著對方,但久而久之又覺得心裡不舒服,自己也想做主、獨立,於是鬥爭——「反控制與反依附」成為了該階段最顯著的標誌。

爸媽做點啥:

1.少介入,多安慰

孩子就是需要在交往中感受各種舒服與不舒服,學習處理與承受。

尹建莉在處理孩子衝突中有「三不原則」:不生氣、不介入、不怕吃虧,這種態度其實是在給孩子傳遞一個信息「發生衝突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用在意,過去就過去了,無所謂誰對誰錯」,另外還表達著一種信念「兒童有能力自己解決問題」。

孩子會在鬥爭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去平衡衝突,如果找不到,那他也會學到,遇到這樣的人就少和他來往,也不失為一種智慧,真真切切地建構出屬於自己的人際關係。

尹建莉曾在文中寫道,她女兒小時候的玩伴里有個孩子比較急躁,發生衝突的時候會咬她女兒,女兒就跑回來哭,說被咬了,她的做法就是看看她的胳膊,然後笑著對她說「哦,又打架啦」,然後輕輕地吹吹她被咬的地方,問她「還痛嗎」,如果還痛,就再抱抱親親她,女兒說不痛了,她就說「好,不痛了,那去玩吧」。

大部分時候,女兒都是淚痕未乾,就和小夥伴和好如初,當然也有特生氣,不願再去玩的時候,媽媽就會笑笑說「沒事,那就在家玩」,但每次堅持不了多久,她又會想去找她那小夥伴了。

試想一下,如果孩子一被咬,家長就出手相救會怎樣,首先我們可能會比孩子還抓狂,孩子也會被我們的情緒所影響,覺得這事真的很嚴重,變得斤斤計較,心胸狹隘,孩子間的矛盾被刺激放大。

另外也沒有留給孩子學習解決人際衝突的機會,與其說這樣是愛孩子,不如說是自己受不了「吃虧」的感覺,為了讓自己舒服,反而傷了孩子的人際關係。

2.用示範、鼓勵的方式教孩子與對方溝通

但也不是完全不能介入,如果孩子在衝突後表現出長時間、很明顯的情緒困擾,我們可以先用示範、鼓勵的方式教孩子去與對方溝通,比如大聲告訴對方「我不喜歡這樣」,孩子不敢,我們可以陪著去。

如果幾次嘗試後還是做不到,我們也可以帶著孩子直接去說「你不可以這樣對我的孩子,他不喜歡」,這是一種更直接的示範,否則你不說,孩子可能更覺得自己也不能說,要是對方孩子還是不聽勸,那咱就不和他完了,這也沒錯。

03

第三階段(5-6歲)

以 「規則」 為中心

在衝突中找到和諧

從一對一走向團體合作

如果我們給了足夠的空間與機會讓孩子在上個階段的「鬥爭」中自己發現問題,以及設計解決問題的計策和方案的自由,那麼到這個階段,孩子會對規則高度感興趣,玩什麼之前,先會與夥伴訂立規則,出現問題時則以修改規則的方式處理。

還是上文「獅子王」那個案例,不歡而散的男寶和女寶,過了段時間又和諧地玩在一起了,父母就問 「你倆的問題解決啦?」,孩子說「我們現在是在誰家玩,誰就當獅子王。」

父母給出的辦法他們覺得不好,繼續互相控制心裡又不爽,多番爭鬥之後他們建立了一套規則,因為很想在一塊玩,他們學會了放棄一些自己的東西,然後滿足對方的一些需求——所謂「團隊合作」「契約精神」正是在這個階段產生。

爸媽做點啥:

其實如果孩子順利進入到第三階段,咱們家長在旁邊真沒什麼特別要做的,但如果你家寶貝不太順利,我想這些辦法你可以試試——

1.多看故事書

讓孩子在閱讀中體驗不同人物的心情,學習故事中的人際處理辦法,例如歷史故事、國外故事就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多樣性,另外閱讀也可以作為一項共同愛好與話題,增加孩子與其他孩子的聯接。

2.角色扮演

例如碰到被欺負不知如何處理的情況,家長扮演孩子,孩子則扮演欺負他的人,一方面孩子能在扮演欺負者的過程中發泄自己的憤怒,另一方面,家長能在扮演中向孩子示範如何應對,表演中的神情、氣勢可以讓孩子直接模仿,比講道理來的更容易。

3.多帶孩子去不同場合與不同的人交往

世面見多了,自然明白在不同情景下應該有不同表現。

4.允許孩子慢一點

內向的孩子在融入環境時會比較慢,慢並不就是自卑,他們只是需要先觀察再行動,家長只需逐步帶領,鼓勵孩子每一次小進步,比起慢,被父母逼迫強行融入才是更傷的,也有的孩子是天生喜歡安靜,這也沒啥不好,這樣的孩子以後學習往往更易專註哦。

丹媽,資深童書編輯,兒童心理研究者,親子閱讀推廣人,熱衷於為孩子們分享繪本、電影、藝術、動畫、音樂等一切有趣的東西。

歡迎隨手點贊並分享到朋友圈

推薦閱讀:

「後媽」終熬成親娘 李琰笑稱每天要養20多個孩子
【朱株專欄】致父母:孩子青春期,你在做什麼?
孩子,全世界不會都為你讓路,你得靠自己!
【給家長的一堂課】全世界的孩子撞到桌子都會哭
這些辦法會讓孩子愛上閱讀

TAG:孩子 | 交友 | 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