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柳宗元遺迹游零陵
跟隨柳宗元游零陵
周康偉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11449610_1.html/ ]當前,修復「零陵古城」正緊密鑼鼓、如火如荼;零陵因舜帝南巡葬九嶷而得名,因柳宗元謫居永州而聞名於世;舜文化、柳文化是建設歷史文化名城的兩大品牌,柳宗元在永州的行蹤遺址,是「零陵古城」項目修復的重點。因此,筆者謹以「跟柳宗元游零陵」一文,拋磚引玉,為「零陵古城」張揚,讓更多的人關注古城建設。
在跟柳宗元游零陵之前,有必要先說說零陵古城的概貌。歷史上基本是依山傍水建城,零陵古城東起東山,西至瀟水,南起南門小菜園,北至東山轉角樓(今氣象局);七條城門,東、南、北門在東山,至今還殘留著那條蒼老的東門;四條在瀟水,從南到北依次為太平門、小西門、大西門、瀟湘門,與之對應的是四個老碼頭。早上,凡要去冷水灘、蔡家鋪、曲河的人都要到碼頭坐小船。去衡陽、長沙的坐大船。它朝向湘江,虎視長江,遙指大海,古時的零陵人在瀟水河邊灑淚揖別,解纜揮槳,不知要經過多少曲折,才能抵達無邊的寬廣。
零陵就是這樣一個偏遠之地。五千年前,舜帝南巡,在山西運城過黃河、長江,從洞庭之野直達九嶷蒼梧,死後葬於九嶷,因而得名零陵;唐朝永貞元年(805),柳宗元乘船過茫茫洞庭湖,重蹈舜帝南巡之路,當他從八百里洞庭漂向湘江,逆湘江而上去永州,途經湘江與汨羅江會合處,不禁想到一千前的公元前278年,屈原懷石自沉於洞庭湖東側的汨羅江,以身殉國,寫下了《吊屈原文》傑作;柳宗元因參與以王叔文為首的「永貞革新」失敗,貶為永州司馬,從四千里之遠的京城長安來永州,如今又過去一千年了。當人們行經汨羅江畔,是否可與柳宗元同概?
說起永州或零陵,人們首先會想到柳宗元。永州人民為紀念柳宗元而築建了柳子廟,如今坐落在瀟水之西的柳子街上。
柳宗元到零陵(當時叫永州),初住龍興寺;其《永州龍興寺西軒記》已經標明龍興寺之所在:「寺之居,於是州為高。西序之西屬當大江之流」,唐朝時永州城內除東山外,千秋嶺地勢最高。故龍興寺應位於千秋嶺之巔;永州柳學研究之先驅龍震球生前曾對龍興寺遺址進行考察,其遺作《柳宗元永州行跡考釋》一文,稱龍興寺在千秋嶺下太平門內(老零陵地稅局);學者對龍興寺遺址雖然仍有爭議,但柳宗元初住東山,不容置疑。
元和四年,柳宗元坐在東山法華寺(高山寺),發現對河的西山;瀟水以西延綿數里的山巒,謂之西山。就是瀟水西岸南自朝陽岩起,北接黃茅嶺的山丘,即現今的娘子嶺一帶。柳宗元從大西門過河,沿冉溪而上,遊覽後寫了《始得西山宴遊記》。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冉溪,因為姓冉的住在溪邊而得名。沿溪水而上,要上溯到今零陵區梳子鋪鄉戴花山、大古源和小桃源;這是冉溪的源頭,綿延45公里,東流入瀟水。柳宗元嘲己因愚獲罪,遂將冉溪更名為愚溪,從此在愚溪居住。
游西山後不久,柳宗元又遊了《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這就是著名的《永州八記》;實際上柳宗元寫的山水記中還有一記,即《游黃溪記》;黃溪位於今永州市零陵區郵亭圩鎮廟門口村。柳宗元在郵亭圩梅溪寫的《捕蛇者說》,永州家喻戶曉,千百年來廣為傳頌;由於前八記遺址在永州城郊,歷代文人尋勝較多,故稱《永州八記》。
三百多年後的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宋朝文學家汪藻罷職永州,尋訪柳宗元的「永州八記」,重蹈柳宗元的行跡,寫了《柳先生祠堂記》;汪藻沿柳宗元的行跡,如今我又沿汪藻的行跡,按文章指點的路徑,一步一步地去品讀「八記」;從大西門渡河,過浮橋,在黃葉古渡上岸。我看到岸邊的標牌上記述,明朝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遊覽零陵,曾在這裡渡河,所以這裡叫霞客渡;徐霞客歷盡山川寫遊記,留下「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感嘆;如今,千年浮橋——霞客渡,仍橫卧在瀟水河上,但他已經跨過了萬水千山,走向了歷史的深處。
過了愚溪橋,這裡一派江南水鄉風光,我沿著碧綠的溪水,一直走到山頂。站立西山之巔,彷彿與當年柳宗元有同樣的心境,身心高遠,心曠神怡;
在永州八記中,鈷鉧潭、西小丘、小石潭等,都是沿愚溪而上的諸景;而袁家渴、石渠、石澗等,都是沿瀟水而上的諸景,基本被歷史風雨洗滌殆盡,甚至連它們的遺迹,也差點蕩然無存,當年汪藻在零陵重蹈柳宗元行跡時,猶言愚溪、鈷鉧潭、西小丘、小石潭等皆在,其他已經不可辨認了;他游過袁家渴,而未說石渠、石澗;我特意到南津渡大壩,重蹈柳子行跡,實地進行探訪。南津渡水電站位於永州市零陵區南郊沙溝灣,包攬永州八記之三:袁家渴、石渠、石澗;袁家渴在南津渡水電站大壩之下,石渠在南津渡水電站左側。從袁家渴沿瀟水而上,約半華里有一條小溪,溪口上去不遠有一座石拱橋,橋下為農家浣洗處,柳宗元寫的「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墜小潭」當是石渠舊址。再從石渠沿瀟水而下約一華里,翻過一座土山,就到了澗子邊楊家。村子北面有一條小溪,從村前田洞中間流經村旁,穿石拱橋,入瀟水,這就是柳宗元所說的「石澗」。但柳文所記景物,多已不可辨認。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至於小石城山,在永州八記中,最為雄偉、壯觀。柳文記載「自西山道口徑北,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而川分,有積石橫當其垠……」。即從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越過黃茅嶺往下走,有兩條路:一條向西走,另一條稍為偏北又折向東。我沿柳子街往今人民醫院方向一直走到桃江路口,有兩條路:一條往黃田鋪方向走,另一條往原東風氮肥廠那條路進去,我便看到了「山高四十丈,土斷而川分,有積石橫當其垠」的景象。
登上小石城山,俯瞰全城,望瀟水南來,湘江北去,不禁心潮澎湃,思緒萬千。
零陵古城實際上指司馬塘路以南的舊城區。今日的司馬塘路當時位於古城牆之外,可謂零陵的城郊了。一條頗為彎曲的小街,從芝山路綿延到瀟水。柳宗元被貶永州時,曾數次到這裡憑弔東漢時期零陵郡太守龍伯高墓;因柳宗元在永州上任的身份是員外司馬,所以後來人們將這條街叫做司馬塘。如今零陵沿江防洪大堤,從南津渡大橋一直延伸到了司馬塘路,與回龍塔相望;青石砌成的護欄看起來古色古香,點綴瀟水風光,襯托歷史文化名城。
秦時明月漢時關,中國自秦漢以來就戰爭不斷;古城牆是戰爭的產物,零陵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康熙十三年(1674)吳三桂兵陷永州。1851年,太平天國軍隊抵達零陵城外,湖南提督鮑起豹督重兵在城牆把守,太平軍泅水強渡未成,便繞道道州、郴州而行。我從東風大橋上岸,沿河依次走過泉陵街、外河街、內河街。處於大西門與小西門之間的內河街,緊靠著零陵古城牆,由於歷史原因,一部分現代住房都以古城牆為地基修建,而一些居民樓則修建在城牆邊上,幾層樓的高度完全將其掩蓋,如今成了一條狹長的小巷;當年青石鋪成的地板,還隱約可見;西風殘照,那殘缺的石板路、牆頭枯草與斑駁的老牆,無言地訴說歷史的滄桑。現場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我,恢復古城原貌,就是要拆除這些房子,把那老城牆顯露出來。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11449610_1.html/ ]
雖然零陵古城歷史風貌破壞比較嚴重,但古城區道路格局卻保存相對完好,80%以上的道路位置和走向都是歷史上形成的。零陵古城舊有格局依舊分明,歷史街區分布與建築保留了較濃郁的歷史風貌,實施修復整理,古城輪廓便可顯現;
零陵區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許多名人故居既保存了傳統精華,又賦予了時代內容;恢復後的零陵古城,必定是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
柳宗元被貶永州,禁錮10年之久。其中一半時間居住瀟水,一半時間居住東山。東山又叫芝山,因此零陵又名芝山,是古城的中心,包括武廟,文廟,高山寺,東門,范純仁故居,懷素故居,張俊故居這些代表性文物。
瀟水以東,南起碧雲池、群玉書院所在南麓,北迄轉角樓所在鷂子嶺北端,橫亘三五里之地,謂之東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東山就是這麼一座名山,矗立於城廓之內,又橫貫於城池之南北,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積澱,柳宗元及懷素、范純仁、楊萬里等歷史名人,在這裡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足跡。
出東門北行半里,上小岡,又半里,為綠天庵,即唐代著名書法家懷素之故居,是懷素出家修行和練字的地方;這裡還有南宋宰相范純仁故居,其父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一生沒有到過零陵,但在《岳陽樓記》里,他的筆卻觸及了零陵。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名句,對後世影響深遠。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楊萬里進士,授贛州司戶參軍,調零陵丞。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楊萬里離職零陵,從長江乘船夜航途經江蘇鎮江時,聽到拉縴船夫唱一首勞動號子受啟發,寫就《竹枝歌》七首,後經過人們增刪加工,形成民歌《月兒彎彎照九州》,長期在民間輾轉流傳。如今零陵區把位於七里店街道的一條新路命名楊萬里路。
最有意思的,在東山上,僅相距一箭之遙,建有文廟與武廟,文廟即孔廟,武廟即關廟,讓孔子與關羽比鄰而居,可謂文武雙全。
唐朝州府行政首長稱刺史,司馬是協助刺史掌管地方軍事的;當時社會穩定,永州不是邊疆和軍事重鎮,沒有軍事事務可做,柳宗元擔任永州司馬,而且還是編製之外,只領薪俸不干事也不管事,相當於現在的巡視員、副廳級幹部,所以有大量的時間用來寄情山水、著書立說。貶謫永州10年,閑來筆潭,正是他文學創作的登峰造極歲月,他佇立朝陽岩之畔,作的「獨釣寒江雪」詩,遂成千古絕唱。
提起朝陽岩,要上溯到唐永泰二年(765)道州刺史元結詣都計兵,途經零陵,發現了朝陽岩,並撰《朝陽岩銘》及《朝陽岩下歌》詩。此後,引無數文人競折腰,名家競相遊覽,朝陽風光,從此聞名。宋徽宗元年,蘇東坡貶為永州團練使,游朝陽岩作詩,饗於石壁。蘇東坡寫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杭州美景及「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等詩句,膾炙人口。
明朝徐霞客撰有《楚游日記》,描述朝陽岩為「一山怒而豎石,奔與江斗」; 1518年,明朝副宰相嚴嵩路過永州零陵寫成《謁柳侯祠》,表達了對柳宗元貶永十年生活的追憶和景仰之情。朝陽公園至今還有嚴嵩的書法碑刻。
與柳宗元、蘇東坡等人同為唐宋八大家的歐陽修,雖然沒到過零陵,但受柳宗元影響,其「畫圖曾識零陵郡,今日方知畫不如。城郭恰臨瀟水上,山川猶是柳侯余……」的詩句廣為流傳。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據說唐代詩人李白流放夜郎途中游過零陵,寫下《悲清秋賦》:「登九疑兮望清川,見三湘之潺湲……」。
瀟水彎彎瀟水長,經過九灣十八灘,在萍島與湘江匯合,零陵有了瀟湘的雅稱。這是舜帝南巡過瀟水的地方,後來舜帝二妃尋夫也到過這裡,唐朝時在萍島建了瀟湘二妃廟,簡稱瀟湘廟。雨落瀟湘的夜景,是舊時文人藉以寄情的著名景觀,宋代畫家宋迪作《瀟湘夜雨圖》;曹雪芹在《紅樓夢》的大觀園裡,設置了一個瀟湘館,讓林黛玉蟄居瀟湘館中。柳宗元寫永州八記,為什麼沒寫萍島,令眾多學者大惑不解,但他寫下了「湘口館瀟湘二水所會」詩,描繪了萍島景觀。如今,零陵區把七里店辦事處神仙嶺社區一條新路命名為湘口館路,以紀念柳宗元。
綜上所述,零陵古城項目亮點紛呈。萍島、朝陽岩、永州八記等遺址雖然在古城牆之外,但跳出古城建古城,有利於零陵旅遊業的發展,助推零陵經濟建設。打造「零陵古城」,實現「千年夢想」,是瀟湘兒女的共同期盼。
躑躅瀟水河畔,聽瀟水蕭蕭,看湘江北去,想起《春江花月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的詩句,彷彿被什麼思緒引向遙遠的地方……跨越時空,隨柳宗元游山水,感覺零陵這座古老的城市,收藏了很多被遺忘的時光;零陵古城,折射中國的時代變遷與歷史滄桑,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苦難輝煌。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IS在這時候殺中國人 背後陰謀耐人尋味
推薦閱讀:
※「小闖王」李來亨在興山的抗清遺迹
※十大重要女性的古代遺迹
※民國遺迹尋蹤—中央體育場、范鴻仙墓
※北京猿人及年代更早的遺迹
※關外四省游之五十六:吉林集安高句麗遺迹好太王碑
TAG:遺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