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睾酮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17版)發布

監測血清睾酮可客觀、動態地反映睾酮水平的變化情況,對雄激素去除治療(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DT)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鑒於NCCN指南(2017版)、EAU指南(2017版)及CUA指南(2014版)中關於血清睾酮的規範監測尚無具體推薦意見,我們組織有關專家,基於循證醫學原則編寫本共識,旨在強調睾酮管理在前列腺癌診療中的重要性,為臨床醫師科學規範地進行血清睾酮監測提供依據。

提示

本共識涵蓋睾酮的生成與代謝、血清睾酮的檢測方法、前列腺癌患者睾酮監測的臨床意義、前列腺癌患者睾酮監測在臨床中的應用及結語等幾部分內容,本文僅就前列腺癌患者睾酮監測在臨床中的應用進行闡述,感興趣讀者可訂閱中華泌尿外科雜誌2017年第六期。

前列腺癌患者睾酮監測在臨床中的應用1國內外指南有關血清睾酮監測的推薦:

EAU指南(2017版)和NCCN指南(2017版)關於血清睾酮的監測周期及節點沒有詳細說明,但都指出血清睾酮是藥物去勢治療後的必要檢測指標,可在治療後3~6個月進行檢測以了解ADT治療後是否達到和維持去勢水平,並且可同時行血清PSA檢測,以判斷前列腺癌有無存在去勢抵抗或疾病進展。中國前列腺癌指南(2014版)指出,目前尚無規範化的睾酮監測方案,建議使用LHRH藥物1個月後檢測睾酮,6個月後複查睾酮可進一步明確藥物去勢的有效性;若不能維持去勢狀態可換用其他LHRH藥物或手術去勢;血清PSA升高和/或出現疾病進展癥狀時必須複查睾酮以明確去勢狀態。

2推薦規範化的血清睾酮監測方案:

前列腺癌患者存在以下情況時應行血清睾酮檢測並調整治療措施。

1治療前:

應在各種治療前(包括手術、放化療及內分泌治療)檢測睾酮,了解基線睾酮水平,治療前後的睾酮水平可以預測前列腺癌疾病的進展和預後。

2ADT治療敏感期

①ADT治療後1個月,監測睾酮水平以確定是否達到去勢治療目標。患者首次注射LHRH激動劑後1周左右睾酮會出現一過性升高,可以出現骨痛加重、急性尿路梗阻及高凝狀態導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等。這種現象臨床稱為"反跳現象"。處理措施為治療前2周或治療當日開始,給予抗雄藥物至治療後2~4周,以減少臨床"反跳現象"的發生。

②在初次ADT時,監測睾酮水平每月1次,同時檢測血清PSA以證實治療效果。

③如病情平穩,即連續6個月的睾酮水平穩定維持在去勢水平,則延長監測周期,每3~6個月檢測1次睾酮水平,可與PSA的監測同步進行。

④如睾酮水平>50 ng/dl,可判定為治療未達去勢水平,需調整治療如更換LHRH類似物或手術去勢;之後繼續監測睾酮水平直至達到去勢水平(在判定此種情況前,要核實患者用藥的依從性、是否採用規範正確的注射方式、是否注射合適的劑量等)。

3CRPC期

①如睾酮水平<50>

②診斷為CRPC後仍需要監測睾酮水平,病情平穩時可每月監測1次或與PSA檢測同步進行;維持去勢狀態可以使CRPC患者獲得更長的生存期;在維持去勢水平的同時,根據有無轉移及臨床癥狀調整治療方案。

③在CRPC治療前需檢測基線睾酮水平,在行阿比特龍治療睾酮水平<20>

4其他情況

①去勢治療有效的前列腺癌患者,仍有約24%的患者出現睾酮水平增高(>50 ng/dl),稱為"突破效應"或"去勢逃逸",機制不明。對於此類患者睾酮監測頻率應更為密集,建議每月1次。

②對於部分不能耐受持續內分泌治療的患者,間歇內分泌治療(intermittent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IADT)可作為一種治療選擇。

目前IADT治療的起始時間多由醫生的臨床經驗判定,一般為6~9個月或待PSA回升至一定界值時重新開始內分泌治療。推薦此期間的睾酮水平監測應與PSA監測同步。

③需重新調整ADT治療或改變治療方案前均需檢測睾酮水平,調整後繼續按以上方案檢測。

④同一患者應盡量在同一實驗室接受檢測,並遵守同一采血時間窗及同一檢測方法的要求。由於FT的臨床意義更大,最好能同時檢測血清TT和FT。

⑤本共識推薦睾酮水平20 ng/dl可以作為判斷前列腺癌治療預後及生存獲益的觀察點。

本文來源:選自《中華泌尿外科雜誌》, 2017,38(06): 401-405.


推薦閱讀:

決定成敗的,絕對不是細節(深度好文)
世界500強成功管理者技能:十項全能管理者
世界500強都遵循的8個管理法則
治安管理處罰的適用原則
中國圍手術期血糖管理共識十大要點

TAG:中國 | 管理 | 專家 | 前列腺 | 共識 | 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