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小孩如此吃雞蛋才科學!
雞蛋很營養,媽媽們也經常做給小孩吃,但是哦,大家未必吃對了,下面一起來看看雞蛋最科學的吃法吧!
「有益心臟排行榜」
1、帶殼水煮蛋。
不加一滴油、烹調溫度不高、蛋黃中的膽固醇也沒接觸氧氣(膽固醇一旦被氧化,就會成為最嚴重的心血管健康威脅之一),因此是對心臟最有益的吃法。
2、水煮荷包蛋。
3、蛋花湯和蒸蛋。
4、煎荷包蛋。
5、攤雞蛋。
是指用少量的油,小火煎成的蛋餅,因此蛋黃中的膽固醇氧化不多。
6、炒雞蛋。
雞蛋打散後再炒,蛋黃中的膽固醇和空氣接觸較充分,氧化較多。雞蛋比較吸油,用油量也較大。
「蛋白質最好消化排行榜」
1、帶殼水煮蛋。
有研究顯示,水煮蛋的蛋白質消化率高達99.7%,幾乎能全部被人體吸收利用。
2、煎荷包蛋和攤雞蛋。
這兩種做法的蛋白質消化率為98%。
3、炒雞蛋。
蛋白質消化率為97%。
4、蒸雞蛋。
蛋白質消化率92.5%。
5、生雞蛋。
蛋白質消化率僅為30%—50%。
「維生素保存排行榜」
1、帶殼水煮蛋。加熱溫度低,營養全面保留。
2、蒸蛋。
加熱溫度較低,核黃素、葉黃素等水溶性維生素損失少。
3、水煮荷包蛋。
加熱溫度較低,水溶性維生素有少許損失。
4、煎荷包蛋。
加熱溫度高,維生素A、D、E、K等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維生素都有損失。5攤雞蛋。
加熱溫度高,所有維生素都有損失。
6、炒雞蛋。
加熱溫度高,維生素損失較多。
所以,相信大家也看出來了, 帶殼水煮雞蛋是最有營養的吃法!
孩子吃雞蛋的5個誤區
1、一次性吃太多雞蛋
嬰幼兒消化能力差,如果讓他們大量吃雞蛋,不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且會造成嬰兒維生素缺乏,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
正確做法:
寶寶添加輔食後,吃蛋黃,開始時也只能將1/4個蛋黃研碎食用,以後逐漸加至半個,最後才到1個。
1-2歲的孩子,每天需要蛋白質40克左右,除普通食物外,每天添加1-1.5個雞蛋就足夠了。
2、將蛋黃作為第一次輔食
蛋黃中鐵很難吸收,吸收率僅3%,遠低於瘦肉和動物肝臟(鐵吸收率20%),而且蛋黃是最容易導致寶寶食物過敏的食材之一。
正確做法:
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不應包括蛋黃,蛋黃應在7-9個月開始添加,每日自1/4個逐漸增加至1個。
第一次正規的輔食應該是嬰兒米粉,肉泥、肝泥也可以在早期嘗試添加。
提醒:初次添加蛋黃時,要觀察寶寶吃過後皮膚有無出現皮疹、蕁麻疹、嘔吐等過敏現象,因為嬰幼兒免疫力較弱,對新品種食物有可能出現過敏反應。
3、一歲內給寶寶吃雞蛋清
需要注意的是,一歲內前不宜吃蛋清,這是因為嬰兒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全,腸壁很薄,通透性很高,而雞蛋清中的蛋白為白蛋白,分子小,可以直接透過腸壁進入寶寶的血液中,易引起一系列過敏反應或變態反應性疾病,如濕疹、蕁麻疹、喘息性支氣管炎等。
正確做法:對於腸胃弱、易過敏的寶寶,建議一歲內不要在寶寶輔食中添加雞蛋清。
4、吃未煮熟的雞蛋
有的家長喜歡用開水沖雞蛋加糖給孩子吃,由於雞蛋中的細菌和寄生蟲卵不能完全被燙死,因而容易引起腹瀉傷寒沙門氏菌」和「腸炎沙門氏菌」,兒童會因此而患傷寒或腸炎。
5、讓發熱病兒吃雞蛋
雞蛋蛋白食後能產生「額外」熱量,使機體內熱量增加,不利於病兒康復。
吃雞蛋的禁忌
1、雞蛋和白糖、豆漿、兔肉、茶等,這些食物相剋,千萬別同時給孩子吃。
2、這種雞蛋千萬不能給寶寶吃!
前段時間,醫生從鬼門關搶救了一名年僅6個月大的嬰兒,這個寶寶一開始出現腹瀉嘔吐然後發高燒,繼而發生抽搐、昏迷,後來經過努力搶救,寶寶得以脫險。
經過與家屬溝通,醫生們懷疑是因為寶寶吃了感染沙門氏菌的雞蛋。
醫生表示,一般來說,雞蛋殼上長斑的雞蛋最好不要吃,因為這種長斑點的雞蛋,很可能是因為感染了細菌,尤其是沙門氏菌!
一位養殖專業戶稱,雞蛋長斑多數原因是蛋品不新鮮了。
在恆溫下,雞蛋保質期只有半個月左右,這種長斑的雞蛋,表面上看似沒有明顯的腐壞癥狀,但其實已經很不新鮮了。很多小販不捨得扔了長了斑的雞蛋,就混在正常雞蛋里賣給消費者。
醫生提醒:到超市或市場買雞蛋時,尤其是家裡有孩子的,盡量挑選沒有斑點的雞蛋食用。
雞蛋打開後,如果蛋黃有散的跡象,也表示雞蛋不新鮮,也盡量不給小寶寶吃了。
總之,給寶寶吃的雞蛋,無論從外觀,還是打開後,都一定要選擇新鮮的。
教你判斷雞蛋新鮮度
將蛋浸在冷水中,如果蛋是:
平躺著,就很新鮮。
傾斜在水中,這顆蛋已經放了3~5天了。
直立在水中,這顆蛋已有10天之久。
浮在水面上,這顆蛋多半已變質了。
推薦閱讀:
※西藏最有名的咒有兩種,小孩只要會叫「媽」,就會念!
※八字分析你小孩一生的運程
※史上最簡單的講話模板,別說你不懂,小孩都能看懂
※小孩?50--80厘米鉤織
※小孩唐裝(圖案) - Qzone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