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做這運動出汗竟是百病不侵徵兆(3)

  程序,以及易有兩儀,四象、八卦的啟示下衍生出來的,構成道家宇宙本體的基本模式。可見老子道家學說同《周易》同出一源。而太極拳術是根據《周易》和老子道家學說的理論編排和演練,經過歷代拳師的總結和發展,產生出來的太極拳術。

  太極拳的由來,王宗岳《太極拳論》開章明義就說「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太極拳論》之後,各流派均把王宗岳《太極拳論》奉為經典,如清代光緒七年李亦畲《太極拳小序》說:「太極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論詳且盡矣。」

  至今各派出的書,也把王宗岳《太極拳論》列在太極拳經典之首。可見王宗岳對太極拳的發揚光大,其功勞是不可磨滅的。

  二、太極拳理論同中醫基礎理論的關係

  我們知道太極作為宇宙結構模式,形象地反映了陰陽、五行、八卦等天地自然的共通規律,包含著極深厚的中國古代自然哲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原則。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很多領域常以太極圖來作為其原理的圖解和標誌。

  如用太極圖來表示中醫理論的模型是最為恰當的。中醫陰陽五行的相生相剋,氣機變化的升降消息,生命活動的周期規律以及生理、病理、治療的模型等等都可用太極圖式表示出來。

  中醫根據《內經》「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的太極思維方法,將人體的生命狀態分為未病態和已病態兩類,而未病態和已病態又以神經感覺作為劃分的標準,這樣就由未病態、已病態和神經感覺三部分構成了人體廣義病理學說的太極模型。

  所謂已病態就是「偏陰偏陽」的疾病狀態,它明顯具有痛苦感覺(癥狀)而偏離人有序化的狀態。

  所謂未病態,就是符合「一陰一陽」的人體狀態,即健康狀態,沒有明顯痛苦感覺(癥狀)的人體相對平衡的狀態,隱病雖潛狀在人體裡面,但它尚未破壞人體的平衡,尚未有痛苦(癥狀)的感覺,這類型也屬於未病態的範圍。

  中醫書籍《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就提出了這兩種人體生命狀態;「聖人不治巳病,治未病,不治巳亂,治未亂。」人的一生往往是巳病和未病相互轉化的一生。

  這就是人體的功能病理學說的思想,人體病理狀態通過體象信息表現出來,它包括癥狀信息和體質狀態兩部分。在中醫的診斷和治療中,陰陽五行學說是這些體象信息的邏輯思維和分類的工具。

  從中醫基礎理論方面分析,中醫學術體系是一個內外氣息對立統一的人體太極模型,而在人體的複雜保健及疾病控制方面分析,傳統中醫則是通過治養結合的太極模型來指導醫生臨床實踐的。

  所謂「治」就是對巳病態的結合施治,所謂「養」就是對未病態的攝養修練。中醫自古以來就有治養結合的傳統,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技術,如治病的方葯,針灸、推拿、導引、暗示心理療法、食療、音樂、唱歌、頌經等療法。

  治未病有調神寧心、養生、運動、導引、攝養術,太極拳運動等項目,通過各種人體調理方法,適應天時變化,做到人體內部五行之氣順應大自然的變化,保障人體內外氣的對立統一,協調中和。

  在治養身體的各項運動中,筆者首推太極拳運動,太極拳確實有很多治病健身的奧秘。王宗岳著有《太極拳論》就以《太極圖》為理論依據。

  用「太極圖」的陰陽哲理解釋拳理,總結太極拳中「陰不離陽,陽不離陰」的對立統一辯證規律,這同中醫養生理論相吻合。

  太極拳拳理遵循《太極圖》五個層次,首層為圓形,意思為「無極而太極」指太極拳開始時,心中泰然,抱元守一,氣歸丹田,陰陽動靜,進退悉具其中;第二層意思中間分為陰陽,各得其中,陽中有陰,陰中有陽。

  結語:綜上所述,練習太極拳能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加快血液循環,心臟不好的人可以通過練習太極拳提高心肺功能,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長期堅持練習太極拳的好處非常多,在冬季練習太極拳還有防寒暖身的作用。

[責任編輯:李然]

第1頁 上一頁 1 2 3

推薦閱讀:

秋季減肥最關鍵的是什麼?絕不是運動!
潛龍蹲——低杠髖驅的「滑」與「鑽」
TopX | 五指襪的前世今生 告訴你舒適才是第一生產力
榮昌縣保路運動
論文:康復運動在心臟病中的應用及護理-中大網校臨床醫學論文網

TAG:運動 | 出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