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天價藝術品:藝術史中的一碟怪味小菜

  • 藝術品天價是如何 "刷" 出來的

    近來藝術圈頗不平靜,一個個驚人的價格從各拍賣行傳來。先是曾梵志的作品賣出了1.8億港元,接著萬達以1.72億人民幣買了一副畢加索。正當大家以為這就是天價之時,沒想到我們還是too naive:北京時間11月13日,英國畫家弗朗西斯·培根的一幅作品賣出了1.42億美元(摺合8.7億人民幣),創了世界拍賣史的紀錄。  看到這,大家一定想問三個問題:憑什麼一幅畫能賣那麼多錢?這些天價交易當中有沒有什麼陰謀?如何才能制止這種瘋狂的炒作?本文試著就這三個問題做出解答。[詳細]

    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拍1.42億美元,創拍賣史紀錄。圖為拍賣現場。

  • . 01 天價之作:淘寶店刷信譽的「高大上」版本

    俗話說,亂世藏金,盛世收藏。這句話未必準確,但「收藏熱」往往伴隨著經濟大勢的活躍,這基本是沒有爭議的。20世紀90年代初,東南亞掀起過一陣收藏熱。然而經濟刺激下的收藏風暴在僅僅數年後的一場經濟崩盤中即被摧毀,伴隨的是半價、三折,甚至是一折的大甩賣。收藏和經濟總是掛鉤,並處在經濟形勢的最末端,而且反應也比較遲鈍。當經濟形勢不明朗時,試問有哪個膽大人士敢用真槍實彈去購買有可能數年內貶值十分之九的藝術品?

    在國際買家看來,中國藝術品不被認可,這意味著隨時可能會被拋棄,不具有保值性、不具備抗衡國際風險的能力。國際機構進入中國在尋找新增長點,找尋的過程中也有很多為適應國內市場而使出的無良手段和內幕交易。

    近期,藝術家曾梵志在香港以1.8億港幣的價格拍賣了一幅早期大尺寸巨作《最後的晚餐》。此事給當代藝術炒作打了一針藥效不超過兩周的興奮劑。為何不超過兩周?因為,兩周之後大家逐漸得知,這幅《最後的晚餐》原來是被其國際著名代理機構高古軒拍回,為不久後的國際大展造勢。簡單說,就是自己賣給了自己,左手倒給了右手。

    為什麼說是左手倒給了右手?不妨梳理一下曾梵志這幅《最後的晚餐》拍賣的脈絡:1. 此畫的擁有者是擁有眾多中國藝術作品的尤倫斯夫婦;2. 曾梵志是高古軒畫廊旗下的畫家;3. 高古軒花了1.8億港幣拍下了這幅作品;4. 尤倫斯夫婦握有高古軒畫廊20%的股份。數完這層關係,不由感嘆一句:貴圈好亂。

    藝術家曾梵志在香港以1.8億港幣的價格拍賣了一幅早期大尺寸巨作《最後的晚餐》。

    有評論認為,曾梵志作品筆法獃滯不具靈性,構圖無新意,主體與背景僵硬的粘合,僅能靠尺寸一博眼球,卻被部分評論家定性為「史詩巨制」,所以,依據「市場規則」,這是藏家、國際拍賣行、買家早已做好的「局」:傭金之類的早已商量好,再找所謂的「專家」寫文章給鍍點金,請媒體宣傳一翻。想炒多高就炒多高,反正都是「老朋友」,互相給面子,不傷感情,何樂而不為?

        

    高古軒作為一家美國機構,尚且如此,那國內拍賣行呢?

    作為一場聲勢浩大的天價炒作,創下了中國藝術品最高拍賣紀錄的黃庭堅書法《砥柱銘》,在以4個億的價格拍賣後,至今仍不能確定其的真偽。每當一個天價誕生,其背後都有龐大的操作流程:天價贗品洗白的過程已將拍賣行、專家、出版社、市場等利益集團綁在一起,進入拍賣只是整個鏈條的最後一步。人們從網路上看到的都是被精心計算出的,並維護各方利益的結果。

    所以,有關開篇講到的第一個問題,至此已有答案:國外作品暫且不提,只說國內的過億天價作品,基本上是值不了那麼多錢的。自己給作品標一個高價,然後讓朋友拍下來,再讓評論家寫點好評,一下子就把這名藝術家「刷」成了身價過億的大藝術家了。雙十一剛過,我們對這套流程不陌生吧?天價藝術品拍賣,基本可以理解為淘寶店刷信譽的「高端大氣上檔次」版本。

    02 背後之局:客戶共享,拍賣只是作秀

    我們不能說買家做局是既定事實,但當一個圈子過於「小」時,人為可控制的範圍就更大。國內拍賣公司共享客戶是不公開的秘密,這個圈子裡有多少買家,不超過多少多少人,大家心照不宣。買家是不能得罪的,去負責任的拍賣公司送拍,常會被告知客戶需要什麼樣的作品,你的作品不符合客戶需求,客戶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作品之類的話。這其實是在告訴你:「我們是一家畫廊,替客戶找畫的畫廊,客戶和賣家商量好價格,拍賣只是走個過場,想作秀嗎?想出名嗎?拍賣公司可以幫你搞定一切」。

    拍賣成就了多少「名人」,這些「名人」操縱著機構,獲得了不少額外收益。某早期倒賣郵幣卡的藏家曾經默默無聞,後投資股票市場,將股市的做法挪到拍賣市場後屢試不爽;入股拍賣公司掌握書畫渠道資源,空手套白狼即成為國內收藏界眾星捧月的大腕。借著文化產業的東風向領導要土地,大談理想之餘要用美術館的形式展示國內頂尖藝術品。他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在寸土寸金的地段居然要到60畝土地!蓋美術館當然用不了60畝,所以,一座由國際頂尖設計師設計的酒店伴隨而生,並美其名曰用酒店來養活美術館。一個美術館幾十個員工,每年經營成本不過千萬,而一座頂級酒店的收益估計能養活不止一個美術館吧?於是乎,要再蓋一座美術館,再來次更過癮的。拍賣公司已儼然成為其道具,此人的布「局」精明可見一斑。

    既然藏家、藝術家都需要熱炒,那麼拍賣公司呢?拍賣公司自然要頂住各方壓力。據傳,某四大拍賣公司之一的某個瓷器專場,官方數據是成交了總拍品的60%多,實際成交不到23%,真實的業績壓力可想而知。而多餘的40%左右是怎麼做出來的?有人開玩笑說:如何看拍賣公司是否專業?要看其安排了多少個「托」。

    萬達以1.72億人民幣買了一副畢加索作品《兩個小孩》。圖為畢加索和《兩個小孩》。

    某拍賣公司首拍,不了解行情,只找了兩個衣著並不高雅的年輕人來做「托」,這倆人很敬業地拚命舉牌,居然將王牌場次的百分之八十都買回,如此高調新晉買家一時引得眾人關注,當然不久後這事便成為圈內茶餘飯後的笑料,得找上年紀、氣質好、品位高雅的精明人士做「托」,否則拍賣公司的臉面丟不起。

     

    其實,拍賣公司的每幅作品都會有納稅記錄,這在國外是公開可查詢的,如果國內能將這份成交納稅證明公之於眾,關注者自然能辨清拍賣成交的真假,但這勢必會觸動「小」圈子內的眾多利益團體,所以公布的可能性不大。國際拍賣公司尚有道德約束,國內的機構呢。如果雅昌的拍賣資料庫都是這樣一些「局」托出來的假數據在呈現,那查詢的意義在哪裡。遮遮掩掩才有味道,細細品味方知「局」中奧秘。

    至此,開篇第二個問題的答案也已經明了:天價拍賣之中不僅蘊含陰謀,而且一傳十,十傳百,成了全國皆知的「陽謀」。

    03 鑒定之弊:鑒定標準難建立,水清則無魚

    收藏讓人捉摸不透的重要一環是鑒定,怎麼看真假很重要,因為這決定了錢。於是乎,山頭林立,五湖四海皆冒出眾多英雄好漢撲向那些「土豪」們。招數獨特,各有各的旁門左道,或旁敲側擊,或瞞天過海,或明拉暗搶,或拋磚引玉,虛虛實實搞得土豪們不知所措。煤老闆們乾脆找本《石渠寶笈》照著買,希望不被忽悠。拜師學藝者也大有人在,只是不知其師傅也是個嘴上功夫一流的馬虎眼,哄得你開心而已。

    天天亮相的不一定是真高人,真高人看到錢也有背信棄義的,這些事見多了也不足為奇。國內的土鱉瞧不起洋海歸說不接地氣,洋海歸反駁說土鱉你這輩子就沒見過真東西,這場戰爭曠日持久,搞得古玩藏家們整日憂心忡忡,明知道自己買的沒一個真的,又不願承認。國內藏家哪來這麼多自信,哪有這麼多掉餡餅的好事兒偏偏砸你頭上,而且幾乎每個人都被擊中。老物件價格要麼上不去,要麼是個天價,天價的物件真假已無需考慮,反正有人說真,有人說假,在精明人手裡就是個道具而已,價格的高低不如價格背後的故事更耐人尋味。有些人就是不想讓鑒定標準建立,水清則無魚。有幫人想搞鑒定標準,還得配備一個「擦屁股」的團隊。懂與不懂的都想在行業里分杯羹,不把鑒定的水攪渾怎麼賺錢?

    04 畫家「投誠」:藝術本身已成為擋箭牌

    活著的藝術家價格上不去,故去的才值錢,這是前幾年的說法。這幾年但凡掛個頭銜的書畫家都每平尺以萬論。與歷史上眾多的大師相比,目前的藝術家大多才氣不足而自負。

        

    為國畫家算筆賬:畫得快的,每天兩張4平尺不成問題,每平尺五萬,一天就是40萬,扣除中間各種關係費用,畫家最終拿到的不是個小數目,每年賺兩千萬的大有人在,這比做企業家省事兒多了,圈內管這叫「道」,每個畫家有每個畫家的「道」,這些「道」養活了多少機構,多少雜人。

    書畫圈「潛規則」是這樣的:去畫家家裡拿畫,價格要比市場價高兩倍。但為何買畫者仍絡繹不絕甚至排隊搶購,買的就是保真、放心。而畫油畫的人,一兩個月畫一張,賣的價格還趕不上人家畫國畫的半天手藝。所以油畫家也要提價,特別是較容易接受的寫實題材。大家都在漲價,有時拼的不是功力,而是一口氣,就是不能比你便宜了!藝術家為賺錢在拚命炒高自己,用獻身精神與官員富商們打成一片,少有藝術家能淡泊地談談藝術,「藝術」本身已成為擋箭牌。

         

    與歷史上眾多的大師相比,目前的藝術家大多才氣不足而自負。圖為岳敏君油畫。

    其實藝術品在國際市場上大多數價格不高,老百姓可以買得起,愛得起。但是,在國內卻逐漸淪為高檔商品和奢侈品,只能擺在櫥窗和拍賣公司展位來觀看。齊白石現存的兩萬張畫與大蒜、生薑一樣淪為炒貨的商品,被不懂藝術只懂賺錢的商人們擺弄。照這個發展態勢,當代出不了幾個在百年後被憶起的大師。

    05 解決之道:炒作就是吹泡泡,過了一定時間,自然會爆

    國內藝術市場總體上看是不正常的,在一種殺紅眼的狀態下,唯一的解決辦法可能就是時間。

    當代藝術在2007年、2008年時的不可一世,在那兩年幾乎沒幾篇文章會認為其價格會暴跌,從任何渠道透露的信息上都看不到跡象。但是,一年後的2009年,市場瞬間崩盤。2012年的拍賣整體行情暴跌也被媒體含蓄的概括為震蕩調整,以修飾2011年的虛假火爆。擋是擋不住的,遮掩也是徒勞,當行情好的似乎要創造奇蹟時,便意味著轉折即將到來。當拍賣行、藏家、機構、媒體、藝術家都快陷入瘋狂的時候,災難也就不遠了。而當這些人都沉默不語,埋頭做事的時候,說不定下一撥大潮要開始涌動。歷史證明,兩撥大潮的間隔至少要5年以上的時間。至於行業立法,則是典型的知易行難。其實放眼國內各行各業,幾乎遇到的都是同樣的問題。明知立法可以解決部分問題,卻遲遲未見行動。等到法規健全恐怕某些人早已全身而退,留下一片荒地。

    本文開篇的第三個問題——如何才能制止這種瘋狂的炒作——至此也算有了個答案。不用誰去管,經濟規律自然會每隔幾年做一調節,篩下被炒得虛高的作品,留下真正有價值的精品。

    結語

    近些年各種天價藝術品的誕生,百年後再來看的話,可能留名經濟史的意義大於藝術史。簡單說,這些藝術品售價10億還是10萬,與你我沒有直接關係,更與藝術本身無關。價格只是藝術作品很小的一部分。用價格去界定藝術,無異於一葉障目。


    推薦閱讀:

    Oyster · World 利器 の 蚝刀
    解讀羅伯特·麥基《故事》
    Offer 小廣播 | 李菁: 倫藝切爾西藝術設計學院空間設計 MA
    國家美術·展訊丨用藝術的方式觸摸這個世界

    TAG:藝術 | 藝術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