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與消炎藥的區別
信仰是人們發覺肉體的葯不靈驗時所找到的心靈之葯~ 什麼是消炎藥,什麼是抗菌素,什麼是抗生素?!一、抗生素是比較大的概念,包括抗菌素,抗腫瘤,抗免疫的三部分。1、抗菌素是能抵抗致病微生物的藥物,是抗菌消炎藥中最大的一類。抗生素是由細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物質,具有抑制或殺滅細菌、真菌、螺旋體、支原體、依原體等致病微生物的作用,故能治病。還有的抗生素可治療惡性腫瘤。抗生素類藥物廣泛地應用於各種感染性疾病,其品種繁多,下面列舉一些市場上有售和醫院中常用的品種,可分為八大類。但須注意的是,目前這類葯均屬處方葯在應用時應注意安全。 (1)β-內醯胺類:這是品種最多,用得最多、最廣的一類,此類包括兩部分。①青黴素:常用的品種有青黴素鈉、青黴素鉀、氨苄西林鈉、阿莫西林、哌拉西林、青黴素V鉀等。②頭孢菌素:常用品種有頭孢氨苄、頭孢羥氨苄、頭孢唑啉鈉、頭孢拉定、頭孢曲松鈉等。 (2)氨基糖甙類:常用品種有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阿米卡星、小諾米星等。 (3)四環素類:四環素、土霉素、多西環素、米諾環素等。 (4)大環內酯類:常用品種有紅霉素、琥乙紅霉素、羅紅霉素、麥迪黴素、乙醯螺旋黴素、吉他黴素等。 (5)氯黴素類:常用的品種即氯黴素。 (6)林可黴素類:林可黴素、克林黴素。 (7)其他主要抗細菌的抗生素:常用的有去甲萬古黴素、磷黴素、捲曲黴素、利福平等。 (8)抗真菌抗生素:常用的品種有兩性黴素B、灰黃黴素、制黴菌素、克念菌素等。 2、抗腫瘤抗生素:常用的有絲裂黴素、阿黴素等。 3、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環孢素。二、消炎藥又分兩種說法1、群眾說:把消炎藥和和抗菌素統稱消炎藥,這實際上是不對的。2、醫學說:青黴素不是消炎藥,抗菌素也不是消炎藥。(1)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消炎藥並不是醫學中的稱呼,在醫學中青黴素、頭孢這類藥物被稱為抗菌素。常見的八類抗菌素:青黴素類(如青黴素G、青黴素V、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氨苄西林等)頭孢菌素類(如頭孢氨苄、頭孢拉定、頭孢呋辛、頭孢曲松、頭孢 他啶等)大環內酯類(如紅霉素、羅紅霉素、阿齊黴素、乙醯螺旋黴素等)氨基糖苷類(如鏈黴素、慶大黴素、阿米卡星等)四環素類(如四環素、土霉素、 強力黴素等)氯黴素類(如氯黴素)喹諾酮類(如諾氟沙星、環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等)磺胺類(如復方新諾明 )(2)消炎藥極其種類消炎藥主要有非甾體類和甾體類。非甾體類消炎藥中包括我們熟悉的阿司匹林,布洛酚,對乙醯氨基酚。甾體類主要就是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代表性的就是強地松和地塞米松。三、抗菌素與消炎藥的區別(1)我們所用的抗菌素不是直接針對炎症來發揮作用的,而是針對引起炎症的細菌或真菌,是殺滅微生物的。(2)而消炎藥是針對非菌性炎症的。他們產生效果的機理不同,在副作用,療效等也不盡相同。比如甾體類消炎藥的藥性就非常強,常用於大面積燒傷,結核病等急症,但這類藥物副作用大。四、抗菌素與消炎藥的共性總的來說抗生素與消炎藥都具有抗炎作用。抗生素有時也稱抗菌素,說明是對抗細菌的。 (eg:青黴素、紅霉素、頭孢菌素)但後來發現抗菌素不只是對細菌起作用,還可以對腫瘤等疾病起作用,因而現在多稱為抗生素。抗生素也稱為消炎藥,是因為由細菌引起的各種炎症,如咽炎、扁桃體炎、肺炎、腸炎、腦膜炎等,經抗生素治療能痊癒。但嚴格地講,抗生素並非直接消炎,所以不能看成是消炎藥。 炎症是種常見的病理改變,發炎時局部可出現紅、腫、熱、痛,最易理解的是皮膚膿腫,表皮可發紅、腫脹、皮膚的溫度增高,用手摸時有熱感,有自覺痛、壓痛。但是並非所有的炎症均具有上述四大表現。常見的炎症是由各種細菌或病毒引起,寄生蟲病也有炎症表現。另外,尚有不少炎症與感染無關。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燒傷或燙傷所致皮膚表現,也為炎症。因此,除抗生素外,尚有其他非感染性炎症。應用已久的磺胺類葯可以起到與抗生素相同的作用,一般將其稱為消炎藥。風濕性關節炎,過敏引起的各種皮疹,可以用激素治療。激素也為消炎劑。除激素外,尚有非激素類的消炎劑,如現在應用的退燒藥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這些消炎劑可以使炎症的滲出減少,腫脹減輕,疼痛消失,最終炎症消退。當皮膚被燙傷後,局部可出現紅腫、疼痛,如及早在皮膚上塗抹些醬油,腫脹也可減輕而消退,疼痛也隨之而消失。醬油也成為消炎劑,因醬油中含有食鹽,在皮膚表面塗上醬油時,由於滲透壓的不同,皮膚外的鹽可將皮膚內及皮膚下的滲出液吸出,而使腫脹的炎症消退。又如口腔或舌面有潰瘍、糜爛,有時塗上魚肝油、紫藥水就可以治癒,這些也是消炎藥。 (eg: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所以,由於引起炎症的原因很多,所用的消炎藥、消炎方法也不同。不能片面地認為,有炎症就要用抗生素。如僅是口腔潰瘍、皮膚燙傷、新生兒臍部有滲出液(塗上紫藥水即可)就靜脈用高級抗生素,不但效果不明顯,有可能會對小兒的發育造成不良的影響。抗生素預防不了感染;抗生素並非適用於所有炎症。 抗生素=消炎藥等抗生素的九個誤區 誤區1:抗生素=消炎藥 抗生素不直接針對炎症發揮作用,而是針對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殺滅的作用。消炎藥是針對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鎮痛葯。 多數人誤以為抗生素可以治療一切炎症。實際上抗生素僅適用於由細菌引起的炎症,而對由病毒引起的炎症無效。人體內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療無菌性炎症,這些藥物進入人體內後將會壓抑和殺滅人體內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調,造成抵抗力下降。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局部軟組織的淤血、紅腫、疼痛、過敏反應引起的接觸性皮炎、藥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來進行治療。 誤區2:抗生素可預防感染 抗生素僅適用於由細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對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傷風、流感等患者給予抗生素治療有害無益。抗生素是針對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殺滅微生物的。沒有預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長期使用抗生素會引起細菌耐葯。 誤區3:廣譜抗生素優於窄譜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的原則是能用窄譜的不用廣譜;能用低級的不用高級的;用一種能解決問題的就不用兩種;輕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聯合使用抗生素。在沒有明確病原微生物時可以使用廣譜抗生素,如果明確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譜抗生素。否則容易增強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 誤區4: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貴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 其實每種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優勢劣勢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選擇,堅持個體化給葯。例如,紅霉素是老牌抗生素,價格很便宜,它對於軍團菌和支原體感染的肺炎具有相當好的療效,而價格非常高的碳青黴烯類的抗生素和三代頭孢菌素對付這些病就不如紅霉素。而且,有的老葯藥效比較穩定,價格便宜,不良反應較明確。 另一方面,新的抗生素的誕生往往是因為老的抗生素髮生了耐葯,如果老的抗生素有療效,應當使用老的抗生素。 誤區5:使用抗生素的種類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現在一般來說不提倡聯合使用抗生素。因為聯合用藥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藥因素,這樣不僅不能增加療效,反而降低療效,而且容易產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細菌對藥物的耐藥性。所以合併用藥的種類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應發生率就越高。一般來說,為避免耐葯和毒副作用的產生,能用一種抗生素解決的問題絕不應使用兩種。 [/td][/tr][/table]誤區6: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細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屬於病毒性感冒,細菌引起的感冒屬於細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對細菌性感冒有用。 其實,很多感冒都屬於病毒性感冒。嚴格意義上講,對病毒性感冒並沒有什麼有效的藥物,只是對症治療,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大家可能都有過這種經歷,感冒以後習慣性在藥店買一些感冒藥,同時加一點抗生素來使用。實際上抗生素在這個時候是沒有用處的,是浪費也是濫用。 誤區7:發燒就用抗生素 抗生素僅適用於由細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發熱,對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傷風、流感等患者給予抗生素治療有害無益。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為病毒引起,抗生素無效。 此外,就算是細菌感染引起的發熱也有多種不同的類型,不能盲目地就使用頭孢菌素等抗生素。比如結核引起的發熱,如果盲目使用抗生素而耽誤了正規抗癆治療會貽誤病情。最好還是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誤區8:頻繁更換抗生素 抗生素的療效有一個周期問題,如果使用某種抗生素的療效暫時不好,首先應當考慮用藥時間不足。此外,給葯途徑不當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狀態等因素也可影響抗生素的療效。如果與這些因素有關,只要加以調整,療效就會提高。 頻繁更換藥物,會造成用藥混亂,從而傷害身體。況且,頻繁換藥很容易使細菌產生對多種藥物的耐藥性。 誤區9:一旦有效就停葯 前面我們知道,抗生素的使用有一個周期。用藥時間不足的話,有可能根本見不到效果;即便見了效,也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服夠必須的周期。如果有了一點效果就停葯的話,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經好轉的病情也可能因為殘餘細菌作怪而反彈。
返回頂部
推薦閱讀:
※正犯與共犯之區別
※重婚與非婚同居有什麼區別?
※跳舞和編舞的區別
※【執法窗口】運輸煙花爆竹中「非法運輸」與「違反運輸許可事項」的區別
※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