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及其美學精神(中國畫繼承與創新①)

開欄語

  作為中國傳統的造型藝術之一,中國畫在內容和創作上,體現了人對自然、社會的認識,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本版特開設「中國畫傳承與創新」欄目,解析中國畫的起源、特徵以及在當下的傳承創新。

中國畫及其美學精神(中國畫繼承與創新①)

楊明剛

中國畫源遠流長,它不僅最能代表中華民族繪畫藝術水平,也是東方藝術與中華美學精神重要表率。何謂中國畫?中國畫承載著怎樣的美學精神?要解其中意,須知中國畫的源始。

教化旨趣:圖志與禮儀

  自上古至秦漢,中國畫開始誕生並逐步形成、定型。中國歷史上流傳著許多關於繪畫起源的傳說和記載,以「河圖洛書」與「倉頡造字、史皇作圖」最為著名。傳說雖無從稽考,卻從側面昭示著中華先民的造物智慧和「書畫同源」美學命題的原生性。考古學成果表明,中華民族發源區域中的繪畫,是繪在原始陶器表面或繪在地面、牆壁上的「彩陶」「地畫」「壁畫」作品,距今已有數千年,尤以仰韶文化與馬家窯文化中的彩陶繪畫最為典型。種類題材不乏鳥、蟲、獸、人面紋樣,其中魚的題材最多,使得魚紋成為中國原始繪畫藝術的造型表率。

  實際上,中國繪畫的誕生,最初是基於史實記錄的需求,並在很長時段中與文字共同擔負著圖符記志的任務。因此,自誕生之初,繪畫就受到特殊重視。譬如,上古時掌管圖籍的官員被稱為「司圖」,漢語中至今仍將書籍泛稱「圖書」,足見影響深遠。

  夏商周三代,繪畫開始與工藝、禮儀緊密結合,宮室廟堂建築和青銅器物表面到處充斥著各種固定紋樣與裝飾圖案。《左傳》載其時「鑄鼎象物」以「使民知神奸」大行其道。

  春秋戰國,諸侯紛亂、社會動蕩,繪畫隨之分化和發展,「圖」的功能逐步弱化,「禮儀」的標誌日漸消解,「裝飾」的意味漸漸呈現,初始的圖錄記志功能被日趨完備的文字取代,具備政教功能的紋樣轉向裝飾意味的工美圖案。畫家及畫作也分化為繪畫與工藝兩類,邁出繪畫獨立的步伐。例如,這一時期葬儀帛畫《龍鳳人物圖》便在題材、觀念、技法和造型上保留著這種分化轉型的痕迹。

秦漢一統,秦皇書同文、漢武尊儒術,繪畫因消解了「圖」與「禮儀」的功能,是「成教化、助人倫」的輔助手段,降為技藝匠作,在基本形式與使用功能上未能進一步發展,但已從裝飾紋樣中分離出來,產生了「以畫當真」、以實物為參照、以像為評判標準的繪畫觀念,誕生了漢畫像石這一特有畫種。此外,漢代宮廷還專設凌煙閣,陳設黃門畫者所繪功臣肖像。相傳漢元帝依據宮廷畫師所繪肖像選妃,昭君出塞的故事中便出現了畫工毛延壽等被處刑的情節。

超越旨趣:傳神與游觀

  自漢末至隋朝,中國畫在技巧、法式上漸漸完善,在畫科樣式上逐步確立,並逐步發展出自成一格的語彙體系和理論體系。

  漢末張衡、蔡邕、諸葛亮等都有善畫記載傳世。三國曹不興的佛像畫素有「曹衣出水」之譽,其高足衛協更被史家贊為「古畫皆略,至協始精」,號為「畫聖」,名重一時。衛協的弟子、東晉畫家顧愷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提出「傳神悟對」「遷想妙得」「凡畫,人最難」,創「描」法、使「繪畫」變成「描繪」,並在《畫雲台山記》等中明確標舉「傳神論」,把中國畫在筆墨、造型、觀念等方面徹底引向獨立、引向對人的精神表達高度,被後世譽為中國「畫家四祖」之首。

  顧愷之在筆法上的墾拓之於人物畫乃至中國畫的獨立發展功莫大焉。其弟子陸探微、南朝齊梁畫家張僧繇、盛唐畫聖吳道子,均一脈相傳地承繼了他的繪畫主張。陸探微有「陸得其骨」之譽,張僧繇有引書入畫、「畫龍點睛」「破壁而飛」的典故傳世,吳道子有創「蘭葉描」之功、並有「吳帶當風」之譽。此外,中國畫筆法更將「描」的筆法發展出「十八描」之多。基於此,後世畫家才得以相繼創出皴、擦、點、染、飛、白、烘、托等眾多筆法,畫論家才得以總結出「筆趣」「筆韻」「筆勢」「筆意」等與筆法關聯的審美範疇。

  南朝齊梁之際謝赫在《古畫品錄》中首次在品評27位畫家畫作基礎上,提出「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摹寫」的「六法」準則,樹立了中國畫的藝術標準,標誌著中國畫理論體系的確立。南朝末年姚最撰《續畫品錄》,進一步促進了中國畫理論體系的確立和完善。

得益於魏晉南北朝名士寄情山水、抒發人生悲歌的精神追求,也得益於彼時的自然觀和繪畫技巧、觀念的發展,中國畫的重要門類之一山水畫得以於此時肇端並漸次獨立。彼時,宗炳《畫山水序》、王微《敘畫》即為中國現存最早的兩篇山水畫論,提出畫家當寄情山水、表現心靈。此論對山水畫乃至中國畫的發展至關重要。隋展子虔《游春圖》是迄今可見最早的中國山水畫作品,實踐著「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中國畫美學旨趣。

變革旨趣:獨立與分化

  唐宋堪稱中國畫的全盛期。此時,中國畫已完成對佛教藝術等外來繪畫形式的融合,各類題材亦已無所不包,山水、花鳥、人物三大畫類皆成定局,技巧、題材、手法、裝裱、收藏、流通乃至畫論、畫史等成就均臻於高峰,各種藝術語彙與造型方式極工盡巧,筆法、墨法亦非常完備。不僅在創作上形成「唐工宋巧」的整體風貌、使作品畫面達到「致廣大、盡精微」的效果,而且理論上相繼出爐了唐人張藻「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五代荊浩《筆法記》「六要」「思」「墨」「對鏡作畫」、宋人「三遠」「三病」「三品」「皴」「寫生」「求無人態」「善觀」「胸有成竹」等。值得一提的是,王洽、蘇軾、米芾、梁楷等開寫意人物、寫意山水先河,翻開了文人寫意畫的新篇章。

  自元至清,中國畫的發展成就主要表現為文人畫,強調對畫家主體個性和繪畫人文性的發掘。這一時期,中國畫自身發生了兩個變化:一是畫家主體分化為宮廷、文人、民間三類,陣營的相對穩固為中國畫創出多元追求的可能;二是文人畫家重文輕技、重視筆墨精神,極力推崇書畫同源、以書入畫,促成了書畫在分流千年之後再次合流,將文人畫推向新境界。數百年間,趙孟頫、「元四家」「明四家」「四僧四王」「揚州八怪」乃至「嶺南派」「海派」漸次登台、各擅勝場,均於畫法、精神諸途推動著以文人畫為代表的中國畫持續前進。

  20世紀迄今,中國畫更在社會巨變與中西交流的衝擊、傳統承繼與現代轉型的對撞、多元取法與消化融通的探索中迎來愈加深廣的變革,逐步融入世界現代藝術之林。

  中國畫在表現、特徵、觀念和體系四端,都有獨造,承載著中華民族思維特有的慧心。表現上,它注重對時空的超越,多以筆墨印款為表現語彙;特徵上,它尤重勸誡、比德、教化,並以傳神、境生象外為宗;觀念上,它既偏重「中和」,又關注自然,追崇「天人合一」;體系上,它則趨向於抽象、空靈、簡淡、幽深的審美意趣,重文輕技。循此四端,沿波討源,中國畫及其所承載的東方藝術和中華美學精神,雖幽必顯。

(作者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年04月26日第 07 版)


推薦閱讀:

八大山人花鳥蟲草山水冊
(中國畫資料集)之【 畫的藝術】
邱漢橋:山水之象,氣勢相生
陳師曾山水: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
劉陽先生山水畫2湘西

TAG:中國 | 創新 | 美學 | 精神 | 國畫 | 中國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