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補陰補陽功過討論
06-22
1、補陽之功,錯則傷陰;補陰之功,錯則敗陽;補土之功,錯則傷水;補水之功,錯則傷土。體會:陽性喜動喜升,此自然之理,不愁升熱,只愁不降,上焦熱已達最高,只可清降,不可再升(清胃散中用之升麻,普濟消毒飲中之柴胡、升麻),中焦熱也宜清降,可散,但不可再升;下焦陽微不升,只可益陽,不單昇陽,用升葯則陽脫也;能量守恆,陽經之火,為陰經陰中之陽的根,《四聖心源》:「肝木即腎水之溫升者也」、「肺金即心火之清降者也」。故補陽之功效在於給予外源性的「火種」點燃人體臟腑自身可生火的能源「陰液」,生自己的火,促使陰生陽,催發自身生髮陽氣。單純認為給的火越大陽就越旺,是因為不明白「少火生氣,壯火食氣」原理,過錯在於使用了過多「分散的火」傷陰耗液,解決途徑不在於改使用「小火」,而是使用「緻密的火」、「集中的火」,潛降腎中陽氣,如龜板+附子,熟地+淫羊藿,龍骨/牡蠣/海蛤殼+附子等。各臟腑中均各有陰陽,如天乾旱時澆水,陰虛補陰本是正道無可非議,但問題在於過多補益陰液就可打破本身十分脆弱的陰陽平衡,不能及時轉化為陽的「過多」的陰液成為了洪水成了「澇」,出現陰盛陽虛局面,濕盛則陽微病情加重。所以過錯不在於補錯了陰,而在於以下三個方面:一、補陰的臟腑選擇問題:臟腑就象澆水要選擇的容器一樣,每個臟腑是不同的,脾喜燥惡濕,肺胃喜潤惡燥,自身的特點決定澆水的多少,同樣澆水補陰肺胃可以多澆點,但脾就要少澆點;藥物有歸經,決定了補陰要有所側重,如麥冬主要補肺胃心陰,用來補腎就不合適,當然不包括金水相生的相互轉化理論。二、補陰時應及時排出「廢陰」:澆花水時發現花盆下面都會有個小洞,目的在於排出多餘的水分,否則容易爛根,原理是一樣的,補陰後多餘的陰液如果不及時排出,就會引起一連串的連鎖反應,脾土濕氣太盛就會使脾氣升清力量減弱,肝氣就會升清乏力,出現肝陷,久郁化火,出現各種心肝相火亢盛的失眠、口舌生瘡、面部痤瘡、偏頭痛等。所以治療時應以「六味地黃丸」為參考,補脾土時用淮山+茯苓,補腎水時用地黃+澤瀉,補肺水時百合、天麥冬、阿膠+浙貝母,補肝陰時酸棗仁、白芍+茯苓等。三、應注意中氣的中樞地位和作用:肺胃膽氣主從右降,肝脾氣主從左升,脾氣不升則營養、水谷、水濕不能上升得到及時的利用,胃氣不降則多餘和利用完的廢物不能及時排除出去,白白占內存。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郭彧 鄧洪波 宋炯輝 等:討論邵雍易數加一倍法的推導
※討論「悲智」等人利用【楞嚴偽謬1-12.世尊宣說神...
※7. 太極拳的理論記錄 -- 拳譜精選與討論
※和知命達人共同討論命理
※賈政和趙姨娘的一次獨處,討論的內容信息量有點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