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碟唱片:台灣樂壇造星工廠,隕落在最風光的時刻

在華語流行樂壇傳承百年的歷史長河中,曾湧現出諸多的教父宗師、天王天后與實力唱將,共同締造出歌壇的輝煌盛世。但我們往往忽略了一支重要的力量,那就是歌手們背後的唱片廠牌。

有識者會有「華語流行看台灣的共識」,台灣歌壇在整個華語音樂流行體系中,始終處於執牛耳的領軍位置,是行業標杆與旗艦的存在。台灣歌壇的繁盛,本土唱片公司扮演的角色可謂居功至偉。

八九十年代,台灣本土唱片公司林立,尤以滾石和飛碟兩大唱片廠牌聲名最盛、是為業界翹楚。這兩支超級戰隊,在群星交匯中龍爭虎鬥、相互抗衡。之於當時的台灣歌壇,有如武俠世界中屠龍刀和倚天劍式的存在。

筆者在上篇推文中已經記敘過主打人文情懷的滾石唱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移步閱讀。

飛碟唱片作為滾石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二者之間的競逐貫穿八零年代,其激烈和精彩程度為世所罕見,共同推動台灣流行樂壇進入全盛而輝煌的時期,並在華語流行史上留下一束燦爛的光芒。

飛碟緣起

說起飛碟唱片的由來,決然離不開滾石。1976年,段鍾沂、段鍾潭兄弟創辦滾石雜誌,介紹西洋搖滾音樂到台灣。雜誌草創時期共有6人的班底,除去段氏兄弟,還有吳楚楚、彭國華等人。

滾石雜誌創辦的時期,恰逢台灣掀起民歌運動。吳楚楚則是民歌宿將,與早期民歌手聯合出過3張《我們的歌》合輯。1980年,民歌拓展到商業領域,在這種風氣下滾石雜誌改弦易轍,變身「滾石有聲出版社」,進軍唱片市場。

《3人展》

身為滾石聯合創辦人,同時也是民歌手的吳楚楚功不可沒。滾石發行的第一張唱片叫做《三人展》,是吳楚楚與潘越雲、李麗芬的合輯。

自此,吳楚楚結束歌手生涯,在1982年離開滾石,與彭國華、陳大力共同創辦飛碟唱片,是為飛碟三巨頭,同時開啟了他的商業梟雄之路。飛碟之名,便是為了影射滾石——「地有滾石,天有飛碟」,同出一脈的兩家唱片公司,就此結下樑子,由此開啟10年紛爭。

早期人文氣息

世人皆知,當年飛碟的偶像戰隊當世無匹,偶像派和實力派的標籤,讓飛碟和滾石的造星方向涇渭分明。殊不知,成軍之初的飛碟唱片,其實走的也是人文風。

飛碟草創時期,推出了兩張奠定基業的專輯,其一是開山作《陶大偉1983創作專輯》,另一張是為飛碟攫取到第一桶金的蘇芮《搭錯車原聲大碟》。兩張專輯走的都是商業電影路線,分別搭配電影《迷你特工隊》和《搭錯車》面世,實現口碑商業雙豐收。

陶大偉是歌手陶喆的父親,他的《陶大偉1983創作專輯》成為飛碟發行的第一張唱片。吳楚楚和彭國華擔綱監製和製作人,林青霞也在這張專輯中獻上了她首開金口的歌曲。正是源於這張專輯是為成龍、林青霞、鄭少秋等人主演的《迷你特工隊》的配唱專輯。

蘇芮的《搭錯車原聲大碟》則被推為華語流行音樂史上,電影原聲專輯的鼻祖。唱片集結侯德建、羅大佑、李壽全、梁弘志、吳念真、陳志遠、鍾興民等人製作,不僅隨電影一起獲得空前的商業成功,更讓蘇芮同羅大佑一樣,成為台灣人文唱將的代言人。

除了蘇芮之外,黃鶯鶯、蔡琴也都是獨擋一面的實力天后,在加上深受學生歡迎的王芷蕾,組成早期的「天后宮」,在人文路上硬撼滾石而不落下風。

五陳二李的幕後天團

滾石有羅大佑、李宗盛、小蟲、陳升、伍佰等人的教父級製作團隊,飛碟則有五陳二李的幕後天團相抗衡。二李是李壽全和李子恆,五陳代指陳志遠、陳大力、陳秀男、陳樂融、陳耀川。

說一個有意思的小插曲:曾有內地媒體記者問及李壽全,知不知道飛碟「七陳二李」的名頭,李壽全一臉茫然,記者解釋給他聽後,李壽全霸氣的說,麻煩以後把二李放在前面。

李壽全

李壽全是華語樂壇上與李宗盛齊名的金牌製作人,他發掘過王傑、王力宏、張懸等歌手,創辦的「天水樂集」被稱為台灣民歌末期最輝煌的一次壯舉。李建復《龍的傳人》、潘越雲《天天天藍》、蘇芮《搭錯車》、公益歌曲《明天會更好》等諸多經典的製作人一欄,都是他的名字。

李子恆與小虎隊

出身民歌運動的李子恆,在歌壇上以詞曲雙絕聞名,輾轉過檔到飛碟唱片之後,先是奠定了憂鬱王子姜育恆的地位,然後參與小虎隊和林志穎的打造,樹立起台灣風靡一時的偶像和藝人標杆。

陳志遠

陳志遠是整個華語樂壇最優秀的編曲家,也是唯一一位憑藉編曲,掙到一個億台幣的音樂人。幾乎飛碟所有的經典作品,都有他的烙印。他創造的一套嶄新的、實用的音樂編曲理論,為華語流行音樂奠定了一個全新的里程碑。

王傑、陳樂融、葉歡、張雨生

陳樂融是飛碟的御用填詞人,與陳志遠搭檔最為默契,雖然他自稱與陳志遠這輩子講話不超過十次。陳樂融的語境豐富、風格全面,幾乎當時所有的港台紅星都唱過他的題詞作品,是影響華語流行樂壇的重要詞人。

陳大力原本是開創飛碟的「三巨頭」之一,早期負責歌手定位包裝的統籌工作,直到他遇上了曾與李宗盛共組木吉他合唱團的陳秀男。陳大力與陳秀男配合創作,堪稱天作之合,最盛時幾乎包攬飛碟半數以上的主打歌。

陳耀川、劉德華

陳耀川是第一個以學生身份簽約飛碟的音樂人,所以他的創作更偏重明媚、朝氣的風格。90年代劉德華延請他為製作人,把華仔的演唱事業推向巔峰。

飛碟的偶像戰艦

80年代末90年代初,憑藉積累起來的創作團隊,飛碟對歌手的定位包裝轉入偶像時代。以歌壇浪子王傑的崛起為起點,到飛碟被華納收購結業,飛碟建立的偶像帝國叱吒歌壇,罕逢敵手。

齊秦與王傑

王傑在滾石李宗盛的門前吃了閉門羹,被李壽全發掘,接連為他打造了《一場遊戲一場夢》《忘了你忘了我》《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如同坐上火箭一樣躥紅整個華語歌壇。滾石為了化解自己釀下的苦果,不得不搬來齊秦壓住陣腳。

姜育恆

除了歌壇浪子,飛碟還打造出憂鬱王子姜育恆。用一張張動情的唱片,為姜育恆寫下孤獨、惆郁、落寞的註腳,把一位憂傷漂泊者的形象描摹到淋漓盡致,深深撞擊著台灣人的脆弱心靈。

小虎隊

林志穎

有了孤獨憂鬱、自然少不了陽光活力。張雨生的書卷氣、小虎隊的青少年偶像、林志穎的旋風小子,每一個形象都定位貼切,每一張專輯都熱賣。這也意味著飛碟的偶像包裝手法已經駕輕就熟。

飛碟還承接香港歌手赴台發片,飛碟為林憶蓮製作《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打開台灣市場後,帶動一大批港星赴台發片,比較悲催的是後來林憶蓮被滾石李宗盛抄了後路。

林憶蓮

四大天王中的劉德華和郭富城,在台灣都掛靠飛碟唱片,再加上呂方、林子祥、葉倩文、鍾鎮濤、張衛健等人,飛碟的實力已經隱隱凌駕於滾石之上。令人扼腕的結局竟是,飛碟被國際巨頭華納吞併。

飛碟的末路與分崩

90年代,國際唱片巨頭日益重視華語唱片市場,掀起一輪併購潮,華納、環球、BMG、百代、索尼五大國際唱片巨頭稱霸華語,除滾石之外,有影響力的本土唱片公司悉數淪陷,飛碟也沒有逃脫被收購的結局。

華納唱片

台灣飛碟與香港華納歷來交好,相互幫襯互為對方歌手代理本土發片,從80年代起,兩家的歌手就有「交換生」的革命友誼。1992年,華納控股飛碟,翌年完全收購。

飛碟被華納吞併之後,起初還保持飛碟的廠牌和製作團隊運營,此後改為華納飛碟。1995年,原飛碟三巨頭之一的彭國華帶領大部分骨幹出走,成立豐華唱片。

相親相愛

為了安撫人心,華納飛碟打造群星曲目《相親相愛》,歌曲推出沒多久,這首歌的詞曲創作者陳樂融和陳耀川就跑到豐華投奔了彭國華。

人事動蕩導致歌手紛紛離槽,華納飛碟最窘時只有香港來的鄭秀文和郭富城苦撐大局,最終,華納抹掉飛碟二字。曾經兵強馬壯、叱咤樂壇的飛碟唱片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推薦閱讀:

透視台灣大停電:民粹取代了科學,民願替代了專業
張鳴:台灣新一輪政黨輪替的價值和意義
王炳忠:台灣年輕人的恐懼根源於官方的「去中國化」教育|台獨|太陽花學運
今天聽聞有個台灣人走了(宮玲)
台灣農民嚎啕大哭,求大陸給條活路吧!

TAG:台灣 | 唱片 | 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