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通|24節氣養生:芒種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芒種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夏季的第3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此時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

6月5 日 芒種

清補為主 健脾 祛暑化濕

節氣特點

一年24個節氣,每個節氣15天前後。我國將五天稱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每一候均以一種物候現象作相應,叫「候應」。

我國古代將芒種分為三候:

一候螳螂生,

二候鵬始鳴,

三候反舌無聲。

意即:芒種節氣中,螳螂在上一年深秋產的卵因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殼生出小螳螂;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並且感陰而鳴與此相反,能夠學習其它鳥叫的反舌鳥,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

▼▼▼

節氣民俗

打泥巴仗 / 身上泥巴越多越好

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後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當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活動結束,檢查戰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歡迎的人。

煮梅 / 青梅煮酒論英雄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三國時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凈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酸鹼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保健功能。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節氣養生

芒種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夏季炎熱的氣候逐漸開始了。但是也要注意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的運行,振奮精神。可是千萬要注意,一定要避開太陽直射, 注意防暑。

吃大蒜防蚊

夏天蚊蟲多,除了加強清潔以外,吃大蒜也可驅蚊,因為蚊子不喜歡人體的蒜味;另外,口服維生素B排汗後,會產生蚊子不敢接近的氣味。當然,中藥香囊也有驅蚊效果。

飲食原則

夏季一到,炎熱的天氣讓很多人都沒了胃口。夏季的飲食很重要,吃得對,胃口好,能防酷暑;吃不對,則越吃越沒勁,不利於健康。

夏天的飲食以清補為主,健脾、祛暑化濕為原則。到底如何清補?專家指出,夏季飲食養生必備六寶:第一飲酸梅湯、第一菜黃瓜、第一菌木耳、第一谷薏米、第一粥綠豆粥、第一瓜西瓜。

  

本期推薦:第一谷薏米

上榜理由:薏米又稱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含有維生素B1和多種氨基酸,《本草綱目》中記載:薏米能「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炊飯食,治冷氣。煎飲,利小便熱淋。」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的食物。夏天用薏米煮粥,是很好的消暑健身的清補劑。

薏米是清除體內濕毒的好食品,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時節陰雨連綿,空氣濕黏,很多人都會「傷暑」,這時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的作用。

最佳搭配:薏米紅豆粥。既除濕,又補心,還能健脾胃,非薏米和紅豆莫屬。

最佳烹調方式:暑熱會減弱食慾及腸胃的消化功能,粥類食品易於消化,既能幫助補充因大量出汗所消耗的水分,還能快速補充血糖和能量,是消暑的最佳主食。

詳情了解:『夏季養生六寶』(點擊進入)

節氣食譜

1清熱祛濕:淮山茯苓

宜多吃健脾祛濕之品如淮山、太參、白朮、茯苓、綠豆、冬瓜、莧菜、枸杞葉、木瓜、椰、香瓜等。

2養陰生津:「瓜族」當家

宜進食養陰生津食物如白茅根、西瓜、涼瓜、西紅柿、綠豆、冬瓜、木耳、絲瓜等。

3防濕熱困脾:「五葉蘆根飲」最佳

應避免暴飲暴食以防損傷脾胃宜進食健脾清熱祛濕食物為主如荷葉、薺菜、白茅根、蘆根、茯苓、冬瓜、西紅柿、西瓜、木瓜等。

4健脾養肝:百合蜜桃正當時

宜服健脾益氣養陰生津食物如蜜桃、西瓜、香瓜、青瓜、綠豆、木耳、玉竹、苡仁、百合等。

5健脾益氣:首選薏苡仁沙參

宜以健脾、益氣、養陰為主食物或葯食兩用之品如薏苡仁、沙參、百合、莧菜、枸杞葉、木耳、桂圓、木瓜、椰、香瓜等。

節令中藥

立夏後氣候逐漸炎熱,暑濕較重,容易傷人氣陰,保健中藥宜選用清淡解暑、益氣生津的藥物。常用的養生中藥有西洋參、太子參、北沙參、党參、扁豆、蓮子、薏苡仁、茯苓、砂仁、金銀花等。


推薦閱讀:

春 分|養生大招天天做,活到百歲不顯老
郭醫生養生十則講稿
傳你3招,挑選合格的補鈣產品
黃芪應該怎樣吃效果最好?
莊周與道家養生學

TAG:養生 | 中藥 | 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