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魂的新加坡 │會玩
▲距離牛車水不遠的歐南園,是從前華人聚居的地方,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阿叔過來,示意我們順便也點菜。招牌豆腐煲、炒麥菜,甘香雞和泰式炒飯,兩杯酸柑水。幾分鐘後,青菜上桌,用辣椒和腐乳炒,火候足,香氣濃烈。一口下去,味蕾好像一下子被打開了。再吃,就覺得有點口味重。酸柑水來了,酸酸甜甜伴著冰鎮的暢快,完全的熱帶味道。
▲熱辣辣的天氣里,濃重味道的雞煲端上,很多人會一邊流汗一邊吃阿伯拿來一鍋熱氣騰騰的豆腐煲。剛準備下筷子,他又端走了。這是中份不是你們的。容不得我們爭辯,那冒著勾芡醬汁的雜料豆腐煲就被拿到隔壁桌。一桌相談甚歡的老伯,倒也不急著吃。這邊會館很多,就是各地的同鄉會,現如今變成了老年人的俱樂部,大家不時聚會,大牌、唱戲,還接些活動跑跑場子。豆腐煲我們也點了呀!賣完咯賣完咯。一頓飯,吃得峰迴路轉。飯後慢慢踱步回去,騎樓下,書店、早餐店、劇團、會館、佛教中心、中醫館夾雜其中,歌舞廳內傳出的是怒吼的「新鴛鴦蝴蝶夢」,沒走兩步便是播放著慢搖的酒吧。混搭的風格大概就是這樣吧。
// 那個歡樂的烹飪班
▲新加坡城市規劃展覽館 City Gallery,在這裡你能看到新加坡全國的縮影,並且有專人為你講解新加坡的城市規劃、城市發展
1819年,英國人萊佛士來到新加坡,設立自由港。經過三四十年的發展,這個島嶼得到飛躍發展,逐漸成為東南亞貿易中心。新加坡建國以後,總理李光耀就一直強調民族融合,隨著經濟和貿易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移民長居此地,不同文化也生根。在牛車水、武吉士、小印度到滑鐵盧街附近,一路走來,短短數公里,就能看到各式宗教寺廟、特色餐館遍布其中。深受遊客歡迎的自然是叻沙、海南雞飯、肉骨茶和胡椒螃蟹,在商場大食代以及小販中心、熟食中心裏面,這些都有。
▲商場裡面的美食廣場,俗稱「大食代」food republic ,來源於新加坡當地人告訴我,儘管吃的食物一樣,不過小販中心和熟食中心的叫法是不一樣的。比如在政府興建的「組屋」社區內就有熟食中心,多數情況下是室內的,有冷氣的,並且因為是政府興建的室外開放式飲食集中地,所以會按照各國口味,搭配組合分成馬來、韓國、日本、西餐、中餐以及新加坡早餐等類別。而小販中心則是在巴剎(市場)裡面,沒有冷氣,但是選擇更多,價格上也差不多,通常早餐是一塊多新幣,一個帶飲料的正餐大概5新幣(摺合人民幣24元)。這些都是新加坡大眾生活的縮影。
▲大食代裡面的馬來餐,以自選菜式為主
▲租屋樓下就有大型的大排檔,解決人們的一日三餐就餐問題
來過牛車水好幾次,從不知道那些店鋪的二樓,原來別有洞天。學做新加坡地道娘惹菜式的課堂「美食遊樂園(Food Playground)」就隱藏其中。提前兩天報名,下午3點開課,三小時內學做3樣簡單的菜式,這樣晚上就可以享用自己做的菜式了。課程價格並不算低,但看看貓途鷹上排名第一的培訓點評,「最具吸引力的DIY餐廳」,也是實至名歸。▲Rojak,來自馬來語「混合物」的意思,一種用各種新鮮水果切片,拌上蝦膏醬、羅望子汁、糖和辣椒做成的餐前開胃菜,你可以把它看作馬來沙拉。Lydia Soh是我們的老師。第一道菜是銀絲薄餅,黃姜粉、粘米粉和鹽的分量已經備好,放進一碗椰漿,攪拌,過濾掉雜質就可以下鍋煎。這道菜考驗的是眼裡與手部的協調,蛋漿一不留神會過焦,火候不夠,銀絲會夾生。然後要做咖喱了。Lydia說,本地人會自己做咖喱。就這樣,大家雞手鴨腳地用了差不多半小時,才把這些薑黃、辣椒、香料等十幾種原料磨成醬末。
在這裡,Lydia、Lesley其他幾位精通烹飪的家庭主婦擔當導師,既是指導,又是聊天。烹飪學校開業4年來,為新加坡的家庭婦女和活躍的老年人提供了一個施展技藝的空間。相對於在酒店或者烹飪學校被專業廚師指點,人們天然地會更加接受這種跟「媽媽做菜」的學習方式,有人會在這裡連續上好幾天課。
「為什麼不列製作步驟和分量?」「我們試過提供清單,後來發現大家只顧著做菜,不跟其他人交流,也不聽我說話了。這不是『遊樂園』想要的效果。」她說。大家知道了原理,回去就會收到我們發出的電郵,上面就有各種的製作步驟,到時,你們就會照著做菜了。短短三小時,要吸收到她們多年的秘訣,只能全神貫注。「你有算過會做幾個菜式么?100個?」「不止不止,」她想了想,說,應該有200個菜。
// 城中的有心餐廳
▲城內的有機餐廳
從鬧市轉入Minden Road,門口那株榕樹長得參天茂密,若只經過,一定以為這是片綠林。Open Farm Community就在這裡,這是一家提供有機餐飲的餐廳。我遇到了有機農場Edible Garden的主理人Bjorn Low。他曾在英國廣告業工作,多年以後,心裡冒出個歇息的念頭,於是索性辭職,在英國南部的農場幹活,繼而進修生物動力農業。這一干就是5年。回國後,他也選擇了農業作為發展方向。阻力當然是有的,包括家裡的壓力。「農夫」沒有放棄:四年間,陸續在新加坡建起了30多個城市農場,平均每個大約有400平方米。「新加坡目前只有生產5%的農產品,其餘95%要靠進口,我們希望通過有機農場解決一些難題。」 Bjorn Low說。
他在手臂和小腿上紋了身,那是去年才弄上去的,「都是一些花花草草」。他的工作也得到了支持,在新加坡國際基金會(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的支持和協助下,Edible Garden肩負了包括實現當地城市農業計劃(Edible Gardens)在內的更多的社會責任,比如僱傭自閉症、殘障人士來工作。Bjorn Low 說,「在這裡,他們可以平靜地接受環境和工作。我希望3年後,我可以聘用20位員工。」
出發點很好,實際上遇到的困難也不少,比如說他一直想在溫室內種植更多經濟價值更高的蔬菜,比如他在這三四年間一直嘗試著更理想的商業模式,要說服更多餐廳選用有機食材,再比如,他們工作室目前只有5位健全人士,他們都完成了大學學業,並且也抵抗了家庭的壓力投身有機農業事業中。「對比起他們的學業,這份工作收入真的不高。」
▲位於新加坡新協立內的餐廳
這讓我想起Soul Food餐廳,它位於新加坡協助殘疾人自立局(SG Enable,簡稱新協立)裡面,同樣是一家幫助殘疾人實現自力更生的機構。在這裡已經進駐了多個社會責任企業。餐廳便是其中之一。
▲Soul Food餐廳,除了製作如烤雞等較高難度的菜式,餐廳內的大小適宜基本上是有特殊人群服務
每天餐廳負責人Gerald Png會帶領員工為前來的食客提供服務,包含他在內有九名員工,其中有七位是殘障人士,眼下他還打算再招四個人。他說,員工得到基本的培訓以後,他們即便離開了餐飲行業,也能融入社會。
這些有機餐廳,確切來說,都是「有心人開的有機餐廳」吧。// 美食記
娘惹菜:要品嘗地道娘惹菜,建議到INDOCAFE-the white house試試,它在距離烏節路不遠的ScottsRoad上。環境清幽,景色迷人。Open Farm Community:在這個面積達2000平方米的都市農耕餐廳,嘗試新加坡出產的有機產品,偌大的戶外花園展示著很多獨特的香料。
Food Playground:位於牛車水24A Sago Street,這家創立於2012年的烹飪學校以傳授製作傳統新加坡美食而聞名,平日99新幣一節課,節假日119新幣。
文東記:一家以海南雞飯聞名但又不止海南雞飯好吃的餐廳,麥皮蝦、咖啡排骨等菜式也是很美味。
The Intan:位於Joo Chiat Terrace的這家彙集新加坡土生華人文化民俗的私人博物館,館長是土生華人葉艾明。土生華人是指數百年來漂洋過海在東南亞定居的中國移民與當地馬來女子所生的後代。
在這家大屋裡展示的,從柜子家居到擺件服飾鞋帽,全是葉艾明數十年的珍藏,而老媽媽親手做的各種甜品更是一絕,滿滿當當可以擺滿桌子。
▲各種甜品,你找到心儀的口味了嗎?
全球最便宜的星級米其林:兩家小店,一是哥羅福巷(Crawford Lane)大牌466咖啡店,有50年歷史的大華豬肉粿條面,二是牛車水熟食中心的香港油雞飯面,營業了八年,兩三元新幣一碗。
▲近期可能已經刷爆你朋友圈的香港油雞飯面
- END -
小南問:以上推薦的新加坡美食有吸引到你嗎?
推薦閱讀:
※大乘無量壽經 (第一0七集) 2000/12/9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107
※新加坡和香港公屋
※本人17歲10月去新加坡讀私立大學(Kaplan),關於新加坡私立大學我很苦惱,我該怎麼辦?
※在新加坡有哪些相比國內值得消費值得帶回國的東西?
※為什麼新加坡和香港的空調這麼冷?
TAG:新加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