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師談傳統文化 | 大宅崇樓背後的華僑行狀與心路
大宅崇樓背後的華僑行狀與心路
——以僑鄉喬林為例
文/彭妙艷
揭陽是廣東有數的著名僑鄉。揭陽這個「僑鄉」是由無數的「二級僑鄉」組成,所謂「二級僑鄉」指華僑眾多的鄉村,以村中大宅崇樓林立,中西建築風格交融為特色。榕城區仙橋的籃兜、空港區鳳美的廣美、普寧市軍埔的大長隴、藍城區磐東的喬林片村等為典型,而喬林尤為突出。透視這些大宅崇樓,可以窺見早期潮汕華僑行狀與心路,也即可歌可泣的創業歷史,以及仁懷慈心的感恩奉獻精神,從而對於這個潮籍族群可以有著更多的了解與認識。
一、丰姿多彩的喬林僑房
喬林位於揭陽北河右岸,是個有著接近千年歷史的古村。目前分為3個行政村,有4萬多人口,海內外喬林人約12萬人。而僑居海外的人口比之更多。聚落具有典型的潮汕平原鄉村建築特色,而星羅棋佈於鄉中的僑房,以及以僑資為主營建的祠堂和神廟,以其規模、造型或者工藝而為這個鄉村增添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根據實地調查,喬林現存的主要華僑建築組群,有東升里、長林里、吉安里、人和里、德美里、義安里、榮興里、永安里、東龍圍、東升圍、南龍圍、錦章圍、貽後圍、紹興圍、永成圍、南龍圍、祥安圍、龍發圍、自德圍、三壁連、五壁連、將軍第、蘭香樓和見山書塾等幾十座,見證了這個鄉村華僑數量和成就的巨大。
建於上世紀二十年代,聞名遐邇的「蘭香樓」,是由主座(傳統四馬拖車)和以傳統「後包」改建為後樓的大型建築組群,總名「仁美里」,因為後樓蘭香樓是揭陽前期著名洋樓,以至以偏代全成為仁美里的總名。蘭香樓本體佔地共5370平方米,分為三層,有房屋101間。有些資料反映,它是揭陽第一座大型鋼筋混凝土西式洋樓。由旅居印尼坤甸的喬林籍蘭香家族所創建。建國前後,曾經成為內遷的礐光中學、本土的磐二小學校舍,以及中共潮汕地委大院、省公安廳勞改所和磐樂鎮政府。
喬林另一座以傳統建築為主體的組群吉安里,是清宣統元年(1909)所建,雖然佔地只有1252平方米,但配套齊備,除主屋房子80多間外,還有馬廄、戲台、水榭、樓台等生活、悠閑設施,是揭陽現存保存完整的住宅庭園結合傳統格局的建築組群之一。主體建築為勤修公祠,武翼第、紫東樓、庭園為配套建築,主從有序,疏密得當,而工藝尤為精緻。建築模式以中式建築為主,滲和若干西方元素。樑柱建築材料選用南洋優質楠木,高貴典雅,這是過去揭陽農村建築所未曾有過的。
與「蘭香樓」宛似的「忠合」大宅,是坤甸華僑林勤達叔侄於1914年合建的。這個坐北朝南的建築組群,前部是傳統的雙坡頂祠堂及包巷,三進式木石結構;後包為改造而成的兩層鋼筋混凝土樓宇。這座由坤甸華人工程師設計、施工的洋樓,它的基本建築材料如鋼筋、水泥、橡木、銅管等全部由南洋進口,其走廊寬敞,以連排水泥雕窗為護欄,改變過去沿承悠久的木欄干模式。所有門窗,都以橡木作框,而以銅管為欞。每一房間,都加設拉閘門,以加強防護並凸顯西式文化特色。整座樓宇2500平方米,有60多間房子,費資50000多元的大洋,這在當時是個巨大數額。由於它的出現時間比較「靠前」,所以這座以巨資營建,以富麗高雅為特式的洋樓,衝擊了揭陽歷史一成不變的建築傳統,成為地方(鄉土)建築革新的先聲。
規模龐大,建築精美,尤其是融合了南洋和西方建築特色的喬林華僑建築,不但亮化了故園的鄉村面貌,促進地方建築形象的「轉型升級」,而且以其蘊含的理念與精神,折射了揭陽華僑拼搏進取的創業行狀,他們離鄉背井的故國之思,以及報恩先德,奉獻赤誠,關注未來發展的心路。幾乎所有華僑大宅都無一例外地附建了書齋、私塾和學校,這樣的建設觀念是對地方耕讀文化傳統的繼承和弘揚,也為現代教育的發起,創造了必要的物質條件。
二、喬林華僑的分布與創業
喬林眾多的僑房,龐大的規模、精緻的工藝、優良的材料以及緊密的中西建築技術的結合,與業主的建築資金、文化視野、審美情趣等有著直接的關係,也就是說,這些僑房其實就是喬林華僑資力的反映,追求的反映,是一部雖然凝固卻也具有動態的華僑創業史、華僑情商史和華僑文化史。
喬林有華僑20000多人,其中僑居印尼者佔70%,此外就是泰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約佔10%,其餘散居于越南、緬甸、柬埔寨、美國、加拿大、紐西蘭和澳大利亞。他們,尤其是第一代華僑的資力,當其雄厚到可以回鄉建設大宅崇樓,總是在他們從事工商經營有了積累之後。所以,喬林第一代華僑大多在光緒年間出國,而回鄉建設大宅,則是上世紀二十年代前後。
喬林華僑自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開啟歷史。第一代華僑大多是在清末自然災害頻仍、兵燹械鬥不斷,或者為了逃避抓掠壯丁等的背景之下,以賣身的「契約華工」(俗稱「賣豬仔」)的身份被販賣到南洋諸國墾荒、種植橡膠和開礦的。至民國以後,則以農村經濟破產,為改變貧困生活而以「自由移民」的身份「過番」。由於有先行者的開闢和經營,至民國初年,喬林華僑在國外形成不少本籍僑群的聚落,乃至相當規模的墟鎮,而印尼的坤甸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
數量龐大的喬林華僑,大多缺乏文化,也沒有一技之長。他們憑藉一股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精神,在東南亞「山巴」中開闢出自己的生存空間。在從完全依靠賣苦力到逐步轉向工商業經營的漫長艱苦歷程中,他們以親目所睹而認識到依靠文化改變命運的重要。於是他們在設法融入當地社會的同時,也自覺學習文化躋身上層。
具體而言,喬林於清末出國的第一代華僑,通過流血流汗,把荊棘叢生的荒山辟成豐饒的田園,而後由於管理的提高,山巴的產出也日益豐盛。在有一定的原始資本積累之後,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就轉而從事跟農林業相關的農副產品的收購、加工、包裝和運輸;還有一部分人結合自己的勞動技能,並以市場為導向,開展日常生活用品的生產與銷售,加上堅持克勤克儉的習慣,至清、民交替時期,終於有人逐步走上了致富之路,甚至成為當地有競爭力,舉足輕重的工商企業家。到上世紀二十年代,已有幾十家喬林華僑創辦的企業,在南洋各國先後崛起,其中蘭香公司、老興合公司、順裕公司、信成公司、泰記公司等,都在當地具有很大知名度。根據解放初期的一個統計,喬林華僑從事工商業者佔42.2%,小商小販45.6%。從這樣一些數據可以約略看到喬林華僑的生活歷程以及變化的軌跡。
作為西方殖民地的南洋諸國,其現代開發比之中國稍早,西方建築技術傳入與建築形象的樹立對他們有著潛移默化中逐步產生的深刻影響。所以,一旦有了財富的積累,足以在家鄉營建大宅,他們首選的就是那些帶著南洋色彩的西方建築的範式,以及南洋特有的優質的紅木材料。這就是喬林以及潮汕「中西結合」僑房之所由來。
勤勞致富的喬林華僑也不忘支援祖國的革命和建設,好像蘭香、興合公司等喬林人創辦掌握的企業,抗日時期在當地牽頭成立坤僑救災會,以募捐、義演、義賣的多種方式,募集資金支援國內的抗日,至於在家鄉賑災、助學以及興辦公益福利事業,更是貢獻良多。以住宅為場所,為鄉人提供居住、學習、紀念活動等私人、公益活動的條件,也是這些華僑對於祖國、故鄉感恩奉獻的體現。反過來說,特定時期所建設的眾多僑房,其實也是華僑去國懷鄉、草報春暉的載體。它與其他的民間大宅,在內涵上大不相同。
三、僑房的文化價值和意義
喬林乃至揭陽僑鄉的那些華僑所建的大宅崇樓,它的「硬體」本體改善了家鄉的面貌和形象,改善了家鄉群眾的居住條件和公益事業創辦的條件(如辦學)。但是作為「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更蘊含惠益當時、福蔭未來的社會文化價值和意義。
第一,這些僑房是華僑藉助奉祀先人(大多中有祠、廳)以寄託報本懷遠的情結,同時也有耀祖榮宗的願望與表現。正因如此,這些以大宅崇樓為表現形式的僑房,既是華僑在家鄉的物業,也是他們寄託感恩懷先的精神家園,是其後人的「根」。
第二,這些僑房是華僑踐行孝道的載體。揭陽華僑無不陶冶於朱文公的禮教,這是揭陽華僑特別重視「家教」的思想根源。所以富了以後,他們以寬敞、優美的建築,奉養、娛樂在家的父母前輩,讓他們在優裕環境中享受生活的樂趣、人倫的圓怡,在他們看來,這就是最實在的行孝。所謂孝,就是讓自家長輩在物質與精神生活上都得到充分的滿足。僑房的建設,很大成份正是這樣的一種道德追求與實踐。
第三,照顧親人,支持公益的需要。第一代華僑的直系、旁系親屬大都在故鄉,出於宗族觀念,賺到錢的華僑,大都樂意為族人創造宜居、優居的條件與環境。如果親人能夠享受他們提供的物質的樂趣,那麼,他們就能得到相當的慰藉與快活。當然,修僑造路積累功德的觀念對他們也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培育人才,愈是他們視為幾近神聖的事業,所以,他們也樂於把富餘的房屋供應教書育人。像三十年代喬林人林時亨在自家的東升里創辦鄉里有史以來的第一所女子小學,蘭香公司則把自家蘭香樓借給因為汕頭淪陷遷徙而來的礐光中學以及本地區的磐二小學作校舍,就都是這方面的突出事例。飽受缺乏文化之苦的第一代華僑,不約而同地把改變家鄉落後面貌的目光落在興辦教育之上,於是他們能夠自覺提供場地,還有人為了使自己的後代保持祖國文化血統,而把子女送回故鄉的家塾接受教育。
第四,促進文化交流。僑居異國的華僑,目睹西方文化的某些先進性,意識到要改變家鄉落後面貌,必須對於西方文化有所借鑒有所吸收,於是他們通過率先引進西方建築,以其形象、技術擴大鄉人的視野,影響他們的觀念,從而促進地方文化的進步與嬗變。揭陽城鄉接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星羅棋布的僑房有著特有的歷史貢獻。
從僑房去透視早期華僑的生活及觀念,可以有許多新的發現、新的認識。本文僅以喬林一鄉為例,固然有其局限,但是,一滴水反映大海波瀾這個效果還是不容置疑的,所以以本文的撰寫與學者作一些交流。
推薦閱讀:
※千年傳統被顛覆!怎麼看待中國的家庭觀念?
※石墨烯高摩擦力的特性可以用來做什麼?
※漳灣鎮拱嶼村,一場不必遠方的流浪
※MONEY is not EVERYTHING
※大智度論大意(第2集/文字)凈空法師主講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