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九九重陽詩 思念亦重重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過了中秋,又近重陽。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重陽是一個富有詩意的節日,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留下無數重陽詩詞。

長安九日詩

南北朝-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江總在陳時,官至尚書令,到晚年,陳滅於隋,從此鬱鬱寡歡。詩人在回揚州途中經山東微縣微山亭所詠的這首重陽小詩,就在強烈的故鄉之念中,流露出亡國的隱痛。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藝術力量。這種藝術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藝術概括。

九日龍山飲

唐-李白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孟嘉九日龍山落帽事,是魏晉名士飄逸風度的典型體現,歷來文人多愛誦之。李白在這裡以孟嘉自比,臨風醉酒落帽,對月起舞弄影,自有一分超放的情味。但「逐臣」一語,也透出了他胸中的牢落不平,這就使本詩不僅僅是一篇吟賞前輩風流之作,同時也有其現實遭際的感慨在。

九日送別

唐-王之渙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公元725年前後,王之渙不願為了衡水主薄的卑職而折腰,加上有人誣陷攻擊,他便憤然辭官而去."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唐朝政府在薊北置州。治所在漁陽(今天津市薊縣),薊置州不久,王之渙遊歷此地,意外和老朋友上官致情相逢,時上官致情攜弟子隱居此地.兩人相見,唏嘆世事.第二日,王之渙辭友還鄉,上官致情也將攜弟子遠行。

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五代-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

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墜。

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

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宋-晏幾道

天邊金掌露成霜。雲隨雁字長。

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

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這首詞寫於汴京,是重陽佳節宴飲之作。詞中感喟身世,抒發了作者客居思鄉的悲涼心情。雖寫抑鬱之情,但並無絕望之意。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

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

人比黃花瘦。

這首詞是作者婚後所作,抒發的是重陽佳節思念丈夫的心情。傳說李清照將此詞寄給趙明誠後,惹得明誠比試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詞數闋,然終未勝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

望江南·幽州九日

宋-汪元量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

永夜角聲悲自語,客心愁破正思家。

南北各天涯。

腸斷裂,搔首一長嗟。

綺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處醉黃花。

和淚捻琵琶。

上片主要是對思念故國的情緒和氣氛的渲染。詞入下片,作者對故國、對家鄉的思念,由抽象的情緒變為具象的行為。「腸斷裂,搔首一長嗟。」作者雖有回天之願,卻無回天之力。作者思念國家、以至肝腸寸斷,卻只能以搔首長嘆作結。詩詞中對國破家亡的沉痛感,比之杜甫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首詞不僅僅是對故鄉親人的懷念,更為深情的,是對故國的無限眷戀。

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覓酒

宋-吳文英

山遠翠眉長。高處凄涼。

菊花清瘦杜秋娘。

凈洗綠杯牽露井,聊薦幽香。

烏帽壓吳霜。風力偏狂。

一年佳節過西廂。

秋色雁聲愁幾許,都在斜陽。

此詞上片敘述重陽節的景色以及作者自己「從吳見山覓酒」所送的見面禮,下片主要寫重陽日作者的感受。「山遠」兩句,敘景隨情移。「翠眉」,青翠的山氣。

折桂令·九日

元-張可久

對青山強整烏紗。

歸雁橫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風白髮,蝶愁來明日黃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

這首小令既寫「重陽」的美好,更寫了遊子的愁腸。此時正值秋高氣爽,同時萬物也開始蕭疏。大雁南歸,更易引發遊子思鄉。秋野豐美多姿,而秋景卻最令遊子淚下神傷,給人一種滄桑的感覺。

九日

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三年過去,庭院里的菊花依舊在重陽盛開,可惜我此時身在異鄉為 異客。哪裡想到今日獨自飲酒,只能對著故鄉的菊花把盞,極目遠眺,遠處的雲彷彿和樹連到了一起。天氣開始轉寒,大雁結隊南遷。重陽之時獨自登高,心中感慨萬千。放眼望去都是陌生的景物,惟獨看不到故鄉的蹤影。

原州九日

明-趙時春

秋聲咽塞笳,邊氣肅霜華。

九日登高處,群山入望賒。

蒼蒹仍碧水,綠酒對黃花。

鴻鵠歸何處,長天空落霞。

採桑子·九日

清-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

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

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納蘭容若一向柔情細膩,這闕《採桑子》卻寫得十分簡練壯闊,將邊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結合起來。僅用聊聊數十字寫透了天涯羈客的悲苦,十分利落。

採桑子·九日

清-妙信

不負東籬約,攜尊過草堂。

遠天連樹杪,高月薄衣裳。

握手經年別,驚心九日霜。

諸君才絕世,獨步許誰強。

採桑子·重陽

現代-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1929年重陽節毛澤東在閩西征途中,欣逢重陽佳節,觸景生情,因成此詞。詩情畫意,最為濃郁。它寫了深秋的戰地風光,寫得那麼鮮明爽朗;它表現了對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現得那麼豪邁樂觀。天空海闊,氣度恢宏。使人讀過以後,毫無感到肅颯之氣,而會受到無限鼓舞。


推薦閱讀:

五月的思念 ——為紀念陳忠實先生仙逝而作
炊煙,始終系著遊子的思念

TAG:詩詞 | 思念 | 鑒賞 | 詩詞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