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美學與獨處的空間

孤獨的美學與獨處的空間

台灣知名的藝術家、作家蔣勛先生,曾以美學家特有的思維和情感切入孤獨,從情慾、語言、革命、思維、倫理、暴力六個面向闡釋孤獨美學,融入了個人記憶、美學追問、文化反思、社會批判於一體。蔣勛在美學角度談孤獨一書中,給出了個結論:美學的本質或許就是孤獨。

蔣勛說:當你被孤獨感驅使著去尋找遠離孤獨的方法時,會處於一種非常可怕的狀態;因為無法和自己相處的人,也很難和別人相處。無法和別人相處會讓你感覺到巨大的虛無感,會讓你告訴自己:「我是孤獨的,我是孤獨的,我必須去打破這種孤獨。」你忘記了,想要快速打破孤獨的動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獨感的原因

蔣勛寫這本書的時代是2007年,還是以郵件為主要溝通工具的時代,他提及了訊息泛濫的問題,說:每次旅行回來得要先殺掉大多數的垃圾郵件,才能開始讀信。現在看來垃圾郵件已經不是問題,反而是社交訊息泛濫的議題。撲天蓋地、隨時隨地可以聯繫的工具迫使我們給別人也給自己造成許多人際關係的壓力。

有位朋友的攝影家男友出發到深山去拍攝作品,連續十多天聯繫不上,這位朋友在微信上的焦慮令人心憐。我安慰她說:從前的樵夫一上山砍柴就得十天半個月,如果都像你這樣該怎麼辦啊。這位朋友的文字極其優美,我曾如果在資訊不及時的過去,她的思念可能就轉換成優美動人的文字。從前人與人溝通不及時的時代,人們打發孤獨的感覺,只能坐下來寫封長長的信,這些信產生了人類史上多少優美的文學呢!

蔣勛寫了六篇論述孤獨的文字,他其實最想闡述的是這句: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然而在我們這個時代,孤獨似乎不需要害怕了,就像絕症已經有了個特效藥,隨時隨地只要感覺孤獨了,都能在線上找到朋友,無論是深聊的、一面之緣的甚至陌生的朋友。

我們這個時代反而需要創造獨處的機會,找到讓自己孤獨的方法,至少讓自己有一些時刻是連自己也無法接觸到其他人。因為只有在這樣的情境下能逼自己面對自己,許多文學家藝術家都在這種狀態下才產生微大的作品。但是,要現代人主動關掉WIFI是十分困難的。人都怕寂寞。怕孤獨的人就會寂寞。

蔣勛說:有時候我會站在忠孝東路邊,看著人來人往,覺得城市比沙漠還要荒涼,每個人都靠得那麼近,但完全不知彼此的心事,與孤獨處在一種完全對立的位置,那是寂寞。所以我說孤獨是一種福氣,怕孤獨的人就會寂寞,愈是不想處於孤獨的狀態,愈是去碰觸人然後放棄,反而會錯失兩千年來你尋尋覓覓的另一半。

給自己創造一個能獨處的空間,把社交網路的癮暫時戒除。在這孤獨的空間里學習與自己對話。學習像李白一樣的境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轉轉會【手作之美創業聯盟】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是所有個體可以實現自我的時代,只要開始行動,透過網路的力量,透過各種平台,熱誠積極的與世界互動,你的願望一定可以實現。

轉轉會在過去的一年,撰寫過很多這類人的成功故事,他們在紐約、舊金山、柏林、倫敦、東京、神戶、、、他們也是從擁有一個夢想:我的生活我做主開始。

這些認真的工匠、烘焙師傅、有溫度的手作品牌等。因為態度與堅持的品質,不僅成就了自己的願望,更將決定我們未來的社會風貌與生活方式。

因此,為了持續推動藝術進入生活、手作與日用之美,轉轉會將從2015年1月1日開始,在微信公眾平台設立【我的生活我作主】的專欄。

這個專欄將報導這樣的真人真事,透過這些和我們生存在同一個時代也許微不足道的人物的創業故事,他們的夢想、心路歷程,他們如何擺脫只是一顆螺絲釘的命運,成為能主導自己生活的主人。

他們做到了,只要開始行動,你的夢想也可能實踐。

推薦閱讀:

上帝的視角下我們的星球
希菲洛美業首席項目 │ 華中形象美學講師聯盟持續招募ing
中式客廳電視背景牆 古典美學的完美盡顯
物質時代的愛情美學
[轉]拈花微笑——寂靜的美學

TAG:孤獨 | 美學 | 空間 | 獨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