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發現象雄時期高等級墓葬

  本報訊今年6月至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在西藏阿里象泉河上游地區聯合開展考古發掘工作,在兩處象雄時期墓地共發現並清理了一座土坑墓和5座洞式墓,出土了一批珍貴文物,對於古代象雄文化的復原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資料。

  據介紹,第一處為噶爾縣故如甲木墓地。發現了一座大型豎穴土坑墓葬,墓室保留有完整的墓頂橫木,發現有多人合葬,並有木棺遺迹。

  第二處為札達縣曲踏墓地。發現了5座帶有豎井墓道的洞式墓葬。墓道為長方形,長2.5米、寬0.50米左右,深達5米。僅能容一個人上下,在兩側壁的積沙上掏出成排的腳窩以供攀爬。墓道下挖約2.5米左右出現二層台,上面橫置了一排青石板封頂,將墓道分為上下兩段,下段墓道因為青石板的阻隔,形成沒有填土的空間,也使位於墓道底部的墓室近2000年來未遭侵擾,保存相當完好。在墓道底部向山體方向開挖圓拱形墓門,墓室有單室墓和雙室墓兩種類型。單室墓如同一個小房間大小,長3米、寬2.5米、高1.6米左右,平面略呈方形,頂部略平,空間較寬敞,可以容納四五人。雙室墓有左右並列兩個墓室,形制較大,面積寬敞,為多人合葬墓。各墓室都保存有較好的長方形箱式木棺、成組的大小陶器以及大量馬、羊等動物骨頭。木棺內有墓主人屍骨及大量隨葬用品。墓主人都採用側身屈肢葬式,身上覆蓋厚厚的服飾殘片,上面殘留有成組的青銅飾片。墓主人周邊擺放大量隨葬品,包括精美的彩繪木案、方形木梳、帶柄銅鏡、刻紋木條、紡織工具以及大量玻璃珠、長方形木盤、草編器物和彩繪陶器等。其中一座墓葬中出土有精美的天珠(蝕花瑪瑙珠)。銅鏡帶有短柄,這在阿里地區也屬首次發現。兩件四足木案上分別有彩繪對鳥紋和對羊紋及其他豐富的幾何紋樣,是象雄時期少見的帶彩繪器物。

  據考古隊員介紹,這批墓葬的年代在距今1800年左右,正是象雄國的強盛時期,而象泉河上游地區是古代象雄國統治的核心地區,也是整個阿里地區人口最為集中、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地區,因此墓葬主人很可能是象雄國貴族。這5座墓葬是迄今為止西藏阿里地區首次在主動性發掘中發現的洞式墓群,其層位清楚、形制完整、未經盜擾,內容豐富,使研究人員對以往在阿里地區發現的零散文物的出土背景有了清晰明確的認識。同時由於隨葬品種類特別豐富,涵蓋了當時社會物質生活的諸多方面,對於我們重建古代象雄國的社會生活面貌提供了極有價值的材料。

推薦閱讀:

中國有哪些值得一去但鮮為人知的古墓?
中原墓葬風俗與郭楊風水在平原的運用
這些各種各樣的墓葬形式,你聽說過嗎?
經過墓地時有哪些禁忌,墓葬群、亂葬崗、有主的墓地是不一樣的
中國的墓葬制度(二)

TAG:西藏 | 現象 | 墓葬 | 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