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場化下的國際銀行業經營比較
歡迎發表評論02012年08月13日13:15 來源:銀行家 作者:朱琰 王一峰 #mainleft .concent { overflow:visible}.shareBox{ overflow:visible;right:0px;height:20px; padding-bottom:15px; line-height:20px;font-size:12px;color:#d9d9d9}.shareBox span{color:#666; vertical-align:middle}.shareBox span.word_desc{color:#666; display:inline-block; padding-top:1px;}.ssina_btn,.sqq_btn,.skx_btn,.qqkj_btn,.srr_btn,.sdb_btn,.shxwb_btn,.ssohu_btn,.sqqz_btn{display:inline-block; margin:0px 8px; width:0px; height:20px; padding-left:16px;background:url(http://img.hexun.com/home/icons-share.gif) no-repeat 0 2px; vertical-align:middle; position:relative;}.ssina_btn{background-position:0px -198px;}.sqq_btn{background-position:0px -162px;}.skx_btn{background-position:0px -37px;}.srr_btn{background-position:0px -77px;}.sdb_btn{background-position:0px -117px;}.ssohu_btn{background-position:0px -234px;}.sqqz_btn{ background-position:0px -269px;}.qqkj_btn{background-position:0px -269px;}.shareBox a div{ position:absolute; overflow:hidden; width:0px;background:url(http://img.hexun.com/home/sharetip.gif) no-repeat 0 0px;height:20px; padding-top:2px; color:#666; text-align:center;text-decoration:none; line-height:18px; }.shareBox a:hover{ text-decoration:none}.shareBox a:hover div,.shareBox a .on{ top:-20px; width:91px; left:-38px}.shareBox cite {font-style:normal;}.shareBox .share_R { float:right; padding-top:2px;}#mainleft .concent .shareBox .share_R img { margin:0;border:none;}.shareBox .share_R span { background:url(http://img.hexun.com/share/zwy_pic.gif) no-repeat 5px 1px; padding-left:24px; padding-right:3px; display:inline-block}.shareBox .share_R span a { color:#666;}.shareBox .share_R span a:hover { color:#666; text-decoration:none;}.shareBox .share_R span.sc_link { background-position:5px -19px;}.shareBox .share_R span.tj_link { background-position:5px -39px;}.phone_btn {display:inline-block; margin:0px 8px; width:0px; height:20px; padding-left:16px;background:url(http://img.hexun.com/share/10086_share_icon.gif) no-repeat 0 2px; vertical-align:middle; position:relative;}糾錯|收藏|訂閱將本文轉發至: 轉發到和訊微博| 轉發到新浪微博| 轉發到搜狐微博| 轉發到騰訊微博| 轉發到QQ空間| 轉發到人人網| 轉發到豆瓣網| 轉發到手機
利率市場化下的國際銀行業經營比較
朱 琰 王一峰 肖斐婓
各國利率市場化的經驗表明,通過市場化利率配置資金,能夠突破金融抑制、提升金融運行效率、改善投資質量和產出水平。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研究報告的統計表明,16個實施了利率自由化的發展中國家,有14個國家的實際利率上升,下降的只有2個國家,實際利率為正對於一國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正的實際利率對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不僅僅因為能增加儲蓄,從而可投資數量增加,更主要的在於改進了投資質量。
利率市場化改革上是資金的價格體制改革。由於我國一直以來儲蓄率偏高,存款的利率彈性不強,政府傾向於營造低利率環境,依靠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使得客戶獲得的存款利率低於真實利率水平。信貸資源的稀缺性與配給制度造就了官方利率與民間借貸利率的二元結構。同時,也由於近年來利率體系逐步放開,銀行體系內部也出現了相對受管制的存款貸款利率和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貨幣、債券、理財市場利率的二元結構。金融創新使得這兩種二元利率結構的業務邊界模糊,尤其是存貸款利率限制被不斷打破,出現了「存款理財化、貸款債券化」的趨勢。理順價格形成機制,包括貨幣市場、信貸市場和資本市場利率的一致化,能夠促使資金價格向單一利率體制轉化。
由於我國的金融結構依然是以間接融資為主,信貸是資金供給的主要來源。存貸款利率的管制仍然限制著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可能妨礙著宏觀調控機制的改善,官定價格和民間融資成本的差異提供了巨大的尋租空間,也使得商業銀行貸款業務集中於大型企業,對中小企業和實體經濟支持力度有待提高。另外,銀行體系內部的二元利率結構也促使商業銀行在業務模式上產生扭曲,監管難度和成本不斷增加。利率市場化改革既有助於提升我國的金融效率,也是整體金融體系改革背景下的重要一環。
國際比較:利率市場化深刻調整銀行業務結構
各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說明,利率市場化推進的內在必然規律是管制放鬆背景下的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提升,決定了利率市場化更多的體現為漸進性。在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商業銀行業務與收入結構會受到較大衝擊,存款成本上升導致短期利差縮窄,但金融創新卻使中間業務收入增長較快,穩定存款負債在金融脫媒的背景下趨於減少,銀行業資產配置的風險偏好也由於大企業轉向資本市場融資而上升。利率放鬆管制一方面帶來了金融效率的提升,同時也加大了行業周期性波動,銀行資產收益率有向下的壓力,但從長期看,行業的集中度不斷提升,不同銀行的經營的經營差異化開始顯現。
通過分析美國、日本、香港特區以及拉美及東南亞各國利率自由化進程認為,利率市場化推進的內在必然規律是管制放鬆背景下的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提升,決定了利率市場化更多的體現為漸進性,而不在乎是由市場推動還是政府主導。利率市場化改革完成後,各國金融機構運行效率得以提升。下面重點分析利率市場化對銀行業經營的影響。
存貸利差與凈息差短期趨於收窄,長期分化
利率市場化後,短期內存貸款利差和凈息差收窄,但更長期限看,凈息差的表現更多的依賴經濟環境並追隨基準利率波動。長期凈息差變動較存貸利差更為穩定。
美國利率市場化造成了存貸利差的明顯收窄,但利率市場化完成之後,銀行資產負債管理水平提升,存貸利差波動幅度減小,凈息差也有所提升。凈利息收入從1979年以後呈現波動下降的趨勢,從1978年的18.27%下降到1990年的2.93%,在上個世紀90年代逐步上升並保持在6%左右的增速。日本利率場化後,存貸款利率迅速下降,存貸利差也出現收窄,凈息差水平歷經泡沫破裂時期大幅下降後,凈息差回升至1.3%左右。香港特區利率市場化期間凈息差呈現波動收縮特徵,行業息差水平由1993年的2.2%震蕩回落至2011年的1.3%。
基準利率確定了存貸款利率與凈息差走勢。在各國利率市場化期間,央行系統所確定的基準利率逐漸發揮作用,貨幣政策工具向價格工具轉移,使得基準利率對於存貸款利率和息差形成重要影響,基準利率與凈息差呈現負相關關係。美國聯邦基金利率與凈息差在1978~2000年基本呈負相關關係,相關係數為-0.58。
非利息收入趨於擴張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開展和完善,在混業經營和管制放鬆的背景下,在息差收窄的壓力下,迫使銀行業尋求新的盈利增長點,非價格競爭將成為主要的競爭形式,用以彌補利差收入的下降,維持盈利增長。
美國銀行業中間業務規模顯著擴張,利息收入與非息收入的比值持續下降,非息收入佔比從1979年的18.25%上升到2000年的43.1%,平均增速為13.57%。香港銀行業非息收入也伴隨著成本收入比的上升而逐年提升,從上個世紀90年代30%一度提升至接近50%的水平。日本銀行業的專業分工制度和嚴格的業務領域限制,使得其中間業務比重相對穩定。
負債結構中存款佔比下滑,高息負債增加
各國利率市場化的過程均伴隨著金融脫媒和多層次金融市場的發展,使得存款在這個過程中有趨向減少的內在動力,利率管制放鬆對於銀行吸收存款雖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同時也導致了存款成本的提升。
美國由於Q條例限制存款利率,存款業務佔比呈下降態勢,在利率市場化初期,銀行存款占負債比重大幅回落的態勢扭轉,銀行付息成本也同步大幅增加。1973年,利息收入支出比由1972年的44.5%增加到1973年的52%;1977年到1979年,由54.2%增加到63.3%。但美國居民儲蓄傾向下降以及金融創新使投資渠道多樣化,存款同比增速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從1977年的12.6%下降到1992年的0.4%,之後雖然有所增長,但自1993~2000年平均存款增速僅為5.6%。
日本銀行業存款在負債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降幅顯著低於美國,但存款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低成本的交易型存款占存款的比重明顯下降,金融機構存款佔比有所提高。
資產配置風險偏好提升
利率市場化一方面促使銀行為吸收存款,競相提高存款利率,使銀行的融資成本提升,另一方面,在金融脫媒背景下,原來以來銀行體系融資的大企業集團進入資本市場,迫使銀行體系提升資產配置風險偏好,在房地產、中小企業貸款領域投入增加,加劇了信貸風險。
美國利率市場化後,在貸款佔比逐步增加的背景下,房地產貸款佔比顯著提升。貸款佔總資產比例和房地產貸款佔總貸款比分別由1973年53%和25%提升至1986年的60%和29%。日本在「泡沫經濟」時期的1982~1983年,銀行對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貸款年增長率超過100%,而在1989年以前只有20%的增長率;利率市場化後期證券投資中的權益投資佔比迅速提高。
資產回報率有下行壓力
利率市場化在長期內有利於商業銀行的發展,提升了資金的運行效率,但同時加劇了信貸風險,埋下了危機了種子。利率市場化層導致了美國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的儲貸危機,彼時美國銀行機構數量大幅下降,需要破產或援助的銀行數量上升顯著,貸款損失減值與租賃損失佔總資產比重上升,到1985年,由於利率問題,85%的儲貸協會嚴重虧損,大量中小銀行倒閉破產。使得美國銀行業的總資產利潤率下降顯著,上個世紀90年代後,銀行業混業經營管制放鬆,金融自由化改革完成,行業集中度提升,美國銀行總資產利潤率顯著提高。日本和香港特區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銀行業資產回報率有所下降,而這主要的因素也是經濟崩潰後銀行體系風險釋放,造成資產收益水平持續偏低。
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涉入深水區
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本著漸進式的改革思路,目前在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的利率已經基本市場化,存貸款利率也進入上下限管理的目標區域。伴隨著基準利率體系建設的不斷深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基準利率地位得以確認,貨幣政策通過影響短端利率來舞動收益率曲線的效果初見雛形。本次央行擴大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標誌著我國利率市場化已進入攻堅階段,該舉措從短期看不直接影響貸款定價,對行業負面衝擊有限,但有利於中長端利率的率先市場化。
擴大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開啟利率市場化新紀元。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始於1996年,2003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了利率漸進式改革的總體思路:即先外幣,後本幣;先貸款,後存款;先長期,後短期;先大額,後小額。迄今為止,包括國債市場,金融債券市場和企業債券市場等在內的金融市場的利率已經基本實現了市場化;包括銀行同業拆借市場,銀行間債券市場,貼現、轉貼現和再貼現市場等在內的貨幣市場,其利率也已基本實現市場化;外幣市場利率的市場化已經基本到位;存款金融機構貸款的利率浮動幅度,已經逐漸達到了基本上對銀行的利率選擇不構成嚴格約束的程度。特別是2012年6月以來,央行進一步放鬆了金融機構人民幣一般存貸款的浮動區間範圍,將企業貸款利率浮動下限由基準利率0.9倍放寬至0.7倍,存款利率首次打開上浮區間,允許上浮至基準利率的1.1倍。由於人民幣存貸款業務占我國銀行業比重最大,存貸款利率浮動範圍擴大標誌著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進入攻堅階段(見表1)。
Shibor作為基準利率的地位不斷提高。伴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基準利率建設也在同步推進,2007年,Shibor正式上線運行,為短期貨幣市場提供了良好的定價基礎,在中短端,央票收益率曲線與之對接,形成了1年期以內市場化的收益率曲線,在長端,國債收益率曲線與之配合,已構建成為較為完整的市場化收益率曲線。Shibor作為基準利率的地位不斷提升,已成為金融市場上重要的指標性利率和金融機構的內外部定價基準。
本輪放大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利於中長端利率市場化。2012年6~7月,央行連續兩次調整擴大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造成存貸利差收窄,尤其是收益率曲線中長端,浮動後利率產生倒掛,促使商業銀行更加註重中長期期限的定價管理,也利於中長短端利率實現完全市場化。
利率市場化進程展望與銀行運營分析
未來的利率市場化過程將以存款利率的市場化為主要內容,可能的舉措在於繼續擴大存款浮動區間、推動與Shibor掛鉤的定期存款品種或者取消個別種類存款利率限制。在此期間,市場整體利率水平具有上升趨勢,對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業務發展和盈利能力構成影響。驅動銀行加強利率風險管理能力,完善風險定價機制,不斷優化業務結構。在銀行間競爭的差異性上,香港特區的實例顯示大型銀行將在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勝出,而我國銀行業也呈現相似的寡頭壟斷特徵,大型銀行擁有較好的存款控制力和息差穩定性,非息收入佔比較高,收入端和盈利能力也更為穩定。
推進利率市場化中期政策展望
進一步完善基準利率,增加存款浮動區間。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進一步完善Shibor基準利率地位。雖然當前Shibor利率越來越多的體現基準利率的作用,但是仍存在:在中長端交易基礎仍然薄弱,定價的有效性需要提升;銀行體系一般存貸款款業務與Shibor掛鉤的比重相對偏低。央行已明確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推進Shibor浮息債發展,擴大浮息債的發行與交易;研究發行同業存單,發揮Shibor對批發資金價格的引導作用。繼續推廣Shibor定價金融工具的範圍,是Shibor完善基準利率地位的有力保證,除前述金融工具外,也可以研究基於Shibor的理財產品設計。二是存款利率市場化仍是我國利率市場化的主要內容。雖然央行將存款利率浮動範圍上浮至基準利率的1.1倍,商業銀行對與中長期存款的定價開始重視,但從金融機構角度看,1年期以內的存款佔比達到全部存款的94%,目前短期存款的基準利率與浮動後的利率水平,仍與市場化的Shibor存在銜接問題,存在較大價差,存款價格與Shibor的聯動性不高,且存款的變動幅度與基準價格央行仍有決定性意義。在貸款利率不構成實質影響和息差管理的背景下,繼續增加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仍是中期內我國利率市場化的主題。預計存款利率市場化未來主要的措施可能在於:繼續擴大存款利率浮動區間;推動與Shibor掛鉤的定期存款產品出現;嘗試取消粘性較大存款品種的利率限制。
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在利率市場化環境下,一國金融系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金融機構在經營過程中的優勝劣汰,而法律機制在保證金融機構依法破產之後,穩定整個金融體系,不使破產傳染髮生尤為重要。顯性的存款保險制度則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利率市場化後的金融穩定性,面對金融機構的破產情形,存款保險機構有序清算破產銀行,可以保證金融體系的平穩和安全。存款保險制度一方面有利於健全中小金融機構體系和改善基層經濟領域金融服務;另一方面,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會促進中央銀行「最後貸款人」職責的實施,並保持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及有效性。
由於我國部分金融機構財務硬約束不強,中央財政對於金融機構隱形背書的存在使得部分金融機構風險偏好提升,存款保險制度越來越成為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從國際上看,世界上多數國家均在利率市場化之前即建立了存款保險制度,為利率市場化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我國央行也將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納入「十二五」規劃,預計隨著本輪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存款保險制度很有可能在2013年推出。
利率市場化對我國銀行業中長期經營的影響
利率市場化將對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業務發展和盈利能力構成影響。其頻繁波動要求商業銀行使用更為完善的利率風險管理工具,相應地對其產品定價能力提出了更為嚴峻的考驗。凈息差收窄的壓力下推動商業銀行進行業務結構調整,提高風險偏好並向非息業務領域轉移。
利率波動頻繁,轉移定價分離利率風險。在利率市場化以後,利率頻繁波動(特別是存貸款利率變化)要求銀行業提升利率風險管理能力,通過調整資產負債結構或者運用衍生工具進行利率風險控制,逐步實現從收入管理向市值管理進行過渡。內部資金轉移定價(FTP)提供了分離利率風險的有效手段。能夠有效調節各業務環節的利益再分配,同時內部轉移價格與市場利率相互溝通,形成了內外部統一的利率體系。其具體理念為:轉變轄內資金差額管理模式為全額,轉變自求平衡的分行經營體制,將各業務主線/部門的業務量通過內部收益率進行買斷,將利率風險集中於資金中心,並給予資金中心價格補償,存貸款部門與資金中心實現了利差分割,資金中心承擔利率風險管理的職責。
提升風險定價能力是銀行業應對利率市場化的關鍵。利率市場化使商業銀行從非價格競爭走向價格競爭,利率產品的定價複雜性也大幅提升。圖1列示了成本加成法的貸款定價方式,即要求貸款利率需要覆蓋業務的成本與費用、風險損失和盈利目標,還需要兼顧市場競爭策略。完成該筆定價,需要多維度的成本核算和業績考核的管理會計制度、健全的信用風險溢價評測體系以及完善的內部資本分配方案。受金融生態條件、內部成本核算和績效考核等條件約束,金融機構的定價技術尚不能適應利率市場化的要求,容易引發價格競爭,產生定價偏差。由此判斷,利率市場化進程的速度與成敗,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金融機構自身的定價體系建設,這註定了漸進式利率改革的長期性。
利率市場化進程推動銀行業務結構調整。利率市場化所造成的利率提升和息差縮窄的趨勢將對銀行業現有運營情況產生衝擊,有望推動銀行業業務結構發生一系列變化:傳統業務盈利能力的下降將推動金融創新的發展;差異化經營有利於謀求更強的定價能力;中間業務和個人業務的拓展使資本需求更加節約。根據對各國經驗的總結,預計這些新經營特徵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資產業務向擁有較強的風險定價權的方向傾斜,信用卡、消費信貸、貿易融資和中小企業貸款將成為商業銀行開展資產業務的重點方向,零售銀行對銀行業利潤貢獻可能將不斷提升。
第二,中間業務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商業銀行除為低端客戶提供標準化服務外,需要持續發展高端客戶所貢獻的非息收入以充抵凈息差收窄。
第三,國際經驗表明,利率市場化有壓縮凈息差的趨勢,活期存款和小額儲蓄存款利率相對穩定,大額定期存款利率具有上升壓力,大型企業貸款利率面臨分流,活期存款、小額儲蓄存款以及中小企業貸款佔比較高的銀行所受影響較小。
第四,出於風險管理的需要,主動負債管理、利率衍生產品、資產證券化將在銀行資產負債表內外業務中逐步佔據重要位置。
推薦閱讀:
※【亮劍】市場都是跑出來的,今年家電業務員如何跑出新花樣?
※不講究」狼性營銷「法則的可口可樂是如何將營銷做到極致的?
※中國化妝品市場有多大?
※大紅門疏解升級年內關停14家市場
※【乾貨】市場營銷的8大基本理論工具!營銷人必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