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中的「四嚴」教育

課堂教學中的「四嚴」教育

當今的中國教育,很大的毛病就是老師不敢管獨生子女的學生,這是一種悲哀。古語「有嚴師出高徒」,《三字經》里也有「教不嚴,師之惰」的說法。可是如今,當學生背誦完成不了時,老師用「罰抄100遍」來顯示自己的威嚴;當學生作業完成不了時,老師用「找家長談話」來展示自己的厲害;當學生成績下降時,老師用責罵聲來訓斥我們學生的無能與懈怠……實際上,老師罰的心安理得,罵的「理所應當」,因為這都是嚴格要求學生的體現,是對學生將來負責,對家長負責的本義。

對學生嚴一點,從學生長遠的發展出發,高標準要求他們,一方面給他們樹立了一個目標,另一方面鞭笞著他們朝這個目標前進。嚴師也是可以訓練出聽話的孩子,而成績比較好的孩子往往都是聽話的,只要他們按照我們老師的旨意,聽從我們老師的安排,那他們什麼都可以不去考慮,只需踏踏實實地照做即可,所以學習少了很多彎路。所以課堂教學必須有嚴師嚴教,嚴中有度、嚴中有愛、嚴中有序,才能出高效。  

一、嚴中有度  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認真學習,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完成好各項教學任務,須對學生嚴格要求、嚴格管理,但必須做到寬嚴適度,這樣才能達到教與學的良好效果。如果一味對學生從嚴要求,這樣學生不但不聽從,而且會有逆反心理,故意搗蛋,甚至和你作對,產生適得其反的作用。所以要嚴中有度。  只有嚴以律己、作出表率才能做到嚴中有度。就「嚴」字來說,老師必須自覺地作出表率,嚴以律己,以身作則,嚴格要求學生,嚴而有「度」,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要帶頭做到,禁止學生做的,老師堅決不為,以自己的示範、言行取信於學生。事實上,學生「近乎天然」的「向師」心理,使老師的思想品質層面和行為層面成為學生關注的焦點,學生往往是「度德而師之」。比如,要求學生早上不遲到,老師自己要嚴格做到每天早上預備鈴一響,就站在教室門口,日久天長,學生也就很自覺地克服遲到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班級的各種制度才能得到很好的貫徹執行,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所以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其身正,不令而行」。在學生心目中,老師是社會人的縮影,老師的世界觀,老師的品行,老師的生活,老師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會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學生從其「影響」中,不僅能學會怎樣做學問,也能學會怎樣做人,做怎樣的人。老師在嚴以律己的同時,還必須對學生嚴格要求,做到「嚴」而有「度」。  只有尊重學生、嚴之有理才能做到嚴中有度。在教學過程中,因學生文化基礎、理解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對問題有不同看法,我們老師要耐心的指導,尊重學生的看法。但對學生的錯不能睜隻眼閉隻眼,講清道理的「嚴格要求」,引導學生去做,使學生願意去做,認真去做。要求學生做的事情一定要求他按質按量按時的完成,但這前提是老師本身一定要說到做到,起到模範作用,讓學生沒有理由不聽你的,讓他心甘情願的去做好每一件事。因此,老師對學生的「嚴格」,一定要「嚴之有理」,讓學生感受到是教師對他們的愛與關懷。教學不僅是曉之以理,而且還要動之以情。面帶微笑,和藹可親的教師要比儼然一個無表情的傳教士的教師強百倍。教師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理解學生,這樣對學生的教育才能達到情理交融,不僅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能改善師生關係,有利於樹立教師的威信。  只有寬容學生、曉之以理才能做到嚴中有度。老師對學生提出的各種要求時,一定要注意到個體的差異。學生的原有基礎不同,智力的發展也不同,往往問題提出後,總有學生做不到位。這時,有的老師常常會訓斥學生,恨鐵不成鋼,甚至體罰學生,造成師生關係緊張,而學生並沒有多大改進。其實,大可不必。老師應注意因材施教,針對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我們要有不同的心態,要差別對待。實際上處理好師生關係確實是一個讓人頗為頭痛的事:你對學生嚴格吧,會讓學生覺得你冷漠,沒有人情味;如果你對學生寬容吧,有時間又會讓你覺得學生上頭上臉,老師反而管不住學生了。其實,這都是沒有把握好寬和嚴的度。因此,老師在對學生嚴格要求時,不可操之過急,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做到「嚴之有度」。  

二、嚴中有愛  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感到「嚴格」並非「嚴酷」,「嚴」中有「愛」,讓學生感到老師的威嚴又感到老師的慈愛,由衷地信服學生老師,滋生自覺接受嚴格管理的意識,主動地摒棄不良習氣,產生了游泳中學游泳的效應,就應該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嚴得讓學生心服口服。  何為嚴?嚴厲不是整天板著臉,用你那張拉長的臉去熏黑整個教室;嚴厲不是滿嘴髒話,臭罵學生;嚴厲不是一旦學生有點你看不順眼的,就開始向學生噴出你的不快;嚴厲更不是仗著你是老師,仗著你年紀大,就對學生進行體罰。嚴是不漏掉學生任何一個錯誤,或大或小,都得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道路。學生就像一張白紙,這張白紙日後是否能成為一幅繽紛多彩的畫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無意識間的一句話。每個學生都是有感情的人,他們也有喜怒哀樂,也會有自尊心。所以我們應該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用獨特方式引導他們走向光明。何為愛?始終記得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老師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好好努力,當個好老師,做到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而不寵,嚴而有格,嚴慈相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努力成長!」驚訝的是,霍懋征老師從教60年,沒有丟掉一個學生,沒有對學生髮過一次火,沒有懲罰過一個學生,沒有向一個學生家長告過狀,沒有讓一個學生掉隊!是什麼能夠使她在這60年里,做到了這些呢?是愛,是她對學生打心底的愛。曾經聽過這麼一句話:愛優生的老師是人,愛差生的老師是神。所以,要努力做到不偏心,因為我們親身感受過偏心的老師是多麼的令人討厭。要用放大鏡去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在信任和尊重基礎上去建立愛的橋樑。另外,要做到愛而不寵,不能對學生所犯的錯誤視而不見,因為那不是愛,是害了!  嚴中有愛,就要在「愛」字上下功夫。對於學生來說,這一階段正是他們在父母身邊撒嬌的年紀;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因此對於一些童趣十足、無傷大雅的舉動我總是寬容對待,用一種欣賞的眼光欣喜地關注他們的成長,欣賞他們的可愛之處,保護他們珍貴的童心。愛學生,才能接受學生,走近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天地,與他們心靈相通;愛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愛,讓學生樂於接受教誨。欲曉之以理,須先動之以情,這句老生常談之言道出了情感與教學的關係。只有老師對學生傾注真誠的感情,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自覺愉快地接受老師的教誨,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在愛的氛圍中取得進步。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當學生感到老師真正平等地愛他,為他操心時,他就會把老師當成「知心朋友」來傾吐衷腸,形成了「愛生——尊師——愛學生——更尊師」的情感交流,那道理的傳遞自然會暢通無阻,並日益深化,可收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嚴中有愛,愛中有嚴,讓學生逐漸在老師的嚴厲中感受到了嚴中有愛,愛中有嚴無微不至的愛,而在愛中再施以嚴厲,學生便更容易接受了。  嚴中有愛,愛中要嚴,這更需要我們老師用心來體味,來實踐!不管是什麼習慣,形成的過程,老師有份,社會有份,家長更有份!往往在不同家庭環境成長的學生孩子,養成的習慣也就形色各異。對於家教好的孩子,我們老師就可以繼續用賞識的方式加強行為習慣的養成。但是,對於家教有偏差的孩子,老師就要在取得家長支持的基礎上嚴厲一些。要讓孩子在犯錯誤的時候明白自己的行為存在問題,再適時引導他們獲取正確的行為習慣信息。這樣,才能逐漸地幫助孩子明辨是非,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極個別孩子,也只由接受了懲罰,才能逐漸正行;老師要高姿態,站的角度高了,才能把握好尺度。面對學生的錯誤,老師不動氣,才能做到理智。理智地分析學生的錯誤根源,適當地選擇懲罰方式。懲罰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出氣,就不會採取過激的方式。往往許多老師都是出於好意教育學生,可是就是這種好意,很容易使自己產生「恨鐵不成鋼」的想法。一旦這種想法出現,就容易產生怨氣,就容易把握不好尺度,好心辦壞事。所以,老師的自身修養,寬廣的胸襟是教育的良好基石。老師在尊重學生的同時也可以樹立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取得學生的尊重,才能開展好教育工作。懲罰要選擇時機,點到為止。注意幫助學生樹立自尊與自信。懲罰不能當成家常便飯。一定要選擇好合適的時機。真正能起到促進學生內化正行的目的,才是懲罰的真諦。懲罰的同時我們更需要做的是樹立學生的自尊及自信。如果脫離了這一宗旨,我們的懲罰效果就猶如海市蜃樓,轉瞬即逝。懲罰也就失去了意義。耐心,恆心,是老師把握這一宗旨的根本策略。面對極個別生性頑劣的學生,特別是一些多動的學生,老師要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就會具有耐心與恆心。而老師形成了這種恆心,就會佔據主動的位置,一點一點把學生的劣習磨掉。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教師對學生應該一視同仁,不能厚此薄彼,教師要注意「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特別關注後進生,鼓勵他們有話敢說、有問題敢問,有一種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默契,讓他們把老師當作親人,從老師那裡得到溫暖,得到關懷,把學習變成自覺行為,成績也提高了不少。因此說「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發展,只有真心實意地愛學生,才會精雕細刻地塑造他們的靈魂。」必須注意,對學生的愛,不是遷就姑息,不是嬌寵溺愛,要在嚴格平等中實現。愛是水,嚴為舟,嚴愛統一,寬嚴適度,學生的自律性自然會增強,並由自律而實現他律。  

三、嚴中有序  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感到輕鬆愉快就要嚴中有序。受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創造一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做中學,學中用,從而激發興趣,學得?主動,提高效率。當然,課堂教學手段必須不斷更新,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實踐的熱情,加強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培養,讓學生變興趣為參與實踐的動力,並在漫長的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這種興趣,為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為矛盾雙方的代表老師和學生如何和諧融洽師生關係,對完成教學目的至關緊要。老師要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讓你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他們可親可近的親密朋友。這樣,也只有這樣師生才能關係和諧,感情融洽,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我們必須因勢利導,不要為了盲目追求課堂紀律打擊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上課時,老師儘可能多地用抑揚頓挫、語調豐富、風趣幽默、充滿誘因或懸念的語言,並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來組織課堂教學,能給學生創造一個開放寬鬆的教學環境。在和諧寬鬆的課堂氣氛,可以使學生們懷著輕鬆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大膽發言,積極思維,不斷產生學習知識和施展能力的興趣。  課堂環境如何,對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極大,老師的責任在於為學生創造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為了做到這一點,老師要以滿腔的熱情,全心地投入課堂教學,儀錶要洒脫,精神要保滿,表情要輕鬆愉快,目光要親切,態度要和藹,舉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簡潔,語言要純正、地道、流利,書法要規範、漂亮,版面設計要合理醒目等。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還要特別注意利用上課的前十來分鐘創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活躍課前氣氛,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引發學生的求知慾。  

四、嚴中有序

嚴中有序其實是一種教學藝術!過寬,會放縱其行為;過嚴,會逼迫其行為轉入地下。 「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嚴師不一定出高徒!不嚴的老師(師傅)未必不出高徒!那種嚴而無度,一味的高聲呵斥,甚至是恐嚇、謾罵學生,想盡千方百計整治學生,不治服學生誓不罷休的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存在多種可能性-----一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能會被傷害;一部分學生可能會因為已經麻木不仁,破罐破摔了;一部分學生可能得到警醒,從此勤奮好學了;一部分學生可能因愈挫愈勇,從此愈加奮發圖強了。比如,毛主席的國文老師袁老師在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師範讀書時對他的作文要求相當的高,雖然毛澤東的作文在進校是已經是第二名的水平了,但是他這位老師仍然經常給他不及格的分數,意在要他精益求精!比如中國女排的教練陳忠和,他對女排姑娘們要求非常嚴格,在這種訓練之下女排隊員們摘取了桂冠這就是嚴師出高徒。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學生的教育要有規範和措施,要正確引導和教育學生,規範學生的學習、生活,並結合學生實際作些具體規定。  嚴中有序就是嚴中有方。教育學生要講究方法,不能動不動就訓學生或體罰學生。現在的獨生子女學生的自尊心較強,好愛面子,作為老師應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人格,才能收到較好教育效果。


推薦閱讀:

[轉載]穩贏課堂133,KDJ
海媽園藝課堂 | 第四課 如何種好你的第一盆花(什麼樣的環境種什麼樣的花)
2008年蓬萊面授班雙胞胎課堂預測實例
《春江花月夜》課堂實錄
譚木地理課堂——圖說地理系列 第二十三節 世界地理之拉丁美洲(上)

TAG:教育 | 教學 | 課堂 | 課堂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