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皇古義融新知 理傷續斷重實踐
繼承創新 探求岐黃松原市中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
余原籍江蘇無錫前州鎮石家岩,先祖19世紀70年代遷滬懸壺濟世,歷經石蘭亭、石曉山和石筱山、石幼山三代傳人的努力,光緒至建國初期,「石氏傷科」譽滿滬上,成為中醫骨傷的一大流派。
(一)言傳身教,精讀原著
余為上海「石氏傷科」第四代傳人,1950年高中畢業後,從家父石筱山學習中醫傷科及針灸。余開始學醫的時候,家父要求餘一定要學好中醫基礎知識,掌握中醫的思維方式,把握中醫理論的精髓,為「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家父筱山公十分強調對中醫經典原著的學習與體會,要求原汁原味地體會中醫之道,而不是簡單地學習一些經過別人編輯的東西。待余具備了一定的中醫基礎理論之後,就一邊隨父親上臨床,一邊還不斷進行理論學習,實現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的互動。余學醫後,只要筱山公為患者切診,就一定要余端端正正地坐在一邊,看他為患者摸比、按捺,最後由他口述,讓余抄寫處方。起初筱山公開藥時,總要向余講解藥的用途,後來遇到同樣病情的患者,筱山公便讓余擬寫處方,由他修改、增減,並讓余陳述葯的用途、為何用此葯、藥量何多何少等。
家父筱山公根據自己多年實踐,深感當一名合格的醫生僅有臨床經驗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精讀醫書,具備紮實的醫學理論基礎。如果有了紮實的理論知識,又堅持實踐,就能夠在醫學領域中自在游弋,不斷攀登新高峰。本著這一指導思想,家父親自登門拜訪了當時著名的中醫專家、他的莫逆之交黃文東先生,懇切要求黃文東收余為弟子。黃文東見一代名醫如此誠心,自然滿口應允。這樣一來,余白天跟父親學習臨床經驗,晚上便到黃文東先生家裡,聽黃先生講解中醫學理論及中醫內科等方面的知識和經驗,回家後還要繼續刻苦攻讀卷帙浩繁、晦澀難懂的醫學典籍,直至夜闌人靜。余跟隨父親和黃先生學習5年,經考核於1955年開業行醫,1967年分配至上海市黃浦區嶗山地段醫院傷科,並晉陞為首批傷科主治醫師,1980年調入黃浦區中心醫院傷科,1987年任黃浦區中心醫院副院長、傷科主任醫師,1990年任黃浦區中醫醫院院長。
(二)勤思感悟,善於總結 學習中醫學不僅要夯實基礎,而且要善於思考、善於歸納,在大量的醫學實踐中,不斷體悟、不斷提高。余認為:中醫的特色是辨證治療,這與西醫的「辨病治療」有本質之不同。中醫將人看作是一個陰陽、氣血、虛實矛盾運行的整體,在西醫看來一樣的病情,由於病人的病因、體質、年齡、性別等的不同,中醫的用藥就會有所不同。嚴格地說,由於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一名優秀的中醫在開藥方時,憑藉的是理論與經驗交融產生的瞬間靈感,過後則很難把握住。正如《局方?附指南總論》所云:「故醫者,必須澄心用意,窮幽造微,審疾狀之深淺,明藥性之緊緩,制方有據,與病相扶,要妙之端,其在於此。」亦即「學者善悟其妙,而以意通之」之謂也。明?李士材云:「方者,定而不可易者也;法者,活而不可拘者也。非法無以善其方,非方無以療其症。」故方者一定之法,法者不定之方也。名醫處一方,必有一方精意存於其中。故余認為,抄方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通過分析研究,可知老師處方之法則、定例,可知其治療之規矩準繩,可以體會老師的靈感,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提高和升華。 (三)博採眾長,尋求突破
余不囿於自家所學,常要求自己和學生善於學習他人之長,通過學習借鑒其他學派的經驗,進一步提高自己的醫療水平,完善石氏傷科的學術體系。 余既遵循先輩「十三科一理貫之」的辨證施治之古訓,又博採眾長,把中醫各派各科的長處融會應用於傷科臨床,以熟練運用石氏「外傷內治」的方法,貫穿整體,注重氣血,因此臨證運用頗見實效,且又很少有後遺症,使石氏傷科學得到了更大發展。余建立了「石氏傷科」研究室,總結整理了「石氏傷科」的理論體系、經驗秘方、診斷手法及外敷藥劑型的改革,強調治療傷科要內外兼顧、整體調治,形成了擅治傷科及骨質疏鬆症、頸椎病、腰腿痛等疑難雜症的學術特色。余主持課題四項,兩項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從醫幾十年,余深感中醫學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生命根源於民族文化。中醫藥學的理論體系是建立在中國古代哲學、人文科學和大量臨床實踐基礎上的,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醫學的核心。因此,余亦注重哲學和人文學科等方面的學習,以尋求在中醫傷科領域中有所突破與創新,此即「儒之從政,醫之行道,皆以救世濟人為其責任者也」。誠如清?桑陸仙所云:「夫欲明了中國之整個醫學,非先根據中國醫學史以入手研究,殊不能溯本窮源,貫穿百家,作有系統之精密整理焉。」
傷科論治 一理貫之
學者研經,旁及諸家,泛濫沉酣,深造自得,久之源流條理,自然胸有主宰。余推崇薛己「十三科一理貫之」的論述,從各科各派中尋求治療傷科疾病的一貫之理,強調氣血兼顧,以氣為主,以血為先;筋骨並重,內合肝腎;調治兼邪,獨重痰濕;勘審虛實,施以補瀉,將一理貫之的整體思想,貫穿於傷科論治的整個過程。 (一)以氣為主,以血為先 《內經》論疾病的發生道理,是基於陰陽而歸結到氣血的。《素問?調經論》云:「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家父石筱山認為:「傷科疾病,不論在皮肉筋骨或在臟腑經絡,都離不開氣血之變,故治傷的基本原則,應當是氣血兼顧,不能專主血或專主氣,而有所偏。」所以損傷而致疾病,關乎氣血陰陽之變,療傷時氣血兼顧而不可偏廢。然而形體之抗拒外力,百節之屈伸活動,氣之充也;血能化液濡筋,成髓養骨,也是依靠氣的作用,所以氣血兼顧而宜「以氣為主」。不過積瘀阻道,妨礙氣行,又當祛瘀,則應「以血為先」。總之,「以氣為主」是常法,「以血為先」是變法。在傷科臨床上單純用活血化瘀葯,或者單純用理氣葯的情況是少見的。有時雖有側重,但兩者均不可偏廢。從中醫學的角度來看,血和氣沿著經脈一起流行,互相聯繫,互相制約,是矛盾的對立統一。「氣為血帥」、「血隨氣行」、「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凝」,因此治療傷科疾患,不論內傷外傷、內治外治,都必須注意流通氣血。 因此,余認為理氣宜氣血兼顧,氣血的關係則是以血為先、以氣為主,故提出了「以氣為主」的觀點。余又從臨床實際診治情況出發,認為氣血兼顧、以血為先是臨床常用的治標之法,以氣為主的氣血兼顧為刻刻留意的圖本之計,這是「石氏傷科」理傷掌握的原則。氣血理論是與損傷有關的基礎理論的核心,也是指導治療的關鍵。余正是在這一點上,繼承前賢經驗,在新的高度提出了帶有規律性的觀點,從而發展了「石氏傷科」的傷科理論。此即「丘山積卑而為高,江河合水而為大」之謂也。 (二)筋骨並重,內合肝腎 傷筋動骨之病,關乎筋骨肝腎,筋束骨,骨張筋,筋骨關係殊為密切,治時要筋骨並重。肝主筋,肝藏血,肝血充盈才能「淫氣於筋」、「束骨而利關節」;腎主骨,腎藏精,精生髓,髓養腎,骨的生長發育乃至損傷以後的修復,需依靠腎臟精氣的滋養。故余在治療筋骨損傷時注重「內治者,當主祛瘀和營,調氣化滯,固筋壯骨;人有勇怯,傷有輕重,積瘀而體盛者,宜先祛瘀而後調益;質弱形羸者,宜先調益而後祛瘀。留瘀不多,不宜妄施攻逐;氣滯不結,弗能亂投破耗;老弱者,刻刻顧其元氣;質盛傷重者,骨續之後,終須調補肝腎。」充分體現了石氏傷科筋骨並重、內合肝腎的中醫學術思想。 (三)調治兼邪,獨重痰濕 余認為:凡非本病,其發生不論前後而有一個時期與本病同時存在的,都叫兼邪。由於損傷後氣血失和,易致風寒濕邪外襲或內生痰濕留絡而損傷氣血。郁阻日久,氣脈閉塞,脘竅凝滯,更突出表現為痰濕入絡的特徵,或本虛標實或寒熱夾雜,波及臟腑,使病情複雜,遷延不愈。故清?尤怡《傷寒貫珠集》有「治病者,必先識病。欲識病者,必先正名。名正而後證可辨,法可施」之言;清?翟良尚有:「法無定體,應變而施;葯不執方,合宜而用」之論,即貴臨證之通變,勿執一之成模也。 驗諸臨床,余認為兼邪當著重從病人的全身情況入手,辨證求因而治,並將兼邪的概念逐漸加以深化、理解,把「損傷變證」也包括在內。損傷變證是指損傷起因,變生他證。而且這一「證」不只是個別的癥狀,而是一個病證。如傷後結毒就不只是郁瘀化熱的癥狀,而是由損傷引起的與損傷並存的病證。 在傷科臨床上,常見痰與風濕瘀諸邪相合為患。痰濕入絡,其症或損傷而致,而更多是積勞所致。因反覆損傷,致氣血獃滯,痰濕因之留戀,痰瘀交凝,筋損失用,而成纏綿難已之疾。正因如此,余提出「調治兼邪,獨重痰濕」的觀點,結合家傳治痰濕名方,廣泛運用於傷科臨床,收到了非常好的療效。 (四)勘審虛實,施以補瀉 「百病之生,皆有虛實」,損傷之病亦不例外。一般說來,損傷之初多屬氣滯血瘀的實證,若素體虛弱而損傷者,可能出現邪實正虛、虛中挾實之證。損傷日久,逐漸由實轉虛,或虛中夾實,此時縱有實候可言,也多為宿瘀,而氣多呈虛象,治當先調補虛怯之體,痊後祛瘀,或攻補兼施,視具體情況而定,關鍵是審定患者是否耐攻。正如《景岳全書》所云:「補瀉之法,補亦治病,瀉亦治病,但當知其要也。」 石氏傷科強調理傷勘審虛實,施以補瀉,最根本的就是求其「實者瀉之,虛者補之」原理。實者運用石氏新傷續斷湯辨證加減治之,虛者則運用石氏調中保元湯辨證加減治之。余認為:傷損之後,實證階段比較短,虛證則為時甚長。故理傷取攻逐之法是其變,用補益之法方為本,且有「病有宜補,以瀉之之道補之;病有宜瀉,以補之之道瀉之」之論。故補法的應用是多樣的,或先攻後補,或先補後攻,或攻中寓補。臨診雖可靈活多變,但萬變不離其宗,總以溫補脾腎為主。所以在傷損後期或慢性損傷時,余多予其經驗方調中保元湯,充分體現了勘審虛實、施以補瀉的傷科臨床指導思想。
理傷續斷 辨證求因
在「一理貫之」的理論指導下,根據臨床實際,余從損傷的病情程度、病變部位和病變性質出發,尋求和把握理傷續斷辨證求因的論治原則。 (一)跌打損傷,治分三期 跌打損傷分為初、中、後三個時期,這是根據損傷後氣血和筋骨的情況來劃分的,同時對損傷內服藥的運用提出了三點要求:其一,四肢的損傷,主要是血瘀,因此以活血化瘀為主,稍佐理氣藥物,軀幹損傷則往往氣血兼顧。其二,瘀血容易化熱,活血化瘀要偏於涼血、活血,熱象明顯者還要加重清熱葯,但涼葯不宜太過,時間也不能太長。其三,就是要結合全身辨證,辨別虛與實而分別施以補瀉,這對於損傷的治療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1初期 筋損骨折,氣滯血瘀,治療一方面要接骨續筋,用手法固定等措施,另一方面要採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內外用藥。方以荊芥、生地、當歸、地鱉蟲、赤芍、忍冬藤、澤蘭葉、留行子、炙乳沒、青陳皮、桃仁。 2中期 筋骨已開始接續,瘀血散而未盡,氣血仍未調和。治療一方面繼續固定,另一方面囑患者關節適當活動,使氣血通暢。方以當歸、丹參、獨活、川斷、狗脊、川芎、澤蘭葉、紅花、伸筋草。
3後期 腫脹消退,筋骨接續,但尚未堅固,酸軟少力,關節活動也覺牽強。這一時期的治療,就是要加強活動,使氣血通暢,使筋骨的力量恢復,內服益氣養血、健筋壯骨葯。方以炙黃芪、炒党參、焦白朮、當歸、獨活、川斷、狗脊、紅花、伸筋草。 (二)內傷病變,治在定位定性 《難經六十一難》云:「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故醫有神、聖、工、巧之妙,人不可不知,葯有寒熱溫涼之性,醫不可不曉。而傷科亦應四診合參,不可偏一。清?黃元御《四聖心源》云:「凡人之身,骨以立其體干,筋以束其關節,脈以通其榮衛,肉以培其部分,皮以固其肌膚。」故傷科應根據骨、脈、肉、皮的損傷程度及部位,運用臟腑經絡辨證而施治。 1頭部 頭部受震,腦海震蕩,眩暈嘔吐,肝經之證,初期可用柴胡細辛湯、天麻鉤藤湯等加減,日久當屬肝而及腎,可用調中保元湯治之。 柴胡細辛湯 功效:祛瘀生新,調和升降 以柴胡理氣調和為主葯。余認為柴胡能升能降,因而得一「和」字,只要善於使用,不論病在上、中、下哪一部位都很適宜,可謂是治療傷科內傷的一味良藥,同時,柴胡又為引經之葯,可使藥力隨經氣循行而通達上下;輔以細辛起到辛開苦降、昇陽降濁之功,治頭痛腦動之疾;半夏為使,能降濁止嘔,薄荷辛散以助之,更用歸尾、地鱉、丹參、川芎,澤蘭等化瘀治血之品。全方重在化瘀升清,體現了石氏傷科以氣為主、以血為先的指導思想。
天麻鉤藤湯 功效:平肝寧神,和營養血 本方以天麻治頭部內傷、頭暈頭痛為主葯,天麻能治頭痛頭暈,通血脈而開竅;並輔以鉤藤、白蒺藜等清利頭目;配當歸、川芎、丹參等養血和營,活血通脈,取四物之理;更用棗仁、茯神等養心安神,以治頭部內傷所致的心悸不安、夜寐不寧之患。全方以達平肝寧神、和營養血之功。
2胸部 胸脅之傷,證見胸滿而痛,難以呼吸,乃敗血留於足厥陰經。治以胸脅內傷方,若瘀結成形者,加軟堅散結之葯;若損傷肺氣者,合入理氣宣肺之品;若陽氣沸騰者,須增清降之味為宜。
胸脅內傷方 功效: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胸脅內傷是指外力傷及胸壁的軟組織、骨骼、胸膜和胸內器官而引起的氣血經絡和臟腑等的損傷。余認為「胸脅內傷臨床上每多以氣血傷損為主」,提出氣血兼顧、以氣為主、以血為生的論治原則。組方以柴胡、香附寬胸疏肝,宣通氣道,行其鬱結,入厥少兩經,為其君葯;輔以當歸、鬱金、降香、木香、丹參、玄胡等和血活血、行氣息痛之葯,使血各歸其經;佐以桃仁、蒲黃等逐絡中之瘀,使血各從其散;同時運用青陳皮、枳殼等健脾和胃、消痞散結。然瘀血易化熱,血瘀之處,必有伏熱,故用竹三七、杏仁清之、通之,由此使氣血升降暢行,胸脅內傷疼痛自平。
3腰部 腰部之傷標者,風寒氣滯血瘀也;本者不外乎腎氣虧損。若風寒閉塞者治以溫經強腰湯;氣滯血瘀者可用理氣固腰湯;腎督虧虛者可選益腎健腰湯治之。
溫經強腰湯 功效:溫經強腰,散寒止痛 腰部是足太陽膀胱經和督脈循行的通道。余根據風寒閉塞型腰痛之特點,研製了溫經強腰湯,專治風寒閉塞型腰痛,頗有實效。該類腰痛主要是由於太陽經脈被風寒所襲,而致腰部疼痛板滯,遇寒則甚,活動受牽制。故用藥取太陽傷寒主方麻黃湯之意,用麻黃辛溫,發散風寒,開啟腠理;桂枝通陽解肌,助麻黃之力,又取麻黃附子細辛湯之理,用制川草烏易附子,以溫少陰之絡,引太陽督脈之陽氣;用腎經表葯之細辛,輔佐期間,從里及外,以驅逐風寒之邪。風為百病之長,寒主收斂,風寒凝滯,則經脈閉阻,血氣不行,故用通行十二經脈之威靈仙、辛散之白芷、通絡之地龍等行散之;用紅花、澤漆等活血通利之,並輔以青陳皮行氣血,狗脊固其腎,從而達到溫經散寒、通絡止痛之功,充分體現了傷科理傷治病注重兼邪的基本原則。
理氣固腰湯 功效:理氣活血,固腰息痛 腰為腎府、手足太陽膀胱經、帶督二脈之樞紐。余根據氣滯血瘀型腰痛之特點,研製了理氣固腰湯,專治氣滯血瘀型腰痛,臨床運用具有良效。該類腰痛主要是由於跌打挫閃,損傷腰部或腰之附近經絡,使瘀血留於經脈所致,從而可使腎之真氣受損。故方中用川楝子、香附、青陳皮理氣,氣行則血行,當歸、玄胡、桃仁、丹參等活血化瘀,配以制草烏通暢太陽督脈陽氣,以助行氣活血;狗脊、桑寄生以固真氣之損;白芥子的運用,為其用藥之妙,因氣滯血瘀,腎氣不利,可能會引起津氣凝血不暢,與氣血相互結滯,白芥子不但能夠通導行氣,更能開結宣滯,從而增強了治療效力,以期氣行血活。全方充分體現了理傷內治氣血兼顧,以氣為主是常法,以血為先是變法的基本原則。
益腎健腰湯 功效:益腎健腰,養血活絡 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說明了腎虛腰痛的特徵。該類腰痛病程較長,腎之本必虛,是由於腰部傷損後治療不及時、不徹底,導致症情纏綿,腰痛反覆發作,即所謂「久病及腎是也」。故余根據腎督虧虛型腰痛之特點,結合祖傳之經驗,擬定了益腎健腰湯,專治該類腰痛,在臨床上取得了良效。方中菟絲子、補骨脂、仙靈脾溫腎補其精氣,生熟地、山萸肉滋補腎之陰血,溫涼結合其意在溫通,陰中求陽;杜仲、蓯蓉、寄生健筋壯骨、固腰以益養腎之氣血,當歸養肝之血以生腎中之陰(肝腎同源關係);青陳皮行氣和血健脾胃;獨活通行少陰督脈,以助氣化,為引葯。全方用藥把陰中求陽與陽中求陰辨證統一起來,其意在治病必求於本。
(三)陳傷勞損,治在辨證求因 陳傷勞損,非一病也,乃宿昔傷損,因治不如法,或耽擱失治,遷延積歲,逢陰雨勞累,氣節之變,反覆不已。其病根者,不外瘀結氣滯,而氣之所凝,必由血之所瘀,血之所結,必由氣之所滯,氣血互根,相為因果,故治當疏運氣化,和營通絡。如夾邪者,當求其所感而治之。
余曾撰文「注重先天後天調治陳傷勞損」,其中指出:陳傷勞損證是骨傷科的一大門類,廣泛涉及頸椎綜合征、骨質疏鬆症、腰椎間盤突出症、骨質增生病、肩關節周圍炎等現代醫學諸病。陳傷乃縮傷,俗稱老傷,顧名思義就是傷科中的陳舊性損傷病症。勞損亦勞傷也,不同之處為「勞傷」是勞損之漸。勞傷不愈,則成勞損。陳傷勞損表現為經脈之氣不能貫串,氣血失其常度,故易見肩背酸痛,四肢疲乏,動作無力,進而腰酸,納獃頭暈,甚至關節變形等症。此病症實為先天後天不能為續,蓋脾胃為後天生化之源,主四肢;肝腎命門為先天元氣之所系,主筋骨。所以對陳舊勞損之症,余多從先天後天論治,治療時牢牢抓住其先天後天的作用,自擬調中保元湯,在臨床運用中每多獲得良效。 方中以党參、黃芪、白朮、茯苓、甘草等調補脾胃,益氣培源;配以陳皮開啟中州,健脾和胃,調肝解郁,以助動氣血之源,推動氣血運行而生新血,不斷地補充先天之精。更用熟地、山藥、山萸肉、川斷、補骨脂、枸杞子、炙龜板、鹿角膠等補益腎本,填精益髓,以固元陰真陽,而滋養溫熙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筋脈經絡、肌肉皮毛。全方脾腎同論,氣血精津共調,以求解除陳傷勞損之苦。
手法運用 十二字訣
石氏傷科認為「手法是醫者用雙手診斷和治療損傷的一種方法」,並要求用「穩而有勁,柔而靈活」的手法施以治療。余「一般常以十二字為用,即:拔、伸、捺、正、拽、搦、端、提、按、揉、搖、抖(亦作「轉」)」。拔、伸、捺、正主要用於正骨。唐代的《仙授理傷續斷秘方》治療骨折就是用這四種手法。拽、搦、端、提則主要用於上骱。拽是向前拉,搦是握住,《世醫得效方》說「拽直」,「搦教歸窠」。端為端托,提乃上提。這四種手法應用時往往兩手並用,左右分工。如右手或端或提,相機而行,左手為輔,或拽或搦;或助手拽搦,醫者端提,互相配合。按、揉、搖、抖多用於理筋。《傷科大成》用治傷筋說「輕輕揉捏」,「搖動伸舒」。抖是用手抖動,也有舒筋的作用。
余認為在運用這些手法時要注意兩點:一是「這十二法在應用上並沒有嚴格的界限,無論正骨、理筋上骱,隨需要可互相換用」。因此,不宜機械地劃分正骨手法和理筋手法。二是理筋手法不獨用於傷筋,「接骨前後亦須注意理筋,使之活動順和」,「骨折接續後期,亦應以理筋為輔助手法」。這一點,余在臨證時極為重視,目前仍有必要予以強調。
(一)正骨手法舉例 清*胡廷光認為,上骱要「法使驟然人不覺,患如知也骨已攏」。其實,以往不用麻藥,整復骨折更要達到這個要求。余正骨以拔、伸、捺、正為總則。拔伸不是一味依靠猛力,而是剛柔相濟,在要點使巧力以恰到好處,如《仙授理傷續斷秘方》所說:「拔伸當相近本骨損處,不可別去一節骨上。」以使發力達到最大效能,並且在拔伸時結合推按、旋轉。然後,依骨折移位加以捺正。這樣,在配合默契的助手協助下,各類骨折多能在瞬息間達到比較滿意的功能複位。繼之,順絡理筋,綁紮固定。
以橈骨遠端骨折為例,具體的手法為:先摸清楚斷端移位情況。患肢中立位,助手固定前臂上段;醫者兩手拇指在背側,其餘四指在掌側,把握骨折近斷端處;兩手邊拔伸邊向下滑移,剛及斷端即在拔伸同時稍作旋轉,同時以拇指用力為主,捺正向背橈側移位的骨折遠端;兩手繼續邊拔伸邊向下滑移,及骨折遠端時整復已基本完成;隨即一手握住斷端,另一手捏手掌,稍帶拔伸而小範圍掌壓背伸腕關節;最後逐個牽拉手指。
這個手法雖完成於瞬息之間,但是順序明確,兼顧了各個方向的移位。拔伸時糾正嵌插和旋轉移位,捺正糾正成角移位,以背撓側拇指用力為主,顧及了橈骨的掌傾角和尺傾角,小範圍活動腕部能涉及關節面的骨折,使關節面趨於平整,逐個牽拉手指則使伸肌腱能更好地納入橈骨遠端背側的骨溝內。
複位後仍由醫者為主予敷藥,襯以棉花墊後夾板綁紮,棉花墊在斷端掌側及尺骨莖突部稍厚,綁紮的著力點主要是斷端。以後2~3日複診更換敷藥,其時仍握住斷端,輕度活動關節以使筋絡順和。3~4周骨折基本接續,更以拇指舒理筋腱。
(二)上骱手法舉要
上骱似乎是傷科醫師最基礎的手法。「石氏傷科」上骱極注意患肢的體位,認為只有特定的體位才能使脫出的骱複位。如肩關節前脫位複位時,要求「一二助手,捏住患者臂肘及腋窩部」牽拽,骱頭下移將及骱位時,則改「手掌向上翻」的體位,即先順勢,而改旋後位牽拽,醫者則搦住肱骨頭下拽並端提上托。髓關節後脫位則取俯卧位,以利醫者發力,在助手牽拽下推動向後上移位的股骨頭,使向下納入髖臼。
其次,在不同的脫位整復中把握住重點手法。如顳頜關節脫位整復時,以拇指在口內或口外推按牙關盡處為重點。雖然許多介紹中還提到其餘手指要端托下頜,其實往往難以顧及,而只要拇指用力推按,克服顳部肌緊張,使脫向前的下頜骨關節突向下、向後滑過顳骨關節結節,自然能進入下頜窩而得複位。如小兒橈骨小頭半脫位,複位時應以一手把握肘部,一手捏住患肢掌拽直患肢,重點則在使患肘充分旋轉( 先是伸直位旋後,不成功則旋後位屈曲,偶爾旋前位屈曲),有時在旋轉的最後幾度才能成功。
半脫位雖有「牽拉肘」之稱,而關鍵的外傷暴力不是牽拉而是旋轉。眾所周知,半脫位實質上是關節囊嵌頓,牽拉僅有使關節囊向內吸引的趨勢,只有旋轉才會使關節囊前外側擠入關節間隙嵌頓其間,所以也只有充分旋轉使關節囊拉緊,同時也使橈骨頭旋轉,才能把口岸嵌頓的關節囊擠出來。施術中,醫者應一手捏手掌的把握部位,也有獨到之處(一般介紹均不強調這點)。部分患兒其病在腕,複位的彈響在腕,年齡稍大的幼兒也可能指出痛在腕部,但是畢竟多數幼兒難言其病所,故施術中,當以捏手掌而施手法,兼顧肘、腕。
再次,在骱位得復後,必施以按揉搖轉以理順筋絡,在複診時也必施以適當的按揉搖轉,以助早日康復。脫位實質上是嚴重的傷筋,複位只是治療的開始,尚須使損傷的筋絡恢復其原,適度的手法能舒筋疏通氣血,並減少關節周圍的粘連。只有這樣,才能使患處儘快得痊。
(三)關於傷筋與理筋手法
傷筋是臨證最為常見的病證。余把它分為三類,包括手法在內的治療各有不同。一稱為不顯著的傷筋,指勞倦又兼寒濕外襲而成,外象並無青紫腫脹,但覺酸痛麻木,治療以藥物為主,手法按摩僅為輔佐,抑或輔以針灸。二是不甚顯著的傷筋,系扭蹩或支撐傷及腕肘膝踝等處,外無顯著青紫,但旋轉失常,治療以理正筋位的手法為主,並輔以藥物。三是外形有顯著改變的傷筋,由較明顯的外傷如支撐等造成,筋絡離位而突出,部位多見於膝前或肘後,該部有粗筋隆起屈伸不利,治療必須先用按捺屈伸的手法將隆起的粗筋納入筋位,使隆起平復即能恢復屈伸活動,每輔以藥物。第三類傷筋施以手法是絕對必要的,手法之前必須注意這與骨折是絕對不同的,要注意鑒別。法之所施,以肘後傷筋為例,一手按壓鷹嘴後上兩側隆起粗筋,一手將患者處於半屈半伸而又難以屈伸的上肢急驟伸直,而後充分屈曲,或屈曲後充分伸直,手法也要「驟然人不覺」,否則因患者會有強烈的酸楚感而予以抵抗以致難得屈伸。施以手法後癥狀即基本消失,不作手法則極難在較短時間內痊癒。
遣方用藥 獨具匠心
余秉家傳師承,在幾十年的臨床、科研中,針對傷科臨床的不同病證,博採歷代諸家傷科用藥特色,總結出了一系列有規律的、療效確切的藥物配伍方法,進一步體現了石氏傷科臨床用藥的獨到之處。 (一)內服藥
根據損傷的不同部位、性質和傷後兼邪的各異,余將傷疾分為外傷(傷及皮肉筋骨)、內傷(損傷及臟腑經絡氣血)、傷科雜症(風寒濕諸邪的留滯等)而予以分類用藥。 1外傷 一般指四肢筋骨損傷,如傷筋、骨折、脫臼等。可分為初、中、後三期而分治之,僅舉骨折為例,其他諸證均可仿此加減參閱之。
初期 以活血祛瘀、消腫息痛為主。 常用方葯:新傷續斷湯(當歸、地鱉、丹參、蘇木、桃仁、澤蘭、炙乳沒、骨碎補、煅自然銅、川斷、元胡、桑枝)。本方功於化瘀消腫、續骨息痛,用治新傷骨折。
腫脹劇烈者,可選加紫荊皮、劉寄奴、留行子、荊芥、防風、南星、萬靈丹等;疼痛劇烈者,可選加血竭、三七、制草烏、磁石等;瘀血化熱可選加丹皮、赤芍、生地、忍冬藤、連翹、山梔、制川軍等;大便秘結可選加枳實、川朴、生川軍、元明粉、瓜蔞仁、郁李仁、火麻仁等。
一般傷在上肢加薑黃、桑枝,下肢加牛膝、威靈仙,除去續骨葯亦可主治傷筋、脫臼所致的瘀滯腫痛症,視病情的不同亦可加用生地、花粉等,以補充骨折後津血的消耗,並可加用枳殼、陳皮等理氣葯以助血行。
中期 以和營生新、接骨續筋為主。
常用方葯:和營續骨湯(當歸、赤白芍、川芎、生地、杜仲、川斷、骨碎補、五加皮、紅花、陳皮、桑枝、獨活)。
肢麻酸楚選加黃芪、桂枝、木瓜、雞血藤等;脾虛面色蒼白選加党參、白朮、山藥、茯苓、甘草等;陰虛津少選加沙參、麥冬、玉竹、石斛等;濕困納呆選加蒼朮、川朴、蔻仁、谷麥芽、生山楂等。
後期 以益氣血、補肝腎為主。
常用方葯:堅骨壯筋湯(党參、黃芪、白朮、白芍、當歸、熟地、川斷、狗脊、鹿角、雞血藤、紅花、陳皮、茯苓)。 如關節疼痛、活動不利選加千年健、絡石藤、伸筋草等;關節酸麻選加蠶砂、木瓜、五加皮、烏梢蛇等。
2內傷 一般指頭腦、胸腹等軀幹部的損傷,即以臟腑經絡氣血受病為主,按損傷的部位、久暫而分治之。內傷諸證較嚴重者,可現氣閉昏迷之證,宜先服蘇合香丸或至寶丹以開閉宣竅,如化熱煩躁不寧的亦可服琥珀抱龍丸、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等。
胸腹內傷、氣滯竄動作痛者,以理氣通絡為主,活血化瘀輔之。常以小柴胡湯及金鈴子散加減,亦可用驗方理氣止痛湯出入(柴胡、香附、當歸、川楝子、玄胡、木香、青皮、枳殼、乳沒藥、路路通等)。胸腹內傷、瘀滯疼痛者,則以活血化瘀為主,理氣和絡輔之。可用復元活血湯(柴胡、花粉、歸尾、甲片、大黃、桃仁、紅花、甘草)或膈下逐瘀湯(當歸、赤芍、川芎、桃仁、紅花、枳殼、香附、元胡、烏葯、五靈脂、丹皮、甘草)等加減出入。
胸部內傷有咳痰者,可選加杏仁、貝母、桔梗、前胡、旋覆花、白芥子、黛蛤散等。
有瘀血者,可選加茜草、蒲黃炭、仙鶴草、藕節、旱蓮草、三七等;納呆泛惡者,可選加姜半夏、姜竹茹、藿香、建曲、砂仁、茯苓等;腹部脹滯者,可選加大腹皮、檳榔、枳實、木香等;大便秘結者,可選加大黃、元明粉、瓜蔞仁、郁李仁、麻仁丸等;疼痛較劇者,可選加降香、血竭、三七等。
少腹部或會陰內傷而見小便澀滯者,可用柴胡桔梗湯(柴胡、桔梗、升麻、元胡、乳沒藥、地鱉蟲、歸尾、丹參、澤蘭、小薊炭、牛膝炭、梗通草、琥珀)。
陳傷延久不愈、瘀化未盡者,可予三棱和傷湯(三棱、莪術、青陳皮、党參、白朮、當歸、乳沒藥、枳殼、甘草)。
頭部內傷用藥,一般亦以三期辨證用藥法。
早期常用柴胡細辛湯(柴胡、細辛、薄荷、歸尾、地鱉蟲、丹參、半夏、川芎、澤蘭、黃連)和防風歸芎湯(防風、當歸、川芎、丹參、桃仁、澤蘭、蘇木、荊芥、蔓荊子、乳沒藥)以升清降濁、化瘀宣絡為主。
中期常用天麻鉤藤湯(天麻、鉤藤、白蒺藜、當歸、丹參、赤白芍、川芎、棗仁、茯神)參以川芎茶調散加減,以平肝息風、和血寧神為主。
後期常以補氣養血、養心寧神、平肝和胃等法參合應用,如以六味地黃湯、補中益氣湯、歸脾湯等加減出入。
如見神昏痰蒙可選加膽星、竹瀝、天竺黃、石菖蒲、白金丸等;胸悶可選加姜竹茹、姜半夏、藿香、左金丸、玉樞丹、砂仁等;頭痛劇烈可選加川芎、白芷、蔓荊子、全蠍、蜈蚣等;心煩失眠夢多可選加茯神、遠志、朱燈芯、棗仁、合歡皮、夜交藤等;躁動不安可選加羚羊角、鉤藤、龍牡、磁朱丸、馬寶、玳瑁、全蠍、蜈蚣等;目眩、視物昏糊可選加鉤藤、蒺藜、菊花、石決明、杞子、茺蔚子等;病久肢冷偏廢不用可選加黃芪、桂枝、細辛、鹿筋、蜈蚣、地龍、僵蠶、歸尾、桃仁、紅花等。
3傷科雜證 一般指損傷而兼有風寒痰濕等痹著之邪留滯及筋骨勞損、骨節變形等似傷非傷之夾雜證。
損傷未徹而兼有風寒甚者,常用麻桂溫經湯(麻黃、桂枝、紅花、桃仁、赤芍、白芷、細辛、甘草)以祛邪宣絡、活血止痛。
兼風邪痰濕入絡之證而見關節腫脹、筋結成塊、肢節活動牽掣或為麻痹疼痛者,常以牛蒡子湯(牛蒡子、僵蠶、白蒺藜、獨活、秦艽、白芷、半夏、桑枝)加減治之。
腰腿痛兼邪或夾瘀血留滯太陽經者,常用獨活寄生湯合地龍散(地龍、肉桂、蘇木、麻黃、歸尾、桃仁、黃柏、甘草)加減。
勞傷筋骨、損及元氣而見腰背酸痛、四肢疲乏、動作獃滯無力、頭暈納呆、甚至關節變形諸症,常以調中保元湯(党參、黃芪、冬術、熟地、山藥、萸肉、川斷、補骨脂、甘杞子、龜板、鹿角膠、陳皮、茯苓、甘草)加減。
疼痛劇烈者可選加制草川烏、附子、威靈仙、羌獨活或蟲類搜剔葯如甲片、烏梢蛇、全蠍、蜈蚣及活血化瘀葯如當歸、赤芍、桃仁、紅花、虎杖等;兼肢麻痰濕流注者選加南星、白芥子、指迷茯苓丸等;腫脹重滯選加茯苓皮、澤瀉、防己、木瓜、米仁等;痿軟無力可選加蓯蓉、鎖陽、仙靈脾、鹿角、黃芪等;關節變形可選加生熟地、骨碎補、威靈仙、蜂房、蘄蛇等;濕熱下注選加蒼朮、川柏、牛膝、防己、虎杖、川椒目等;關節不利可選加伸筋草、尋骨風、海風藤、石楠葉等。
以上對傷科內服方葯作一不全的概括,從中可以看出,外傷用藥以化瘀消腫、和營止痛、堅骨壯筋、舒筋通絡為重點;而內傷用藥則側重於活血理氣、和絡止痛,並以調整臟腑之功能為主;損傷之雜症,又以祛邪蠲痹、調益肝腎氣血為要務。
(二)外用藥 傷科外用藥的種類和劑型很多,大都是古今醫家的經效驗方,各具特色,一般常用的有敷藥、膏藥、摻葯、熨葯、搽擦藥、熏洗葯等,分別應用於損傷的不同階段和不同癥狀表現。
1鐵扇散(乳香、沒藥、石灰、龍骨、象皮等)用於創傷,具止血生肌、拔毒斂瘡之功。
2金槍膏(金銀花、紫花地丁、川連、乳沒藥、血竭、象皮等)用治瘡傷及破皮斷骨,具清熱解毒、止血生肌之功。
3紅玉膏(東丹、熟石膏)具護膚生肌之功。
4三黃膏(大黃、黃芩、黃柏、東丹等)具清熱以消瘀退腫止痛之功。
5三色敷藥(紫荊皮、黃金子、番木鱉、當歸、赤芍、丹參、白芷等)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見功。
6傷膏藥(生川草烏、生南星、當歸、紅花、地鱉、麻黃、細辛、透骨草等)具溫通活血散滯之功,善治損傷風濕諸證。
7消堅膏(澤漆、大戟、僵蠶、生南星、生半夏等)具軟堅散結之功,用治傷後瘀疼、關節僵硬及患處結塊堅硬、腫脹積液等證。
8黑虎丹(山甲、全蠍、蜈蚣、蜘蛛、乳沒藥、腰黃、麝香等)能祛瘀消腫散堅,用治挫傷結塊堅硬及無名腫毒。
9桂麝丹(肉桂、丁香、麝香)能溫經散寒、透竅止痛,用治損傷風濕痹痛。
10接骨丹(血竭、骨碎補、煅自然銅、乳沒藥、麝香等)具接骨續筋止痛之功。
11傷筋藥水(生川草烏、生南星、蘇木、紅花、威靈仙、山柰、樟腦等)用治損傷風濕筋骨麻木疼痛、筋絡攣縮諸證。
12經驗洗方(生川草烏、甘松、山柰、羌獨活、當歸、紫草、海桐皮等)用治骨折及軟組織損傷後期,筋骨疼痛、關節不利等證。
以上舉例僅說明了對外用藥的應用,亦當因證而異地施之於損傷性疾病的不同階段,且其方葯的配伍均有一定的法度和側重點,如有活血消腫、清熱消瘀、止血生肌、溫經止痛、舒筋活絡等的不同。(邱德華協助整理)(摘自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張奇文主編《名老中醫之路》)
發表於:2010-04-07 20:14
推薦閱讀:
※雷忠義——風水講義(陰宅實踐 風水雜事)
※浙江省法學會研究會創新發展實踐
※重磅預告 | 「藝術家的手:實踐中的技術」國際研討會即將在哈佛舉行!
※命理實踐
※一個人可以輕鬆搞定,月平均收入2萬到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