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世要學會「內方外圓」
很久以前,中國古代銅錢的「內方外圓」就被推及到為人處世領域,古人諄諄教導我們要「方圓處事」。仔細琢磨,是極有道理的。
所謂「內方」是指做人的稜角。「方」乃做人之本,也是做人的道德和原則性。「誠實正直」、 「光明磊落」、「襟懷坦蕩」、「質樸守信」、「謙遜勤勉」、「言行一致」、「忠厚善良」、「寬容大度」的方正人品是一個人立世和成功之根本。
所謂「外圓」是指與人相處的圓潤和機巧。「圓」乃處世之道,也是指與人相處的靈活性。我們在做事情和與他人相處當中,要講究策略、方法、技巧和藝術性。要積極地與他人進行良好的溝通,要善於與人相處、合作。
做人不可喪失原則,無德、失德、缺德之人,即內圓之人則為社會所不齒,被他人所唾棄。這種人即使能夠得逞,終究也還是沒有好下場的,清朝和珅便是一個典型。現實生活中,人們對無德、失德、缺德之人也是嗤之以鼻、棄而遠之的。
有方正道德的人在與他人相處當中,同時還要懂得「外圓」,講靈活性、策略性、藝術性。否則會處處樹敵,事事碰壁,步步荊棘。與人相處的「外圓」是人際關係中的潤滑劑。
第一,「外圓」可以有效地減少人際間的摩擦和內耗,增加彼此間的理解和相融。
例如,拿破崙在征服義大利的一次戰鬥中,夜間親自巡崗查哨,發現一名哨兵倚著樹根睡著了。他沒有喚醒哨兵,卻自己拿著槍替哨兵站了半個多小時的崗。哨兵從睡中醒來,發現替自己站崗放哨的竟然是最高司令官,十分恐慌與絕望。拿破崙卻和藹地對他說:「朋友,這是你的槍,你們艱苦作戰,又走了那麼長的路,你打瞌睡是可以諒解的。但是目前,一時的疏忽就可能斷送全軍。我正好不太困,就替你站了一會兒,下次可要小心。」拿破崙處理哨兵睡覺事件上的圓潤,避免了官兵間可能產生的矛盾,此舉不僅感動了哨兵,也感動了全軍。如果拿破崙非常嚴肅地處理哨兵睡覺事件,情理上雖然能說的過去,可是卻肯定會傷害艱苦作戰、極度疲勞的士兵的感情,從而影響到部隊的戰鬥力。 再如,「揮淚斬馬謖」,「斬馬謖」是為了嚴肅軍紀,「揮淚」則是對馬謖憐惜不舍的情感,因為「揮淚」,使得「斬馬謖」有了濃濃的人情味。諸葛亮處事的圓潤既嚴肅了軍紀,起到了殺一儆百的作用,又獲得了眾將領的理解,避免了上層之間和上下層之間可能發生的摩擦與內耗。。第二,「外圓」可以避免過激或對抗行為的發生。
例如,二戰期間,為了給戰爭籌集到足夠的資金,美國內閣會議決定發行綠背鈔票。但財政部長蔡斯認為,這個決定違反憲法,因此拒絕執行。作為當時國家總統的林肯沒有用權力去壓服蔡斯。林肯找蔡斯聊天,並談起這樣一個故事:「義大利有一位船長駕駛的船觸了礁,船底被撞破了一個洞。船長命令船員們抽水,而他自己則跑到船頭的聖母瑪麗亞像前禱告。可是從漏洞湧進來的水越來越深,眼看這條船連同船上的一切都要沉入海底了。最後,船長因禱告毫無靈驗,不禁火冒三丈,盛怒之下,一把抓起聖母瑪麗亞的塑像扔進了水中。突然,船不再漏水了。船員們抽幹了船艙的水,把船安全駛進了港。當船駛進船塢修理時,人們才發現是那尊聖母像堵住了船的漏洞。」林肯推心置腹地對蔡斯說:「只要對維護聯邦有利,在非常時期,不管是否符合憲法,都應當得到執行。」林肯真誠的態度及那一番令蔡斯心服的道理打消了蔡斯的抵觸和對抗情緒,綠背鈔票得已順利發行。發行綠背鈔票,這是必須要做的,是大原則,否則戰爭的經費無法得到保證。但是如果用命令式的工作方法就可能會引起激烈的對抗。因為蔡斯的反對是有道理的,也是能站住腳的,發行綠背鈔票畢竟違背了美國憲法。林肯處理問題的圓潤卻很輕鬆地化解了對抗和抵觸,使發行綠背鈔票的決定得以實施。
第三,「外圓」可以使你的意見比較容易得到採納。
例如:齊景公酷愛打獵,非常喜歡餵養捉野兔的老鷹。一天,燭鄒不當心,逃走一隻老鷹。景公知道後大發雷霆,命令將燭鄒推出斬首。知道此事後,急忙上堂對景公說:「燭鄒有三大罪狀,哪能這麼輕易就殺了呢?等我公布完他的罪狀後再處死不遲。」景公點頭同意了。晏子指著燭鄒說道:「燭鄒,你為大王養鷹,卻讓鷹逃走了,這是你的第一條罪狀;你使得大王為了鷹的緣故要殺人,這是你的第二條罪狀;把你殺了讓天下人都知道大王重鳥輕士,這是你的第三條罪狀。」宣布完三大罪狀後,晏子對景公說:「好啦,大王,請處死他吧!」景公聽了滿臉通紅,半天才說,「不殺了,我懂你的意思了。」晏子要堅持不能濫殺無辜的原則,如果選擇很直接的批評方式,很可能達不到目的。晏子先是順著景公的思路,宣布殺燭鄒的理由,然後將不能殺燭鄒的道理正話反說,娓娓道來,其高超的思維和語言藝術使景公幡然猛醒,並採納了他的意見。
第四,「外圓」能夠獲得他人的包容、理解和支持。
例如,蘇聯衛國戰爭初期,德軍長驅直人。在此生死存亡之際,曾在國內戰爭時期馳騁疆場的老將們,如鐵木辛哥、伏羅希洛夫等,首先挑起前敵指揮的重擔。但面對新的形勢,他們漸感力不從心。時勢造英雄,一批青年軍事家,如朱可夫、什捷緬科等,相繼脫穎而出。但老將對年輕人是有懷疑的。戰爭進行當中,元帥鐵木辛哥受命去波羅的海,協調一、二方面軍的行動,什捷緬科作為他的參謀長同行。什捷緬科當然知道這位元帥的厲害。在出發的火車上,一場不愉快的談話開始了,鐵木辛哥先發出一通連珠炮:「為什麼派你跟我一起去?是想來教育我們這些老頭子,監督我們的吧?白費勁!你們還在桌子底下跑的時候,我已經率領著成師的部隊在打仗,為了給你們建立蘇維埃政權而奮鬥。你軍事學院畢業有什麼了不起!革命開始的時候,你才幾歲?」這通訓,已經近乎侮辱了。但什捷緬科卻老實地回答:「那時候,剛滿十歲。」接著又平靜地表示對元帥非常尊重,準備向他學習。鐵木辛哥最後說:「算了,外交家,睡覺吧。時間會證明誰是什麼樣的人。」 應該說,「時間證明論」是對的。他們共同工作了一個月後,在一次晚間喝茶的時候,鐵木辛哥突然說:「現在我明白了,你並不是我原來認為的那種人。我曾想,你是斯大林專門派來監督我的……」後來什捷緬科被上面召回,鐵木辛哥親自向大本營提出要求,調這個晚輩來共事。 什捷緬科為顧全大局,在受辱之時和之後所表現出來的圓潤,過了鐵元帥的懷疑關,獲得了鐵元帥的相容、理解和信任。
第五,「外圓」能夠有效減少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不必要的麻煩。
例如,唐朝的郭子儀就十分通曉內方外圓的藝術。那時,經常會有一些心術不正的小人來見他,縱然這些人的地位很卑微(郭子儀那時已封王),但郭子儀也一定會接見,而且一定坐得很端莊,穿上禮服來表示尊重。有很多人覺得奇怪,就問他:「許多達官貴人來見你,你都很隨便,為什麼這些小人物來見你,你這樣嚴肅?」 郭子儀回答道:「這些人心術不正又很聰明,還很會巴結,不能得罪,萬一他將來做了大官,得了志,我們得罪他,他懷恨在心、必會報復。」郭子儀的話後來果然應驗,擅長於巴結的這些人,很容易討得主子的歡心,凡是得罪小人的人,在小人得志的時候都不會有好結果,有仇必報。郭子儀一生能夠平平安安度過,得益於他的外圓。
為人處事,「內方」及「外圓」應當兼而備之。去過廟堂的人都知曉,進了廟門,迎面而見的是彌勒佛,滿面慈祥,笑容可掬。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裡,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堂。彌勒佛熱情快樂周到,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拉四,不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佛祖在檢查工作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裡,由彌勒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來客,於是香火旺盛。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寺廟顯現出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為人處事,我們應當把韋陀的「方」和彌勒的「圓」有機地統一起來。在現實生活中,「方」和「圓」也並非是可以截然分開的,通常它們總是糾纏在一起,方中有圓、圓中有方,難分彼此,二者相輔相成。唐代柳宗元曾以車為喻,來闡釋為人處事「內方」與「外圓」的關係。柳宗元認為,車箱不方則無法載人;車輪不圓,則難於行動。不懂得「外圓」的藝術,你的「內方」會屢屢遭到挫敗,你的人生會遭遇重重阻力,你的理想抱負難以施展。
為人,應當主動修身養德;處事,應當懂得靈活變通。方正之人要學會溫和機敏地與人相處。在如今這樣人事紛繁的社會裡,該方則方,該圓則圓,方圓結合,方圓有度,才是最好的處世之道。
鄧小平就是內方外圓的典範人物。毛主席曾評價鄧小平是「綿里藏針」,也就是說,毛主席心裡一直都很清楚,鄧小平做人是十分有原則的。但在文革險惡的政治鬥爭中,鄧小平憑藉他內方外圓的處事哲學,避免了劉少奇那樣的結局,而鄧小平政治鬥爭中的三起三落也成為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在處理香港問題上,鄧小平提出了各方面都能接受的「一國兩制」方針,表現出了高度的靈活性,為香港的回歸奠定了基礎。但在香港駐軍問題上,鄧小平絕不放棄原則,香港是中國領土,駐軍是絕不商量的。應當說,鄧小平把內圓和外方發揮到了極致。
當然無論是「內方」還是「外圓」都要把握好度,要知道凡事物極必反。「內方」太過,那會導致刻板、迂腐,會傷害到自己和他人;「外圓」太過,那會導致圓滑、世故,必使他人心生疑慮,處處提防,因此,都是不可取的。
與周圍人們相處的「圓潤」,又能使道德高尚的你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眾多的朋友,何樂而不為呢?
推薦閱讀:
※日本皇室不為人知的秘密(組圖)
※為人處世 >> 幽默為何讓人更成功
※家居16條不為人知的風水秘籍
※不為人知的娛樂圈親戚:孫儷和胡慧中 于丹和張震
※啥叫為人!(寫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