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視唱練耳的方法和技巧
大家都是愛音樂的人,相信都很喜歡音樂,我只希望音樂能帶給我們一個好心情。我們會因音樂而相識,這便是一種緣分。音樂中有一門學科叫做視唱練耳。通俗的說,「視唱」就是拿到一份五線譜樂曲看譜即唱的技能,需熟練掌握五線譜、各種高、中、低譜號,區別不同音之間音高的不同,以及不同音符所代表的長短時值,認識各種升、降記號,判斷各種調式與調性等等,演唱時要求達到音準、節奏准、有表現力地完整唱出來;練耳是聽覺的訓練,通常是對鋼琴上彈奏出來的音進行聽辨,訓練學生靠聽覺分辨音程、和弦、節奏,能把聽到的音或曲調用五線譜準確記錄下來,還要能夠聽辨和弦,分析和弦的性質、功能,相應地能構唱音程與和弦等等。聽覺訓練還包括對音色的辨別能力。樂隊演奏的樂曲中還有各種樂器的混合音色,音色千變萬化,均可是通過訓練讓學生分辨出來。
視唱的技能與方法
視唱是學音樂中必須掌握的技能,不管學聲樂還是器樂,它是提高音樂素質所不可或缺的。視唱練耳是學習音樂過程中非常實用且必要的基本技能。音樂學習者可結合自身特點做出有選擇的練習。例如將視唱作為聽音的基礎,就是先通過視唱來熟悉音樂中的各種關係,包括對音程與和弦的構唱、節奏與旋律的視唱等等,進而促進聽音方面的提高。這是由表及裡的學習方法。反之亦可。即先通過對各種音樂素材的熟悉,加深理解,從而達到促進視唱方面的要求。
首先,在初學視唱練耳時,最好有一名專業的音樂教師在身邊進行指導。根據初學者所唱的音高和節奏,讓老師在聽出有出入的地方,及時的對學生進行斧正。其次,在學習視唱練耳時,老師身邊最好能放置一件能辨認音高的樂器,作為輔助教具(特別是學生在初學階段學習時更應該注意這方面)。再次,在學習一首新視唱之前,應先分析其中所涉及到的有關問題,做到充分掌握後再進行視唱。第四,在學習視唱練耳時,要多聽、多唱、多練習相結合,要循序漸進。雖不必用「題海戰術」的練習方法,但也不可「走走停停」,不能長時間荒廢,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最後,作為視唱練耳的教學工作者在練習題的選擇方面要因人而異,因學而異,有必要時自編練習題目,一步一個腳印,不可操之過急。
識譜是系統地接受專業音樂教育的起步,它作為音樂基礎課程——視唱練耳教學最基本的內容之一,因其形式簡單,內容淺顯,而極易使人們忽略對其教學方法和原理的探究。隨著近年來專業音樂教育的普及化和視唱教學內容與方法的多樣化,在教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越來越多,這迫使我們不得不對其進行反思:為什麼在世界各地被廣泛接受和採用的五線譜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顯得非常困難,僅僅識譜一項內容就佔去視唱練耳教學的很多時間?為什麼這樣一個科學的記譜體系使很多老師教得費力、學生學得困難?更可悲的是,不少人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在課堂上學了五線譜後,在工作中卻不能學以致用,甚至棄之不用,而改用簡譜?自2000年教育部頒布新的音樂基礎教育教學大綱,規定中小學音樂課的五線譜教學用首調唱名法後,高等音樂師範類視唱的首調教學方興未艾,但教學效果卻不能盡如人意,這其中的原因到底在哪裡?經過反思後我們發現,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很多司空見慣的問題並非我們想像的那樣簡單,許多問題都有其深層的原因,這就需要我們以認真的態度、科學的精神去研究、去探討,對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能有一個合理的解釋,並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而不是對問題熟視無睹,見怪不怪,或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根據表象憑經驗想當然地去處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針對教學中的這些現象和問題,本文試圖從人們在識譜過程中的心理反應的角度進行分析與研究,期望尋求這些問題的原因和解決辦法。下文所提的首調唱名法,除了特別說明外,均是指五線譜的首調唱名法。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視唱識譜與人們對字元的認知學習方式相類似,有研究認為:「視唱的心理反應過程與識字相似,即把書寫符號通過記憶轉換成聲音。有所不同的是文字轉換的聲音是符號化了的聲音(語言),每個聲音都是經過約定與相應的概念聯繫在一起的。有效的識字過程分為兩個心理反應階段:第一階段,根據文字元號讀(或默讀)出聲音;第二階段,把讀出的聲音與所指的概念相聯繫,予以理解。正確的視唱過程也分兩個心理反應階段:第一階段,根據樂譜符號唱(或默唱)出唱名;第二階段,把這個唱名與特定的頻率與時間聯繫起來,即唱出這個唱名的音高與音值。」
①這就是說第一階段主要是對音符(根據其形狀或位置)讀音的認知;第二階段則涉及到唱名的絕對音高與相對音高,引出固定與首調唱名的思維定勢以及內心聽覺和音準等問題。
對於識譜教學而言,不同譜式和不同唱名法在這兩個階段的教學側重點各有不同,本文主要探討的是首調唱名法的識譜心理,即根據音符唱出唱名,也就是人們對字元(音符)認知學習時的心理反應,通過對這一過程的研究,了解識譜的心理機制,並在教學中制定相應措施,加強視唱識譜第一階段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改善教學效果。
認知心理學認為,對字元(音符)的認知學習是一個對字元信息的加工貯存過程,「個體如果真正要認識某一單字,學到後並將之貯存,以備以後隨時檢索出來應用,他必須在短期記憶階段,將該單字的字形、字音、字義分別編為形碼(visual code)、聲碼 (acoustic code)與意碼(semantic code)。經過編碼之後的訊息,始可貯存。」
②也就是說,對字元的認知,就是對字元信息的編碼貯存。
根據這一理論,對我國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兩種譜式——簡譜與五線譜的識譜特點進行分析與比較後可發現:簡譜以7個阿拉伯數字作為調式音列的各個音符標記,由於其外形簡單,特徵明晰,並常用於人們日常的生活實踐,便於識別;加之每個音符都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唱名,形碼與聲碼完全對應,便於記認。這裡不論其在音樂實踐中的使用價值,僅從對樂譜中音符的認知學習的角度講,簡譜極具優勢,這也是它得以推廣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簡譜在視唱過程中,其音符的音高概念不是通過直觀距離所進行的記憶轉換,而是靠標記符號抽象化的音高想像完成記憶轉換。這一點恰恰是五線譜的獨特優勢,它與簡譜的識譜原理完全不同,它不是根據音符的形狀來確定讀音,而是根據音符在五線譜中不同位置來確定其讀音的。也就是說,五線譜通過線間高低關係形象地呈現出不同音高之間的距離關係,人們在視唱過程中是通過視覺對音符高低的距離與旋律線條運動走向的直觀形象完成音高記憶轉換的。這一點特別是在器樂視奏和演奏中對快速運動的音符直觀形象的把握非常重要,這也是五線譜之所以在專業音樂教育中佔據重要地位的根本原因之一。但對視唱而言,由於同一個音符在五線譜中不同的位置,其讀音就不同。這使得它的形碼與聲碼不能對應,不似簡譜的
音符與唱名那樣具有互為唯一的特性,五線譜的七個唱名(聲碼)中每個聲碼都代表了數個處在不同位置的音符。舉例說比如唱名「la」,它分別代表了高音譜表的第二間、下加二線與上加一線等位置的音符,如果使用大譜表位置還會更多。這種一個唱名代表多個音符位置的情況,使得慣於根據字元形狀讀音的人在一開始學習五線譜時會感到茫然和困惑,因此在學習五線譜時,首先必須突破原有識譜學習的思維定勢,確立一種新的字元認知學習模式。 五線譜的學習又分為固定唱名法與首調唱名法:固定唱名法的識譜是利用五線譜的五條線作為坐標,根據符頭所在譜表的空間位置來確定音符的唱名讀音的。而首調唱名法的識譜既不完全同於簡譜對音符進行形、聲編碼的認知方式,也與固定唱名法根據音符的空間位置確定唱名有所區別,它是根據不同的調高「先確定第一個音符的唱名,然後就根據第一個音符與第二個音符相距的空間距離(線和間的數目)確定第二個、第三個等後續音符的唱名讀音。」
③也即是說,所有同類調式,它在不同調高的內部音程結構是相同的,這一點與簡譜具有一致性。由此可見,首調唱名法的認知方式是融合簡譜的認知原理,並利用線位坐標,根據音符之間的空間距離和音高走向來進行的。「傳統的視唱教學忽視了這個關鍵點,不是去培養學生依據兩個音符相距的空間距離確定第二個音符唱名讀音的思維方法,而是把固定唱名法根據空間位置確定唱名的思維方法移用到首調唱名法上,要讓學生背出七種唱名位置……使得首調唱名法在視唱第一心理反應階段的學習要花費七倍於固定唱名法的時間。」
④這也是當前視唱練耳課中首調視唱教學最大的誤區之一。很多人沒有注意到五線譜的固定唱名法與首調唱名法識譜學習時認知心理反應的不同,而是想當然地將一種唱名法學習的思維和方法套用到另一種認知心理與學習方式迥異的唱名法的學習中,這種文不對題的教與學只會使得教學事倍功半。通過以上分析可知,首調視唱識譜既不同於簡譜對音符按形、聲編碼後的認記,也不同於五線譜固定唱名法對音符所處的空間位置的識記,它是根據不同的調來確定音符在五線譜中相應的唱名位置的,它的難點在於對具有流動性的唱名位置的辨認。傳統首調識譜教學片面強調對不同調唱名位置的死記硬背,試圖通過大量的視唱練習,來強化對各調唱名位置的熟記。但這種教學方式所付出的代價是高昂的:它不但耗費了視唱練耳有限的教學時間,使視唱練耳課的主要精力與時間只是僅僅用來做簡單的識譜訓練,從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如對聽覺能力的訓練、音樂潛能的開發、對音樂審美的培養和對音樂風格的理解等許多內容;其更消極的是,在於它沒有教會學生對首調識譜原理的理解以及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其結果影響的不僅是在校學生的學習,而且殃及到他們走向社會後所教的許許多多的學生。
因此,依照首調視唱識譜的認知規律,確立新的教學理念,改革首調視唱教學方法與內容,提高學習效率,是視唱練耳課教學的迫切需要。
在上述條件下,還要求視唱時:用眼視譜、用耳校音、用手劃拍來控制節奏和速度,並在瞬間取得音樂律動與身心運動的協調統一,通過對聽覺、視覺、動覺的有效刺激,促進感受、想像、思維等能力的提高。
視唱訓練的主要形式是邊看譜邊唱出旋律,所以稱作「視唱」。學習視唱的目的,不僅是培養識譜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視唱訓練,培養多種音樂感覺——音準感、節奏感、調性感等等。同時,學習視唱也能幫助你接觸更多的音樂作品。視唱時,眼睛的「視」(看)與嘴
巴的「唱」之間的關係,應該是「視」先於「唱」。也就是眼睛要看在前面,先行一步。不能看一個音唱一個音,以致於結結巴巴,唱得不連貫、不通順。更要注意的是:不光是眼睛、嘴巴在起作用,還必須用耳朵去「聽」,要逐漸學會用聽覺來控制自己所唱的音高、節奏、快慢等。與此同時,視唱還要用手打拍子,以幫助掌握速度、唱准節奏,做到「口唱」、「耳聽」、「腦想」、「心記」、「手劃拍」。這樣一來,視唱的時候,你就得調動身體的四個部分——眼睛、嘴巴、耳朵和手,使它們協調一致、配合得當。
視唱唱曲之前,還要做到幾個「看清」。那就是:看清是幾拍子、看清是什麼調、看清是什麼速度、看清用什麼表情、看清全曲的難點在什麼地方。做到心中有數,準備就緒了再正式開口唱。視唱主要解決的就是:基本的音準問題和節奏問題,但在此基礎上也應該注意音樂的表現力方面等。從整體上必須要分出它是什麼調式、它是什麼曲式,以及此曲中的難點在什麼地方。分析完之後還要進一步的進行局部分析。如:旋律中的高低與明暗的對比,應該注意的力度和表情記號,在上行旋律中聲音要自然的漸強,下行時聲音要自然的漸弱等。把每一首視唱都當作一首優美的歌曲來演唱。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表現所唱曲目的風格及其要表達的含義。
通過對唱、彈、聽、寫、敲擊等教學方法的學習及實踐後,要讓學生養成以嚴格的態度來要求自己進行視唱訓練。還要求學生必須具備持之以恆的精神來提高自己的視唱水平。培養學生過硬的基本功,並結合音樂實踐(意指選用具有完整性特點的教學內容。如具有典型意義的音樂作品或音樂片斷,以及視唱、聽寫的材料。)使學生能從實踐中體會音樂,將技術性和藝術性緊密的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接受藝術熏陶的同時,也能逐步的掌握各種音樂藝術技能。
視唱部分則又可分為節奏視唱、單聲部旋律視唱、多聲部旋律視唱及帶伴奏的單聲部和多聲部的旋律視唱等。其中亦可細分。視唱與聽音有密切聯繫,相互統一。其中聽音部分大致可分為單音的聽辨、連續單音聽辨、單個音程、和聲音程連接、單個和弦、和弦連接、節奏的聽辨以及旋律聽寫等方面。視唱還包括對音樂表情的闡述。除音準、節奏之外,還有一項不可缺少的因素就是音樂表情,即對作品的處理方法。這一點亦是不可或缺的。對於視唱練耳的學習,可以加強音樂學習者對其音樂專業的實踐能力,對他們學習其他的基礎課程以及自身專業的學習及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視唱即讀譜唱歌。識譜之後,就要學會唱譜,唱名法有兩種,首調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首調唱名法用do、re、mi、fa、so、la、si七個唱名來唱任何調的七個音級。固定唱名法則是任何大調、小調的唱名均以C大調的音階為標準,不能隨調移動,五線譜以固定唱名法為多。
俗話說熟能生巧,各種技巧都是在基本功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所以,基本功的訓練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而音準、節奏的練習,就是視唱練耳這門課的基本功,在練習視唱時,首先要把音準練習放在首位,音準是最重要的,要唱准音階,可以借用鋼琴等單准固定的樂器,來幫助尋找音高和節奏,以達到音準較好的程度。節奏的訓練可採取擊拍和劃拍相結合,下拍肯定,拍點清楚,動作放鬆,由簡單、單一的節奏型到複雜、混合的節奏型,要從開始就認真培養學生對各種節奏型具有整體感。
視唱練習中注意這幾個問題:
(1)視唱時應以放鬆的、自然的聲音為最好,遇到聲音較高的音,如f2、g2可以小聲或低八度練習。
(2)呼吸要準確,在視唱練習開始時有呼吸記號,凡沒有標明呼吸記號的,也應在分句或句尾換氣。
(3)所有視唱練習中,凡沒有標明速度的,都可以按Moderato(中速)練習。 遇到速度要求較快的練習(小快板或快板)可先放慢速度練習,熟練之後,再按原速練習。
(4)在視唱新譜時,可啟發學生從理論上進行分析(性質、調式、調性、節奏特點等),以便更快地理解和掌握,對練習中較難的部分,可抽出來重點練習。
(5)在視唱練習中,所有的表情記號與術語以及速度標誌等,都必須重視並努力表達。
練耳的技巧和方法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演奏家要把美妙動聽的聲音傳達給聽眾,必須通過自己卓越的音樂聽覺來鑒別、控制、協調。對於他們來講:「準確無誤的音高、紋絲不差的時值、清晰平衡的聲部,瞬息萬變的音色,恰如其分的音量都需要極其靈敏的聽覺,並不斷以聽到的效果調節大腦對手指發出的指令」。然而,一位優秀的鋼琴演奏者,如何培養音樂聽覺能力,通過什麼手段進行培養,本文作一些粗淺的探討。
我們深知,鋼琴是一件非常特殊的樂器,它氣勢之宏大,沒有哪件樂器可以與之相比。既有嘹亮輝煌的音響,又有絢麗多彩極具豐富的音色:從最低到最高的音區囊括了整個交響樂的所有音域;力度變化從PPP到fff體現了大幅度、多層次音響特徵,其豐富的表現力可與一個交響樂隊媲美:
既然鋼琴是一件具有超凡表現力的樂器,那麼,演奏者的聽覺駕馭能力無疑需具備極高的要求。我以為,要具備高水平的聽覺駕馭能力,就必須努力培養高水平的音樂聽覺能力。培養這種能力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在專業演奏中培養,即在演奏中培養傾聽音樂的心理功能,二在專門訓練音樂聽覺的視唱練耳課堂中培養。
英國音樂心理學家柏西·布克指出:「不要以為這是一條不重要的真理,即?聽?是耳朵的功能,而?凝神細聽?則是一種心理功能」。鋼琴的發音過程很簡單,只要琴上的榔頭敲擊琴弦,立刻就會發出聲音,不像其他樂器演奏,還得考慮其音準、運弓、揉弦、氣息等等。聽的過程往往有一定的被動性。不是所有學習鋼琴的人,一開始就都具有傾聽音樂的習慣和能力。因此,必須強調從學琴開始就要努力培養這種能力,而且,從一點一滴地做起,需要經過一個由少到多、由淺到深的積累過程。這樣的訓練當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聽覺心理功能方可建立。
演奏者在演奏任何一個作品時,都要反覆地傾聽自己的演奏,其中包括樂曲中音高和節奏的正確與否;力度的變化;和聲織體、復調旋律的層次;聲音是否透徹,音色是否飽滿,手指力度是否均勻;樂句的感覺及踏板的使用等等,都要靠耳朵仔細聽辨。並經過初聽、復聽、多次重複地傾聽,要帶著思想、有分析地去聽。這裡所謂的「聽」,必須非常細心和耐心,要「聽到」「聽仔細」「凝神細聽」,這種聽覺能力,是優秀演奏家必須具備的條件。良好的音樂聽覺能隨時糾正演奏中的錯誤,更能不斷地建立完善的聲音概念。「演奏者要連續不斷地用聽覺自我檢查,以至發出任何生硬和粗暴的聲音都會引起他內心的反感。這樣,他就會迅即想法治療這種發音的毛病」。「這是一個反覆琢磨的過程,?心的耳朵?將逐步地聽到從粗略到精細,從模糊到清晰,從浮動到穩定的聲音,最後鞏固下來,通過表演而付諸實現」。只有通過傾聽音樂,才能提高對美的音樂的追求,提高鑒賞能力、審美能力,極大地豐富鋼琴藝術的表現力。
著名鋼琴家劉詩昆總結他幾十年的演奏經驗時指出:「鋼琴演奏者倘要將鋼琴演奏得很好,就必須在演奏過程中,特別是舞台演奏過程中,使自己既能當表演者,又當聽眾,即充當表演者和聽眾之雙重角色。也就是說鋼琴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要一方面能高度融進、全身投入地去演奏,另一方面又能在自己演奏的同時,很超脫、冷靜地來監聽自己的演奏,並通過這種監聽隨時隨刻指導、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演奏。即要使自己在演奏過程中,既能?進得去?(感性方面全身投入)又能?出得來?(理性方面冷靜監聽),邊彈邊聽,邊聽邊彈,聽、彈結合,手、耳合一,從而達至完滿的演奏效果」。他又指出「要做到在鋼琴演奏中能聽、彈結合,手、耳合一,特別是高度結合、合一,是很不容易的,這是鋼琴演奏中的一項重要而又艱難的課題,演奏者不經過長期努力磨練,是不可能達到的。」大師一番經驗之談,非常精闢地闡述了「聽」「彈」之間的辨證關係,指出了「傾聽」的重要性,同時指出,培養傾聽音樂的心理功能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
在鋼琴演奏中,音色的變化是表現音樂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甄別、取捨、獲取變化無窮的音色和聲音,需要培養學生用經過訓練的耳朵去鑒別。區別聲音的大小較為容易,而辨別好聽的聲音和不好聽的聲音、追求優美的音色,需要有一個漫長甚至呈曲折的過程。2003年10月在天津全國第二屆鋼琴主科教學研討會上,郭嘉特先生(香港演藝學院鋼琴教授)上大師課時,為了使學生彈奏好一個音,讓其邊彈邊聽,足足用了幾十遍時間,不厭其煩地糾正其彈奏的聲音,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聲音概念,給與會代表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相信,任何一位鋼琴大師所表現出的聲音,無一不是在藉助其靈敏的聽覺下精雕細琢出來的。 良好的聲音表現來自良好的內心聽覺。在努力培養傾聽音樂心理功能的同時,要特彆強調演奏者內心聽覺能力的培養,倘若想要發出樂曲所需要的豐富多彩、千變萬化的聲音,首先要靠演奏者豐富的想像力及內心聽覺的敏銳分辨能力。我以為,作曲家的內心聽覺能力,表現在在樂譜成型之前,宏大的構思、預想的音響,已經在他們腦海里形成。而演奏家的內心聽覺能力則表現為在演奏過程中,先在內心有一種聲音的預想和想像,精心雕琢發出和將要發出的聲音達到自己最理想的效果,使其富有感染力、更完美。俗語說得好,「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誠然,對聲音的追求、想像也體現這樣一個邏輯。誕生一種美的聲音,總是與演奏者孜孜不倦的內心聽覺的想像和追求有著必然的聯繫。我國著名鋼琴家周廣仁教授談內心聽覺對演奏的作用時,有這樣的體會:「我於1955年赴英國倫敦演出莫扎特A大調《鋼琴協奏曲》時,在出場演奏之前,看著樂譜在心中默唱了全曲一遍。出台獨奏時,我不僅穩定了自己的情緒,而且對作品的典雅、流暢的感情,表現得更為自如。這種默唱全曲就呈一種音樂內心聽覺活動。這種內心聽覺活動,對演奏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聽是唱的基礎,聽不準也就唱不準。練耳不僅可以訓練學生具有敏銳的聽覺,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音樂記憶力。練耳訓練和視唱訓練是同時進行的,絕大多數學生的聽力都是可以通過訓練得到提高的,儘管有的學生敏感,有的學生遲鈍一些,但真正聽不準的學生只有極少數。練耳需要反覆練習,由簡單到複雜,由生疏到熟悉,
具體方法如下:
1、在聽自然音階的七個音時,可讓學生根據教師事先彈出的A音為依據,聽音階另外的六個音,唱出其音高和音名。如果不能立即聽出,可以根據A音音階找到這個音;
2、在訓練學生聽音程時,可先從小音程、協和音程聽起,然後再聽大音程、不協和音程。
3、八度以內的單音程掌握後,再練習複音程。
4、聽和弦是難度較大的練耳訓練。在訓練時,可先聽出根音,然後再聽出根音與三音的音程關係,如果是三和弦、根音與三音是小三度的音程關係,三音與冠音是大三度,這個三和弦就是小三和弦,反之,就是大三和弦
5、如果三和弦聽起來很不和諧,它就可能是減三和弦或增三和弦。
總之,聽和弦的能力是建立在聽音程的基礎上,而聽音程的能力又建立在聽單音的基礎上,必須逐步訓練,不能操之過急。
旋律音程的聽唱、聽辨旋律音程訓練的目的:首先,要強化學生對音高的聽辨及模唱能力,為今後的和聲音程、和弦訓練等提供依據、條件。訓練時應先從中音區開始進行單音模唱和聽記,逐漸發展到高音區和低音區,然後是加入變音記號和各種音階的單音模唱和聽記,教師在此時可以引導學生從調式的色彩上來聽辨大、小調式中具有代表性的音程,以利於學生對音準的掌握。
和聲音程的聽唱、聽辨和聲音程訓練的目的:培養聽唱、聽辨、聽記多聲部音樂的能力。剛開始練習和聲音程聽辨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問一個問題:「怎樣才能聽出和聲音程的性質呢?」一般來說,當你聽到琴上彈出的音程時,應該迅速的在腦海里產生兩種感覺:第一種是音高、距離的感覺(也就是唱名的感覺)。此時若在腦海里沒有這種感覺,只是模模糊糊地聽到一片混在一起的音,那就不能正確地聽辨出所彈奏的音程了。因為,這種感覺是在平時大量進行構唱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所以,只有通過大量的構唱訓練,才能使學生對每個音的音高,音和音之間的距離有了感性認識之後,才能完全樹立正確的音高概念;第二種是音色感。每個音程都有自己獨特的「聲音色彩」。比如,大三度聽上去很豐滿、流暢,而小二度聽上去卻顯得尖銳、緊張,老師在此時應及時引導學生去感受各種不同音程的「聲音色彩」,通過長期的練習,學生會對各種音程的「色彩」逐漸有所體會。這樣,在聽辨音程的一瞬間,上面說的兩種感覺就會在腦子裡同時出現,經過大腦的快速分析後,得出正確的答案。要強調一點就是:要想聽得出,首先要唱得出,開始聽辨時尤其要注意這一點,要以聽唱為先導,逐漸過渡到聽記。即使學到高級階段,每次聽辨、聽記時,也都要在心中默默的唱。「多唱則善聽」,這是前輩們的寶貴經驗啊。
和弦的聽唱、聽辨主要是熟悉各種和弦的結構、色彩及轉位情況。從樂理訓練的角度出發讓學生熟練地掌握各種指定的和弦及轉位,能夠讓學生正確的模唱和弦,辨別出分解和弦的性質,在瞬間聽辨出和弦,此時,在心理上同樣要建立起兩種音樂感覺:1.帶有唱名的「音高感」,感覺出該和弦的幾個唱名;2.每個和弦都有自己獨有的音響效果、都有自己獨特的韻味兒,以幫助學生能夠迅速的判斷出所彈奏的和弦,仔細的傾聽低音,結合音高填上唱名。
在音樂院校許多必修課中,視唱練耳是系統訓練音樂聽覺極為重要的課程,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學習視唱練耳的目的就是「組織和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訓練其積極的將聽覺運用到創作表演實際中去那些聽覺素質很差的學生,糾正拍子、節奏等簡單而又低級的錯誤,讓人感到非常的遺憾。他們只想把琴彈好,其他課學好學壞無所謂。殊不知,在專業課學習過程中,因音樂聽覺能力低下,使其專業學習受到很大限制,這樣的學生比比皆是,這一現象不能不令人擔憂。我們在這裡強調視唱練耳課的重要性是因為,這門課系統地培養了學生的音樂聽覺,發展了他們重要的聽覺技能。這些技能既包括了一般音樂實踐所需的聽覺能力,又包括了高級音樂創作、表演所需要的高級音樂聽覺技能。其中包括:發展敏銳的、準確的理解和明辨旋律中的音樂基本要素的能力,音樂作品中的旋律發展手法與曲式結構的能力;訓練敏銳的、準確的理解和明辨主調音樂的各聲部關係和復調音樂的織體手法的能力;發展和聲聽覺能力;發展音樂的記憶力;通過視唱訓練理解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訓練音樂的速度感、節拍感、節奏感;發展內心音樂聽覺能力;訓練對音樂風格的領會和理解。 視唱練耳授課所有內容,都以訓練音樂聽覺為中心,為了實現其目標,圍繞著這個中心展開教學。教學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精心地安排如旋律音程、和聲音程、節拍、節奏、和弦、和弦序列的聽辨、聽唱、構唱、聽寫,訓練聽覺識別各種音高、力度、速度及不同的調式、調性等等,通過對諸多音樂要素的感性和理性認識,千方百計地提高學生音樂聽覺認知能力。
在這門課中,視唱訓練是一項重要環節,而且是一項系統工程,是發展音樂聽覺的有效渠道。當人的聲音再現音樂旋律的時候,其聽覺對音準、樂感、音樂表現等有很強的指令性,同時,博大精深的視唱內容又使音樂聽覺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升華。因此,視唱訓練對於培養音準、樂感、節奏感、音樂表現等能力具有獨特的意義。
視唱教學具有音樂語言豐富、形式多樣,感性知識及音樂典籍充實的特點。其內容的經典性和各種技術訓練的典型性融於教學中,並且有很強的包容性。不誇張地說,視唱濃縮了音樂作品之大成,是音樂語言寶庫的一個縮影;是從古典到浪漫到近現代音響化的音樂史。必須指出,視唱課堂是積澱音樂語言的最佳場所,是獲得音樂感性及理性知識的重要來源,為音樂聽覺能力的培養,提供了非常廣闊的知識空間。
我們知道,鋼琴的所有作品,不管它是主調還是復調音樂,都是二部以上的多聲部音樂作品,聽覺把握難度極大。而多聲部視唱,正是視唱練耳這一領域不可多得的音樂語言環境,為鋼琴專業學生提供了難得的聽覺實踐和鍛煉機會,增強了他們對多聲部音樂的感受、理解和表達能力,尤其對復調、和聲及其織體的感受能力的培養,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 視唱練耳課最顯著的意義在於,經過長時間專門的訓練,為鋼琴專業學生掌握高級聽覺技能,積累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使他們的音樂聽覺能呈現一種良好的狀態,達到潤物細無聲之功效。我要指出的是,這門課不僅呈全面培養聽覺技能的必修課程,同時,又使他們聽覺心理能夠達到日臻完善的境地,而這些東西正是鋼琴演奏者非常需要和必須具備的。 鋼琴演奏聽覺能力培養的渠道可能是多方面、多角度的,然而,本文所論述的兩個方面非常重要。在視唱練耳課堂中培養音樂聽覺能力,具有針對性、時效性、系統性,是學生時期必不可缺少的難得的訓練環節,為以後的音樂演奏奠定結實的聽覺基礎。而在專業演奏中培養傾聽音樂的心理功能,必須通過長期探索和永無止境的追求。二者同等重要,沒有主次關係,是不同階段、不同環境下追求的共同理想和目標。作為銅琴演奏者,只要真正認識到這一點,不失時機地把握各個環節中的學習和實踐,就一定能使自己的演奏水平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輝煌,從而達到鋼琴藝術的頂峰。「工欲善其事,先必利其器」,這句俗語借用在需要敏銳聽覺的鋼琴演奏者身上再恰當不過了。音樂聽覺是他們的銳利武器,欲表現完美無瑕的音樂,需具備超越的音樂聽覺能力,這幾乎是所有人的共識。必須鄭重指出,在視唱練耳課堂接受系統的聽覺訓練,就是為培養學生建立敏銳的聽覺」武器」,為音樂演奏、音樂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一點絲毫不能低估。
現在,許多鋼琴專業學生,有相當一部分人對視唱練耳課的重要性沒有足夠認識,嚴重影響了他們音樂聽覺能力的培養。我們經常看到有這樣的情況:一堂寶貴鋼琴大師課,有時竟花費大量的時間,卻為那些聽覺素質很差的學生,糾正拍子、節奏等簡單而又低級的錯誤,讓人感到非常的遺憾。他們只想把琴彈好,其他課學好學壞無所謂。殊不知,在專業課學習過程中,因音樂聽覺能力低下,使其專業學習受到很大限制,這樣的學生比比皆是,這一現象不能不令人擔憂。
節奏訓練的步驟:
1.節拍的訓練,學會感受強弱規律。
2.掌握常用節奏型,認識不同節奏型的基本形態與變形,以及時值的比例關係等。
3.用手拍或口讀做出其音響。訓練時一般口讀節奏,手打節拍。
4.培養會認、會讀、會聽、會記的能力。
5.聽記完整節奏短句。
節奏訓練的常用方法:
1.邊看邊讀節奏譜邊打節拍,以此為起步練習。
2.用朗讀歌詞、念讀節奏的方法來熟練地掌握各種節奏型。
3.訓練不同類別的節奏型,體會不同節奏型帶給我們的不同感覺(包括音樂形象、性格等)。
4.彈奏曲調來聽記局部特定的節奏型。此時,學生可在聽寫曲調時,只多聲部節奏訓練: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聲部同時奏出或唱出節奏,主要培養學生縱向的思維能力及協調性。反覆口讀所指定的節奏型,聽記下來。聽記時辨清所提示的速度,要一手打節拍,一手記節奏,並且還要辨清旋律中的節拍重音及拍號。
旋律(基本特徵)聽辨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多方面的能力,其中包括:聽辨音高的能力,聽辨音程連接的能力,辨明調性的能力,記譜的能力等。正因為這項訓練帶有一定程度的綜合性,因此,在聽寫旋律之前,往往需要先進行一些準備練習,如:填空、抄譜、聽寫節奏、根據音組織節奏等。聽記可以用多種不同的方式,比如:可以採用「點音」的方法,也就是先將聽到的音記下,還可以用先記尾部的逆記方法,一般來說,最後所聽記的旋律印象都比較深刻,所以可以先記後面,之後再一點一點往前記。總之,在學習時需根據習題的難度,根據本人的實際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聽記方法,在聽記帶有升降號的旋律時,也應該與唱視唱的感覺一樣,用固定唱名的感覺來聽記,運用學習視唱時所積累的經驗,在聽記旋律的練習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與鞏固。
我國著名音樂理論家趙雅先教授在講課時曾說過:至於「唱」與「聽」在教學中所佔的比例,應該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不能搞「一刀切」。唱是用「心」聽,而聽是用「心」唱的。唱與聽是相輔相成的,應根據教學實際情況掌握好這個「度」,任何偏頗都是不妥的。通過思想性、藝術性和技術性三方面融合一體的方式體現「寓教於樂」的教學原則。在對學生進行技術訓練的同時應潛移默化的培養他們優良的品德、高尚的品格、優雅的性情、以樂育人,就是在愉悅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總之,視唱練耳要以培養學生獨立讀譜能力為主,同時注重樂感培養。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教學的側重點也應該有所區別。學習管弦專業的學生,在課上應以培養固定音高感即絕對聽覺為主;學習表演專業的學生,應以相對聽覺即首調唱名法的視唱作為重點;作曲專業則應當二者兼顧,混合使用。學生視唱能力的提高是與聽覺訓練有著密切聯繫的。它們二者之間是一種相互促進、互惠互利、雙贏的關係,所以對於視唱練耳訓練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則,使二者緊密配合以便達到事半功倍的訓練效果
總結
視唱練耳主要培養的就是:學生在音樂素質方面和音樂才能方面有所提高。只要是想好好學習音樂的學生,或者想在音樂方面有所建樹的人,(特別是想當一名合格的人民音樂教師者、專業歌手或專業器樂演奏員的)都必須得學好它。必定它是我們學習音樂進步的階梯,沒有這些音樂基礎課程的學習就無法使我們充分的認識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也就無法提高自己。只有把這些基礎課程給學好了,有了紮實的基礎,才能使我們在音樂方面發展的更廣泛、更全面,在音樂的道路上走的更遠,飛的更高。
音樂是一種心境,聽什麼音樂就有什麼樣的心情;心情平靜、悅耳動聽的音樂,能讓你輕鬆,沒有壓力的聆聽,去享受音樂的浪漫氛圍,享受屬於自己片刻的自在。音樂,需要你用心感悟。
音樂的魅力在於抒發人的情感,每當聽著音樂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可以多感性,思緒似乎總是伴隨著音符遊盪於千里之外,靜靜的坐著,沉默著面對情感的宣洩,迷醉於音樂中的眼神似乎已不善撒謊,不知道自己何時學會了隱藏,遇到開心的事會興奮的說出來;可每當不開心的時候,卻習慣性的躲起來,選擇了沉默,唱著一個人的獨角戲。於是,徹底的將自己交給了音樂;隨著音樂度過一個個夜晚一個個開心或不開心的時光時,音樂又何嘗不是自己最知心的朋友……
推薦閱讀:
※數碼照相機(單反)相機的拍攝原理和拍攝技巧及一些入門級的知識2009年01月04日 星期日 16:17數碼相機的拍攝原理 :
※八字中的特殊格局技巧
※談判技巧:有備而去,勝算於胸
※【技巧】我們利用長時間曝光做什麼?
※戀愛技巧:15句浪漫情話,向女神表白必備! [一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