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為什麼需要儒家思想的君子人格

文化,作為歷史凝結成的在特定的時代特地的地域特定的民族或特定的人群中佔主導地位的生存方式,作為人的價值和行為的規範體系,是特定社會運行的機理和圖式。它影響生活於其中的人們的言行舉止,禮儀規範。人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作為人的特質,是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的統合模式,它具有獨特性、穩定性、統合性、功能性,是人具有自我認知能力的精神依歸。由文化角度來定義:「人格是人在一定的社會制度與文化傳統中所形成的,旨在調節人與自然,人與社會與人與人(包括自身)的行為準則,以及在實際行動中所凸現得精神素質」①。每個人都處在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文化對人格的影響極為重要。正如馬克思指出:「一切已死的先輩們的傳統,像夢魘一樣糾纏著活人的頭腦」。社會文化塑造了社會成員的人格特徵,使其成員的人格結構朝著相似性的方向發展,這種相似性具有維繫社會穩定的功能,又使得每個人能穩固的「嵌入」在整個文化形態里。 一. 內聖外王之道,能成世界能成我「聖人」或「聖賢」在儒家的信奉者那裡就是至高至大的人格品德典範,孔子及其追隨者所推崇堯、舜、禹、文王、周公等古帝就是聖賢的典範。但怎樣的人才能夠被稱為聖賢呢?儒家的道德準則只有一個:那就是內聖外王。內聖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指個人的內在道德修養到達一個極高的境界;外王側重指個人在社會中的價值和作用,更傾向於社會實踐。二者統一於個體的道德實踐中,內聖必然通向外王,外王則體現內聖的內涵,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內聖外王之道的核心在於將內聖與外王統一起來,將二者付諸於道德實踐中。內聖只有付諸於外在的道德實踐,它才能在精神主體內獲得存在的依據,同時外王也通過道德實踐證實了內聖的價值,正如孔子所言:「修己以安百姓」,這道出了內聖外王之道的真諦。內聖外王之道成了儒家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成了無數古代治學者十年寒窗苦讀的精神依託,成了無數封建士大夫臨危而奮力抗為的心靈支柱。他們或許揮筆潑墨,或許傳到布業,或許居廟堂之高,或許處江湖之遠,但他們仍然為這個心靈的終極追求而不懈前進。但何以到達內聖外王這樣的崇高境界呢?在《大學》中有「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②。儒家的答案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一切皆以修身為本。具體體現在孔子的「仁」的思想裡面,「仁」作為孔子的個體人格的最高境界,它包括愛人、克己復禮、孝悌、忠恕、智、勇、寬、信、惠、敏等眾多內涵。我們能看到在孔子的「仁」的思想里,既有修身之道以達內聖,又有外在的事功以求外王。這些思想對當代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建構來說,仍有著非常重大的現實指導意義。修身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仍是做人的根本,儒家非常重視人的精神力量和精神主體價值,可以這麼說:一個大學生對於社會的價值有多大取決於他的個人修養(更傾向於道德修養)的程度。由此,學生在學校里的第一要務是學會做人,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但這一點是歷來在我國教育體制下最容易被忽略的,近幾十年來我國的教育觀念被技術理性的支配,在技術理性的影響下,我們的教育思想越來越偏離理性的軌道。大學生的人格構築也相應地被盲目帶入一個誤區,功利實用彷彿成了一個永恆的準則。所以我們不得不轉變這種狹隘的觀點,讓修身成為大學素質教育應有的題中之義。在基於自由和人性的前提下的道德實踐中,首先,大學生必須學會「愛人」,「愛人」有兩重含義:一是自愛,珍愛你自己,你必須認識到你的存在對這個世界的意義和價值就是你能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和創造什麼。假如一個人不自愛,他所做的一切無疑只會給社會增加負擔甚至將會給人類的生存帶來滅頂之災。遇見一點艱難困苦或人生的失意就想輕身,以這種逃避現實的方式來解決困難,這是何等幼稚、何等荒唐。珍惜自己的生命,你要清楚地認識到:你是經過千百次偶然才有幸降臨這個千姿百態的世界,你的存在對這個世界來說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你的身後牽引著許多關注的目光,你的肩上承載重大的責任,你就是為這些而生,你無法逃避,別無選擇,你只有高昂頭顱勇敢地面對。二是愛他(包括物)。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人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③孟子認為人應該有同情心,有向善的意願和勇氣,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健全的人格的構築不是遊離於世外的,而是在道德實踐中不斷得到確證豐富和完善的。其次,大學生應有「信」,子曰:「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對於正處於社會轉型和傳統文化逐漸失范的特殊時期,大學生誠信意識嚴重缺乏,為了應和而戴上了層層的面具,人們都成了應付社交的木偶,成了「單向度」的人。學術道德出於崩潰的境地,為了私利,不惜一切手段。誠信是立人之本,只有擁有誠信意識,公平、正義對我們社會而言才有立足的依靠,否則,一切都是空談。自由和尊重人性無疑成了空中樓閣。二.以天下為己任,扶危定傾、力挽狂瀾的生命擔當意識 「休源風範強正,明練政體,常以天下為己任」,這句話出自《南史·孔休源傳》,意思是休源常把國家的興衰治亂作為自己的責任。以天下為己任,是歷來儒家所踐行的處世原則與崇尚的生命法則。在《大學》中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說,中國哲學家郭齊勇認為這是一種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自我擔當,以一生正氣承擔天下興亡之責、文化神州的安危和華夏文明的延續」④,正是這種大無畏生命的擔當意識,中華民族在歷經無數患難之時,才會有無數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承擔起歷史時代使命,華夏文明的火炬才得以沿傳至今。這種使命感「不僅是一種生理上或心理上的情感,更主要的是,它是有力地推動人們干預社會現實生活的道德情感,是崇高的道德理想在主體意識中的基石。缺乏時代使命感,不可能有主體對理想人格的追求和憧憬」⑤。這種生命擔當意識對於當代大學生的健全人格的構築有著非常重要的啟示。就是當代大學生一定要將自我的發展與社會責任聯繫起來,時時讓責任在你的心靈裡邊有一個合理的歸屬。我認為,一個大學生的生命責任意識有以下三層含義:首先,要對自己負責,就要有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表現在行動上就是「好學」,學習與體驗高明的修養之理是成為君子的必經之途。如今,大學環境相對自由,也許有一些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後可能在新的環境中感到茫然失措;要麼在網路上頹廢或許在心理上走向極。假如一個人不對自己負責,那麼他的生活是遊離於世外的,只有對自己負責你才能完成你自己。其次,對他人負責,他人不僅包括對你的家人朋友還包括那些與你偶然擦肩的匆匆過客,你也許不怎麼認為,但你的一言一行對他們而言也許在那一瞬之後就被拋之身腦外,也許會對他們之後的人生軌跡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所以,你必須對他人負責,讓他們對你的關心得以滿意的回報,讓他們認為對你的付出是那樣的驕傲,讓他們對與你相遇是那麼的幸運。對他人負責,用你的行動去充實那些期待的靈魂。最後,你必須對你所生存的環境負責,這不僅強調對你所生存的社會、國家負責,還要對你生存的自然環境有責任。因為有責任,你才活得那般不虛無。因為有責任,你才理性的審視你的生活、你生活的環境和你的存在。三.重義輕利的道義觀關於「義利」的關係,儒家有許多非常精闢的論述。孔子贊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也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⑥。孟子曾說:「非其道,則一簞食不可受於人;如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由此可見儒家非常重義,對利相對不太重視。在孟子的《魚,我所欲也》中有這樣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所欲莫甚於生,則幾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⑦。「立志成人」、「捨生取義」是儒家道義觀最有力的詮說。也許我們覺得這是儒家非理性的盲目的實踐,它要求人們以犧牲自己的生命但有時換來得卻是旁觀者的赧然一笑,他們並沒有體會到殉道者的良苦用心,但儒家的這一精神在無數仁人志士的哪裡我們聽到的是浩然正氣下的鏗鏘有力的話語:諸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之類。正是這種愛國情操將中華文明的火種一代代的播種下去。在外外敵入侵時,那些原本看是手無縛雞之力的體弱文人卻在這種道義觀念的支撐下煥發出無比強大的力量和生機。那些在平日里默默耕耘自己的事業的凡夫俗子卻突然間擁有了聖人的情懷,救天下蒼生於水深火熱之中,憑自己的一己之力肩負起力挽狂瀾的時代使命。作為生活在這樣一個激情與自豪的時代,當代大學生在「義」與「利」的問題上往往陷入了一個功利的境地。對於何為道何為義他們表現出了一種默然冷視的態度,我們聽見的只是一些讓人擔憂無限話語:「這是什麼年代了,還講究這些」,這的確是一個令人心痛的答案,由這裡我們似乎很心酸地窺見了老祖宗在億萬斯年的文化積澱中遺留下來的思想精華正與我們漸行漸遠,當代大學生走道了功利懸崖的邊緣。我們拿什麼來拯救?也許我們真的需要從儒家文化中獲取一些有益的養料。我們正面臨一個傳統文化失范、文化轉型與文化衝突的時代。「殺生成仁」、「捨生取義」不再像古代的殉道者那樣,以自己的生命去換取天下心性未滅的人的覺悟。但它在當今社會卻被賦予了它特別的時代內涵。當代大學生所要秉承的大義是什麼?我個人認為那就是在自由基礎上的尊重人性的天地精神。尊重人性是我們一切實踐活動的前提和目的,自由是人們一切活動的終極價值。離開了這個,一切道德都是虛偽的,一切辯護都是那樣蒼白無力。四.知行合一的道德認知、自強不息的進取觀「知行合一」是儒家文化中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命題。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人的活動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真正意義的道德實踐。中國古代哲學家王陽明認為「知」與「行」的關係不只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實踐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係,更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實踐的關係,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係。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兩層意思:一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是統一的,不能截然分開。從道德教育上來說,道德意識離不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也離不開道德意識。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意識必然表現為道德行為,如果不去行動,不能算是真知。二是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道德規範要求的行為是「良知」的完成。自強不息可以說正是「知行合一」思想的現實寫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一種儒家堅持不懈地追求某種事業的精神,激勵著人們積極向上、剛健有為。正是這種精神,不但造就了為世人頌揚無數德行卓越的正人君子,正如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言:「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⑧。而且還在幾千年的悠久歷史中產生了弦歌不輟、薪火相傳的民族精神,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來說是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⑨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士應該具有堅毅宏大的品格,因為「仁」的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鬥才能實現。在這裡知行合一的道德認知和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得到了完美的詮釋,儒家認為不朽不在於物質生活上有多奢華,而在於「立德、立功、立言」,有益於社會,流芳百世,成為民族意識和歷史大生命的一部分。由此,知和行在道德實踐中得以統一和價值的印證,主體就能按照自己的本性展開實踐活動,以實現社會生活秩序的和諧。同時在歷史的發展中,這種精神積澱個體的人格裡邊,經過無意識的擴散,形成了偉大的民族精神,而這種民族精神正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當代大學生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要能積極應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和新的形勢,就必須進一步提高自己的道德認識水平,做到知行統一。惟其如此,才能抵制和消除社會道德生活中的醜惡現象,形成一個尊重人性、實現自由的良好社會氛圍,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
推薦閱讀:

戳中當代青年人淚點的十段話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創新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時代化的新成果
當代健康報
論「禮治」的當代意義

TAG:社會 | 思想 | 人格 | 儒家 | 君子 | 儒家思想 | 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