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孔子嫡傳,卻堅持用一生鑽研曹雪芹風箏
孔令民
曹氏風箏第二代傳人
四十年如一日
遵循曹雪芹寫
《南鷂北鳶考工志》的初心
做最正宗的風箏
幫助更多的人
]孔令民,1946年出生,曹氏風箏第二代傳人,孔子嫡傳76代後人,民間藝術家,工藝大師。2011年經國務院批准,曹氏風箏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7年12月28日,孔令民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
]曹氏風箏源於清代小說家曹雪芹為殘疾人謀生所著的《廢藝齋集稿》的第二卷《南鷂北鳶考工志》。
1943年,孔令民的父親孔祥澤在校學習期間,在日籍美術教師高見嘉十的撮合下借到了《廢藝齋集稿》第一卷、第二卷、第七卷和第八卷書稿抄錄,但被提出了不可拍照、30天內完成等苛刻條件。
]孔祥澤經過26天緊張抄錄與臨摹只複製了部分內容。而後手稿被郵寄回日本,至今下落不明。孔祥澤幾十年如一日潛心鑽研,取曹雪芹風箏佚稿的精華,按照曹雪芹風箏圖譜「扎、糊、繪、放」的四種技藝進行複製,終於自成一體,試製成功清代流行的風箏。(圖為孔炳彰作品「孫悟空」)
]孔氏家族中無人姓曹,孔祥澤為了紀念和頌揚曹雪芹先生在風箏製作技藝上的功績,沒有使用自己的姓氏而是將自創的風箏命名為「曹氏風箏」。如今孔令民80後的兒子孔炳彰,也接過了家族世代對曹氏風箏技藝的傳承。孔家家中擺放的風箏已多為孔炳彰製作。
]曹氏風箏的代表作是燕子風箏,而且每種燕子都有自己的講究:肥燕是雄健有力的雄燕、瘦燕是能歌善舞的雌燕、小燕是天真的小孩、新燕是弱冠的少年,還有比喻夫妻的比翼燕、象徵長壽的耄耋燕,各個燕子的圖案花紋也各有不同,非常精美。
]除了傳統的燕子風箏,孔令民還在原本的製作技藝上進行創新。製作出了一系列神態各異,惟妙惟肖的風箏作品,其中一部分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圖左《喜從天降》圖右《七品芝麻官》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製作風箏的每一步,都凝結著製作者的心血。一套簡單的刀具,一盞酒精燈,幾把尺,就是扎風箏的全部家當,做一副好骨架,其實「活兒」全在手上。(圖為製作曹氏風箏的工具)
]製作風箏主要是四個步驟,即扎、糊、繪、放,每個步驟又有不同的環節、要領和注意事項。扎,是風箏起飛的基礎和關鍵,一個風箏的好壞首先要看骨架。
扎骨架細分為劈、刮、烤、扎四道工序,而劈即為將竹子按照粗細需求劈好。(圖為孔令民正在劈竹坯)
]將竹子劈好後,還要按照需求將竹子表面刮乾淨,並刮到所需厚度。這一步稱為「刮」(圖中孔令民正將竹坯刮至所需厚度)
]將所需的竹坯刮至薄厚適中後,要進行「烤」,孔令民拿出了一盞酒精燈來烤竹坯,他介紹說幾十年前條件有限,烤制竹坯都是用油燈。
]「烤」是為竹坯塑形的關鍵,用酒精燈讓竹坯均勻受熱,並將竹坯里的油烤出來,這樣烤出來的竹坯做的骨架不容易變形,這也是曹氏風箏經久耐用的秘訣。
]竹坯在均勻受熱後,雙手用力使其彎曲變形。完成風箏所需造型後不要鬆手,待冷卻之後竹坯就會形成所需的造型,這是一項考驗耐心與技巧的步驟,但在孔令民的心裡早已爛熟於心。
]「扎」是完成曹氏風箏骨架的最後一步,將不同部位的竹條組裝起來,扎制時兩邊骨架的長短、薄厚、軟硬以及受風、泄風的面積都要對稱。
孔令民說「扎制的時候要在可能的範圍內減輕自重,要有相當的強度。無論竹子是否用火烤制,都要保持均等的彈性。 」
]除了軋制一些簡單的平面風箏骨架,孔令民也會扎一些比較複雜的立體風箏骨架。這種扎藝不僅僅可以服務於風箏製作,同樣原理可以製作宮燈等工藝品。
]在軋制好骨架後,要在骨架外粘糊上燕子的翅膀。 「糊紙的工作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但糊也是決定起放成敗的關鍵。
風箏糊好後都要自然、平整、隨形,不能鬆懈,不能凹凸不平、皺巴巴的。糊軟翅時尤其要注意,竹子的長短、薄厚以及畫面大小和畫麵糊完後的鬆緊程度。」孔令民說道。
]「繪」即是在糊好的扎燕兒表面繪製吉祥圖案。曹氏風箏繪畫運用的是意匠手法,採取諧音取意和擬人化方式,要點是「繁而不煩,艷而不厭」。
為保證風箏的放飛,在繪畫的時候要把握好艷麗色彩和色彩濃厚的度。如果畫面過厚會影響風箏泄風,導致放飛效果不好。
]曹氏風箏講究情趣,要神形兼備,不止造型像,放起來也要有動態。
為了增加風箏「放」時的情趣,孔令民製作了放飛附加物,通過機關可以在放飛時飛撒小紙片,其精細程度一點不比風箏弱。
]孔令民認為非遺的傳承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傳承。他常常去小學教學風箏製作,圖中的風箏是他為了教學準備的半成品風箏,扎和糊的難度已經大大減小,只需塗上顏色就可以放飛。
]孔令民認為非遺傳承人的身份是一種責任。「傳承的不光是技能,而是傳承一種精神。」
他講的最多的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要為社會服務,這是從曹雪芹寫《南鷂北鳶考工志》就建立起的精神內涵,這才是曹氏風箏作為非遺傳承中技巧之外更重要的人文精神。
01
非遺手記
在父親孔祥澤的影響下,孔令民可以說從小就與風箏結下緣分。父親出身世家,在大學時因巧合與風箏結緣,後來在曹雪芹風箏圖譜《南鷂北鳶考工志》基礎上發掘出曹氏風箏的技藝。
1970年代末插隊回來的孔令民協助社隊辦了風箏廠,幾十個人,裡面有許多殘疾人,孔令民說那時候沒有非遺的提法,但是他們家就這麼做了,依著曹雪芹當初寫《南鷂北鳶考工志》時的初心,就是為了幫助殘疾人和窮人,教會他們謀生計的手段。
一轉眼快四十年,如今曹氏風箏已經成為中國風箏的代表,孔令民和他的父親與兒子三代人成為非遺傳承人,他們的作品也被國內外諸多博物館收藏。
孔令民向記者介紹:「曹氏風箏可分『四藝』,扎、糊、繪、放。」具體來講,扎就是用竹坯組件風箏的骨架,很大程度上講,扎是風箏製作中最重要的環節,決定了風箏的造型和飛行能力,除了考慮造型美觀,更要考慮力學原理,古時是以陰陽的理論闡述空氣動力的。
從工序上講扎主要分劈竹子、刮竹子、烤制和組裝四步。
而「扎」本身算是一種技術載體,利用「扎」的技藝除了製作風箏還可以製作宮燈等傳統手工藝品。
而「糊」,就是選擇合適的紙張覆蓋風箏的骨架,如同是製造風箏飛翔的肌肉。
而「繪」更好理解了,在糊好的風箏半成品上繪製圖案。曹氏風箏代表了中國文化藝術傳統,從清代開始了圖案的「人格化」,孔令民以最常見的扎燕兒風箏舉例,扎燕兒風箏就有大人小孩、男性女性的擬人化形象,孔令民覺得這個跟西方的卡通是相通的。
孔令民向記者介紹,風箏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不過它作為民俗傳統在今天已經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
比如古代放風箏多是在清明前後農閑時節,通過放飛和放走風箏來釋放壓力祈禱希望,而如今放風箏已經逐漸成為全民健身和大眾娛樂項目,廣受群眾的喜歡,而且把風箏文化融入到旅遊業當中,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而曹氏風箏的傳承在全國各流派風箏中也做得最好,孔令民告訴記者全國至少七成的風箏製作學的都是曹氏風箏。
孔令民認為非遺傳承人的身份不光是一種榮譽,它更多的是一種責任,「傳承的不光是技能,而是傳承一種精神。」
他講的最多的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要為社會服務,這是從曹雪芹寫《南鷂北鳶考工志》就建立起的精神內涵,這才是曹氏風箏作為非遺傳承中技巧之外更重要的人文精神。
01
非遺知識
曹氏風箏工藝是根據清代《南鷂北鳶考工志》所記載的風箏圖譜及歌訣在北京傳承至今的民間傳統手工技藝。《南鷂北鳶考工志》一書總結出43種風箏扎、糊技法。
並將工藝流程歸納為扎、糊、繪、放四藝,以風箏作為載體反映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並運用意象美學、擬人化和圖案化的表現形式,體現出較高的傳統文化價值。
曹氏風箏是用竹子、紙張、絹、綢等材質,經過扎、糊、繪等工序製作而成的。該製作技藝具有選料精良、工藝細膩、色彩艷麗、造型優美等特點。
它運用仿生學原理,採用獨特的「脫胎」技藝製作的飛禽動物等風箏作品,栩栩如生,減輕了風箏的重量。曹氏風箏作品樣式新穎,種類繁多,表現內容有:歷史典故、風物傳說、民俗風情、模擬寫實等題材,具有鮮明的古都文化特?色。
2011年,曹氏風箏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來源:文化拾物
推薦閱讀:
※男人一生有多少女人為宜
※一生緣一世情
※農曆這六天出生的人,一生富貴到老,富足常樂!
※毀娃一生的性格排行出爐,第一名竟然是它
※身上這幾處不長毛的話,天生就是富貴命,一生順心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