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潛陽封髓丹研究

潛陽封髓丹研究

傅文錄河南省駐馬店市中醫院(463000)

中醫火神派創始人鄭欽安援入易道,以坎離二卦入手,強調坎離二卦為人生立命之根。他進一步分析坎離二卦在人體生理中相須為用的關係,指出「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陽」,而獨重坎卦,他認為「水火互為其根,其實皆在坎也,」補坎者,蓋以火之根在下也;治病強調以薑桂附,扶坎中真火,形成了火神派特色,鄭氏因此成為火神派開山祖師。

潛陽丹為火神派鼻祖鄭欽安所創,鄭欽安十分推崇該方,臨床用於虛陽上浮之證時多與封髓丹合用或交替運用以溫腎潛陽、納氣歸腎,療效卓著。後世醫家常承繼鄭氏方法,將二方合用,吳佩衡稱之為「潛陽封髓丹」。對真氣上浮或虛陽上越之證屢試屢效,臨床療效妙不可言。筆者近幾年來潛心研究火神派扶陽學術理念,對該方的臨床應用與認識均產生深刻的領悟。就此方證與臨床中應用的問題,現結合臨證體會進行淺探如下。

1、潛陽封髓丹方源

潛陽丹一方,出自火神派創始人鄭欽安《醫理真傳·卷二》,方由附子、砂仁、龜板、甘草四味藥物組成。該方之功效,按照鄭欽安的說法,叫做潛陽,固名思義,稱之為潛陽丹。關於其方解,鄭欽安之解釋頗具新義。他說:「按潛陽丹一方,乃納氣歸腎之法也。西砂辛溫,能宣中宮一切陰邪,以能納氣歸腎。附子辛熱,能補坎中真陽,真陽為君火之種,補真火即是壯君火也。況龜板一物堅硬,得水之精氣而生用,有通陰助陽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陰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補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潛陽」。

後世之方封髓丹,由三才封髓丹演化而來,即去掉了三才天冬、地黃、人蔘,只保留了封髓丹黃柏、砂仁、甘草三味藥物。三才封髓丹出自《衛生寶鑒》一書,主要是用來治療陰虛火旺證的,而封髓丹真正起源於清代《醫宗金鑒》中,且鄭欽安生活於清代中後期,表明該方的認識與應用歷史並不太長。關於其方解,鄭欽安說到:「按封髓丹一方,乃納氣歸腎之法,亦上中下並補之方也。夫黃柏苦入心,稟天冬寒水之氣而入腎,色黃而入脾,脾也者,調和水火之樞也,獨此一味,三才之義已具。況西砂辛溫,有納五臟之氣而歸於腎,甘草調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則人身之根永固,故曰封髓」。

關於潛陽封髓丹之名稱來源,這仍然起始於鄭欽安的《醫理真傳》與《醫法圓通》兩書之中,因為這兩首方子鄭欽安常常相伴而用,久而久之,鄭欽安取名於潛陽封髓丹。因此,後世火神派之追隨者不僅臨床上廣泛認可,而相應沿用該方並擴大了其臨床治療範圍。而與此同時,對該方證的研究與應用範疇,均有過之鄭欽安先生。

2、潛陽封髓丹主治

我們在閱讀鄭欽安《醫理真傳》與《醫法圓通》兩部火神派著作之時,從中可以發現鄭欽安先生經常用這兩首方劑治療上火的現象,這類現象鄭欽安也叫做「元之不納」、「元陽外越」、「真火沸騰」、「腎氣不納」、「火不歸源」、「孤陽上浮」、「虛火上沖」等等,這些都是在指身上所現出的一些癥狀;如面腫、目病、鼻病、耳癢、咽痛、口臭、咳嗽、面紅等等。但在這些所謂「火」的背後,卻是一派陰寒之證候,可明明是陰寒內盛,為什麼卻又出現「火」的證候呢?鄭欽安有一個如此的解釋,他說到:「若虛火上沖等症,明系水盛(水即陰也),水盛一分,龍亦盛一分(龍即火也),水高一尺,龍亦高一尺,是龍之因水盛而游,非龍之不潛而反其常」[1]。這種解說非常形像並圓滿地解釋了人體水火二性,水火溶為一體之真正的內涵。也就是說,人是統陰水之體,而是因為具有火熱充滿於其中,人這才有了生機,正如鄭欽安所說:「人身一團血肉之軀,陰也,全賴一團真氣運於其中而立命」[2]。每當水中之火無法包容之時,這才出現了火性炎上或易於跑散外露之特徵,這就很像一個壓力鍋在蒸東西,如果壓力鍋某個部位密封不嚴緊的話,就會在這個地方跑氣或是露氣,這些露氣或跑氣的地方,在人體就是體表的開口器官,如七竅與二陰等處,或是皮膚等斑點、瘡癢癰疽之類等。而潛陽封髓丹之方證,正是針對此證而設。

3、陰盛陽衰與虛陽浮越

潛陽封髓丹主治對象為陽虛而向外浮越,其內在實質為陰盛,現代教課書稱之為陰盛格陽,或真寒假熱,並認為這些證候多出現在一些危急病證之中。其實不然,臨床上諸多的七竅病證,特別是久治不愈的七竅病證,多與其虛陽外越有關。這也就是說,一部分陽虛上浮之證候,往往被臨床上所誤診誤治誤解。

陽氣為什麼易於向外浮越呢?這我們可從《內經》中找到答案。如《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說:「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這就指出了陽氣一定要處於「密」的狀態,即處於「陰平陽密」(《內經》)情況,密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藏」的意思,那麼「陽藏」在什麼地方才為貴呢?這就是藏在「陰之中」。正如火神派名家祝味菊先生所說:「陰不可盛,以平為度,陽不患多,其要在秘」。這個「秘」字把《內經》中的真正含義解釋的非常精確到位,「陽密」就是「陽秘」,就是要藏在看不到的地方,藏在看不到陽氣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陰中。若陽氣不能很好的秘藏,那又會出現什麼情況呢?由於陽氣易動、易升、易跑的特性,而從陰的什麼地方部位顯露出來,什麼地方就會出現「熱」的癥狀,因為火性為熱。這就是說陽氣失去了潛藏密固的狀態,就意味著陰陽失調。

鄭欽安先生對《易經》的認識多有獨到之處,特別是對坎卦的解釋,則更有說明陽氣的潛藏特性。如在《醫理真傳·坎卦解》中說:「坎為水,屬陰,血也,而真陽寓焉。中一爻,即天也。天生一水,在人為,一點真陽含於二陰之中,屬於至陰之,乃人立命之根,真種子也」[3]。?卦為兩陰夾一陽,表明為陽在中,陰在外,而這個充滿活力的內涵,就在於陽在陰中的火熱蒸騰之性,正如鄭欽安所說:「嘗謂水火相依而行(水即血也,陰也;火即氣也,陽氣),雖是兩物,卻是一團,有分之不可分,合之不勝合者也。即以一杯沸水為喻(沸水,熱氣也,即水中之無形之真火),氣何常離乎水,水何常離乎氣,水離乎氣,便是純陰,人離於氣,即是死鬼。二物合而為一,無一臟不行,無一腑不利,附和相依,周流不已」[4]。這就好比是用火在燒一鍋熱水,下面的火焰燒著鍋中間部分,也就是說火燒的鍋底部分,不要超出鍋放水的橫線水平;如果火大了,不僅鍋底中間部分的水不易沸騰,而火焰超出了鍋的周邊上沿,易容易把鍋把手燒壞一樣。

由於陽氣易於外越的特性,這就所決定了它一旦失去了生理溫煦之功能,並且是離開了它原有的生理位置,這就容易向外浮越,或是亂跑。火神派名家吳榮祖教授常用壓力鍋現象來形容這種情況:蒸氣從鍋的每個孔向外沖,在人的生理上,這些孔就是人體的孔竅。由此可以看出,火神派扶陽理念,對於陰盛格陽、虛陽上越的見解,已經遠遠地超越了教課書的理念,而且這些來源於長期臨床實踐的經驗,經過眾多火神派的專家學者的重複應用,得到了公認的理念。如范中林先生就認為:「口內少實火「。意思是說頭部疾病少實火,多屬為陽虛外越、虛火上炎所導致的。

4、陰平陽秘與下寒上熱

人體的健康狀態,《內經》中稱之為:「陰平是秘,精神乃治」。那麼,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認為:「年過四十,陰氣自半,起居衰矣」。說明人過了四十年齡之後,人的陰氣就佔了50%,也就是說,陽氣也只有50%了。接著《內經》中還說:「年六十陰萎,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下虛上實」是一種不穩態的表現,人就好比是一顆大樹,俗話講「根深葉茂」,也就是說根在下面,這顆人體生命大樹才能保持健康。火神派名家吳榮祖教授曾說:「下實上虛是健康,下虛上實是病態。用一個等腰三角形來做比似,下實上虛是一個正三角形,多穩啊。中國武功講究蹲莊子,樁子穩,氣守丹田就是下實。如果我們倒過來,變成倒三角,那就是上實下虛,就要傾倒。傾倒的病是什麼?心腦血管意外、心梗、中風等。所以為什麼中醫要強調保腎氣,就是不要下虛上實,或者使它慢一點虛」[5]。

臨床上下寒上熱、龍騰火浮的病理類型很多,而且下寒上熱這個問題,困擾了諸多的臨床者的思維方式。你要固下面的寒,上面的卻有熱;你要清上面的熱,下面卻有寒,好像非常矛盾。筆者常常認為它是寒熱錯雜,但火神派名家吳榮祖教授認為:「非也,寒熱錯雜是在中焦出現的,下焦的病很少有寒熱錯雜的,只有真寒假熱,或下寒上熱。我們常用的瀉心湯就是一個寒熱錯雜的方,還有烏梅丸也是寒熱錯雜的方子,但是少陰篇的四逆湯是絕對不會出現寒熱互用的葯,原因是什麼呢?真寒假熱必須救真陽或扶陽。那麼下寒上熱,要認清下寒是本,上熱是標」[6]。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指出:「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這就是典型的內寒上熱證,也就是下寒上熱證。到了少陰病的時候,《傷寒論》中又說:「少陰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通脈四逆湯主之」。那麼張仲景針對這種下寒上熱證,如何進行處治呢?張仲景選擇了通脈四逆湯加豬膽汁,這也就是後世認為的陰寒格陽、陽虛不納的證候,用清熱引藥引龍入海的方法。臨床上並非是到了里寒亡陽的時候才出現下寒上熱證,而道是諸多的九竅病證都會出現這種下寒上熱、龍燔火浮的情況。因此,火神派扶陽學術理論,把鄭欽安的溫陽潛陽學術思想進一步的發揮,把鄭氏潛陽丹合上後世封髓丹進行合用,形成了潛陽封髓丹這個方證學術思想體系來,而針對虛陽外越、下寒上熱、真火浮騰之情況,的確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

5、潛陽封髓丹針對內涵

鄭欽安先生對《周易》之研究頗有一定的深度,特別是他對坎卦腎之解釋,可謂是具有獨到之處。他在《坎卦解》中說:「一陽本先天乾金所化,故有龍之名,一陽落於二陰之中,化而為水,立水之根(是陽為陰之主也),水性下流。此後天坎卦定位,不易之理也。須知此際之龍,乃初生之龍(龍指坎中一陽也),不能飛騰而興雲布雨,以惟潛於淵中,以水為家,以水為性,遂安其在下之位,而俯首於下也」[7]。鄭欽安之所以強調龍(陽氣)的位置,和它頭向下的自由身姿(在水、向下),是為了突出它潛守的特徵,只有這樣,龍(陽氣)正常的生理功能才能得到保證。相反,陽氣失去了潛守性就意味著陰陽失調,正如《素問·生氣通天論》中所說:「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可見,陽氣龍性的收斂是必不可少的。這正好論證了《內經》中「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素問·生氣通天論》)這種學術思想。陽密,指的就是先天門命之火應潛於水中,腎水得火,水火包融,方能蒸騰氣化,五臟之正常功能方能以此為根,正常並完成自身之各項功能活動。如果陽不能密藏,「兩者不和」,則「若春無秋,若冬無夏」(《素問·生氣通天論》),正常的人體陰陽自身運動規律被打亂後,天不為天,地不為地,穩定平衡狀態被破壞,諸疾病必然叢生而來。

一個健康的身體,必然是:堅固而又溫和的下面(命門火之宅),既輕鬆又涼爽的上面,正像一座金字塔;這個金字塔的內涵卻是:天在下,處於陰的地位,這樣可以節制陽的動態活力;地在上,處於陽的地位,這樣可以激發陰的靜態的沉穩[8]。這就是《易經》上常說的天地通泰、水火交融的狀態。而就這樣金字塔式的天地通泰的穩態發生顛倒,這就成了倒立的三角形,既「上實下虛」的不穩態,因而使諸多的病證應允而生。

潛陽封髓丹從其組方來看,正是抓住了腎水虛寒,相火越位,即下寒上熱這一病機特徵而精心設計,達到溫命門之水寒,潛上越之浮陽,即引火歸源之目的。由於潛陽封丹針對上熱下寒,即諸竅上火明顯,能有效地溫腎水鎮潛越位之相火外,還可大量運用於臨床內科諸多雜症。如吳榮祖教授用來治療頭痛、喉炎、扁桃腺炎、口腔潰瘍、汗證、失眠、復性口瘡、系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銀屑病、白塞氏綜合征、乾燥綜合征、過敏性紫癜、糖尿病、高血壓、腎病綜合征、糖尿病酮中酸中毒、甲亢、便秘、痔瘡、前列腺肥大、尿路感染、煩躁、耳鳴、瘙癢、蕁麻疹、末梢神經炎、三叉神經痛、面神經炎、偏頭痛、腦萎縮、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症、美尼爾氏證、抑鬱症、心臟神經官能症、結核病、心臟早搏等40餘種西醫疾病[9]。患者只要有上實下虛、下寒上熱,即腎陽不足,相火不潛之證候,均可臨床選用潛陽封髓丹,常可獲得良效。為了提高臨床效果,吳榮祖教授臨證常加味而用,方葯如下:制附片100g,炙龜板15g,砂仁10g,炒黃柏4~10g,肉桂15g,細辛6g,骨碎補15g,白朮15g,龍牡各20g,紫石英20g,炙甘草10g[10]。

6、結語

鄭欽安在《醫理真傳》與《醫法圓通》兩書中,將虛寒和實寒均歸納為「陽虛」,並針對符合「陽虛」指征的離經忘動之雷龍火,認為用藥必須扶陽抑陰,如不扶其陽,更滋其陰,則為雪上加霜。桂附藥力能扶坎(腎)離(心)中之陽,火旺而陰邪自消。故此,鄭欽安臨床對治療陽虛而陽虛浮越之諸多病證,治宜納陽回陽、溫水潛陽,採用自製潛陽丹(附子八錢,龜板二錢,砂仁一兩,甘草五錢)和後世方封髓丹(黃柏一兩,砂仁七錢,炙甘草三錢)方合用,故而後世火神派追隨者均稱之為潛陽封髓丹。

火神派後世醫家對潛陽封髓丹之應用與研究,均有過於鄭欽安而無不及。原因是扶陽理念讓我們重新審視了有關《內經》對「治病必求於本」的真正理解,並對《內經》強調了陽密與潛藏之特性有了深刻認識,使我們真正地悟出《內經》早已暗示出「陰平陽密」之中,即陽為主導,陽主陰從之前提,使我們在臨床上進一步認識陽的特徵之中,易動、易升、火性炎上的內涵,真正陽位趨下秘藏之性一旦外越,這便是一系列的「火熱」病症,但這些「火」的背後,卻是因為「陽」離其位所造成的。因此,潛陽封髓丹正是針對這一病證特點、病理類型而設,按照鄭欽安的說法是納氣、歸腎、潛陽、封髓,與後世稱之認為引火歸源、導龍入海觀點,其內涵是一致的。但鄭欽安先生創導的方葯治法,其學術思想顯然有獨到之處。故此,後世到近代火神派學習與研究者的推廣應用,並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值得進一步研究與效法。

參考文獻

[1][2][3][4][7]清·鄭欽安原著(唐步祺闡釋)·鄭欽安醫書闡釋.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5;10;117~118;11,

[5][6][8]劉力紅,孫永章主編,扶陽論壇·2.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9,113;117;119.

[9][10]雲南省中醫藥學會.著名中醫學家吳佩衡學術思想研討會暨紀念吳佩衡誕辰120周年·論文集,昆明:2009年,244;245,

作者簡介

傅文錄(1960~),男,河南浚縣人,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內科臨床工作。手機:13619802513

功夫全在陰陽上打算

火神派善用附子、乾薑等熱葯,其核心就是「洞明陰陽之理」,「認證只分陰陽」,「萬病總是在陰陽之中」,「功夫全在陰陽上打算」(鄭欽安語)。

大回陽飲即四逆湯加肉桂而成,是吳佩衡教授所創。四逆湯乃張仲景《傷寒論》中回陽救逆之主方,加肉桂辛溫氣香,不僅溫肝暖血,並有引火歸元之效。鄭欽安解釋說:「四逆湯一方,乃回陽之主方也。考古人云:熱不過附子,可知附子是一團烈火也」。凡人一身全賴一團真火,真火欲絕,故病見純陰。仲景深通造化之微,知附子之力能補先天欲絕之火種,用之以為君。

案7石淋黃某,男,44歲。腰痛數年,X線攝片發現右腎盂結石10粒,小如花椒,大如蠶豆,1958年11月延吳佩衡診治。腰痛時發,痛如絞作,延及腰腹,下引宗筋,痛甚則神怯而畏寒肢冷。小腹脹痛,小便短澀。飲食欠佳,精神疲乏。舌苔白滑而厚膩,脈沉遲無力。辨為腎臟寒極,水濕不化,內結成石。以溫腎扶陽溫化之法主之,四逆湯加味:附片60g,乾薑40g,桂枝、茯苓各30g,杜仲、上肉桂(研末,泡水兌入)各10g,北細辛、甘草各6g。服藥11劑後,經尿道相繼排出結石4粒。X線複查,原來大如蠶豆者己不復見,此乃溫化之功也。繼以扶陽溫化主之:附片100g,乾薑50g,狗脊10g,薏苡仁、桂枝各30g,上肉桂(研末,泡水兌入)10g,北細辛、甘草各6g。前後服藥數10劑,腰痛己不發作,於1959年1月恢復工作。X線複查,結石僅剩1粒。再以上方加減,最後1粒結石亦隨尿排出,徹底治癒。(<吳佩衡醫案>)

烏梅丸出自《傷寒論》,由烏梅、當歸、黃連、黃柏、細辛、蜀椒、乾薑、桂枝、炮附子、人蔘組成。功能溫腸泄胃,安蛔止痛,主治蛔厥。筆者按其寒熱並用原理,臨床治療發熱、風火眼、不孕、蟲臌等症,收效甚佳。茲舉驗案如下。

1 發熱唐某,男,13歲,1990年1月26日初診。其母代訴:患感冒發熱數日不解,伴肝區疼痛,經某醫院檢查診為肝膿腫而收入院。入院後行手術、抗炎及對症治療32天,查切口癒合,各項檢查均正常,惟發熱未盡退,轉求治中醫。症見:每日午後約2時始發熱,體溫37.5°C,傍晚體溫38.4°C。用藥後,須待凌晨3時許汗出方解。伴肢厥惡風,倦怠乏力,口渴飲冷,納差,面黃消瘦,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數。證屬寒熱錯雜,氣機失調。治以寒熱並投,疏通氣機。處方:烏梅20g,柴胡25g,黃連、黃柏、附片、党參、當歸、桂枝各10g,細辛、花椒、乾薑各3g。水煎服,2日1劑。僅服2劑熱退,隨訪3年未複發。

按:從中醫陰陽消長論之,下午乃陽消陰長之時,失展之氣機遇寒則凝閉,郁而發熱;下半夜乃陰消陽長之時,鬱閉之氣機得溫則開,熱隨汗泄自解。結合肢厥惡風、口渴飲冷等,本案辨證乃寒熱錯雜,氣機失調。方中烏梅、柴胡、黃連、黃柏、附片、桂枝、細辛、花椒、乾薑辛開苦降,疏展氣機,透達鬱熱;當歸、党參益氣補血,扶正祛邪。諸葯合用,寒熱錯雜得解,氣機調和,發熱自愈。

2 風火眼 黃某,男,48歲,1991年4月25日初診。訴自1988年以來,已連續4年入春後病發雙眼紅赤,每待入夏後方逐漸轉愈。曾就診於多家大醫院眼科,均以卡他性結膜炎論治,收效甚微。症見:雙眼紅赤癢痛,羞明流淚,自感胸中熱氣上出咽喉。平素四肢不溫,胃脘灼痛,胸滿氣脹,舌淡紅,苔薄滑,脈弦。證為寒熱錯雜,氣機郁遏,風升熱郁,化火攻目。治宜調理寒熱,行氣解郁,清熱泄火。處方:黃連,黃柏、當歸、龍膽草、党參各10g,柴胡15g,大黃(後下)25g,烏梅、菊花、石決明、決明子各20g,乾薑、桂枝、細辛、花椒、附片各3g。水煎服,2日1劑。3劑盡,眼紅赤大減,續服2劑獲愈。至今8年未複發。

採用溫陽散斑法治療銀屑病。方法以火神派的「扶陽」理論為指導,用自擬「四逆石膏湯」,重用「薑桂附草」扶陽治本,佐以清熱解毒治標,對50例尋常型銀屑病進行了觀察治療。結果:經2個療程治療,自覺瘙癢癥狀消失,皮損消退,皮膚濕潤有彈性,治癒率95%以上。

結論「四逆石膏湯」標本兼治,扶正之中兼顧去邪,藥專力宏,取效迅捷,不失為治療銀屑病的上乘之法。

推薦閱讀:

幼兒社會性發展教育結構的研究
三命通會卷十一 消息賦(珞琭子著育吾子解) 黃文塗堪輿研究中心
《500種中藥現代研究 清熱葯 清熱燥濕葯 清虛熱葯》
信號完整性研究
上證·巴菲特研究會

TAG: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