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的世界
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2月17日報道:11月一個天氣不甚明朗的早晨,我們在成都科幻世界雜誌社一間樸素的會議室里見到了中國最有人氣的科幻作家劉慈欣,一個異常謙遜的人。回答我們提問的時候,他的聲調柔和,時常會避免和我們目光的直接接觸,讓我們驚異於是劉慈欣本人的內斂與其筆下那些狂妄自負的主人公的性格形成的強烈對比。
曾經連續8年獲得過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還曾經和另外一位中國優秀的科幻作家韓松一起獲得過有世界華人科幻作家協會所頒發的「星雲獎」,即使劉慈欣稍微有一些自負的情緒,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位中國科幻界最著名的寫作者,被粉絲們親切地稱呼為大劉的人,卻在採訪中不斷地試圖抖落自己身上的光環,並且強調自己不過是在向大眾傳遞和分享一些科學知識而已。
讀大劉的書有一種看電影一般的快感。他說:「我的作品在寫作手法上並不帶有什麼文學性,如果有人讀到我被翻譯成英語的作品有這樣的感覺的話,我應該把這個歸功於翻譯者。
上個月,科幻迷望眼欲穿翹首期盼了太久的《三體》的最後一部《死神永生》終於與讀者見面。
一如既往的,這部作品不負眾望,獲得了極高的評價。
「劉慈欣的小說向讀者展示了整個宇宙的恢弘,但是又很感人。並不是只關心科學,不關心人。」《科幻世界》雜誌社副總編輯姚海軍說。
科幻作家韓松評價劉慈欣的最新一部小說時說道:「《三體3》遠遠超過了前面兩部,並且他將我們之前所寫的所謂的 科幻小說 都碾得粉碎。」
在《三體3》中的最後,來自二維世界不明智能生物的入侵使整個三維的太陽繫世界都跌落到二維世界,被壓縮成一張巨大的平面畫。得已逃離這種命運的程心,在數億年之後,得已在雲天明送給他的小宇宙里過一段安靜祥和的日子,雖然她最終出於自己所賦予給自己的責任心將自己小宇宙中的物質歸還給原先的大宇宙。
整個宇宙就像劉慈欣手裡的一副撲克牌,隨意但卻又科學而精準地變幻著序列和形態。
《三體》的三部書加起來共有88萬字,每一部大劉的寫作時間都在一年左右,對於他來說,這並不算一個強度很大的功課。在山西娘子關電廠擔任工程師的他,開始寫作的時間通常都在晚上11點,家人都睡下之後,然後一直持續到兩點左右。他很坦然地看待市場的壓力和來自讀者的期待,也很坦白地說,迫於合同的期限,有一些自己並不十分滿意的作品,最終仍然會出版。
在電廠的工作讓大劉得已和他口中所說的「基層老百姓」生活在一起,讓他熟悉「在這些人的眼中,天空是什麼樣子的」,從而讓他的作品能夠有特殊的親近感,雖然同事們對於大劉科幻小說家的副業本身並沒有太多的興趣。
對於大劉而言,科幻小說應該是寫給普通老百姓看的,是一種通俗的讀物。他不太喜歡一些出身於80或者90後的作家們,將一種「精英理念」投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大劉最喜歡的國外科幻小說家包括克拉克、阿西莫夫以及海因萊因。他正在翻譯美國科幻小說家保羅·安德森的小說,他認為由於處在一種翻譯的狀態,會非常清楚地發現作者作品的硬傷,明顯地感受到作者寫作到什麼地方思維有一些僵滯,所以這個過程並不能讓自己從中學到太多的東西。
對於人類的未來,大劉有一種連他自己都覺的有一些極端的態度,他覺得「人類唯一的出路就是向外擴張,找到地球之外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與其花費大量的金錢用於環保,不如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外太空的開發上來。」他覺得是到了「現代版的哥倫布航海從而發現新大陸的時代了」。
而他對於科學的態度也有一些激進,他認為「科學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即使不能直接解決,也可以想辦法繞過去」。
在《球狀閃電》中,主人公的父親在將自己融入到這個奇異的自然現象從而化為一片虛無的幾分鐘之前,說道:「過一個美妙人生的關鍵在於迷上什麼東西。」
大劉也有自己在工作和寫作之餘所執著的東西,他對三角翼滑翔、熱氣球等等航空運動情有獨鍾。雖然他的家人對於這些危險係數頗高的運動並不恥非常支持的態度,但對於大劉來說,對於極限以及未知的探索,始終是他生活的樂趣所在。(中國日報外籍編輯 Basu 記者 郭書含 編輯 潘忠明)
※【綠苑花卉,萱草世界】
※【暢遊世界--非洲】加彭共和國(2)
※《霍比特人》:中土世界依然美輪美奐
※《孫子兵法》,到底被誤讀了什麼?
※世界十大知名酒店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