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夏季中醫養生(2)

不可不知的幾大中醫名詞

  本書的讀者一定是一個喜歡中醫、希望掌握一些中醫知識的人,那麼請你一定認真看看下面這些名詞,可能有些枯燥,請耐心讀完。如果你能夠基本讀懂,祝賀你已經入門了,達到"中醫基礎理論初級"水平!

  一、氣,血,津液

  1。氣

  氣為陽。它是一種流通於全身各臟腑、經絡等器官,具有很強活力的精微物質,它無處不到,無處不有,時刻推動和激發著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俗話說"人活一口氣",可見"氣"這個詞代表著很強的生命氣息啊!

  它有四種基本運動形式,即"升、降、出、入"。

  它由三部分組成:先天之氣、後天之氣和肺之清氣。先天之氣,即元氣,是由腎中精氣化生而成,是受之於父母的,藏於腎中,並需要後天之氣不斷資助,相當於現在所說的遺傳物質--基因。後天之氣,是脾胃運化飲食而得的水谷精氣,不但資助元氣,還濡養全身各器官。最後,再加上肺從自然界吸入的清氣,"氣"就形成了。

  快來學以致用一下,正如前面所講的,自然界中,任何相關聯的事物間都有陰陽兩個方面的屬性,氣當然也不例外了,氣有推動和固攝這兩個方面相輔相成的作用。

  推動:氣在英語里被翻譯成"energy",可見它還是個帶有能量的詞,因為它可以推動人體生長發育、新陳代謝,推動血和津液等人體有形物質的運動,以排除人體的垃圾、毒素。

  固攝:是指能防止體內液態物質如血和津液的無故流失,提固維繫內在臟腑,使之保持在正常的位置,如產後的婦女容易得子宮脫垂,是因為產後子宮黏膜變得鬆弛,再加上氣血大傷,沒有好好調養以致氣虛,筋膜不能維繫子宮的正常位置而引起的。

  除此以外,氣還有防禦的作用,這個作用又被稱為"衛氣",顧名思義,保衛人體不受外來邪氣侵犯的一種氣,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並且還有控制汗毛孔開合的作用,衛氣虛的人就會多汗,容易感冒。氣還能溫煦人體,保持體溫的恆定,能促進體內各種物質之間的轉化。

  2。血

  血和氣又是一對陰陽的概念,它們的關係古人是這樣說的:"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率。"血亦來源於脾胃運化飲食而得的水谷精微,所以有"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之說,它能營養滋潤全身臟腑,雖說氣也有這樣的功能,但歸根結底,是通過推動血來完成的。血營養滋潤的功能正常,人就會面色紅潤,肌肉豐滿、壯實,皮膚和毛髮潤澤,機體感覺和運動靈活自如。血還是人精神活動的物質基礎,《黃帝內經·靈樞·本神》上說"脈舍神",這裡的"脈"即指血,"舍"是藏舍之意,中醫里把人的各種精神活動統稱為"神"。所以這句話是說,神是附於血而存在的,無論任何原因形成的血虛、血熱等血運失常,均會出現神疲、健忘、多夢、失眠、煩躁的徵候,甚至可見精神恍惚、不安、狂躁昏迷等精神徵候。

  3。津液

  津液是機體內一切正常的水液的總稱,包括看得到的鼻涕、眼淚、唾液,和看不到的胃腸分泌液、關節腔液。它能起到滋潤、濡養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的作用。

  氣、血、津液是共同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的精微物質。

  氣、血、津液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它得以發揮作用的途徑是經絡。依賴於臟腑功能活動產生,通過經絡運行到全身,以維護人體各項生命活動。

  二、經絡

  1。含義

  《黃帝內經·靈樞·脈經》中說:"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看看經絡在古人眼裡是多麼重要,經絡是能決定人的生死、治療百病、調節人體虛實的重要結構。常說人體要氣血通暢,這個氣血就是運行在經絡內的,所以說氣血通暢,歸根到底就是要經絡通暢。

  2。結構

  經絡在人體之中非常像大樹,有主幹,有枝節、末梢。分經脈與絡脈,經脈貫通上下,溝通內外,是經絡系統的主幹。絡,有網路之意。絡脈是經脈的分支,較經脈細小,縱橫交錯,遍布全身。現代研究發現,經絡在人體的分布非常類似於神經的分布。而且針刺時的經絡感測路徑與神經的走行非常形似,但與神經不同的是,經絡起著運行氣血的作用。

  3。作用

  經絡內屬於臟腑,入絡於肢節、孔竅,能輸送氣血、津液等營養物質,溝通於臟腑與體表之間,將人體臟腑、組織、器官聯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並藉此行氣血、營陰陽,使人體各部的功能活動得以保持協調和陰陽平衡。而經絡上有很多敏感點,按壓或針刺這些點,能疏通經絡,並對臟腑起到良好的雙向調節作用,即使功能弱的增強到正常,使功能亢盛的減弱至正常水平,這些點就是"穴位"。正因為穴位有這樣的作用,所以我們平時的自我養生可以通過按摩這些敏感點達到"按摩臟腑"的作用。

  三、體質

  體質學說與人體的健康,疾病的預防、發生、發展、預後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幾千年前古人就對人的體質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提出了各種學說,進行了不同分類,到現在這一研究還在進行,而且更加深入。無論怎樣分類,有一個共識,即人的體質有多種特性和差異,體質的形成離不開先天和後天兩個因素。

  中醫稱先天因素為先天稟賦,是胎兒在母體中就已經形成的,主要為父母的遺傳特徵。如父母身體強壯,子代也多強壯;父母體弱,子代也多體弱;父母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也會將易感性遺傳給子代;母親在懷孕期間的身體和精神狀態,甚至飲食、起居對胎兒先天稟賦的強弱都有重要影響,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飲食不節制、心情不寧、煩躁易怒,都會影響孩子的體質,因此先天因素是決定一個人體質強弱的奠基石,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後天因素包括飲食習慣、居住條件和氣候、精神狀態、勞逸情況、社會環境等諸方面。先後天的因素可以相互依存,互相轉化。先天雖然強壯,如果後天不注意養護,體質就會由強變弱,百病叢生;相反,先天不足的孩子,只要後天進行正確的調養,體質就可以從弱變強,盡享天年。比如父母患有糖尿病,後代如果能夠注意飲食的調理,堅持運動鍛煉,減少緊張焦慮,就可以避免糖尿病的發生。

  中醫養生學就是指導人們掌握自己的體質特點,根據春夏秋冬四季氣候的變化,從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以及情志、房事等諸方面進行正確的調理和養護,揚長避短,補不足而去有餘,使身體達到陰陽平衡,"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這才是健康長壽的根本保證。

  正常人群的體質可分為:

  陰陽平衡型 身體及心理素質好,遇事不急不緩,飲食正常,睡眠好,大小便無異常。不易患病。脈象和緩,舌質淡紅,有薄苔。

  偏陰虛型 脾氣急躁,易怒,口乾,喜冷飲,舌質偏紅,沒有或少苔。

  偏氣虛型 多因先天不足或病後失養表現為耐受性差,容易疲勞,抵抗力低,易患病。脈細弱,舌質偏淡。

  偏陽虛型 氣虛失養就會進一步發展為陽虛,突出表現是比一般人怕冷,手腳涼,脈沉細,舌質淡。

  以上是簡單歸納的四種體質,如果失衡的狀態不注意調理,就會在原來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成為病態。如:

  氣虛 精神不振,容易疲勞,少氣懶言,四肢乏力,食欲不振,毛髮無光澤,稍微活動就出汗,易得感冒,舌有齒痕,脈象虛緩。

  陽虛 面色淡白無光澤,畏寒,手腳冰涼,小便色淡、量多,大便不成形,尤其是一受涼就會腹瀉。舌質發而胖嫩,舌周邊有齒痕,脈沉細無力。

  血虛 婦女多見,精神疲倦,形體瘦弱,面、唇、指甲色淡而無光澤,毛髮枯槁易脫落,看東西稍久就感到眼睛疲勞,健忘多夢,舌淡,脈細弱。

  陰虛 形體消瘦,怕熱,手足心容易發熱,潮熱盜汗,易煩易怒,失眠多夢,面色潮紅,時有烘熱感,口乾,喜冷飲,小便發黃、量少,舌紅,脈細數。

  氣鬱 性情急躁易怒,或憂鬱寡歡,常覺得胸脘滿悶,總想嘆氣才舒服,食欲不振。

  淤血 面色晦暗,眼眶發黑,肌膚無光澤,唇色紫暗,舌質顏色紫暗,脈細澀。

  痰濕體質 多見於肥胖豐滿者,嗜食肥甘,身倦嗜睡,頭昏不爽,身體困重,胸中滿悶不舒,睡覺易打鼾,舌苔滑膩,脈象濡滑。

  陽盛體質 體壯耐寒,面色紅,口渴喜飲,或口苦、口臭,小便發黃、量少,易便秘,舌紅,苔薄黃,脈快而有力。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為健康護航 腎陰虛不能吃這些食物
相愛、傷害、叛變,身體里的小劇場觀看指南!
養生警惕:鬧鐘叫醒成健康殺手
在炎熱的夏天吃薑最養生
陳皮專訪 | 闖海人專題 史文凌:感謝這一路的風景

TAG:夏季 | 中醫 | 養生 | 中醫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