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中醫皮膚科學界的力量彙集

中醫學是一個偉大寶庫。中醫皮膚性病學作為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歷了起源、發展、成熟各個階段,為廣大勞動人民的身體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源起 西周就有瘍醫治皮膚病

中醫皮膚性病學起源於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已開始應用醋、酒、鹽、飴、植物、動物等材料來治療皮膚上的疾病。有關皮膚病的文字記載,在我國大約有3000多年的歷史。《周禮·天官》載西周(大約公元前10世紀)即設置醫官管理醫政,將醫分為食醫、疾醫、瘍醫和獸醫4種,其中有「瘍醫下士八人掌腫瘍潰瘍之祝葯剮殺之齊」。這是我們所知最早的,由國家設置包括管理皮膚病在內的醫官分工的記載。

春秋戰國至秦漢三國時期,人們對皮膚病的認識逐漸增多,積累了經驗並奠定了理論基礎。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所載皮膚病有巢者(體臭)、身疙(皮膚瘡瘍)、白處方(白癜風)等17種,該書外用治療皮膚瘡瘍的外用製劑有40種之多,並敘述了砭法、灸法、熨法、熏法、按摩等療法。外用藥的劑型,已有散劑、膏劑、水劑、醋劑、水銀劑等。還有多首治療皮膚病的處方,這個時期治療皮膚病的藥物已由單味發展為復方。

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最早出現「皮膚」一詞。該書較為詳細地記載了毛髮的生理,指出毛髮長墜與腎氣盛衰的關係,指出皮膚病與全身關係密切,它往往是全身病的最初外部表現,反之皮膚病也會對全身產生重要影響,故有「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之說。書中有關皮膚病名有痱(痱子)、癢疥、禿瘡(頭部脫髮性疾病)、皮痹(類似硬皮病)、尤贅(疣)、痤(痤瘡)、大風、癘風(麻風病)、查皮(酒渣鼻)等近30種,並對某些皮膚病的病因病機做了較為明了的論述。

漢代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是論述外感熱病和內科雜病的名著,其中也有許多有關皮膚病性病的論述。

可以說,從戰國的《五十二病方》《黃帝內經》到後漢的《金匱要略》開始有了較多皮膚病的病名、病因和治療的論述,這可以認為是中醫皮膚性病學的起源。

形成 歷代醫家層出、著述頗豐

隨著整個中醫體系的發展,有關中醫皮膚病、性病的論述也不斷增多,使中醫皮膚性病學開始進入形成階段。

例如晉代葛洪著的《肘後備急方》之卷五和卷六是專門介紹疥癬、癮疹、漆瘡、浸淫瘡、諸癢等皮膚病治療方葯的篇章,提到的皮膚病有40餘種,其中描述的「沙虱毒」是世界上最早關於恙蟲病的記載。治療的方法包括內服、外洗、外搽等,並介紹了多種外治皮膚病的簡單方法,如癘瘍風(麻風病潰瘍)用烏賊骨敷之,白駁風(白癜風)取鰻魚脂敷之,白禿(頭癬)用黎蘆、豬油搽之,漆瘡(漆樹皮炎)用漢椒湯洗之等等。

南齊人龔慶宣所著的《劉涓子鬼遺方》被認為是我國現存較早並具代表性的中醫外科專著,基本上反映了兩晉南北朝時期中醫外科的主要成就。其中有相當多的內容是論述皮膚病的,比較詳細地介紹了用中藥內服外用治療多種皮膚病的方法,為中醫皮膚病的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

隋·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對中醫皮膚病的病因病理、臨床癥狀和治療方葯更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論述。其中《諸病源候論》所記載的皮膚病多達100多種,幾乎包括了當今常見的皮膚病。如該書對漆瘡(漆接觸性皮炎)病因病機和癥狀的描述就十分詳細,曰「漆有毒,人有稟性畏漆,但見漆便中其毒,喜面癢,然後胸臂脛皆悉瘙癢,面為起腫。」認為癮疹(蕁麻疹)的發病原因主要是由於「人皮膚虛,為風邪所折」。明確指出疥瘡的發病是「皆有蟲,人往往以針頭挑得」;而西歐有關疥蟲的報告最早見於18世紀,遲於我國1000多年。

唐·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對皮膚病的治療方葯作出了較大貢獻,彌補了《諸病源候論》中有症無葯的不足。據不完全統計,該書用來治療各種皮膚瘡瘍病的中草藥有197種之多。

元代齊德之的《外科精義》,張從正的《儒門事親》和朱震亨的《丹溪心法》,這些書都對皮膚病有論述。如《外科精義》用於皮膚瘡瘍的藥方多達145個。除此之外,這一時期的中醫古籍還有疳瘡(下疳、臊疳)、妒精瘡、陰瘡、陰蝕等病名之記載,與當今的硬下疳,軟下疳和其他皮膚潰瘍性性病有很多相似之處。

明、清兩代是中醫學發展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名醫輩出,醫著林立,中醫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與此同時中醫皮膚病的理論和臨床也在這一時期得到了進一步充實、完善和提高,初步有了中醫皮膚病學的雛形。

明代對皮膚病論述較多的醫著主要有劉純的《證治要訣》、薛己著《外科發揮》和《外科樞要》,汪機著《外科理例》,陳司成著《霉瘡秘錄》,張景岳著《景岳全書》等;其中以《外科理例》《外科正宗》和《霉瘡秘錄》三書對中醫皮膚病性病的發展貢獻和影響最大。

《外科理例》比較全面敘述了皮膚瘡瘍病的證治方法,尤其強調外病內治,曰「外治必本乎內,知乎內以求乎外。」另外,該書還附有較多醫案,其中治療楊梅瘡的醫案就有5個。《外科正宗》全書4卷,論述的病種100多個,其中將近一半是屬於皮膚病範疇的。該書的特點是每一個病種的理、法、方、葯齊全。

《霉瘡秘錄》是我國第一部有關梅毒的專著,該書系統總結了我國16~17世紀治療梅毒的經驗,例如該書曰「霉瘡一症,細考經書,古未言及, 究其根源,始於午會之末,起於嶺南之地,致使蔓延全國,流禍甚廣。」明確指出梅毒始見於我國廣東,以後逐漸蔓延至全國。所以古時霉瘡又有「廣瘡」之稱。

據醫史學家考證我國的梅毒確實是在16世紀初期由西方經廣東傳入中國的。在梅毒傳染方式上,該書明確認為是因不潔性交而傳染,妓院是主要的傳染場所。如該書雲「一狎有毒之妓,初不知覺,或傳妻妾,或於姣童。」

在梅毒臨床表現上,該書已認識到了由硬下疳到二、三期梅毒的發病過程,如該書曰「霉瘡始生下疳,繼而骨痛,瘡標耳內、陰囊、頭頂、背脊,形如爛柿,名曰楊霉瘡,甚則毒傷陰陽二竅。傳於心,發大瘡,上下左右相對,掣痛連心;移於肝,眉發脫落,眼昏多淚,或貢瓜甲。」

在梅毒的治療方面,該書對各期霉瘡的治療均有詳細論述,其中最突出的是首次介紹了用中藥砒製劑治療梅毒,這比國外歐洲開始用砒劑治療梅毒要早300多年。

清代有關皮膚病的主要醫著包括祁坤的《外科大全》、王洪緒的《外科證治全生集》,吳謙的《醫宗金鑒》等10多部,它們之中要數《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和《瘍科心得集》對皮膚病的論述最多和最為詳細。

成熟 開創新中國中醫皮膚科事業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黨和政府的重視下,中醫皮膚性病學得到較快的發展。1954年,中央皮膚性病研究所成立了中醫科,一代名醫趙炳南應邀擔任副所長並負責中醫科的工作,在那裡與胡傳揆、李洪迥等西醫皮膚科同道共同工作、交流,用療效獲得了尊重。

1956年北京成立了中醫研究院,各地紛紛建立了中醫醫院,趙炳南、朱仁康、金起鳳及各地名老中醫所在的中醫外科均越來越多切入了皮膚病的治療;1974年趙炳南帶領7位同志從北京中醫醫院外科分離出來,建立了我國第一家獨立的中醫皮膚科,隨之各家醫院均有一批醫師從中醫外科分脫出來,專門從事中醫皮膚科的臨床和科研工作,這標誌著中醫皮膚科這一臨床學科的建立。

1955年底,國家試辦了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研究班,開始有了我國的中西醫結合研究工作。1956年,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開辦了第一批中醫學院,開始有了中醫的高等教育。在這以後一批西醫學習中醫的臨床醫生和同時具有中醫和西醫知識的中醫高等院校畢業生進入了中醫皮膚科,使中醫和中西醫結合皮膚學科得到了較快發展和提高。

其中的翹楚北京中醫醫院的張志禮教授、天津長征醫院的邊天羽主任醫師和上海中山醫院的秦萬章教授等人,共同開創了我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事業。

發展 已有中醫皮膚科的國醫大師

1978年改革開放後至今,我國中醫和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更是發展迅速, 標誌性的成就有:全國省市一級的中醫院基本上都設立了中醫皮膚科;出版了許多具有代表性的中醫和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學術專著;成立了全國性和省級的中醫和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組織等。

目前全國已有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皮膚科、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皮膚科、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皮膚科,3個單位納入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建設;另有7個單位的皮膚科定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這一階段湧現出陳彤雲、禤國維、歐陽恆、王玉璽、艾儒棣、徐宜厚、庄國康、馬紹堯、鄧丙戌、王莒生等一大批名中醫。2014年禤國維更被評為第二屆國醫大師,標誌中醫皮膚科已經廣受關注,標誌著我國中醫和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未來 求發展須關注五個問題

縱觀中醫皮膚病學科發展的方向和趨勢,需要關注和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理論創新:隨著中醫皮膚病學科學術發展,將會有而且也必須有新的理論來充實發展中醫皮膚病學科的學術內涵,並有效地指導臨床實踐。

二是學科分化:可以預計,隨著中醫皮膚病學科的發展,中醫皮膚病學將完全從中醫外科學中分化出來並出現下一層次的學科分化,如中醫性病學、中醫美容學等等。

三是研究病種:今後一段時間中醫皮膚病學研究的前沿和方向將仍然是:① 疑難皮膚病:包括自身免疫病、變態反應病和有遺傳傾向皮膚病,如紅斑狼瘡、皮肌炎、硬皮病、天皰瘡、蕁麻疹、濕疹、特應性皮炎、銀屑病等;②與美容有關的皮膚病:包括脫髮、痤瘡、白癜風和其他色素性皮膚病。③感染性皮膚病:主要是性病、真菌病和病毒感染性皮膚病。

四是中醫特色:皮膚學科是中醫特色療法的優勢學科,未來中醫皮膚病學發展的方向和最大優勢仍然是中醫特色的挖掘和發揮。

五是中西醫結合的臨床與實驗研究:中西醫結合是中醫皮膚病學發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徑。目前國內已經顯示而且必將繼續證明中西醫結合將有力促進和推動我國皮膚病學科的發展。

相信隨著我國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中醫和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國中醫皮膚性病學科一定會發展得更快更好,揚帆遠航。

推薦閱讀:

中醫8大常見食物?男性養生必看!(圖)
中國國寶級名老中醫秘方集
淺談鼻竇炎、鼻炎的治療和保健
孩子各種鼻炎鼻塞,圖解六步推拿法,效果很靈驗
癤癰的形成原因和治療方法

TAG:科學 | 中醫 | 皮膚 | 皮膚科 | 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