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文物古迹錄

張家界文物古迹錄--不可不知 精華遺產

文物古迹

1.古生物化石

【芙蓉恐龍化石】

出土於桑植縣芙蓉橋鄉芙蓉橋村,故名。1970年7月,由湖南省405地質隊,會同中科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及古人類研究所專家發掘出兩架恐龍化石。其骨架長3米多,重150多公斤,無牙。又名無牙恐龍。經鑒定,系古龍亞綱槽牙齒恐龍中一新科新屬新種。距今2.1億年,譽稱「恐龍之父」。填補了中外古生物考古研究中的一項空白。在環繞發掘場的芙蓉橋、劉家坪、洪家關3鄉比鄰三角形紅壤丘陵區、方圓20多平方公里範圍內,這類化石呈窩狀分布,僅出土處水塘洛四周及下層,又發現4具化石骨架。1980年,被縣文管所封閉。已發掘的兩具化石骨架,分別陳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館及湖南地質博物館。

【畢家山洞化石點】

1979年在慈利龍潭灣鄉畢家村山洞內,發掘出第四紀化石5目13種。有獼猴、犀牛、貘、鹿、牛、羊、豬、豪豬、熊貓等化石,保存較好。如長臂猿左上第二乳齒,獼猴左右上犬齒,巴氏大熊貓第三左下門齒、左下犬齒,中國犀牛右下第三臼齒,巨貘左上第一、第三臼齒,鹿下顎骨、上下臼齒,斑鹿殘角,等等。1982年又在該洞發現第四紀古生物化石50餘件。

【雞公洛洞化石點】

1978年在慈利熊家莊鄉雞公洛一溶洞中發現第四紀鹿、豬、羊等古生物化石,破壞輕微。洞內保存有完整的金絲猴下顎骨化石1具,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鑒定,是一成年母猴的化石,被定名為金絲猴丁氏亞種。

【大市村水井洞化石點】

1984年在慈利杉木橋鎮大市村水井洞發現,山洞坐東朝西,高出地面約3米。洞內保存大量第四紀古生物化石。有犀牛、豪豬、巨貘、鹿、牛、羊等20餘種,嚴重破壞。

【沅古坪劍齒象門齒化石】

1979年12月2日,湘西自治州文物工作隊同大庸縣文化館等有關單位,在沅古坪公社桑木大隊老屋生產隊出土一劍齒象門齒化石(附照)。化石呈乳白色,微有粘性,高度損毀,其中一截長23公分,圓周38公分。劍齒象在動物類中屬長鼻目類。這類化石從地質年代上劃分,屬新生代第四紀更新世(更新世又分為上、中、下更新世。劍齒象長鼻目類化石,屬於下更新世),距今約一百萬至三百萬年。沅古坪劍齒象門齒化石的出土,對於研究大庸,乃至湘西遠古時代的物候、地質、地形等的變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化石今存自治州博物館。

2.古遺址

【古城堤遺址】 位於市西郵政大樓背後,澧水岸邊的台地上,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160米,面積約80000平方米,其北側是古時護城河道,現已與麓台地相連,但仍可見其舊貌。古城堤文化遺物,很早以來就已暴露地表。1962年,省、州文物工作隊實地發掘考察,發現有古代文化遺層。文化遺物以陶係為主,主要是灰陶和紅陶。器物從口沿和足判斷,多為鼎、豆、鬲、盆、罐、壺和繩紋筒瓦、板瓦等,時代應為戰國。1980年6月,自治州文物工作隊在此遺址的下層又發現了有長方形的磨光石磷、打擊石片、割削器和石器半成品,並採集了一批泥質紅陶、泥質灰陶、夾砂灰陶、印紋硬陶等。紋飾有印紋(方格印紋、繩紋)、劃紋、弦紋、蘭紋、篾紋等。器形有折唇罐口器、折唇罐形器、圈足豆、鬲、鼎、碗、缸。由此內含可以斷定,此層文化應屬於原始社會晚期的文化遺存。古城堤文化遺址為我們研究澧水流域的古文化及大庸張家界歷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並將對研究長江中下游古代文明史有著深遠的意義。1962年,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為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台村遺址】

位於慈利縣蔣家坪鄉金台村。地處澧水左岸二級階地,距澧水70米,面積約600平方米,1986年被發現。在距地表1.5米深的第四紀次生黃土層內採集到很多石器、石核等,皆為礪石原料。經考證,該遺址內涵豐富,體現從舊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時期文化延續,對研究湘北古文化發展序列,具有重要價值。

【屋場田遺址】

位於澧水南岸慈利縣苗市鎮小沙村,1987年被發現,面積約450平方米。該遺址堆積厚約0.5米,採集的石器有石斧、陶片和大溪文化的泥質紅陶、夾沙瓦陶、素麵等,器形有豆和釜。此遺址對研究澧水流域原始文化有重要價值。

【璞榔崗遺址】

位於慈利縣溪口鎮桃坪村澧水南岸,面積約700平方米,1986年被發現。文化堆積厚約0.7米,採集有屈家嶺文化的泥質黑陶、泥質紅陶、夾沙紅陶;紋飾有弦紋、鏤孔;器形有缽、杯、器蓋等,對研究湘北原始文化有重要價值。【康家溪遺址】 位於慈利縣岩泊渡星明村康家溪,1986年被發現,面積600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0.7米。採集陶片有商代泥質黑陶、泥質灰陶;紋飾有席紋、雲雷紋等。

【象鼻嘴遺址】

在慈利縣甘堰鄉勤中村澧水北岸,1986年被發現,面積約250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0.55米。採集陶片有泥質灰陶、灰沙紅陶;紋飾有乳釘紋、弦紋;器形有豆、鼎等。

【樟樹塔遺址】

在慈利縣溪口鎮杜坪村,1986年被發現。面積約560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0.5米。採集陶片有泥質紅陶、灰陶、黑陶;紋飾有乳釘紋、繩紋;器形有鼎、罐、釜等。為商周文化遺存。慈利縣同年發現的古遺址還有像市鎮龍新村大田遺址、龍潭灣鄉柳枝坪村柳枝遺址、勝嶺崗遺址等,出土的陶片、器物同屬商周文化遺存。其中柳枝遺址出土的文物與桑植縣朱家台商代文化遺存類同,對研究湘西北土著文化有重要價值。

【朱家台商周遺址】

1981年在桑植縣城朱家台菜丘文化層遺址中發掘出商周時期陶器、陶片;在南岔月亮田採集到磨製石斧一件,呈梯形,雙面刀一件,呈弧形,皆為石灰岩製成。從器物形制上看,與湘西北、湘中、鄂西地區同時期商周文物明顯相似,其陶器特徵以灰陶為主,繩紋、凹弦紋最常見,但也有如土家人服飾壓邊的「角尺紋」陶片。這是一具有土著文化特色和商周文化的技藝融合文物。朱家台遺址的發掘,為研究大庸古代土著民族政治、經濟和文化提供了實物佐證。

【白公城遺址】

位於慈利縣城東約2公里的良種場。城址呈長方形,南北長350米,東西寬277米。夯土殘牆高21米,寬6米。今護城河遺迹尚存,寬10米,深2米。城址有大量繩紋筒瓦、板瓦、罐、缽等陶器。據史料記載,東周時期在此建白公城,西漢至南北朝,零陽縣治設於此。今城址保存較好。

【慈姑縣治遺址】

秦始皇26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慈姑縣,隸黔中郡。明萬曆<慈利縣誌)卷十「附古迹」載:「慈姑縣按舊志在邑北二十四都,今猶有城址在,瓦礫堆積,人咸呼為官塌雲」。官塌在今蔣家坪鄉太平村。

【充縣及臨澧縣城遺址】 即今桑植縣城澧源鎮。原稱瓦窯崗,在澧水及其支流酉水交匯處。清乾隆《桑植縣誌》卷之一載:「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充縣,東漢因之。」 「充城即今桑植縣治」(據《中國歷史地圖集》和《湖南通志》)。清《直隸澧州志》亦稱:「充城,在(慈利)縣西240里,即今……桑植縣治。」清乾隆《桑植縣誌》卷一又稱:「晉太康四年(283)省充入溇中,後復於充縣故址析置臨澧縣,以其側臨澧水,故名。」宋為安福寨,明置安福守備所。清雍正7年(1729)置桑植縣,以充縣及臨澧故治為城址。清同治《桑植縣誌》卷首稱其日:「桑植,一小桃源也,垠僻且狹,山多重險……群冊跨立。」是依山傍水、風光秀麗的千年古城。

【溇中縣治遺址】

遺址在今慈利縣三官寺鄉三官台。明萬曆<慈利縣誌>卷十「附古迹」載:「溇中縣城,按溇舊志亡(無)其基,世傳在九溪西北,今訪邑治二十一都,三官壇畔有古城形跡,彼鄉人皆呼舊縣。按出歸州界,東經溇中縣,南至定平索口。今以地理觀之,則溇水實在此廢城之東,而定平索口居其南矣,必為;溇中縣故城也。」

【大庸所城】

位於市區西十七公里處。因扼永順、茅崗要衝,故有「巴蜀門戶」之稱。大庸所城原名武口寨,建於宋真大中祥符3年(1010)。明洪武初,因「艱於運餉」,將設在永順司的羊山衛遷大庸地,改名大庸衛,治在武口。千戶武才,以大庸溪為名,建「周五百丈,廣二里二百八十步,高一丈」之衛城。(見《永定縣誌》)至洪武23年,平夏德忠,「立舊永定衛於羊峰,分衛之徵討,官軍以為守御,遂以大庸衛作所而名革矣。」(見萬曆《慈利縣誌》卷十)據《一統志》載:晉置臨澧縣,縣治即此。漢光武建武二十五年(49),馬援征蠻至此,有感於南蠻之強悍,武溪之艱險,嘆詩曰:「滔滔武溪一何深,鳥飛不渡,獸不敢臨,嗟哉!武溪多毒淫!」大庸所城舊有城樓雉堞、教場、炮台以及關廟、永寧寺、江南會館、大王廟等大型古建築。但因歷朝建置廢改,治城遂遷於永定城,大庸所城漸致衰落。今存古城殘牆500餘米,城牆寬14米,高3米左右,多為泥石結構。城中尚留部分舊街。寺宇建築,或朽毀,或拆除,或改建,蕩然無一存留。城西武溪上有三拱武溪橋一座。沿河商賈店鋪比比猶存。可窺昔時之盛狀。大庸所城現為當地政府在城內興學校,開商店,修馬路,又在北郊花岩截澧發電,千年古城,重又煥發出新的光彩。

【茅崗古市】

位於今市西40公里的永定區溫塘鎮茅崗村。方圓約五平方公里。茅崗地處澧水上游,壤接桑植,連通巴蜀,「凡食貨之通流,鄰境之協撥,永定其門戶也。」(<永定縣誌>卷七)自大元至清,茅崗一直為覃姓土司世居之地。明季納土歸縣後,設千總一員駐此。據《鄉土志》載,茅崗司駐馬溪一帶,「向俱產鐵,運處客商,出資本收采。」加之桑植、茅崗等地盛產桐油、苧麻、棕片等土特產,多經此處集散,因而, 「鐵爐鱗煽,商販不絕」,「商舶賈艘,往來絡繹,幾與大都市等。」茅崗古市,臨澧水而建,木樓毗鄰,街巷縱橫,商號、貨店、客棧、餐館處處可見,堪為大庸永定區西陲繁華鬧市。清時邑令郭六宰,曾作《宿茅崗》詩,盛讚其景,日:「今夕茅崗月,風流應獨看。三更初上嶺,一榻自生寒。山勢層層斷,河聲處處灘。欣瞻流外士,沐浴襲衣冠。」明洪武初,慈利宣慰使覃後反明,朱元璋遣楊景、周德興征討。

【九溪衛城】

位於今慈利江埡鎮九溪村。明洪武23年設九溪衛,同年築城。清康熙時,迭修完善。陳宗瀛《九溪衛志》載:「衛城築於宋索口寨遺基之上,周九里十三步,高丈八尺,門四,皆有樓。北門外濠塹四百八十丈,東西南三門以溇水為濠」。今衛城殘存南北兩門及部分明代房屋建築,北城牆及其濠溝大部尚存。

【上峒長官司衙遺址】 今桑植上洞街鄉政府駐地,距縣城西45公里,是桑植一向氏土司治所。據<柿溪州志)和清乾隆<桑植縣誌>載:(柿溪州首任宣撫使)向克武,其先系南京珠市街汪閣土地人氏,於北宋建隆三年(962)奉調平柿溪蠻,功授柿溪軍民宣撫使職,於斯地設衙建城。明永樂二年(1404),傳至9世紀仕金卒,仲賢、仲舜、仲貴三子爭襲;宣德四年(1429)旨諭其分襲上、中、下三峒長官司使。仲賢於柿溪司治任上洞長官司使,下傳15世,歷24代計774年,至今已逾千年。」司治座北朝南,傍山襟水,塊石壘牆,木構板房,沿澧水南源高岸呈條狀布局,青石街道近700米,是土家風格建築群,清末民初被毀。現闢為集鎮,附近有向克武以下土司墓葬19冢。

【中峒長官司衙遺址】

先後營建於桑植鹽井塘和永順堡子溪。鹽井塘,土語稱「車革」,在上洞街鄉長嶺崗,距縣城50公里,明宣德4年(1429),向仲爵於此建中峒司署,下傳9世至向世賢,其「思車革土瘠民多,日後子孫難以斯基域」,將司署改為官廳,留擺手堂為祭地,令向忠明守此,移司治於今永順縣官壩鄉堡子溪。治所清季平為農田,城垣遺迹依稀可辨。

【下峒長官司治遺址】

在桑植縣兩河口鄉下洞街,距縣城西北25公里,由向仲貴創建,襲12世306年。清雍正改土歸流後,仍於此建巡檢署衙,設義學直至清末。城垣南北座向,北依龍頸山,澧水南源自西南環城逶迤東流。一色木構房宇,呈「丁」字布落,長1公里,寬500米,佔地近2公頃,其勢巍峨壯觀。民國初年被毀。舊址由向氏後裔建住宅,逐成一寨,基本保持街道狀。近郊有向化龍等土司墓葬10座,保存尚好。

【老司城遺址】 即桑植地方軍民宣慰司署址,在縣城北50公里荒溪、今沙塔坪鄉茶盤口村官屋場,乃向姓另一支土司古城。 <宋史>載:紹興七年(1137),「湖廣靖康以來,盜賊盤踞……獨向思勝等5人親號溪洞歸朝,誓掌防拓,卒能保境息民,授湖廣桑植等處軍民宣慰使職,約束苗民,擁有上下桑植地」。向於景炎4年(1279),在澧水北源上游右岸茶盤口築城,即老司城。襲4世至向仲山,因地處偏僻,遷署舊司城。

【舊司城】

在桑植縣城北25公里處的今兩河口鄉舊街。是建於元代的土司古城。因向思勝曾孫向仲山於元朝元統3年(1335)調征有功,官授湖廣桑植軍民宣慰使,頒印篆賜袍帶虎符,官束土酋苗民,管理上、下桑植兼轄施州三里軍民。同年冬遷此建衙。司城座北朝南,依山襟水,座落澧水中源北岸台地,衙呈條狀布落,東西長500米,南北寬近百米,為木構屋宇,封火磚牆,青石街道、氣勢巍峨的古建築群,襲20世至向時昌,因「昌不務政事,驕奢縱姿」致「衙署傾廢」,長子向長庚遷司署新司城。雖經六百多載風雨,屋宇並啟,基舍尚存。40年代建民國軍糧站。司治東北5 N10公里利溪坪、涼水口一帶,有土司「官墳山」墓葬14座。

【新司城】

在桑植縣陳家河鎮政府駐地,距縣城西北37公里。清康熙末年至雍正初期,由桑植軍民宣慰使向長庚奠基初創、其子向國棟竣工的一末代土司城。改土歸流後,永順府和九溪衛於此分設通判、守備分署及千總、把總等武官署衙,並於碑埡下河坪設練武場。城內設義學、建萬壽富,城北山建龍山寺。一度為治督桑植、龍山兩縣分署衙門,又是桑植「內半縣」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埠口岸。此城位於澧水中源夾石河段「宏敞」處,座北面南,背依鳳凰山,前襟綠水河,建正、下街,正街東西長500米,駐官兵;下街南北長250米,居商民。是一丁字街道的巍峨坡型城廓。四周有八景:鳳嶺朝陽、龍山煙雨、古寺曉鍾、渡口垂楊、官潭夜月、鐵埠晴嵐、五雲霽雪、夾石流泉。清乾隆《桑植縣誌》載有文人詠景詩題。清末,因裁兵減餉,撤銷駐斯城署衙;民國5年(1916),又遭匪劫焚。新中國成立前後,群眾在古城址,沿街就勢陸新續修民宅,名稱新街。

【俄蒂城】

又名天罡城,位於新司城後鳳凰山雞公咀山頂。系土酋尚俄蒂所建之土王城堡,故名。此城座北朝南,背依鳳凰山,雄踞400米高山之巔,是古木構築的四方形城堡。佔地2700平方米。關卡嘹暗設,擂石滾木常備。形勢險要,易守難攻。建於宋朝中期,毀於清康熙四十年(1701),雖歷經300餘年,1日址原貌尚存。

【鄧土司署衙舊址】

座落在桑植縣人潮溪鄉塔坪村衙門組,淡水支流牛寒溝右岸台地上。元朝元正年間,由土司鄧鈞忠奠基、其長子師聖竣工,至今600多年。司衙座北朝南,佔地6000平方米,有5柱4騎正廳瓦房2大間,左右為廂房,中間堡亭連構上下廳堂。曾為石門、慈利邊境政治中心,故地今仍稱衙門,鄧鈞忠父子後在雙獅(今屬白石鄉)強令土民,大興土木,興建官屋場。四周有騎馬墩、馬欄埡、九人堆等遺址。

【白砥城】

位於縣城東北75公里的白石鄉廖城村。於南宋建炎2年(1128)由土酋廖彥創建,故名廖城。

【麻寮城】

位於桑植縣官地坪鎮槐樹洛,距縣城東北55公里。明洪武元年(1368),由土司唐涌興建署治,襲18世366年。此城座北朝南,前有小坪,後有「漢代灠中蠻」覃兒健在山頂營建的寮雲寨,司署是石木結構的三進院堂,四周壘築高4米、厚近l米青石圍牆,構造堅固,距今600餘年,台階完好,青石柱前門上所鐫「皇天土聖賢書可耕可讀;祖宗德父母恩當酬當報」聯句,筆力蒼勁。寮雲寨頂有坪地3頃,7座小山環立,日「七星伴月」,為當地「風水寶地」。東南西三面臨深淵絕壁,僅3條險徑可通,易守難攻。城東南2.5公里處設煙火台,西南1公里設鐘鼓口,北有跑馬坪。四周古木參天,為土軍操練兵馬處。明洪武2年(1369)改司署設「麻寮隘丁千戶所」,清雍正13年(1735),改土歸流廢此治所,但遺址基本保存。

【大岩屋】

桑植、容美兩土司議和遺址,位於桑植縣五道水鄉七眼泉畔。《直隸澧州志》載:其「上有大岩屋可容數百人,下有七眼泉水流出……」因自然天成一高20米,闊畝余大石屋而得名。其內鐘乳石星羅棋布,垂懸其間,石屋外峭壁百仞,猿愁鷹驚;下臨七竅湧泉,漱玉噴晶,湍瀉東流。僅鑿一石徑盤旋其間溝通湘鄂邊境。地勢險陡,山川巍峨。桑植《向氏族譜》載:「桑植、容美二司世代聯煙,互為屏障。清康熙年間,容美司田曼如信讒言而致彼此仇殺數年。康熙五十年(1720)八月,田遣使求和,桑植司向國棟欣允,議定在此石屋建行署立神壇,擇同月十五日議和修好。屆時,田、向倆拜壇自責,對神發誓,並作文為盟。向日『山高水長』;田日『億萬斯年』。即令勒石鐫文於大岩壁上,還歡宴3日,各回本司。自此兩司永睦和好,姻眷往來無間。民國37年(1948),當地皮、汪人氏曾捐資鑿便道」。1973年修築公路時,放炮拓道,將上述8個大字炸毀,但石屋遺址尚存。

3.古文物

【虎鈕鎿於】 釒享於民國10年(1921)12月,桑植縣汨湖鄉黃河村劉秀樵在寮竹灣修碉堡時,發掘出土l對銅質虎鈕鎿於。圓筒形,通高約70厘米,上部略大於下部,頂鑄虎鈕,紫光發亮,為古代巴人祭器。當時誤為金獅子,被大庸城防馮司令派其陳營長搶去。1979年在蔣家坪鄉長見村化子坡出土戰國青銅釒享於1件,頂部鑄立虎一隻為鈕,通高52厘米,口徑21.6×18.6厘米,重8.5公斤。1982年,省文物鑒定小組將諄於定為一級文物藏品。1981年10月11日,永定區教字埡公社涼水井大隊黃世清等5個小孩,在興隆公社熊家崗大隊青天街生產隊三公包山頭髮現裸露在外的陶壇及銅錢,經清理,出土一件虎鈕餑於,鋅於高54公分,上圍徑102公分,下圍徑66公分,重32.5市斤。盤首呈橢圓狀,腹部向下收縮作橢圓柱形,虎鈕遍飾龜紋。虎鈕前後左右,右側盤上分別飾人頭、魚、雞、綵船形狀的紋樣,叩之作銅鐘之聲。諄於,又名諄,系古代一種軍樂器,其鈕為懸掛之用。在戰爭中,擊餑以指揮進攻。《國語·晉語>云:「故伐備鐘鼓,聲其罪也;戰於錞於,丁寧,敬其民也」。韋昭注日:「錞於形如碓頭,與鼓角相和,丁寧者,謂鉦也」。《湖南通志》(卷末三四)引宋代洪邁《容齋續筆》說: 「錞熙十四年(1187),在澧州慈利報王墓傍五里山堆蓋古彖也,其中藏古器物甚多。余玠宰是邑得一錞……虎鈕高一寸一分,闊寸二分,尾長五寸五分,重十三斤」。並傳有聶氏、楚氏、王氏者,也各藏一錞。《湖北省志》也有關於虎錞的記載:「施南,長陽附近屢獲此錞,殊不可解」。徐中舒先生在<四川涪陵小田溪出土虎鈕鎿於>中指出:「虎錞是古代巴人的典型器物。《後漢書》有關於巴人為虎圖滕的記載:「廩君死,魂魄世為白虎;巴人以虎飲人血,遂以人祠焉」。《蠻書》(卷十)也說,「巴祭其祖,擊鼓而祭,白虎之後也」。1983年春,在石門同時出土虎錞和巴氏劍,佐證了徐氏一說。從興隆虎錞圖案判斷,時限約在戰國與秦之間。經鑒定,興隆虎錞屬國家一級文物。

【戰國石璧】

1982年9月,由桑植縣城朱家台退休教師朱芳宗獻出。經鑒定為戰國墓葬飾物。《爾雅·釋器》云:「肉倍好謂之璧」。璧呈灰白色,厚1厘米,內直徑7.5厘米。一面素麵無紋,另一面飾旋渦紋,乃桑植出土文物珍品。

【戰國青銅劍】

1982年10月22日,大庸城建隊民工在興建永定鎮天門山街時,挖得兩柄戰國青銅劍,其一,劍已從中部折斷,全長67公分,柄長11公分,最寬部位達6公分,重1斤7兩。劍身有銹斑,劍刃大部銹禿,但仍有光澤(見附照),另一柄僅余靠柄部一截,長23公分,已高度鏽蝕。該劍出土於城西舊教場,原屬「古人堤」遺址。它是大庸從新石器時代走向青銅器時代的見證,亦是大庸古代征戰的見證。「永邑,昔之用武陵地也。」《永定縣誌》據《巴志》載:秦滅楚後(時約公元前280年左右),至「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惠王遣張儀、司馬錯……伐蜀,滅之。」大庸當時為楚國西陲,又是巴人活動的地域,故此劍可能為當時秦征蠻時的遺物。

【唐代銅劍】

1975年8月,大庸縣(今永定區)大坪公社天門山採藥隊在天門山寺舊址出土一柄龍首帶銘七星銅劍,長80公分,重8市斤。劍身銹跡斑駁,中下部有一斷痕,劍身二側各有星七顆,歷歷可數。龍首為鏤空鑄造,口含寶劍,氣勢如生。柄上刻「天門山.玄帝祖」等字樣。經鑒定,系唐代遺物。據碑載:「自漢明帝尊崇儒道,始立寺觀於中朝」後,大庸建寺立廟之風大興。天門山寺建於唐代,後遷移廟址。此劍即在唐代時所建廟宇舊基之下出土,系當時建寺奠基之物。天門山銅劍的出土,反映了大庸當時高超的鑄造工藝,同時,為研究大庸佛教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經鑒定,此銅劍屬國家一級文物。

【唐代銅塑】

1975年8月,大庸縣(今永定區)大坪公社天門山採藥隊在天門山寺舊址出土唐代銅觀音塑像2個,銅菩薩塑像2個。銅觀音各高25.5公分,一重2.9市斤,一重2.5市斤。二像內空,觀音盤腿坐蓮,右手微抬,左手持珠,臉型逼真,整體比例適當,頭、胸均有飾花。銅菩薩一高26公分,重3.1市斤,一高23公分,重2.7市斤,其造型、塑藝均很精緻。大庸自唐時傳入佛教後,即在天門山建寺,並鑄瓦燒鍋,塑像冶劍。菩薩原為釋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時的稱號,後來作為大乘教義修行的稱號。天 門山寺出土銅菩薩,銅觀音,對研究佛門 大乘教義有著極重要的價值。從鑄造工藝 看,它們代表了大庸唐時的最高水平。經 鑒定,該佛像為國家一級文物。

【五代陶壇】

1973年秋,於桑植縣城 東門城建時發掘出兩陶壇,經鑒定為五代 陶壇。其中一件是多角寶塔形,5級,紋 距3厘米,每級附尖角4隻,縱向排列4 行,行底距14厘米,頂距8厘米,通高 27.5厘米。底徑10厘米,口徑7厘米。 無蓋,鐵青色、無釉。火候高,輪制飾弦 紋。另一件通高30厘米,壇身3級,上、 中2級,分飾以披麻戴孝、扶靈送柩及習 拳弄棍、操練武藝的人物圖案,下級素 面。底徑11厘米,頂徑8厘米,呈鐵青 色。無釉無蓋,火候高。

【宋代陶壇】

1981年秋,在張家界村 迎賓岩下荷池畔兩米深處,出土一陶壇。 高28厘米,口徑7.5厘米,底徑9.5厘 米。上塑三道荷葉花紋圈。花紋圈上塑十 二個立體人物像。最上層花紋圈上,一邊 塑青龍,一邊塑白虎,都有穿眼,可作提 耳之用。中層及下層塑人物像,構思奇 巧,想像豐富,形態各異:或敲鑼鼓,或 吹笛彈琴,或唱歌跳舞,或攜兒帶女,或 打魚捉蝦,或飛鐮收割,富有濃郁的生活 情趣。經鑒定,此陶壇應屬宋代中期器 物,距今約九百年歷史。張家界開發歷史 悠久,漢時建朝天觀,明時建龍鳳庵,從 此香客紛至沓來。加之張家界風景奇絕, 吸引了天下遊人光顧,一些商販乘機上山 交易,店鋪、客棧、櫛比鱗次而生。此陶 壇極有可能為當時商人所失。

【明宣德香爐】

永定區文化館藏有明 代宣德香爐兩個。其一為獅鈕宣德爐。爐 呈橢圓形,全高0.75公分,內空深0.5 公分,口徑24公分,15.7公分,四足鼎 立,底鐫「大明宣德年制」字樣;香爐上 塑獅鈕一對,工藝十分精細。其二為獸耳 宣德爐。全高0.92公分,口徑13公分, 下有四足,底鐫「大明宣德五年監督工部 官臣吳邦佐造」字樣。爐呈圓形,工藝較 為簡樸,無花飾,上沿有呈弦月狀獸耳一 對。兩爐鑄造時間相近,前約在1426年,後在1430年。大庸宗教史上,有道、佛、儒、基督諸教。漢代儒、道為盛,唐時佛教勃興。元時佛教一主蕭條,至明時又起。自永樂11年建普光禪寺後,一時佛剎林立,遍於全縣。此宣德銅香爐,即是當時崇佛之遺物,可謂鳳毛麟角。經鑒定,屬國家一級文物。

【明青花題辭碗】

共2個(一個已殘),口徑16.5公分,高0.83公分。碗內上下沿各有一圈青花紋飾,碗底書「永樂年制」字樣。碗外壁一側繪東坡泛舟赤壁圖,有人物像5個,或搖櫓,或向爐,或對語,形神皆備,其繪畫線條較粗擴,重於寫意。一側書《赤壁賦》文,字跡清晰,筆觸蒼朴。瓷質較為細膩,外表尚顯示神光。經鑒定,此青花題辭碗為國家一級文物。

【明銅砝碼】

共12個,計三、五、六、七、八、九錢制6眾目;一、二、三、四、五、拾兩制6個,合今市秤2.1斤。三錢制砝碼高0.08公分,直徑0.14公分;拾兩制砝碼高0. 31公分,直徑0.42公分。銅砝碼原藏永定區尹家溪鎮小河坎村農民陳德兵家,現藏文化館。經鑒定,明銅砝碼為國家一級文物。

【明玉花插】

明雕雲龍玉花插高15.2厘米,通體雕以雲紋為地。雲紋中穿插兩條游龍奪珠浮雕作主紋,雕工精良,紋飾優美,定為國家一級文物藏品。

【明玉雕水盂】

水盂系明代玉雕,高3.7厘米、長15.3厘米、寬12.5厘米。玉質溫潤細膩,水盂呈桃形狀如意狀,桃形中心處作1小盂,5隻浮雕蝙蝠作展翅飛翔狀,佈於盂周及盂中。

【清五彩雙耳樽】

系清康熙瓷品,鼓腹,劍口,最大腹徑10.5厘米,通高11.5厘米。腹部滿布五彩人物與題款,字畫對照,圖文並茂,其題款文日:「范文正公,蘇人也。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咸施之。方顯貴時,置負郭常稻之田千畝,號日義田,以養濟群族之人,日有食,歲有衣,嫁娶喪葬者有贍。擇族之長而賢者主其計,而時其出納焉。日食人一升,歲衣人一縑,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婦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數,葬幼者十干。族之聚者九十口,歲入給谷八百,解以其所入,給其所聚,沛然有餘,而無窮仕,而家居俟代者與焉。仕而居宦者罷,莫給,給其大較也。初,公之未顯貴也,尚有志於是矣,而力未逮者三十年。既而為西師參大政,於是始有祿賜之入,而終其志。公既歿,後世子孫修其業,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全文用朱紅料正楷書寫,計17行,占樽之腹約半,另一半為五彩人物圖。畫面中,范文正公堂中坐定,作正給來領衣食者分發施捨狀。所繪10人,均表情生動,線條流暢。1982年5月,省文物鑒定小組鑒定為清代康熙傳世精品,定為一級文物藏品。

4.古墓葬

【獾兜冢】

獾兜,史傳為4000多年前唐堯時人,原為堯臣,「因與共工比周為惡」,舜進言堯帝,被流放到崇山(見<尚書·舜典)篇)。據1979年修纂版<辭源>解釋;崇山, 「在湖南大庸縣西南,與天門山相連。相傳舜流放獾兜於崇山,即此」。崇山,距市區10公里,海拔1200餘米, <直隸澧州志>載: 「崇山……山勢嵯峨,頂有村落,其地平曠,可容千人……最上巨壟,人傳獾兜冢」。今考崇山,其下有「獾兜石窒」、「系馬柱」等古迹;其上有「獾兜屋場」遺址,屋場後山巔有一空曠平地,中有土壟,狀似墳冢,即獾兜冢也。關於舜放獾兜於崇山,古人多持貶說,民間亦有「見獾兜墓為不祥」的傳說,然至近代,史家蜂起,有人提出中華民族的古代文明是由三個集團共同創造的學說,其中長江中下游的苗蠻集團就是以獾兜、祝融為首的。據《汲及竹書》記載,舜逐「四凶」,事出有因。因「舜篡堯位」,多行不義,遭到「四凶」反對,但舜攝天子(指堯)政.(見<俎豆集>)進讒言於堯,以「叛亂」為由,「請流共工於幽陵,以變北狄;放獾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殛鯀於羽山,以變東夷。四罪而天下咸服。」(《史記》)

【周赧王墓】

周赧王延歲(公元前314~256年),相傳葬於永定區丁家溶赧王墓。明萬曆<慈利縣誌>載,周赧王墓在市西10里, 「史赧王59年,秦攻周,赧王懼而朝秦獻地,遂以是年卒,周亦亡。蓋秦忌之,不欲其葬內地故也。」清同治<直隸澧州志)載:「周赧王墓,縣西十五里,有赧王山,中有大冢,封殖甚高,周列小冢四十餘,或雲殉葬宮嬪也」。唐王維《赧王墓》詩云:「蠻煙荒雨自千秋,夜邃空餘鳥雀愁,周赧不辭亡國恨,卻憐孤墓近獾兜。」(按:周赧王墓與崇山獾兜墓遙遙相對,故謂「近驤兜」)。宋洪邁<容齋隨筆>載:「澧州慈利周赧王墓,傍五里山堆,蓋古冢也,其中藏器物甚多,余殲宰是色,得一鎿,高一寸二分,闊寸一分,並尾長五十五分,重十三斤。赧王墓周列的小冢,清光緒《永定縣鄉土志》載:「有四十入堆,在孟家坪,東西羅列,錯落如星,高約丈余,圓徑倍之,傳為周赧王葬宮嬪處。又傳為宋時征駐屯為營,此遺址也」。並謂:「縣藏虎錞者,余所見,如聶氏、楚氏、王氏有此物。」據文物調查,四十八堆在今張家界西郊,為四十八座大型戰國墓。

【朱家台商代墓葬】

位於桑植縣城朱家台高灣、吳家謗,各有商代墓一冢。棺木遺骨無存,有陶製品罐、豆、釜的碎片,清晰可辨。罐系夾沙陶,卷沿平底,圓唇及尖圓唇,飾繩紋、方格紋及多戳印紋。豆為泥質黑陶之折盤內弧和圓盤弧腹形,尖圓唇,卷沿和平沿底,亦飾多戳印紋及方格紋。釜系夾沙深褐陶,鼓腹,卷沿飾多戳印紋及方格紋,還有手指紋跡,工藝粗糙。鑒定為當地土著文化類型。1982年7月,由湘西自治州文物隊發掘出土。

【朱家台戰國墓群】

位於桑植縣城朱家台中段。共25座墓葬,均為東西向單獨長方形墓室。豎穴窄坑,墓口略大於底,四周規整,底平,墓室較淺。墓主及棺槨腐敗無存。其中16座墓中,有隨葬品68件。包括陶器61件,銅、鐵器及琉 璃器各2件,石罄l件,泥質黃灰褐宰陶 高頸罐3件,盂4件,鼎18件,敦5件, 壺14件,豆21件,碗、盤、匹、勺、匕 各l件。鐵器有帶鉤、鋤各1件。銅器有 編罄、帶鉤各l件。琉璃是黛藍色稍透 明、中孔的琉璃珠2顆,直徑1.2厘米, 飾藍白綠相間、蜻蜓眼式圖案。此墓群分 別為省、州(湘西自治州)文物隊於 1983年8月、1987年7月發掘。

【朱家台西漢墓葬】

在桑植縣城朱家 台廟灣,發掘西漢墓葬9座。墓室呈東西 偏30°~40"方向。遺骸棺木腐朽無存。有 長方形豎穴墓坑7座,楔形豎穴墓坑和豎 穴二層台坑式墓室各l座。除l座用紅土 拌合白膏泥精細夯築外,余均未夯築。墓 底平整,填五花土及洗礦土。隨葬物有: 鑄大篆「五銖」及「宣帝五銖」字樣五銖 錢18枚,泥質灰陶明器鼎7件,盒5件, 壺10件,盤、豆、各3件,罐、釜各6 件,灶、甑各4件,鍪和吊桶各l件。陶 器多數為凸凹弦紋,少數為板印方紋、繩 紋、方格紋,個別為水波紋及藤蔓組合 紋。反映當時土著文化特色。該墓葬於 1988年2月,由湘西自治州文物隊和縣 文管所共同發掘。

【零陽鎮官地墓群】

墓群分布在慈利 縣城西官地長約300米、寬約200米的坡 地上。1969~1981年發掘其中8座,認 定為戰國時期墓葬。墓為土坑豎穴,遭嚴 重破壞。出土青銅鼎、勺、劍、戟、戈、 矛、鐸及陶器鼎、敦、壺、豆等文物多 件。 【周級墓】 周級,晉時大庸(今永定 區)天門山人,為宜都(今湖北宜都)內 史。(按:內史,官名,西漢初年封諸候 王,國內置內史,掌民政,晉時沿置,隋 始廢)《晉書·本傳》及《通志·忠義傳》 載:周級,「天門人」。死後,葬天門山 下。明人張兌作《題楊舟天門山圖》詩, 有「可憐宜都周內史,古冢壘壘在山丘」 句。今查天門山下,古冢頗多,周級墓已 無從查考。

【南岔西漢墓】

位於桑植縣南岔鄉南岔村伍家灣一帶,有墓封高約2米、直徑3米的圓型墳堆近300座,佔地3萬平方米。部分墓葬風蝕裸露地表,露出若干幾何紋磚室墓。1960年經湘西自治州文物隊普查發現,鑒定為西漢墓群。1962年定為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大革命」中屢遭破壞。1979年再次公布為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岔東漢墓】

位於桑植縣城北6公里的南岔集鎮不遠,分布陳家灣、官家堡、伍家灣、紅龍坡一帶,面積約3萬平方米。1962年,省、州(湘西自治州)文物考古隊在桑植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陳家灣、官家堡一帶古墓封土堆較多,其高約2米,直徑約3米,達20餘座,封堆多呈圓形,有的墓葬已露出地表,發現有幾何紋磚室墓群。經鑒定,這批古墓為東漢墓葬群。現為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竹峪懸棺群】

位於慈利縣高橋鄉白竹峪村,西臨箱子岩,西北臨雲朝山。峪間溪水湍急,四季不竭。兩側懸崖對峙,高數百米,仰視僅見一線天光。崖壁上遍布懸棺墓,計約30餘穴。墓室為豎立長方形,寬約1.3米,深1米余,高2米,距岩底約15 .20、25米不等,為古人鑿石而成的縣棺豎墓群。其年代未能稽考,據當地土人言,50年代有樵人入內曾見殘朽棺木、骨殖、銅劍和陶、瓷器碎片,今已蕩然無存。但墓室之偉功補了湘西一帶懸棺古墓葬空白,實當武陵人文之奇觀。

【大庸古墓群】

一作「四十八堆」,位於市內岩塌、大黃土包、三角坪、大庸橋、且住崗(原孟坪)一帶,方圓約五平方公里。據<永定縣鄉士志》載:「四十八堆在孟坪,東西羅列,錯落如星,高約丈余,圓徑倍之,傳為周赧王葬宮嬪處……又傳為宋時征蠻屯駐為營,此遺址也。」今考其土堆移為磚室墓,其磚長35.5公分,寬16公分,上有五銖錢飾紋或五銖錢圖案。墓封土堆一般高為5~6米,堆圍達20餘平方米。墓室共分三進,第一進為進口,深1. 48米,高l米,寬1.1米;第二進為棺室,高2.59米,底寬3.5米,深5米;第三進為葬品室,大小與一進同。據考證,四十八堆應屬東漢墓葬。所謂周赧王葬官嬪處或宋時征蠻遺址等,皆不可信。與四十八堆同時存在的,還有西漢墓群、戰國墓群等。1962年,自治州人民委員會公布此古墓群為州重點歷史文物保護單位。1971年和1975年,州博物館先後在此舉辦亦工亦家文物考古訓練班,在大黃土包發掘了西漢墓三座,磚室墓一座。出土文物有陶鼎陶盆、陶壺、玉壁等器物。1979年3月,州革命委員會又重新公布古墓群為州重點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古墓群現存五堆完整的磚室墓,八堆已有不同程度破壞,三十餘堆皆夷為平地。

【殷家崗墓群】

位於慈利縣境內的零陽鎮雙安村。墓群分布在慈利零陽鎮雙安村長約500米寬約300米的崗地上,屬漢代磚室墓葬,已被群眾修房建窯嚴重破壞,部分暴露。出土有東漢時期陶器罐、豆、狗、雞、豬圈及滑石豬等。

【古林凸墓群】

位於慈利縣零溪鎮墨園村古林凸山腰,有明墓兩座,佔地約100平方米。1979年清理其中1座。墓用青石條砌成,中置木棺1具。出土有金髮釵、鳳紋銅鏡等,經省文物小組鑒定為一級文物藏品。另1座墓葬保存完好。

【石板村、零溪村墓群】

墓群分布在約5平方公里的慈利零陽鎮石板、零溪兩村境內,約1000座,大都封土堆無存。1987年發掘其中30座,均為土坑豎穴墓。屬戰國至西漢墓葬。出土陶器、銅器、漆木器、絲織品、滑石器等文物。在其中較大的36號墓中,發現楚竹簡近1000支(殘簡共4557片)約2萬字。由於棺頂腐爛,泥土浸入,以致竹簡斷裂錯位。整片竹簡長約45厘米,寬約4~6毫米,極薄,字跡清晰,記載有吳、越、楚等國史事。如「攻吳王夫差」、「王日『吳為不道」』等。這次出土的竹簡和兵器等,曾參加「湖南省文物普查成果暨考古新發現展覽」。

【周敘墓】

明代周敘為慈利江埡人,官至工部尚書。墓的封土堆無存,已夷為耕地。墓前石人石獸已毀壞或移位。誥封資政大夫工部尚書周公墓誌碑高1. 12米,寬0.84米,碑文陰刻楷書,記載墓主生平業績及生卒年月,保存較好。

【野拂墓】

墓在慈利縣高峰鄉茅庵水庫旁山坡上,封土堆尚存部分,高約1米,底徑約3米,墓碑高89.5厘米,寬44.5厘米,碑文陰刻楷書,正中刻「皇清臨濟正宗圓寂始祖僧真修野拂老和尚墓」,上端刻「衣缽永傳」字樣。此碑已掘離原位,現存縣文物保護管理研究所。

5.寺廟塔碑

【天門山寺】

舊名靈泉院.雲缽庵。原址在天門眼頂以東,建於唐朝。明朝初年遷建在天門山頂南邊,即今址,改為現名,亦稱靈岩寺。清雍正3年至13年(1725~1735)兩度重修,嘉慶13年(1808)改建。寺坐北朝南,險峙巍峨。寺前是岩溶漏斗和長滿古樹的陡峭深溝塹。寺東側有龜洞,洞口有水井,西側有蛇洞,有「神龜靈蛇護寺」的傳說。寺殿雕樑畫棟,飛檐翹角,有「三進堂」(大佛殿、觀音堂、祖師殿)、「六耳房」(藏經、香積、禪房、客房、廚房等)。寺門聯云:「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無山山獨尊。」1949年後寺廟荒廢,寺旁古樹先後砍光,大佛殿、山門和六耳房被拆,僅存觀音堂、七級石塔、祖師殿和12塊殘碑。1984年後已將山寺初加整修。

【大悲庵】

位於市區城西南7公里處的南庄坪辦事處木訥里,為明僧恆性創建。恆性字如玲,明武昌王子,襲封鎮國將軍。天啟年間,魏閹(忠賢)宦官專權,殘害忠良,年方16的恆性意欲誅討,以清君側,事發,遁入湖南省龍華寺削髮為僧,剃度時恆性曾大放悲聲。其後浪跡衡山、峨嵋諸勝。崇禎7年(1635)游至永定,在覺雲山(今大庸仙人溪內)架木為剎,於茅為庵,康熙年間將寺宇遷至木訥里,初名大惠堂,後改為大悲庵。恆性於77歲圓寂,被尊為本庵祖師。大悲庵面北而建,亦寓恆性心憂京華之意。共三進三殿,佔地5畝。今存第二進大殿、右丹池及部分碑刻。殿為單檐歇山頂,進深10米,明間寬5米,次間寬4.2米,皆木結構,單層斗拱,拱身碩大,造型宏闊壯觀。大悲庵舊時因恆性之名香火極盛,為湘西名剎之一。其間曆數次劫難,幾致頹毀,後多經修繕,鄉民芨地方政府亦屢懲不軌之僧,終使延傳至今。民國時期辦鄉學,大悲庵被改為校舍,至今沿用。

【上天子廟】

正名「向王宮」,位於天子山東側向天灣,坐北朝南。始建於明洪武22年(1389).清乾隆年間續建,廟屬磚石木結構,青瓦覆蓋,面積150平方米。內有正殿三間,供奉向王夫婦木塑神像。廟門系牌坊式磚石結構,上端正中豎寫「向王宮」三字,其下有「為佑善人」橫聯,左右對聯一副,文為「除禍免災在在被向王之澤;感恩戴德人人近天子之光」,內含「向王天子」四字。清代續修時,向王夫婦神像前面添立一塊木牌,豎寫「當今皇帝萬萬歲」七字。整座廟宇在繼承我國古代建築傳統模式基礎上,注重突出土家族民族風格造型。

【中天子廟】

正名「天子殿」,位於天子山中部丁心溶,坐東朝西。始建於明洪武23年(1390),復修於清同治2年(1645)。廟屬磚石木結構,形同上天子廟,建築面積150平方米。內有正殿參政間,供奉向王夫婦木塑金身。廟的上端正中豎寫「天子殿」三字,下面橫聯為「奕業亘古流芳」,兩旁對聯為「向已稱王聲赫濯三千界;天其有子俎豆馨香億萬年」,「向王天子」亦含對聯之中。向王夫婦神像前面木牌豎寫「當今皇帝萬歲萬萬歲」。廟內存有清同治年間重修向王廟宇的記事石碑一塊。

【下天子廟】

正名為「天子廟」,位於天子山西端烽火台半山腰,坐北朝南。此廟始建於明洪武24年(1391),於清同治9年(1878)復修,面積140平方米,其造型結構與中天子廟相同。三間正殿內供奉的神像除向王夫婦外,還增加了八部都王、楊泗將軍神像,並設有觀音、祖師、三官大帝、文昌帝君、補天聖母、伏羲、神農的牌位。廟門亦為牌坊式建築,上端正中豎寫「天子廟」三字,下面橫聯已失,兩側對聯為「若向真王者威靈山川,吳天其子之德彼社稷。」對聯亦含「向王天子」四字。向王夫婦塑像前面木牌豎寫同前。廟內有同治9年《配補修建向王天子廟觀音祖師三官文昌補天聖母伏羲神農楊泗將軍八序》石碑一塊。

【龍鳳庵】

位於張家界西北側化香坡,座北朝南。兩側有兩座形似龍鳳石由相對峙。「石壁峻贈,擁起卧龍之勢;山林翡翠,飛來仙鳳之形。」龍風庵因此得名。據龍鳳庵石碑記載,該庵為明代所建,清代曾7次修繕,規模大至二進三殿,面積達1100餘平方米。龍鳳庵建在桑(植)、慈(利)古驛道上,昔日香火鼎盛,名聞鄉里。現除所供神像損毀,部分殿房朽殘外,庵內尚存前殿,化香爐石塔,左右二龍門,左右二風池等,另有九塊碑刻,保存完好,其碑刻文字清麗,刻技精湛。

【興國寺梅花殿】

位於慈利縣江埡鎮九溪村,原名八卦樓。因其明間昭明枋上嵌著一塊黑色石板,以貝殼作料子其上作梅花一朵,晶瑩光亮,故稱梅花殿。據舊志載:興國寺為唐代創建。全寺分牌樓、金剛殿、大雄寶殿、梅花殿、方丈室五層,梅花殿是寺中主體建築之一。其坐南朝北,兩層重檐,三面有牆。殿平面呈下方形,邊長12.6米,三開間。樓高14米,屋架為木質結構,八角出檐,65度翹角;由8個斗拱托住整個建築結構嚴謹,造型美觀,具有傳統的民族風格。殿後有3株千年古樟,更增添了梅花殿古樸靜穆氣氛。1983年10月,梅花殿被定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朝天觀】

建於張家界景區內朝天山。「山以朝天名,意取乎仰吳天地。」朝天山海拔1227.3米,地勢極為險峻。觀址原在距今址不遠的山上,其間曾歷劫難數次,幾致朽廢。康熙年間,有和尚醒作登朝天觀苦修,並將寺廟遷移今址,雖觀得以恢復舊貌。乾隆年間,有山民李氏兄弟耕地時獲真武銅像,供於觀中,自此,廟聲遠播,香火鼎盛。後屢經修繕,規模大至三進兩殿20餘間,面積達1900餘平方米,為武陵又一聞名古剎,朝天以在建築藝術上獨具一格,廟周圍有夾牆環抱,門窗、柱、匾具有岩石結構,且均有雕飾;諸神塑像,皆重金裴彩。民國期間,朝天觀被土匪破壞,現僅存部分石牆及山門。有大小門洞17個,歷代碑刻42塊。

【五雷山古建築群】

位於慈利縣城15公里五雷山上。五雷山號稱「南武當」,古人贊為「南楚名山推第一」。曾為道教昌盛之地。金頂真武祠為臨近數縣中最負盛名的廟祠,始建於元,明、清擴建。五雷山古建築群分為內八家,外七家,依山勢修建在長達1公里的山脊上,建築面積約8500平方米。由於山高風大,整個建築皆以石頭砌成。內八家自南而北依次為朝聖門、斗姆宮、赤帝宮、財神殿、玉皇殿、老王爺殿、觀音閣和金殿。外七家布局較分散。現金殿保存完好,其殿呈長方型,面闊20米,進深12米,通高9米。殿內設石柱4根,托住整個屋架,硬山式蓋小青瓦。五雷山散落著許多形象生動的石獅、石象和造型別緻的各類浮雕,古往今來,不少遷客騷人到此賦詩題詞,鐫刻於石壁之上。元朝翰林張克以草書題刻「洞天福地」、「龍頭勝境」8字,被人們譽為石崖書林一秀

【雲朝山金頂佛殿】

位於慈利縣境內。「雲朝山在邑南九十里,高數千仞,與騰雲山對峙,亦勝地也。……登其上者,雲霧四冥,恍若先天混沌之象,故傳日雲朝」(清嘉慶<慈利縣誌>)。山上有石屏、石爐、石燭諸景。峰頂金頂佛殿坐北朝南,殿頂已壞,石條砌成的殿牆基本完好。殿牆東西寬2.35米,南北進深6. 13米,殘高4.8米。殿內祖師台及左右佛像台尚存,並保存清代李氏、莫氏等施碑誌數塊。據嘉慶《慈利縣誌》載,金頂佛殿「大約再創於勝(盛)唐。其碑誌雖剝落於苔封,而』貞觀』字樣猶末泯焉。……歲時伏臘,登山朝謁者,殆將以萬數紀。」現存的嘉慶10年碑刻,記錄佛殿曾於清乾隆甲辰年(1784)改修。

【文廟】

亦稱聖廟、紅廟。在桑植縣政府院內。清乾隆年間建造。座北朝南,前臨大街,後依城牆。長100米,寬60米,紅牆環繞。前立甬壁,東西開耳門,分別楷書「道貫今古」、「德配天地」於上首。耳門後有長8丈寬4丈的石板小坪,是每年春秋宰牛祭祀處。坪後5級石階上,有立高12米、長23米的青石牌坊,正面鐫人物、花卉、禽獸圖案。正殿6柱間開左、中、右3門,分為「義路」、「欞星』、「禮門」,氣勢恢宏。牌坊土坪中,砌半月形水池名「月宮池」,深7尺,清澈見底,魚石可數。池旁建木構平房4間,為士子憩息處。6扇楠木大門上刻拔貢唐濱元隸書<大學篇>。此旁一草坪中,植筆松、金桂各2株。兩旁有東西廓,朱欄後,供奉歷代名儒先賢牌位數百件。草坪盡處為大成殿,2層、高8丈,雕樑畫棟,拱鬥彩檐,4角垂銅鈴,撐以20根兩人合抱楠木、馬桑木落鼓兒磉圓柱,琉璃瓦頂,崢嶸壯觀。正中供奉孔夫子及4配10哲金字牌位。殿左為崇聖宮。1919年,靖國軍獨立營長賀龍曾於此廟設槍炮局。50—80年代中期為政府機關食堂,1987年被拆毀。

【八聖官】

座落在桑植縣城楠木山頂,建於清乾隆年間,佔地0,6公頃。富為兩進,頭進為火殿,二進為兩層樓閣,供奉孚佑帝君、文昌、武桓侯、觀音、王母、九天司命等八聖菩薩。四周為封火磚牆。登臨斯宮樓閣,可鳥瞰全城。1925年,澧州鎮守使賀龍回鄉祭祀,為弘揚傳統文化,爭取桑梓文人名士,撥款將此宮修葺一新。現此宮已毀,遺址尚存。

【八圭H婁】

位於桑植縣內。有南岔、珠璣塔2處,尤其是南岔八卦樓聞名湘鄂邊境。此樓座落在卧雲界下、桑植內外半縣咽喉處的南岔集市中段,佔地340平方米。建於清光緒34年(1908)。樓高20餘米,3層,上小下大,一色佳木構造。底層10根2米圍徑巨柱,1樓4柱矗立戲台,正面壁上繪「天官賜福」圖;兩旁開門,左書「入相」,右書「出將」,台柱鐫聯云:「三五步遍行天下,無非是戲;六七人百萬雄兵,何必當真。」2樓,供楊泗將軍神像,足蹬孽龍,怒目舉斧作斬龍狀。3樓,有台無壁,僅4巨柱沖頂,上置白底蘭花大瓷壇一個,上塑盈米「魁星點斗」石灰像作握巨筆書寫狀。四面均用2米長鐵鏈固緊。飛檐翹角上,均倒豎石灰漿鐵骨製作彩繪鯉魚一尾,檐角各懸銅鈴一隻,臨風擺動,響聲悅耳。整座八卦高樓,造型典雅別緻。此樓被桑鶴「剿共」總指揮陳策勛視為賀龍將軍的「烏紗帽」,為破賀氏「風水」,於1929年9月,強令撤毀

以上來張家界稻草人旅遊網 www.zjjdcr.com


推薦閱讀:

為何漢代雕塑比秦朝退步了?
紅山文化很重要嗎?
外國有盜墓者嗎?
漢代文物中的「南越北楚」

TAG:文物 | 文物古迹 | 張家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