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徵至高無上權利的九鼎去哪兒了?
自夏朝至周朝,九鼎均被視為國家權力的象徵。誰擁有了九鼎,就意味著誰擁有全國最高的政治權力。到了戰國時期,秦、楚兩國還興師道洛陽王城求鼎的事。然而,隨著秦朝統一全國,史書上對九鼎的記載也就中斷了。那麼,象徵至高無上權利的九鼎去哪了?
一
相傳,夏朝大禹將天下分為九州,然後他利用九州諸侯上貢的青銅鑄造成九隻大鼎。在鼎的表面,鐫刻著九州名山大川、奇珍異物,以一鼎象徵一州。從此,九鼎就被視為國家政權的象徵,「鼎在國在,鼎失國亡」。夏亡後,九鼎被商朝所得。盤庚定都殷後,九鼎便遷移至此。西周建立後,礙於運輸九鼎困難,周公旦便營造洛邑以安定九鼎,並請成王親自主持祭禮,將九鼎安放在明堂之中。
二
東周以後,周朝統治日漸衰落,各諸侯開始覬覦王位,他們紛紛將目光投向了九鼎。周定王時,曾發生霸主楚莊王到洛邑「問鼎之輕重」,被周大夫王孫滿駁回。後來,楚靈王也一度動了打九鼎的心思,只因國內發生內訌才作罷。秦惠王時,張儀曾制定策略,希望能奪得九鼎以號令諸侯。同時,楚頃襄王、齊國國王也有爭奪寶鼎的心思。周赧王利用兩國以及魏國、韓國之間相互制約的關係,才保住九鼎不失。
三
據《史記》記載,秦昭襄王五十一年,秦王派軍滅了東攻西周,西周滅亡。第二年,周國百姓向東逃亡,周王室的九鼎被西遷入秦國。但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之時,九鼎的下落已無人知曉。有人說,九鼎沒有被運送至秦國,而是沉沒在泗水之中。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的時候,曾派人潛水打撈,結果徒勞無功。有的史學家認為,九鼎只有一個並非九個,因其代表九州,故稱九州鼎,簡稱為九鼎。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九鼎被運往秦之咸陽時,途中經過四川的鼎鼻山被大風刮沉到江中。當然,這個說法是最無稽之談的。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袁偉時:保障公民權利是大國崛起的基礎
※性 | 性當然是權利
※保障被告權利是對的,但被害人呢?|法納刑辯
※權利與權力視域中的網路話語權
※中國試點推行「省管縣」:地方權利再分配